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怎样建构数学模型的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调研中,听了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三年级“认识东南西北”一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两个例题组成。例1呈现的是学生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活动情境,旨在引导学生在已有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例2呈现的是学生完成校园示意图的活动情境,旨在引导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通过交流“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常识。
  教师教学例1前,作了三个层次的铺垫:层次一:请学生根据太阳升起的方位来唤起生活中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层次二:在确认黑板的位置为“东”,并贴了“东”这个方位后,请学生说说其他三个方位分别在哪里?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黑板上直接呈现右图。层次三:请学生起立,根据教师说的方位转动身体面朝相关方向,加深认识。在上述基础上呈现例1,展开教学。
  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教学资源,唤起学生直接经验方面是合理的、有效的,但在从生活场景转换成书面表达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索空间,基本是以告知的方式呈现结论,强调了对知识结论的机械记忆,降低了学习过程的思维含量,这对学生经历“东、南、西、北”从生活场景到数学表达的数学化过程是不利的,由此引发如下思考。
  一、从生活场景到平面表达,其实是一个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根据已经积累的感性经验,只要找到某一个参照物,如“太阳从东方升起”,“树的年轮密的方向是北面”等等,学生就能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而,当需要把一个生动的立体的场景绘制在一个平面上,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时,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经历两个层次的策略转化:一是从生活场景中的“前、后、左、右”的相对性,转化到书面表达时纸上的“上、下、左、右”的相对性;二是从生活场景中“东、南、西、北”的顺时针旋转方式辨认,转化到书面表达“东、南、西、北”时顺时针旋转确定方向时方法的应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模型思想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数学模型建构的能力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数的认识、形的感知、规律的探究、问题的解决,均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表达,形成数学的思维结构,建立数学的意识状态,建构起一定的数学模型。学生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同样如此,从具体生活场景转化到书面表达时,其实质同样是一个数学化、模型化的过程。学生也唯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才能将生活场景中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认识经验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上来。
  二、学生是怎样建构数学模型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可以是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学关系和变化规律。”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不能完成“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认识这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如果能,又需要通过怎样的路径来实现这一过程呢?
  一是拉长探索书面表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图示”(即如本文开头的图例)的过程,在充分唤起生活中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辨认经验后,经历一个对书面表达的自我探索过程,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是在引导学生经历作业纸上尝试表达“东、南、西、北”的图示时,设计三个层次的认识活动作支持。1.激活思维。学生虽然有前期对生活场景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辨认体验,但接下来的任务是把生活场景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表示在作业纸上,这是一个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需要激起学生思考,调动其学习的注意力与积极性。2.体验过程。从生活场景中借助直接经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到平面表达“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位置关系,这是两种不一样的认识方式。一种侧重于直观感知,有时可以借助于直接的操作活动,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过程。而书面表达更多依赖于思维抽象,需要学生把直观感知的信息转换成数学符号,特别是需要借助平面上的“上、下、左、右”与生活场景中的“东、西、南、北”的对应关系,才能准确地完成任务,在认识要求上,远远高于生活场景中的认识。因此,对转化过程的体验是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3.形成经验。有学生的自我探索,就会产生丰富的学习材料,而这些材料正是学生原始思维状态的暴露,是学生自我认知经验的产物,这不仅可以为后续教师的有效引导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学生形成活动经验提供保证。
  三、数学模型建构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帮助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虽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比较抽象,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持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时,还需要给学生提供适时、适度的帮助。
  1.在提出书面表达的要求前,利用丰富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充分体验。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例1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直至例2才有书面表达的要求。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同例1对生活场景解读的教学环节还得拉长,可以多形式组织学生说说生活场景中的“东、南、西、北”。如,教室里的“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上的物品;结合学生的经验,想象校园中的“东、南、西、北”以及不同方向上的建筑物;体验以自身为标准,说说处在自己“东、南、西、北”方向上的同学等等。这些活动的组织,旨在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辨认体验,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为后续平面表达作准备。
  2.借助书面表达情况的反馈交流,在关注多样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归纳一般规律。
  当学生尝试完成以某一个方位为标准的“方位图例”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此时的交流一般先反馈正确的情况),一般会出现如下情况(不足四种也可):
