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辖1区12县,土地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9万。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于隋。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地理环境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介于北纬35°21′至37°31′,东经107°41′至110°31′之间,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西安以北371公里。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属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7.7℃-10.6℃,年均日照数2300-2700小时,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延安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安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点在吴旗县五谷城乡的白于山顶,海拔1809.8米;最低点在宜川县集义乡猴儿川,海拔388.8米,相对高差1421米。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占全区总面积72%;南部以黄土塬沟壑为主,占总面积19%;全区石质山地占总面积9%。西部子午岭,南北走向,构成洛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是高出黄土高原的基岩山地之一,海拔1500-1600米,主峰1687米;东部黄龙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海拔1500米,主峰(大岭)海拔1788.7米;中部劳山,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400米,主峰(大墩梁)海拔1464米。黄龙山和劳山统称为梁山山脉,形成延安地区地形的骨架。
延安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维持期长;春季气温快升多变,易有霜冻,多大风、风沙、浮尘天气,常有春旱;夏季温热,雨量集中,间有伏旱,多雷阵雨天气,偶有冰雹;秋季气温速降,多雾,早霜出现,有阴雨天气。温度日较差大。全区年平均日较差为10.9-14.9℃,志丹、甘泉最大,洛川最小。一年中,4-6月日较差较大,平均12-17℃;7-9月日較差较小,平均10-13℃。H.H伊万诺夫湿润度在0.41-0.79之间,7-9月大部分地区大于1.0;10月份在0.6-1.0之间;11月至次年6月小于0.6。
自然资源
延安矿产资源丰富,发展能源化工业具备坚实基础。已探明矿产资源16种,其中煤炭储量115亿吨,石油13.8亿吨,天然气2000-3000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延安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大陆第一口油井位于延安市延长县,石油开发已有百年历史。“延长石油”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
延安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良好条件,延安土地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次生林163万亩,木材蓄积量308万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为主的中药材近200种;有豹、狼、石鸡、杜鹃等兽类、鸟类100余种;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洛川苹果”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林地总面积4338.6万亩,林草覆盖率57.9%。人均土地面积达27亩,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苹果、红枣、酥梨、羊肉、小杂粮等农产品品质优良,远销海内外。
文化旅游
历史的潮汐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延安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轩辕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雄奇壮美的壶口瀑布,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北宋时期开凿的清凉山万佛洞和钟山石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历时千年开凿的钟山石窟,专家们称它完全可以和敦煌相媲美。
举世闻名的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一大批革命旧址,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这一孔孔土窑洞、石窑洞和低矮瓦房,曾是指挥千军马的司令部。
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韵味淳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粗犷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古朴精美的民间剪纸,热烈欢快的陕北大秧歌,无不寄托着延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延安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发展旅游业具有广阔前景。以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陕北民歌、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久负盛名,是西部地区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市内有历史遗迹5808处,革命旧址445处,珍藏文物近7万件,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历史沿革
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二十世纪上半世纪,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1982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1997年1月8日,延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撤销县级延安市,设县级宝塔区。1996年辖1区12县19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3416个村民委员会,162个居民委员会,463354户,19037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2332人)。 2011年6月24日,省民政厅带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延安市撤乡并镇工作方案的批复》,同意了延安市撤乡并镇的方案。延安市辖1区12县、122个乡镇(31乡、91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19万。全市撤并乡镇41个,撤并率达到25.15%。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工作全局,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抓落实,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经济发展
综合状况
总体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初步统计,2011年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13.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6.69亿元。增长7.4%,拉动总体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15.45亿元,增长10.9%,拉动总体经济增长7.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1.21亿元,增长12.8%,拉动总体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0:71.8:20.2调整为7.8:73.2:19.0。人均生产总值为50807元,折合8060美元。
