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细节;教学艺术
记得一位著名作家曾经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这非常可怕。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逐步从导入期、探索期、起步期进入到推广期。心理健康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心理活动课在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茶。笔者有幸作为这股热潮中的一员,也参加了不少培训、赛课、科研等活动。作为一名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上过、听过的那么多节课中,总有一些细节令我久久回味。
细节一:关注学生的感受
去年年底,为了准备省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会课,笔者将“珍惜拥有”一堂课试上了好多遍。这堂课中笔者提到了一个在学校开设的“苹果信箱”中遇到的真实案例——“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玩,一起做作业。有一次放学,我有点事情先走了,第二天开始,我就发现她对我爱搭不理的,下课也不找我聊天了,有时候甚至把我当成了空气,我感到很难过。我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孩子基本认为这是朋友之间的一个误会,只要能主动沟通,求得对方的谅解,一定能和朋友重归于好。这也是在设计这个环节时,笔者预设的学生的反应,而且前几次试上下来学生的“生成”与笔者的“预设”是很吻合的。
可在一次上课过程中,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这种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不要也罢!”当时我一愣,随即问了一句:“就这么放弃这段友情了?不要这个朋友了?”然后请她坐下,让别的学生继续回答。看得出来,那个学生有些尴尬,眼神也似乎黯淡了许多,当时我却没有在意。
事后,听课的教师指出了我在处理这个细节时的失误:思品教师的价值观不自觉地流露了出来,不尊重孩子的个体感受,只顾顺着自己的教案往下走,作为一个心理教师,这样做太不应该了。
的确,那个学生有那样的反应,一定与她的经历有关,这是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事情在个体身上的一种投射,她愿意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自我暴露,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作为心理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进行追问,或许能帮助这名学生深入地分析这个问题,说不定能帮助她更好地认识与朋友之间的关系,甚至愈合一个伤口。
时至今日,那个孩子黯淡的眼神仍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时时提醒我:价值中立原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教师绝不是评判者,更重要的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呵护他们的点滴想法和感受。教师如果关注到这些,往往可以和学生碰撞出许多精彩的火花。在心理课上,学生的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恰恰是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心理教师干预的契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应给予学生的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心理健康教育课容许不精彩,但绝不允许给学生带来伤害。
细节二: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有一次笔者与本校教师一起参加无锡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比赛。有一堂课,上课前执教教师忙着排课桌、发放学具,学生进来了,有点吵闹,班主任训斥了其中的一位学生,那位学生脸色阴沉,闷闷不乐地坐了下来。这一幕,在场的很多人都看到了,可那位执教教师却偏偏忽视了。且不论那堂课上得如何,至少笔者在整堂课上一直留意着那个学生,我发现他几乎没有参与到课堂中去,直到下课,那股愤愤不平的神色依然挂在他脸上。
类似的疏忽其实很多教师都曾有过,我在执教一堂关于友情的心理活动课时也有相似的经历。那堂课的课前活动是跳简单的手语舞找朋友,原本的预设是通过这个课前活动活跃气氛,让孩子们找到朋友并坐在一起,便于课堂上后续活动的开展。没想到操作时却状况连连:有找不到朋友落单的,有朋友太多导致无法落座的,还有勉强坐在一起神情尴尬的。试想,如果这些突发情况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学生怎能全身心投入课堂?所以教师绝不能一个指令下去就不管不顾。
记得那堂课上,我留意到一个男孩,没人愿意和他拉手、跳舞,他也仿佛无所谓的样子,于是我走过去,邀请他和我一起跳,在跳的过程中询问他想和谁做朋友,鼓励他尝试寻找新的朋友,一曲终了,他终于同意和另外一位落单的同学坐在一起。整堂课上,我一直对这对临时组合持续关注着,抓住他们的细小进步予以表扬,一堂课下来,他们配合得很默契,两个孩子也非常开心。这堂关于友情的心理课,让一对原本不是朋友的孩子一起共同经历了找朋友、试着做朋友的历程,这不正是心理课真正的意义所在吗?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预设固然重要,因为有了精细的预设,教师才能引领学生畅游于心灵世界。然而,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变化更需要教师的关注,这些互动的生成其实更有意义。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非常注重心理健康课教案的设计,精心设计了很多活动、游戏,一堂课不把所有花样都用个遍就不罢休,所以我们看到的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课都很热闹。其实,心理健康教育课更应该在热闹之余给学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渗透,要似涓涓细流一般,流淌进学生的心田。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教师需要有很高的情商,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要力争做到细致、细心、细腻。
细节三:在专业和通俗之间找到平衡