  对于这些结果,不能仅仅简单地反馈“对”或者“错”,而在于引导学生对这些图例作对比解读,请学生整体观察后说一说,方位图中隐藏着怎样的规律,让学生发现无论哪一幅图中,“东与西”、“南与北”均是相对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可以以顺时针方向来辨认,当确定了“东”之后,顺时针辨认依次为“南”、“西”、“北”;同理,当确定了方位“南”之后,顺时针辨认依次为“西”、“北”、“东”等等。当然,此时也需要对学生结合自己经验形成的观察记忆方法作出肯定。如,在课堂上,当学生以自己面朝的方向为起点,他会说:“当我面朝‘东’时,我的右面是‘南’;当我面朝‘南’时,我的右面是‘西’;当我面朝‘西’时,我的右面是‘北’”。这样表达显然是学生自己最能理解的,是其自身认识经验的提炼,值得肯定。教学也只有引导学生达到这样的认识层次,才能认为基本建构起“东、南、西、北”的数学模型。
  3.提供多样的场景,加深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认识。
  当学生初步建立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概念之后,教师还需要提供一些场景进行巩固提升。如,例2根据实际场景在图纸上表示相关物体及所处的方位。请学生完成后交流,抓住“东、南、西、北”表示在图例中的相对性及“顺时针方向的辨认规律”等知识的体验进行强化。至此,再说明“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样的方位顺序来编制的常识,并结合学生生活的城镇地图,请学生以某个场所为标准去说说不同场所的所在方向,就此巩固认识。
  类似于“东、南、西、北”这样生活气息很浓的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有不少。因此,在处理设计这类教学内容时,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与活动经验的数学化提炼,引导学生完成数学化、模型化的过程”等基本问题,最终更好地为学生形成数学经验服务。
  作者单位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其他文献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描写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课文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形象地描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和陶马俑进行描述,抓住其神态和气势一一描述,展示其鲜明的个性,各异的神态。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以及抓住特征描述就是学习本课的重点。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文本表达,提升阅读品质,还课堂以
期刊
不久前,我读了一篇文章——《把自己教成了孩子》。我惊讶于作者身上所蕴藏的那股孩子气:“教了四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他乐在其中……  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稀奇的?陶行知先生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就写过《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一文。”其实不然!“变个小孩子”往往是小学教师的一个成长目标,美妙而和谐的境界,每每可望而不可及,对于一般的师范生是这样,对于身处第一线的我们亦然。尽管
期刊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原理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并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然而,一些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点”认识的“主观化”、
期刊
教材简介: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下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二篇文言文。《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在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儿在争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远,什么时候离人近。双方各有根据,坚持己见,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儿笑话。故事体现了两个小孩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篇文言文不仅叙述事情层次清楚,而且还蕴含着引人思考的道理。
期刊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要求周长的平面图形。在开展“边远农村校本培训中的‘同课异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活动中,笔者听了几位教师执教这个内容,感触颇深,现把精彩片段呈现,与同人共思共享。  片段1:类比迁移,提出猜想  教师出示1个正方形卡片,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图形?你
期刊
读了《老师,知足吧》一文(《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2年第10期),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也有些许别样的感触。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教育二十余年的教师,我和众多的同行一道在教育之路上前行、体验并感悟着。当重新拾起这个话题,不敢说是浮想联翩,却也有难以释怀之感。老子曾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原本就是一个充满意向的词汇,不是谁都甘心情愿领受的,我不怀疑龙德芳老师《以背
期刊
计算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计算参与了所有的数学学习过程,而验算就是它自纠的一面镜子,它们如影随行,不可分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使学生具有计算能力,要重视学生验算方法的指导,培养验算的习惯。”可是,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除了在教师的规定或题目的要求下进行验算外,大都不会自觉验算。验算似乎成了一种负担、一种累赘,更甚者在计算中出现了很多为了完成验算任务而滋生的
期刊
我一直以来想写一篇关于“如何引导农村孩子写好作文”的文章。每每提笔,却不知从何说起。有时与同事闲聊,发现他们在对待学生作文问题上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总认为农村孩子见识少,没有什么可写,而我却不这样认为。下面谈谈我的认识和做法。  我认为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应该指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发现农村景色的美,叙述乡间的趣事,抒发爱家乡的感情,体现鲜活的“乡土气息”,写出自己的特点。具体来说
期刊
文本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自己去吧》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情节简单,但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会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课文自然段行文结构相似,语言生动、简洁,富有人情味。“带我去”、“自己去吧”,这些词句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教师应善于挖掘。本文要求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教学时让生字在具体的语境中反复重现,以
期刊
《李时珍夜宿古诗》一文主要讲述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吃尽千辛万苦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本文篇幅稍长,而主题又铺洒在文章的每一个章节之中,教学很容易显得零散而平淡无味。笔者抓住重点,长文短教,引导学生品味词句,体会李时珍为修《本草》吃苦而不怕苦。  一、夜宿古寺——长年累月的生活之苦  本文共有13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