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152.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4%,其中农业产值118.24亿元,增长8.0%;林业产值3.88亿元,增长14.4%;牧业产值26.34亿元,增长6.7%;渔业产值0.31亿元,下降2.0%;服务业产值3.49亿元,下降2.6%。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86.69亿元,增长7.4%。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94.37万亩,比上年减少20万亩,下降6.4%,粮食总产量68.47万吨,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0%。全年园林水果总面积为404.64万亩。增长3.5%。水果总产量256.55万吨,比上年增加23.25万吨,增长10.0%,其中:苹果产量为243.81万吨,比上年增加22.3万吨,增长10.1%。全市蔬菜面积30.85万亩,增长5.3%,蔬菜產量93.01万吨,比上年增加4.87万吨,增长5.5%。年末蔬菜大棚数量达到15.14万座,比上年末净增加2.66万座,增长21.3%,其中温室大棚达到9.07万座,占蔬菜大棚的59.9%。
畜牧业生产发展态势较好。年末全市牛存栏14.09万头,下降2.1%,全年出栏4.42万头,增长8.8%;生猪存栏68.70万头,出栏69.78万头,分别增长12.9%和10.2%;羊子存栏57.94万只,增长7.1%,出栏33.14万只,下降0.7%;家禽存栏361.83万只,增长11.6%,出栏347.1万只,增长8.1%。全市肉类总产量6.84万吨,增长10.4%;禽蛋产量2.59万吨,奶类产量0.76万吨,分别增长8.2%和6.5%。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2.28万亩,零星四旁植树939万株,育苗面积3.78万亩。
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789.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74.45亿元,增长10.8%,拉动全市总体经济增长7.4个百分点,对全市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6%。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477.41亿元,按现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1.0%。按行业分:煤炭工业完成产值146.31亿元,增长16.7%;石油开采业完成产值598.82亿元,增长27.2%;石油加工业完成产值638.73亿元,增长16.0%;烟草业完成产值30.33亿元,增长25.0%;电力工业完成产值32.74亿元,增长18.5%;其他工业完成产值30.49亿元,增长36.8%。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实现利润177.43亿元,增长46.6%;税金总额283.82亿元,增长14.3%。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0%。
固定资产与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5.21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64.35亿元,增长30.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20.18亿元、408.15亿元和236.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9.4%、28.8%和29.7%。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完成投资374.39亿元,增长29.7%,其中,石油开采、加工业完成投资279.5亿元,增长35.9%;煤炭工业48.41亿元,增长31.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41.45亿元,增长14.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邮政及仓储业投资55.39亿元,增长28.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108.78亿元,增长34.8%。
建筑业生产情况良好。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全市91个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66.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14.98亿元,增长26.7%。全年共签订合同额70.23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8.6万平方米。
国内贸易、旅游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113.17亿元,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16.57亿元,增长15.5%。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050万人次,增长41.3%,其中海外旅游人数12.01万人次,增长40.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05亿元,增长43.8%,其中外汇收入908.5万美元,增长37.9%。 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扬。受粮食、肉禽、蛋等食品类涨价幅度较大影响,全市CPI持续上扬。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1%。从居民消费八大类看,呈现出“七升一降”态势,食品类涨幅较高,上涨12.1%,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8个百分点。
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40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73亿元,增长14.8%。财政支出223.82亿元,增长16.1%。
金融业运行基本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不含外币)余额826.26亿元,比年初增加97.71亿元,增长13.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3.03亿元,比年初增加57.29亿元,增长15.7%。年末各项贷款(不含外币)余额410.49亿元,比年初增加49.52亿元,增长13.7%,其中:短期贷款129.45亿元,增长5.6%;中长期贷款274.67亿元,增长16.9%。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各类保险机构25个,全年完成保费收入11.58亿元,增长1.5%。
交通、邮电
公路运输业发展较快。全年全市完成客运量7662万人次,增长16.0%,旅客周转量29.39亿人公里,增长21.4%;货运量4914万吨,增长17.8%;貨物周转量62.48亿吨公里,增长22.1%。完成乡镇五级客运站建设107个;购置68辆节能环保公交车投入营运,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客运运力不足的矛盾,较好地解决了群众乘车难的问题。新修县乡和通村油路504.8公里,投放通村客运车辆550辆。全市境内13个县区实现了二级公路连接,实现了百分之百乡镇通油路、百分之百建制村通公路的目标。干线公路优良里程为1312.46公里,优良率为95.8%。截至2011年年末,县乡实现年均优良里程2863.5公里,其中:县级里程1430.5公里,优良率为77.7%;乡级里程1433公里,优良率为68.8%。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市邮电主营业务收入达4.37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8.3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50.2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20.44万户。