我们常常发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很多教师都喜欢用一些专业名词,例如笔者曾听过一堂小学二年级的心理课,在这堂课上,教师全程都在和孩子谈“暗示”,“我们要学会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很神奇哦”等诸如此类。然而,授课教师忽略了一个事实;二年级的孩子,哪里懂得暗示?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应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我们明明可以讲得通俗易懂,却偏偏喜欢显示所谓的“专业”,在课堂上用一些学生不易听懂的专业名词,结果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去年,笔者在给六年级的一个班级上一堂有关时间管理的课前,想到了三年前参加无锡市心理活动课赛课的情景。那次赛课的主题正是时间管理,而且还获得了无锡市一等奖,于是我想都没想,把教案、课件拿来就用。没想到,原本以为绝不会出问题的一堂课却一波三折差点遭遇了滑铁卢。那堂课上,我讲到了艾森豪威尔的十字时间计划,有学生提问,什么是重要紧急的事、重要不紧急的事、不重要紧急的事、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因为事先并没有做足功课,结果我才举了一个例子,就发现自己被绕进去了,脑子里一团乱麻,好不容易混了过去。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中学生要做一个游戏,我介绍到:这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舒格尔方格,很神奇哦!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完游戏,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在小声嘀咕:“哪里神奇了?他明明比我笨,怎么可能速度比我快?”我明明听到了,却也不敢接话,因为自己对这个舒格尔方格训练也只是略知皮毛,并不十分了解。课后有两个学生围过来,问我:“老师,你一直在课堂上给我们讲心理学有多么神奇,我们来考考你吧!”知道了他们的来意,我有点紧张,看来是“踢场子”来了,没办法硬着头皮接招吧。两个孩子讲的是他们曾看到一篇报道说地震过后3~6个月左右有很多人会产生精神疾病,问我这是怎么回事。幸好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向他们解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挽回了一些颜面。看着他们满意的神情,我这才舒了口气,结束了这堂让我如坐针毡的心理课。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走得越久,越会感觉到自己的浅薄,因为这门课程的涉及面实在太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上有丰厚的储备,而且要与时俱进,关注世界范围内的热点、
动态。
例如,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改变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着眼点,我们不应该再以问题为导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绝不只是学生的问题和有问题的学生,而应该着眼于全体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还要求教师要在专业和通俗之间找到平衡。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中小学生,如果把对大学生或者成人的一套专业术语照搬到课堂上,也许看似会有某种吸引力,但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会听不懂,长此以往,他们将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
总之,由这些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细节我们可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应是鲜活的、温暖的、成长的、有生命的,做一个心理教师是一种沉浸,一种积淀,一种磨砺。行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我们应努力做一个懂得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时时刻刻把价值中立原则放在首位的教师;做一个善于感受学生、体贴学生,悉心呵护学生情感的教师;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成长,专业而又接地气的教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新区实验小学,无锡,214112)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
记得一位著名作家曾经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这非常可怕。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逐步从导入期、探索期、起步期进入到推广期。心理健康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心理活动课在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茶。笔者有幸作为这股热潮中的一员,也参加了不少培训、赛课、科研等活动。作为一名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上过、听过的那么多节课中,总有一些细节令我久久回味。
细节一:关注学生的感受
去年年底,为了准备省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会课,笔者将“珍惜拥有”一堂课试上了好多遍。这堂课中笔者提到了一个在学校开设的“苹果信箱”中遇到的真实案例——“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玩,一起做作业。有一次放学,我有点事情先走了,第二天开始,我就发现她对我爱搭不理的,下课也不找我聊天了,有时候甚至把我当成了空气,我感到很难过。我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孩子基本认为这是朋友之间的一个误会,只要能主动沟通,求得对方的谅解,一定能和朋友重归于好。这也是在设计这个环节时,笔者预设的学生的反应,而且前几次试上下来学生的“生成”与笔者的“预设”是很吻合的。
可在一次上课过程中,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这种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不要也罢!”当时我一愣,随即问了一句:“就这么放弃这段友情了?不要这个朋友了?”然后请她坐下,让别的学生继续回答。看得出来,那个学生有些尴尬,眼神也似乎黯淡了许多,当时我却没有在意。
事后,听课的教师指出了我在处理这个细节时的失误:思品教师的价值观不自觉地流露了出来,不尊重孩子的个体感受,只顾顺着自己的教案往下走,作为一个心理教师,这样做太不应该了。
的确,那个学生有那样的反应,一定与她的经历有关,这是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事情在个体身上的一种投射,她愿意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自我暴露,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作为心理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进行追问,或许能帮助这名学生深入地分析这个问题,说不定能帮助她更好地认识与朋友之间的关系,甚至愈合一个伤口。
时至今日,那个孩子黯淡的眼神仍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时时提醒我:价值中立原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教师绝不是评判者,更重要的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呵护他们的点滴想法和感受。教师如果关注到这些,往往可以和学生碰撞出许多精彩的火花。在心理课上,学生的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恰恰是这些问题,可以成为心理教师干预的契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应给予学生的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心理健康教育课容许不精彩,但绝不允许给学生带来伤害。
