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使学生在参与社团工作、参加社团活动中达到认识自我、增长知识、锻炼才干、活跃思想、启迪思维、发展个性、实现价值的目的,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竞争力得到持续增强,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 就业 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57-02
当今,就业问题已成为宏观调控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而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仅2009年,城镇需要就业的总人数达2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就达到611万人,比重达到25.5%。而就在高校面对巨大就业压力的同时,大学生社团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迅速覆盖校园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已成为缓解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和着力点。
一、大学生社团的性质和特点
团中央、教育部共同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从而规定了大学生社团的性质。其主体是在校大学生,关系基础是共同的爱好取向和团队文化建设需求,实质是群众性学生组织。而大学生社团的性质也决定了它的几点主要特性。
(一)自主性。大学生社团的自主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团以其章程为原则,自主设计活动,谋求发展,不受外界组织的强行干预;另一方面,社团成员以自愿为原则自主选择并加入各社团和参加各项活动。
(二)开放性。大学生社团自身在不断寻求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外界营养汲取的需求愈发强烈,更多的信息和更广的交流成为社团强大的生长动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开放性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每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社团的明显特征。
(三)文化性。大学生社团覆盖了思想政治、文体艺术、身心发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励志创业等各个方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营造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凝聚作用得到积极地发挥,文化性已然成为社团最重要的特征和评价标准之一。
(四)组织性。大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学生组织,在自主开展活动和发展中,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接受党团组织的指导,同时遵循其自身的章程,因而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组织性。
二、大学生社团在就业各个环节发挥积极作用
大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使学生在参与社团工作、参加社团活动中达到了认识自我、增长知识、锻炼才干、活跃思想、启迪思维、发展个性、实现价值的目的,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竞争力得到持续增强,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识与定位,迈好就业第一步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盲目追高、只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发展等问题,这种盲目源自于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与定位严重不足,不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愿意从事的职业和擅长的职位做出客观的判断。不难理解,由于多年来相同的课程、相似的校园生活使得学子们无法对自己兴趣、特长、个性等有相对客观全面的认识。而大学生社团能帮助学生深入进行自我认识和定位,培养选择能力。
一方面,根据社团活动的内容,大学生社团可分为理论学习类、学术科技类、实践公益类和兴趣爱好类等多个类型,几乎涵盖各个学科门类,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者专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多个社团。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学习和活动,大学生可以更明确地发现自己的兴趣,并进一步发挥和增强自己的特长,发展自身的个性。另一方面,参与社团活动不同于参加其他校园活动,学生不但是活动的参与者,还必须是活动的组织者、服务者和管理者,不同的工作性质,使得大学生得到了又一次了解自我优势和工作选择的机会。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和工作,大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各种能力有了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了客观的把握,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在众多机会中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的能力。加之现在许多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大学生就能够明确和轻松地作出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从容迈出职业生涯第一步,把握就业竞争的主动权。
(二)帮助大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双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因为“毕业即失业”的残酷就业压力而头痛不已;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则因为招不到心仪的人才而深感困顿。作为高校,如何提升大学生素质,使他们更符合企业用人的需求,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一直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而大学生社团正提供着这样一个平台。
1.培养良好表达能力和适当表现欲望,赢在第一印象
由于长时间单一的班级生活,缺少锻炼机会,很多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外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如语言不准确、不生动、逻辑性差,甚至错别字连篇,在公众场合讲话脸红、张口结舌等等。也有部分学生走到另一个极端,即在面试或交流时不能了解场合和时机,尽管表现欲望旺盛,却是言多失也多,反而失去了本能争取到的机会。而社团使大学生有了很好的机会、场合锻炼表达能力和控制表现欲望。社团里平等、自由、共享的气氛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并且必须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尊重其他成员的感受,从而获得很多实战技巧。多年的社团经历所积累的经验使大学生能够以流畅的表达和有礼有节的表现赢得用人单位良好的印象,从而在求职竞争中赢得先机。
2.培养快速学习能力和担当能力,赢得一席之地
在与许多用人单位的交流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大学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习成绩,良好的实习经历,从而获得试用机会,但是却不能迅速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如果没有手把手的培训,则完全不能胜任职位的工作要求。这反映出由于多年依赖老师和课本学习,许多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低,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这对于职场竞争而言是一个致命弱点。完整的社团经历则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大学生加入社团后,完全是独立和平等的状态。想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要迅速主动向指导老师和前辈求教以提升自己,而随之而来的工作任务,也要求大学生能够独立担当以获得认可。所培养出的求知和进取的素质,使大学生能够迅速在用人单位赢得生存空间。
3.培养开拓创新和直面挑战的能力,赢得发展机会