文教卫生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全年共征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4项,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390项,增长23.4%。全市共发放知识产权相关资料3万多份,接待群众咨询300多人次,使广大群众更多更好的掌握了知识产权方面的相关知识,营造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教育事业较快发展,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大。“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全市享受“两免一补”学生27.33万人。共落实“两免一补”资金3.23亿元。全市通过“双高普九”验收县区达到10个。全年多渠道筹集资金14.7万元,资助特困家庭学生2.57万人。发放助学贷款合同1.62万份,贷款金额9621.4万元,较上年增长11.7%。教育信息化步伐加快。目前已有12个县级信息平台、203所中心小学采用光纤线路接入省基础教育专网,接入率达到100%。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新闻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
卫生事业有序推进。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14个,全市拥有村卫生室2905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163人,全市规范化村卫生室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共接呼救电话1.54万次,出动急救车辆1.54万辆次。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民健身和体育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范围内建成35个室内健身房、115条全民健身路径、112个展晚练点,为群众健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达到74万人。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1.5亿元,筹集公益金915万元;销售网点从去年的240个增加至259个。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全年新签合同项目152个,总投资669.27亿元,引进资金662.43亿元。有131个项目开工建设,到位资金102.96亿元,合同项目履约率为86.0%;续建项目112个,本年度累计建成51个,到位资金100.31亿元。新签和续建项目总到位资金203.26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36.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66万美元。全年其实施经济协作项目25个,项目总投资1796.85万元,争取捐赠资金620万元,捐赠资金到位620万元。其中,市直单位4个项目,捐赠资金到位100万元;县区21个项目,捐赠资金到位520万元。目前,25个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环境保护与市政建设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全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3201.68吨,同比下降3.0%;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5666.76吨,同比下降3.2%;氨氮排放量削减240.97吨,同比下降1.2%;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222.04吨,同比上升3.6%。全年全市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以上天数为316天,比上年增加1天。累计建成清洁文明井场32371个,清洁文明井场建成率达到96.0%;建成废水处理及回注站380个,回注率达到83.5%;建成输油管线7779.7公里,年管输原油580万吨,管输率达到45.0%;绿化油区面积4.77万亩,绿化道路7971公里;优质兰炭使用率达到用煤量的10%。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城市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全年共清运生活垃圾12.27万吨。共处理生活垃圾10.37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4.5%。栽植各类乔灌木76.8万株,新增绿地2.78万平方米,改建绿地1.4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58公顷,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7.7%、36.0%和9.55平方米。完成供水1647.67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9%。销售液化气6033.68吨、天然气7042万立方米。城镇居民生活用天然气户数6.83万户,入户率59.3%,比上年新增0.89万户。新增供热面积68万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04万平方米。全年共处理污水1231万吨,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8.0%以上。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188元,比上年净增加3308元,增长18.5%。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6.15万人;城镇已参加保险人数75.42万人,增长39.1%;城镇已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73万人,增长0.6%;城镇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14万人,增长7.0%;城镇已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03万人,下降19.0%;城镇已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53万人,增长32.0%。全年全市农村有86.82万人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3%。
推进招商引资
近年来,延安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的强大引擎和有力抓手,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推进招商项目落地建设的快速干线还没有建立,高效互动衔接的促进机制尚未形成。项目招得来、落不下、掣肘多、建设周期长已成为当前招商引资工作中急需破解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决策水平和推进效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思想認识,改善投资环境。延安市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期和过渡期,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工业后备资源不足,自主发展能力不强等矛盾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风险和挑战。为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居安思危,强化危机意识和机遇意识,积极借用外力发展自己,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和有效抓手。各县区、各部门行政主要领导为本县区、本部门的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对招商引资工作负总责,要集中精力抓招商,促落实,深入研究招商引资政策,亲自参与招商活动,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优化投资环境,全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营造招真商、真招商、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氛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二、加强统筹协调,推进责任落实。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城市规划、土地、环保和招商引资的市政府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延安市招商引资决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招商局。决策领导小组是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推进机构,负责研究制定全市招商引资相关政策;审核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分解交办并督促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促进落实工作;审定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优惠条件;协调项目建设所涉及的立项批复、规划选址、土地供应、环境评价等关键事项。进一步加大决策和推进力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开辟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的绿色通道,共同构建大招商的工作格局。