细节二: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有一次笔者与本校教师一起参加无锡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比赛。有一堂课,上课前执教教师忙着排课桌、发放学具,学生进来了,有点吵闹,班主任训斥了其中的一位学生,那位学生脸色阴沉,闷闷不乐地坐了下来。这一幕,在场的很多人都看到了,可那位执教教师却偏偏忽视了。且不论那堂课上得如何,至少笔者在整堂课上一直留意着那个学生,我发现他几乎没有参与到课堂中去,直到下课,那股愤愤不平的神色依然挂在他脸上。
类似的疏忽其实很多教师都曾有过,我在执教一堂关于友情的心理活动课时也有相似的经历。那堂课的课前活动是跳简单的手语舞找朋友,原本的预设是通过这个课前活动活跃气氛,让孩子们找到朋友并坐在一起,便于课堂上后续活动的开展。没想到操作时却状况连连:有找不到朋友落单的,有朋友太多导致无法落座的,还有勉强坐在一起神情尴尬的。试想,如果这些突发情况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学生怎能全身心投入课堂?所以教师绝不能一个指令下去就不管不顾。
记得那堂课上,我留意到一个男孩,没人愿意和他拉手、跳舞,他也仿佛无所谓的样子,于是我走过去,邀请他和我一起跳,在跳的过程中询问他想和谁做朋友,鼓励他尝试寻找新的朋友,一曲终了,他终于同意和另外一位落单的同学坐在一起。整堂课上,我一直对这对临时组合持续关注着,抓住他们的细小进步予以表扬,一堂课下来,他们配合得很默契,两个孩子也非常开心。这堂关于友情的心理课,让一对原本不是朋友的孩子一起共同经历了找朋友、试着做朋友的历程,这不正是心理课真正的意义所在吗?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预设固然重要,因为有了精细的预设,教师才能引领学生畅游于心灵世界。然而,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变化更需要教师的关注,这些互动的生成其实更有意义。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非常注重心理健康课教案的设计,精心设计了很多活动、游戏,一堂课不把所有花样都用个遍就不罢休,所以我们看到的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课都很热闹。其实,心理健康教育课更应该在热闹之余给学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渗透,要似涓涓细流一般,流淌进学生的心田。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教师需要有很高的情商,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要力争做到细致、细心、细腻。
细节三:在专业和通俗之间找到平衡
我们常常发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很多教师都喜欢用一些专业名词,例如笔者曾听过一堂小学二年级的心理课,在这堂课上,教师全程都在和孩子谈“暗示”,“我们要学会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很神奇哦”等诸如此类。然而,授课教师忽略了一个事实;二年级的孩子,哪里懂得暗示?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应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我们明明可以讲得通俗易懂,却偏偏喜欢显示所谓的“专业”,在课堂上用一些学生不易听懂的专业名词,结果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去年,笔者在给六年级的一个班级上一堂有关时间管理的课前,想到了三年前参加无锡市心理活动课赛课的情景。那次赛课的主题正是时间管理,而且还获得了无锡市一等奖,于是我想都没想,把教案、课件拿来就用。没想到,原本以为绝不会出问题的一堂课却一波三折差点遭遇了滑铁卢。那堂课上,我讲到了艾森豪威尔的十字时间计划,有学生提问,什么是重要紧急的事、重要不紧急的事、不重要紧急的事、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因为事先并没有做足功课,结果我才举了一个例子,就发现自己被绕进去了,脑子里一团乱麻,好不容易混了过去。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中学生要做一个游戏,我介绍到:这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舒格尔方格,很神奇哦!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完游戏,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在小声嘀咕:“哪里神奇了?他明明比我笨,怎么可能速度比我快?”我明明听到了,却也不敢接话,因为自己对这个舒格尔方格训练也只是略知皮毛,并不十分了解。课后有两个学生围过来,问我:“老师,你一直在课堂上给我们讲心理学有多么神奇,我们来考考你吧!”知道了他们的来意,我有点紧张,看来是“踢场子”来了,没办法硬着头皮接招吧。两个孩子讲的是他们曾看到一篇报道说地震过后3~6个月左右有很多人会产生精神疾病,问我这是怎么回事。幸好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向他们解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挽回了一些颜面。看着他们满意的神情,我这才舒了口气,结束了这堂让我如坐针毡的心理课。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走得越久,越会感觉到自己的浅薄,因为这门课程的涉及面实在太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上有丰厚的储备,而且要与时俱进,关注世界范围内的热点、
动态。
例如,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改变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着眼点,我们不应该再以问题为导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绝不只是学生的问题和有问题的学生,而应该着眼于全体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还要求教师要在专业和通俗之间找到平衡。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中小学生,如果把对大学生或者成人的一套专业术语照搬到课堂上,也许看似会有某种吸引力,但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会听不懂,长此以往,他们将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
总之,由这些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细节我们可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应是鲜活的、温暖的、成长的、有生命的,做一个心理教师是一种沉浸,一种积淀,一种磨砺。行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中,我们应努力做一个懂得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时时刻刻把价值中立原则放在首位的教师;做一个善于感受学生、体贴学生,悉心呵护学生情感的教师;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成长,专业而又接地气的教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新区实验小学,无锡,214112)
编辑 / 王晶晶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