不断创新是大学生施展才能的重要标志,更是用人单位对每一个员工的要求。大学生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快,工作热情高,思想束缚少,创新潜力大。社团活动为大学生的创新潜力转化为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社团活动,大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了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观点的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认识的新颖性,以及人格的独立性与较强的成就动机;社团为大学生提供的自由、宽松的环境,也使得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成就目标。这两种能力在用人单位的展现,使得大学生能够迅速在工作中显露头角,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4.培养组织管理能力,造就职场弄潮儿
社团干部是社团发展的领导人,不同于一般的学生干部,社团的特殊团队文化赋予了他们特殊的领导权威。这种领导权威不是来自于行政规定和制度,更多的是来源于群众。社团干部工作的开展更多的不是依靠权力,而是得益于个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独特魅力。另一方面,社团的组织原则、规章制度和活动的内容都是其成员共同制定和实施的,每个成员都能参与管理组织活动;社团的决策、事务、财务等通过集体讨论制定,并做到公开、透明。这种运行机制使得社团中形成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环境,每个人都有机会和动力不断提升自我。在这种情况下,拥有深刻社团经历背景的大学生,特别是社团干部,更有机会成为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对象,成为就业竞争的最终赢家。
(三)帮助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环境,在竞争中从容应对
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大学生将接触到比以往更加广阔的人际空间,学生的单纯身份将不复存在,转而成为社会人。这一过程中,往往有许多人难以适应,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大瓶颈。而大学生社团的开放性特性,却能够提供机会使大学生在工作学习活动中更早地接触到社会,对社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心理、能力、态度上做好准备,面对日益加剧社会竞争。
1.社团工作经验中培养的与人沟通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地融入集体。“会做事而不会做人”,是当今不少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智商一般都较高,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做事往往能够取得成绩,但假如情商不高、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反过来会影响做事的效率和效果。而社团活动则使其成员积极主动地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社团工作活动创造了各种交往的机遇,打破了单一狭隘的交际圈,与他人打交道,与他人建立友谊,从而可以深刻地理解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威力,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2.社团工作的经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学习、工作、爱好、生活,使每一名参加社团的大学生承受着不同常人的压力。在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在组织社团活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在经历社团工作成功与挫折的经历中,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增强,并且能够进行自我调适与控制,使自己能够从容地面对各种外界的变化与挑战。
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就业的前前后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得到极大促进的大学生就业,也会迅速反馈给每一名大学生,从而为大学生社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因此,准确把握和充分发挥这一积极作用,值得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努力,使校园社团活动的不断繁荣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展开相得益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连毅,刘小燕.“培养高校社团干部,造就未来企业家”.
[2]孙国庆,王苏.“大学生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 就业 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157-02
当今,就业问题已成为宏观调控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而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仅2009年,城镇需要就业的总人数达2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就达到611万人,比重达到25.5%。而就在高校面对巨大就业压力的同时,大学生社团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迅速覆盖校园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已成为缓解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和着力点。
一、大学生社团的性质和特点
团中央、教育部共同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从而规定了大学生社团的性质。其主体是在校大学生,关系基础是共同的爱好取向和团队文化建设需求,实质是群众性学生组织。而大学生社团的性质也决定了它的几点主要特性。
(一)自主性。大学生社团的自主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团以其章程为原则,自主设计活动,谋求发展,不受外界组织的强行干预;另一方面,社团成员以自愿为原则自主选择并加入各社团和参加各项活动。
(二)开放性。大学生社团自身在不断寻求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外界营养汲取的需求愈发强烈,更多的信息和更广的交流成为社团强大的生长动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开放性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每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社团的明显特征。
(三)文化性。大学生社团覆盖了思想政治、文体艺术、身心发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励志创业等各个方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营造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凝聚作用得到积极地发挥,文化性已然成为社团最重要的特征和评价标准之一。
(四)组织性。大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学生组织,在自主开展活动和发展中,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接受党团组织的指导,同时遵循其自身的章程,因而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组织性。
二、大学生社团在就业各个环节发挥积极作用
大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使学生在参与社团工作、参加社团活动中达到了认识自我、增长知识、锻炼才干、活跃思想、启迪思维、发展个性、实现价值的目的,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竞争力得到持续增强,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识与定位,迈好就业第一步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盲目追高、只顾眼前利益不计长远发展等问题,这种盲目源自于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与定位严重不足,不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愿意从事的职业和擅长的职位做出客观的判断。不难理解,由于多年来相同的课程、相似的校园生活使得学子们无法对自己兴趣、特长、个性等有相对客观全面的认识。而大学生社团能帮助学生深入进行自我认识和定位,培养选择能力。