三、创新招商机制,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强化项目策划储备。各部门、各县区是招商引资项目策划论证和包装主体,每年要承担一定数量项目策划任务;市发改委负责研究编制《延安市优势产业配套项目指导目录》,承担全市重大产业性项目的策划和包装,每年向各部门、各县区分解下达项目策划论证任务并督办落实;市招商局负责全市招商项目库管理和对外项目推介。二是建立招商引资项目预评审机制。市发改委会同规划、国土、环保、招商等部门和有关专家,对各部门、各县区策划包装的招商引资项目进行综合评审,具备招商条件的项目方可对外推介。三是打造专业招商团队。主要负责整合全市招商信息资源,统一对外推介重点招商项目;策划和组织大型投资促进活动以及专项洽谈活动,常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推行委托招商、代理招商、感情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及组织管理工作;跟踪洽谈重大招商项目,重点做好与大企业、大集团交流合作。四是强化项目促进职能。对于签署合同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由市招商引资决策领导小组将项目落实工作分解交办至相关部门和县区。市招商局根据领导小组决议,结合项目实际,提出工作进度计划安排,督促检查项目服务促进工作,落实配套条件,兑现优惠政策。全面整治和优化全市投资环境,快速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建立统一领导、高效运转的工作机构,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效益。
四、改进用人制度,引入激励机制。在招商工作中率先推行用人制度改革,聘请一批懂招商、有资源的专业人才参与招商工作,在招商局内部实行竞争上岗,空缺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加入到招商队伍。实行工作岗位、工作绩效与劳动报酬相挂钩,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充分调动招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招商引资效率和能力。加强对招商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岗位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招商引资队伍。
五、强化督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要进一步加大对各县区、各部门招商引资工作的综合考核力度,将各县区、各部门的项目谋划论证任务、实际到位资金和项目促进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硬督查、硬考核、硬兑现,并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实行奖励加分。市县两级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策划包装、宣传推介、招商活动补贴和奖励等。全市设立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奖和先进个人奖,先进单位按实际到位1亿元,奖1万元的比例予以奖励。市招商局完成年度下达任务后,按照其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的万分之一予以奖励,奖金的50%用于工作经费,50%奖励招商引资一线工作人员。对在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变相收费、故意设障等导致项目不能如期落地建设的,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并实行问责。
地理环境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介于北纬35°21′至37°31′,东经107°41′至110°31′之间,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西安以北371公里。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属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7.7℃-10.6℃,年均日照数2300-2700小时,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延安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安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点在吴旗县五谷城乡的白于山顶,海拔1809.8米;最低点在宜川县集义乡猴儿川,海拔388.8米,相对高差1421米。北部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占全区总面积72%;南部以黄土塬沟壑为主,占总面积19%;全区石质山地占总面积9%。西部子午岭,南北走向,构成洛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是高出黄土高原的基岩山地之一,海拔1500-1600米,主峰1687米;东部黄龙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海拔1500米,主峰(大岭)海拔1788.7米;中部劳山,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平均海拔1400米,主峰(大墩梁)海拔1464米。黄龙山和劳山统称为梁山山脉,形成延安地区地形的骨架。
延安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维持期长;春季气温快升多变,易有霜冻,多大风、风沙、浮尘天气,常有春旱;夏季温热,雨量集中,间有伏旱,多雷阵雨天气,偶有冰雹;秋季气温速降,多雾,早霜出现,有阴雨天气。温度日较差大。全区年平均日较差为10.9-14.9℃,志丹、甘泉最大,洛川最小。一年中,4-6月日较差较大,平均12-17℃;7-9月日較差较小,平均10-13℃。H.H伊万诺夫湿润度在0.41-0.79之间,7-9月大部分地区大于1.0;10月份在0.6-1.0之间;11月至次年6月小于0.6。
自然资源
延安矿产资源丰富,发展能源化工业具备坚实基础。已探明矿产资源16种,其中煤炭储量115亿吨,石油13.8亿吨,天然气2000-3000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延安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大陆第一口油井位于延安市延长县,石油开发已有百年历史。“延长石油”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
延安具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良好条件,延安土地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次生林163万亩,木材蓄积量308万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为主的中药材近200种;有豹、狼、石鸡、杜鹃等兽类、鸟类100余种;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洛川苹果”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林地总面积4338.6万亩,林草覆盖率57.9%。人均土地面积达27亩,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苹果、红枣、酥梨、羊肉、小杂粮等农产品品质优良,远销海内外。
文化旅游
历史的潮汐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延安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轩辕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雄奇壮美的壶口瀑布,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北宋时期开凿的清凉山万佛洞和钟山石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历时千年开凿的钟山石窟,专家们称它完全可以和敦煌相媲美。
