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当务之急是要实现教育思想及观念的现代化,包括人才观、教育价值观、教育观、师生观等。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教育工作者要具有新的师生观、价值观。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因素,有什么样的师生观,就有什么样的对教与学关系的本质认识,在教育活动中,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策略等。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教育者主要是班主任,班主任对本班的学生进行着有计划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亲密的班主任,应该建立符合现代教育的师生观。
一、建立“以人为本”观
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是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的尊严,发挥学生的个人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民主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未来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民主。因此尊重人的个人价值是有助于民主社会进步的。对学生进行人本主义的教育,班主任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班主任拥有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其管理与教学工作中就会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任何人生来就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优秀的潜能,人的潜能的实现,必须通过教育、学习才有可能。作为班主任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主观需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增加学生竞争和创新的勇气。如果不考虑这些,那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就违背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渗透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认识“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确立“学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人”的观点,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以及自身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建立师生统一主体观
现代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新一代人才。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主体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人去实现,因此,建立现代教育师生的关键在于建立师生统一主体观。
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从教育角度看,班主任是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只有班主任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才有可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但是,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果脱离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那就难以实现教育目标。因为,学生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班级教育活动中,离不开班主任,更不能忽略学生。因此,班主任的主体性应体现在其对学生教育的主导作用上,即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现实的发展的主体,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为学生主体的完善创造条件,使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这才是班主任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谁也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能动学习,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动性如何,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因为学生的自主认识能力和自我实践能力还不够完善,只有通过求助教师,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此,只有教师主体性得以实现才能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由此可见,教育与受教育毕竟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师生之间存在着相互帮助、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合而成为活动的统一主体,达到“教学相长之境界”,形成共同激励、相互促进的格局,这也正是现代教育需要建立的师生观之一。
三、建立民主平等观
民主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效率的源泉。实现教育民主化,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师生关系的优化,它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民主平等观,即在教育过程中两者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形成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观,让教师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展现他们的才华与智慧。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自己发展的主体,他参与活动不是被动的、强制的,而是作为自主发展的活动主体,自觉主动参与的。学生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方能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颖。
四、建立师生互爱观
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理接触的过程。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有了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就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没有情感交流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教师应挚爱学生,尤其是班主任教师要从思想、学习、生活诸多方面关心爱护学生,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这是班主任的一种情感体验。教师对学生的爱应面向全体,对全班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优等生,特别对思想后进的学生更要加倍爱护。
班主任只有这样,才能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才能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倾注于学生,与学生息息相关、心心相印;只有这样,才能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成长、竭尽全力教育好学生。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行为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作出充分评价,不能迁就、放纵学生的错误行为,要循循善诱,使他们的情感朝着健康高尚的方向发
展。
五、建立师生共同发展观
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深度、广度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单靠继承和掌握人类原有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树立师生共同发展的观念。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实现对每一个学生诸方面素质的充分发展,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学习过程。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优等生固然会进步,后进生也不会一成不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人。班主任应积极创设机会和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主体。
与此同时,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完成培养学生现代素质的目标,也必须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面对日益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改进自己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来看待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且做到发展自己的长处,借鉴他人的长处,借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科学的教育管理知识,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创新的精神进行管理,教育效率来源于科学的教育管理。那种随自己情感好恶对管理工作做出决策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班主任不仅要自我管理,管理好班级,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反省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班主任应时时站在时代的高度,更新知识、改革教育方法,以实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教育理想。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教育者主要是班主任,班主任对本班的学生进行着有计划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亲密的班主任,应该建立符合现代教育的师生观。
一、建立“以人为本”观
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是在教学过程中、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的尊严,发挥学生的个人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民主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未来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民主。因此尊重人的个人价值是有助于民主社会进步的。对学生进行人本主义的教育,班主任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班主任拥有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其管理与教学工作中就会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任何人生来就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优秀的潜能,人的潜能的实现,必须通过教育、学习才有可能。作为班主任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主观需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增加学生竞争和创新的勇气。如果不考虑这些,那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就违背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渗透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认识“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确立“学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人”的观点,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以及自身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建立师生统一主体观
现代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新一代人才。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主体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人去实现,因此,建立现代教育师生的关键在于建立师生统一主体观。
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从教育角度看,班主任是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只有班主任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才有可能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但是,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如果脱离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那就难以实现教育目标。因为,学生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班级教育活动中,离不开班主任,更不能忽略学生。因此,班主任的主体性应体现在其对学生教育的主导作用上,即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现实的发展的主体,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为学生主体的完善创造条件,使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这才是班主任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谁也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能动学习,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动性如何,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因为学生的自主认识能力和自我实践能力还不够完善,只有通过求助教师,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此,只有教师主体性得以实现才能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由此可见,教育与受教育毕竟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师生之间存在着相互帮助、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合而成为活动的统一主体,达到“教学相长之境界”,形成共同激励、相互促进的格局,这也正是现代教育需要建立的师生观之一。
三、建立民主平等观
民主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效率的源泉。实现教育民主化,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师生关系的优化,它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民主平等观,即在教育过程中两者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形成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观,让教师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展现他们的才华与智慧。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自己发展的主体,他参与活动不是被动的、强制的,而是作为自主发展的活动主体,自觉主动参与的。学生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方能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颖。
四、建立师生互爱观
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理接触的过程。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有了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就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没有情感交流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教师应挚爱学生,尤其是班主任教师要从思想、学习、生活诸多方面关心爱护学生,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这是班主任的一种情感体验。教师对学生的爱应面向全体,对全班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优等生,特别对思想后进的学生更要加倍爱护。
班主任只有这样,才能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才能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倾注于学生,与学生息息相关、心心相印;只有这样,才能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成长、竭尽全力教育好学生。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行为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作出充分评价,不能迁就、放纵学生的错误行为,要循循善诱,使他们的情感朝着健康高尚的方向发
展。
五、建立师生共同发展观
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深度、广度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单靠继承和掌握人类原有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树立师生共同发展的观念。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实现对每一个学生诸方面素质的充分发展,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学习过程。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优等生固然会进步,后进生也不会一成不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人。班主任应积极创设机会和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主体。
与此同时,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完成培养学生现代素质的目标,也必须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面对日益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改进自己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来看待教育与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且做到发展自己的长处,借鉴他人的长处,借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科学的教育管理知识,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创新的精神进行管理,教育效率来源于科学的教育管理。那种随自己情感好恶对管理工作做出决策是有百弊而无一利的。班主任不仅要自我管理,管理好班级,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反省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班主任应时时站在时代的高度,更新知识、改革教育方法,以实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