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项目”教学是一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模式,但是目前大多数院校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后对学生完成的项目成果的考核方式不够客观,项目成果质量的高低也有待验证,而依托于不同级别的学科竞赛即统计调查分析方面的大赛的这些平台来实施“项目”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顺利,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成果考核更加客观,学生数据分析、软件操作等各项能力的提升更加明显。
【关键词】 “项目”教学;学科竞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2
一、“项目”教学介绍
《统计学》是一门主要教授学生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课程,该课程的实践与理论同等重要,《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讨问题的教学方法。但是案例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合适的案例不易获取;案例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比较困难;案例教学中的课时得不到保证[1]。解决案例难找的主要办法是建立统计学案例库,但是这需要高校专门组织人力创建案例库,且要及时更新,所以仅靠任课教师一己之力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此问题。“项目”教学是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自选调查项目,跟随统计学课堂教学进度而逐步完成项目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较“案例”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真正实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但是采用“项目”教学的大多数院校对学生完成的项目成果考核,主要是由授课教师一人给出分数,难免会因教师个人喜好等主观因素影响最终成绩,另一方面多数学生仅把项目看作作业,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项目成果质量不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就是完善“项目”教学的关键。
二、完善项目教学的方法
笔者根据现有条件完善“项目”教学的方法是:让学生所做项目直接参加相应的学科竞赛,即参加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民生民意杯”统计调查大赛校内选拔赛,进入全校前十名的队伍可直接参加省赛。经过三轮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显著。参与项目教学的班级中通过校内选拔晋级决赛的队伍比例逐年增大,他们在浙江省“民生民意杯”统计调查大赛决赛中的成绩也越来越突出,2014年有一支队伍获得总决赛一等奖、两支获得二等奖。其中校内决赛前两名的队伍还被推荐参加了由中国商业统计协会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大陆地区选拔赛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同时获得大陆地区决赛一等奖,其中一支队伍作为大陆代表队与台湾代表队进行最后角逐,获得总决赛三等奖。这些奖项的获得不但证明了“项目”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显著,也充分说明依托于学校、省市和国家级统计调查大赛这些平台,“项目”教学开展更加顺利,成果考核更加客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这种教学方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开课、小组选题
新学期第一次课主要介绍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项目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以及相关统计调查分析大赛的参赛说明以及选拔方式,要求学生课下自由分组(每小组四到五人)。在学习第二章“统计调查” 前,要求每个调查小组自行选题,选题要遵循“切实可行”原则,回答出“为什么要选此调查题目?”和“做此项调查意义何在?”两个问题后方可选择此调查题目。各个项目小组的选题基本都是选择与自身息息相关并且感兴趣的题目。本文选择其中一个小组项目“大学生寝室关系调查”来介绍“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该小组选择此项目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引发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通过此项调查可以探究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引发矛盾的主要原因,以及性别等因素是否对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有影响,进而挖掘因素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等信息,为大学生建立更好的寝室关系提供建议。这个选题说明学生想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统计学的热情。
(二)第二章内容的讲解、小组撰寫调查方案并设计问卷
从第二章开始学生就带着调查任务学习,随着“方案设计”、“问卷设计”等内容的学习,该小组开始设计相应的调查方案和问卷。接着根据“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这一节学习的内容,调查小组开始设计调查方式,该小组选择的调查对象是本市的所有在校大学生,但是由于人力、时间等原因不可能把每一个大学生都调查到,因此他们选择抽样调查,为了使样本具有代表性且获取样本方便快捷,他们选择了三阶段抽样:学校→寝室楼→寝室,根据相应的抽样公式最终计算出需要发放的问卷数量。接下来调查小组按计划时间发放、回收问卷。这样调查小组就获取了大量的原始资料,这为下一个章节“统计数据处理”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三)第三、四章内容的讲解、小组处理数据