举世闻名的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一大批革命旧址,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这一孔孔土窑洞、石窑洞和低矮瓦房,曾是指挥千军马的司令部。
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韵味淳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粗犷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古朴精美的民间剪纸,热烈欢快的陕北大秧歌,无不寄托着延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延安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发展旅游业具有广阔前景。以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陕北民歌、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久负盛名,是西部地区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市内有历史遗迹5808处,革命旧址445处,珍藏文物近7万件,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历史沿革
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二十世纪上半世纪,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1982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1996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1997年1月8日,延安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撤销县级延安市,设县级宝塔区。1996年辖1区12县19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3416个村民委员会,162个居民委员会,463354户,19037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2332人)。 2011年6月24日,省民政厅带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延安市撤乡并镇工作方案的批复》,同意了延安市撤乡并镇的方案。延安市辖1区12县、122个乡镇(31乡、91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19万。全市撤并乡镇41个,撤并率达到25.15%。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工作全局,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抓落实,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经济发展
综合状况
总体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初步统计,2011年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13.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6.69亿元。增长7.4%,拉动总体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15.45亿元,增长10.9%,拉动总体经济增长7.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1.21亿元,增长12.8%,拉动总体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0:71.8:20.2调整为7.8:73.2:19.0。人均生产总值为50807元,折合8060美元。
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152.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7.4%,其中农业产值118.24亿元,增长8.0%;林业产值3.88亿元,增长14.4%;牧业产值26.34亿元,增长6.7%;渔业产值0.31亿元,下降2.0%;服务业产值3.49亿元,下降2.6%。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86.69亿元,增长7.4%。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94.37万亩,比上年减少20万亩,下降6.4%,粮食总产量68.47万吨,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0%。全年园林水果总面积为404.64万亩。增长3.5%。水果总产量256.55万吨,比上年增加23.25万吨,增长10.0%,其中:苹果产量为243.81万吨,比上年增加22.3万吨,增长10.1%。全市蔬菜面积30.85万亩,增长5.3%,蔬菜產量93.01万吨,比上年增加4.87万吨,增长5.5%。年末蔬菜大棚数量达到15.14万座,比上年末净增加2.66万座,增长21.3%,其中温室大棚达到9.07万座,占蔬菜大棚的59.9%。
畜牧业生产发展态势较好。年末全市牛存栏14.09万头,下降2.1%,全年出栏4.42万头,增长8.8%;生猪存栏68.70万头,出栏69.78万头,分别增长12.9%和10.2%;羊子存栏57.94万只,增长7.1%,出栏33.14万只,下降0.7%;家禽存栏361.83万只,增长11.6%,出栏347.1万只,增长8.1%。全市肉类总产量6.84万吨,增长10.4%;禽蛋产量2.59万吨,奶类产量0.76万吨,分别增长8.2%和6.5%。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2.28万亩,零星四旁植树939万株,育苗面积3.78万亩。
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789.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74.45亿元,增长10.8%,拉动全市总体经济增长7.4个百分点,对全市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6%。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477.41亿元,按现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1.0%。按行业分:煤炭工业完成产值146.31亿元,增长16.7%;石油开采业完成产值598.82亿元,增长27.2%;石油加工业完成产值638.73亿元,增长16.0%;烟草业完成产值30.33亿元,增长25.0%;电力工业完成产值32.74亿元,增长18.5%;其他工业完成产值30.49亿元,增长36.8%。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实现利润177.43亿元,增长46.6%;税金总额283.82亿元,增长14.3%。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0%。
固定资产与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5.21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64.35亿元,增长30.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20.18亿元、408.15亿元和236.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9.4%、28.8%和29.7%。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完成投资374.39亿元,增长29.7%,其中,石油开采、加工业完成投资279.5亿元,增长35.9%;煤炭工业48.41亿元,增长31.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41.45亿元,增长14.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邮政及仓储业投资55.39亿元,增长28.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108.78亿元,增长34.8%。