一方面,根据社团活动的内容,大学生社团可分为理论学习类、学术科技类、实践公益类和兴趣爱好类等多个类型,几乎涵盖各个学科门类,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者专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多个社团。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学习和活动,大学生可以更明确地发现自己的兴趣,并进一步发挥和增强自己的特长,发展自身的个性。另一方面,参与社团活动不同于参加其他校园活动,学生不但是活动的参与者,还必须是活动的组织者、服务者和管理者,不同的工作性质,使得大学生得到了又一次了解自我优势和工作选择的机会。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和工作,大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各种能力有了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了客观的把握,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在众多机会中作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的能力。加之现在许多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大学生就能够明确和轻松地作出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从容迈出职业生涯第一步,把握就业竞争的主动权。
(二)帮助大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双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因为“毕业即失业”的残酷就业压力而头痛不已;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则因为招不到心仪的人才而深感困顿。作为高校,如何提升大学生素质,使他们更符合企业用人的需求,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一直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而大学生社团正提供着这样一个平台。
1.培养良好表达能力和适当表现欲望,赢在第一印象
由于长时间单一的班级生活,缺少锻炼机会,很多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外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如语言不准确、不生动、逻辑性差,甚至错别字连篇,在公众场合讲话脸红、张口结舌等等。也有部分学生走到另一个极端,即在面试或交流时不能了解场合和时机,尽管表现欲望旺盛,却是言多失也多,反而失去了本能争取到的机会。而社团使大学生有了很好的机会、场合锻炼表达能力和控制表现欲望。社团里平等、自由、共享的气氛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并且必须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尊重其他成员的感受,从而获得很多实战技巧。多年的社团经历所积累的经验使大学生能够以流畅的表达和有礼有节的表现赢得用人单位良好的印象,从而在求职竞争中赢得先机。
2.培养快速学习能力和担当能力,赢得一席之地
在与许多用人单位的交流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大学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习成绩,良好的实习经历,从而获得试用机会,但是却不能迅速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如果没有手把手的培训,则完全不能胜任职位的工作要求。这反映出由于多年依赖老师和课本学习,许多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低,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这对于职场竞争而言是一个致命弱点。完整的社团经历则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大学生加入社团后,完全是独立和平等的状态。想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要迅速主动向指导老师和前辈求教以提升自己,而随之而来的工作任务,也要求大学生能够独立担当以获得认可。所培养出的求知和进取的素质,使大学生能够迅速在用人单位赢得生存空间。
3.培养开拓创新和直面挑战的能力,赢得发展机会
不断创新是大学生施展才能的重要标志,更是用人单位对每一个员工的要求。大学生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快,工作热情高,思想束缚少,创新潜力大。社团活动为大学生的创新潜力转化为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社团活动,大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了对问题的高度敏感性、观点的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认识的新颖性,以及人格的独立性与较强的成就动机;社团为大学生提供的自由、宽松的环境,也使得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成就目标。这两种能力在用人单位的展现,使得大学生能够迅速在工作中显露头角,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4.培养组织管理能力,造就职场弄潮儿
社团干部是社团发展的领导人,不同于一般的学生干部,社团的特殊团队文化赋予了他们特殊的领导权威。这种领导权威不是来自于行政规定和制度,更多的是来源于群众。社团干部工作的开展更多的不是依靠权力,而是得益于个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独特魅力。另一方面,社团的组织原则、规章制度和活动的内容都是其成员共同制定和实施的,每个成员都能参与管理组织活动;社团的决策、事务、财务等通过集体讨论制定,并做到公开、透明。这种运行机制使得社团中形成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环境,每个人都有机会和动力不断提升自我。在这种情况下,拥有深刻社团经历背景的大学生,特别是社团干部,更有机会成为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对象,成为就业竞争的最终赢家。
(三)帮助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环境,在竞争中从容应对
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大学生将接触到比以往更加广阔的人际空间,学生的单纯身份将不复存在,转而成为社会人。这一过程中,往往有许多人难以适应,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大瓶颈。而大学生社团的开放性特性,却能够提供机会使大学生在工作学习活动中更早地接触到社会,对社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心理、能力、态度上做好准备,面对日益加剧社会竞争。
1.社团工作经验中培养的与人沟通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地融入集体。“会做事而不会做人”,是当今不少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智商一般都较高,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做事往往能够取得成绩,但假如情商不高、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反过来会影响做事的效率和效果。而社团活动则使其成员积极主动地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社团工作活动创造了各种交往的机遇,打破了单一狭隘的交际圈,与他人打交道,与他人建立友谊,从而可以深刻地理解团队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威力,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2.社团工作的经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学习、工作、爱好、生活,使每一名参加社团的大学生承受着不同常人的压力。在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在组织社团活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在经历社团工作成功与挫折的经历中,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渐增强,并且能够进行自我调适与控制,使自己能够从容地面对各种外界的变化与挑战。
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就业的前前后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得到极大促进的大学生就业,也会迅速反馈给每一名大学生,从而为大学生社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因此,准确把握和充分发挥这一积极作用,值得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努力,使校园社团活动的不断繁荣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展开相得益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连毅,刘小燕.“培养高校社团干部,造就未来企业家”.
[2]孙国庆,王苏.“大学生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