建筑业生产情况良好。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2%。全市91个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66.58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14.98亿元,增长26.7%。全年共签订合同额70.23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8.6万平方米。
国内贸易、旅游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113.17亿元,增长17.6%;住宿和餐饮业16.57亿元,增长15.5%。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050万人次,增长41.3%,其中海外旅游人数12.01万人次,增长40.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05亿元,增长43.8%,其中外汇收入908.5万美元,增长37.9%。 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扬。受粮食、肉禽、蛋等食品类涨价幅度较大影响,全市CPI持续上扬。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1%。从居民消费八大类看,呈现出“七升一降”态势,食品类涨幅较高,上涨12.1%,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8个百分点。
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40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73亿元,增长14.8%。财政支出223.82亿元,增长16.1%。
金融业运行基本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不含外币)余额826.26亿元,比年初增加97.71亿元,增长13.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3.03亿元,比年初增加57.29亿元,增长15.7%。年末各项贷款(不含外币)余额410.49亿元,比年初增加49.52亿元,增长13.7%,其中:短期贷款129.45亿元,增长5.6%;中长期贷款274.67亿元,增长16.9%。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各类保险机构25个,全年完成保费收入11.58亿元,增长1.5%。
交通、邮电
公路运输业发展较快。全年全市完成客运量7662万人次,增长16.0%,旅客周转量29.39亿人公里,增长21.4%;货运量4914万吨,增长17.8%;貨物周转量62.48亿吨公里,增长22.1%。完成乡镇五级客运站建设107个;购置68辆节能环保公交车投入营运,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客运运力不足的矛盾,较好地解决了群众乘车难的问题。新修县乡和通村油路504.8公里,投放通村客运车辆550辆。全市境内13个县区实现了二级公路连接,实现了百分之百乡镇通油路、百分之百建制村通公路的目标。干线公路优良里程为1312.46公里,优良率为95.8%。截至2011年年末,县乡实现年均优良里程2863.5公里,其中:县级里程1430.5公里,优良率为77.7%;乡级里程1433公里,优良率为68.8%。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市邮电主营业务收入达4.37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8.3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50.2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20.44万户。
文教卫生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全年共征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4项,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390项,增长23.4%。全市共发放知识产权相关资料3万多份,接待群众咨询300多人次,使广大群众更多更好的掌握了知识产权方面的相关知识,营造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教育事业较快发展,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大。“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全市享受“两免一补”学生27.33万人。共落实“两免一补”资金3.23亿元。全市通过“双高普九”验收县区达到10个。全年多渠道筹集资金14.7万元,资助特困家庭学生2.57万人。发放助学贷款合同1.62万份,贷款金额9621.4万元,较上年增长11.7%。教育信息化步伐加快。目前已有12个县级信息平台、203所中心小学采用光纤线路接入省基础教育专网,接入率达到100%。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新闻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
卫生事业有序推进。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14个,全市拥有村卫生室2905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163人,全市规范化村卫生室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共接呼救电话1.54万次,出动急救车辆1.54万辆次。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全民健身和体育竞技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范围内建成35个室内健身房、115条全民健身路径、112个展晚练点,为群众健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达到74万人。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1.5亿元,筹集公益金915万元;销售网点从去年的240个增加至259个。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全年新签合同项目152个,总投资669.27亿元,引进资金662.43亿元。有131个项目开工建设,到位资金102.96亿元,合同项目履约率为86.0%;续建项目112个,本年度累计建成51个,到位资金100.31亿元。新签和续建项目总到位资金203.26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36.0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566万美元。全年其实施经济协作项目25个,项目总投资1796.85万元,争取捐赠资金620万元,捐赠资金到位620万元。其中,市直单位4个项目,捐赠资金到位100万元;县区21个项目,捐赠资金到位520万元。目前,25个项目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环境保护与市政建设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全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3201.68吨,同比下降3.0%;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5666.76吨,同比下降3.2%;氨氮排放量削减240.97吨,同比下降1.2%;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222.04吨,同比上升3.6%。全年全市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以上天数为316天,比上年增加1天。累计建成清洁文明井场32371个,清洁文明井场建成率达到96.0%;建成废水处理及回注站380个,回注率达到83.5%;建成输油管线7779.7公里,年管输原油580万吨,管输率达到45.0%;绿化油区面积4.77万亩,绿化道路7971公里;优质兰炭使用率达到用煤量的10%。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城市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全年共清运生活垃圾12.27万吨。共处理生活垃圾10.37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4.5%。栽植各类乔灌木76.8万株,新增绿地2.78万平方米,改建绿地1.4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58公顷,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7.7%、36.0%和9.55平方米。完成供水1647.67万吨,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9%。销售液化气6033.68吨、天然气7042万立方米。城镇居民生活用天然气户数6.83万户,入户率59.3%,比上年新增0.89万户。新增供热面积68万平方米,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04万平方米。全年共处理污水1231万吨,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8.0%以上。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188元,比上年净增加3308元,增长18.5%。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6.15万人;城镇已参加保险人数75.42万人,增长39.1%;城镇已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73万人,增长0.6%;城镇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14万人,增长7.0%;城镇已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03万人,下降19.0%;城镇已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53万人,增长32.0%。全年全市农村有86.82万人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3%。
推进招商引资
近年来,延安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的强大引擎和有力抓手,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推进招商项目落地建设的快速干线还没有建立,高效互动衔接的促进机制尚未形成。项目招得来、落不下、掣肘多、建设周期长已成为当前招商引资工作中急需破解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决策水平和推进效率,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思想認识,改善投资环境。延安市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期和过渡期,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工业后备资源不足,自主发展能力不强等矛盾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风险和挑战。为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居安思危,强化危机意识和机遇意识,积极借用外力发展自己,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和有效抓手。各县区、各部门行政主要领导为本县区、本部门的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对招商引资工作负总责,要集中精力抓招商,促落实,深入研究招商引资政策,亲自参与招商活动,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优化投资环境,全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营造招真商、真招商、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氛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二、加强统筹协调,推进责任落实。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城市规划、土地、环保和招商引资的市政府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延安市招商引资决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招商局。决策领导小组是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推进机构,负责研究制定全市招商引资相关政策;审核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分解交办并督促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促进落实工作;审定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优惠条件;协调项目建设所涉及的立项批复、规划选址、土地供应、环境评价等关键事项。进一步加大决策和推进力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开辟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的绿色通道,共同构建大招商的工作格局。
三、创新招商机制,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强化项目策划储备。各部门、各县区是招商引资项目策划论证和包装主体,每年要承担一定数量项目策划任务;市发改委负责研究编制《延安市优势产业配套项目指导目录》,承担全市重大产业性项目的策划和包装,每年向各部门、各县区分解下达项目策划论证任务并督办落实;市招商局负责全市招商项目库管理和对外项目推介。二是建立招商引资项目预评审机制。市发改委会同规划、国土、环保、招商等部门和有关专家,对各部门、各县区策划包装的招商引资项目进行综合评审,具备招商条件的项目方可对外推介。三是打造专业招商团队。主要负责整合全市招商信息资源,统一对外推介重点招商项目;策划和组织大型投资促进活动以及专项洽谈活动,常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推行委托招商、代理招商、感情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及组织管理工作;跟踪洽谈重大招商项目,重点做好与大企业、大集团交流合作。四是强化项目促进职能。对于签署合同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由市招商引资决策领导小组将项目落实工作分解交办至相关部门和县区。市招商局根据领导小组决议,结合项目实际,提出工作进度计划安排,督促检查项目服务促进工作,落实配套条件,兑现优惠政策。全面整治和优化全市投资环境,快速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建立统一领导、高效运转的工作机构,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效益。
四、改进用人制度,引入激励机制。在招商工作中率先推行用人制度改革,聘请一批懂招商、有资源的专业人才参与招商工作,在招商局内部实行竞争上岗,空缺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加入到招商队伍。实行工作岗位、工作绩效与劳动报酬相挂钩,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充分调动招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招商引资效率和能力。加强对招商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岗位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招商引资队伍。
五、强化督查考核,严格兑现奖惩。要进一步加大对各县区、各部门招商引资工作的综合考核力度,将各县区、各部门的项目谋划论证任务、实际到位资金和项目促进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硬督查、硬考核、硬兑现,并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实行奖励加分。市县两级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策划包装、宣传推介、招商活动补贴和奖励等。全市设立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奖和先进个人奖,先进单位按实际到位1亿元,奖1万元的比例予以奖励。市招商局完成年度下达任务后,按照其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的万分之一予以奖励,奖金的50%用于工作经费,50%奖励招商引资一线工作人员。对在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变相收费、故意设障等导致项目不能如期落地建设的,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取消当年评优资格,并实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