随着第三章节教学内容的深入,小组开始审核、整理问卷,并把问卷的数据录入EXCEL文档中,并进行数据的整理,其中包括分类汇总、排序等最基本的操作,并做出相应的频数分布表或图,调查小组由此得出被调查学生的性别比例、年级比例等基本信息。紧随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的学习,小组开始计算相应的统计指标,例如调查问卷中有一道关于大学生目前寝室关系主观满意度的问题,赋值最低分是1分,最高分是5分,由此求出大学生寝室关系主观满意度平均值是4.029,是介于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还分析出大学生寝室矛盾主要是由“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引起的。随着下面章节“抽样分布”、“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等内容的学习和统计软件EXCEL、SPSS的实践操作,该小组开始考虑适合本调查的分析方法,首先,调查小组想找出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的因素,因此对所有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发现“性别”这个因素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除此之外小组还想进一步探讨对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的这些因素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为此笔者建议他们自行学习关联规则这种数据挖掘方法。这个小组出乎意料的独立学习并利用Clementine软件对其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比如寝室关系越好,卫生情况就会越好等。最后此小组根据这些显著影响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的这些因素建立了一个测量寝室关系满意度的量化模型即逻辑回归模型。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过程,学生把所学知识马上得以应用,即可看到实践成果,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及创新能力[2]。
【关键词】 “项目”教学;学科竞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2
一、“项目”教学介绍
《统计学》是一门主要教授学生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课程,该课程的实践与理论同等重要,《统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讨问题的教学方法。但是案例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合适的案例不易获取;案例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比较困难;案例教学中的课时得不到保证[1]。解决案例难找的主要办法是建立统计学案例库,但是这需要高校专门组织人力创建案例库,且要及时更新,所以仅靠任课教师一己之力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此问题。“项目”教学是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自选调查项目,跟随统计学课堂教学进度而逐步完成项目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较“案例”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真正实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但是采用“项目”教学的大多数院校对学生完成的项目成果考核,主要是由授课教师一人给出分数,难免会因教师个人喜好等主观因素影响最终成绩,另一方面多数学生仅把项目看作作业,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项目成果质量不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就是完善“项目”教学的关键。
二、完善项目教学的方法
笔者根据现有条件完善“项目”教学的方法是:让学生所做项目直接参加相应的学科竞赛,即参加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民生民意杯”统计调查大赛校内选拔赛,进入全校前十名的队伍可直接参加省赛。经过三轮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显著。参与项目教学的班级中通过校内选拔晋级决赛的队伍比例逐年增大,他们在浙江省“民生民意杯”统计调查大赛决赛中的成绩也越来越突出,2014年有一支队伍获得总决赛一等奖、两支获得二等奖。其中校内决赛前两名的队伍还被推荐参加了由中国商业统计协会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大陆地区选拔赛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同时获得大陆地区决赛一等奖,其中一支队伍作为大陆代表队与台湾代表队进行最后角逐,获得总决赛三等奖。这些奖项的获得不但证明了“项目”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显著,也充分说明依托于学校、省市和国家级统计调查大赛这些平台,“项目”教学开展更加顺利,成果考核更加客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这种教学方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开课、小组选题
新学期第一次课主要介绍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项目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以及相关统计调查分析大赛的参赛说明以及选拔方式,要求学生课下自由分组(每小组四到五人)。在学习第二章“统计调查” 前,要求每个调查小组自行选题,选题要遵循“切实可行”原则,回答出“为什么要选此调查题目?”和“做此项调查意义何在?”两个问题后方可选择此调查题目。各个项目小组的选题基本都是选择与自身息息相关并且感兴趣的题目。本文选择其中一个小组项目“大学生寝室关系调查”来介绍“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该小组选择此项目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引发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通过此项调查可以探究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引发矛盾的主要原因,以及性别等因素是否对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有影响,进而挖掘因素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等信息,为大学生建立更好的寝室关系提供建议。这个选题说明学生想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统计学的热情。
(二)第二章内容的讲解、小组撰寫调查方案并设计问卷
从第二章开始学生就带着调查任务学习,随着“方案设计”、“问卷设计”等内容的学习,该小组开始设计相应的调查方案和问卷。接着根据“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这一节学习的内容,调查小组开始设计调查方式,该小组选择的调查对象是本市的所有在校大学生,但是由于人力、时间等原因不可能把每一个大学生都调查到,因此他们选择抽样调查,为了使样本具有代表性且获取样本方便快捷,他们选择了三阶段抽样:学校→寝室楼→寝室,根据相应的抽样公式最终计算出需要发放的问卷数量。接下来调查小组按计划时间发放、回收问卷。这样调查小组就获取了大量的原始资料,这为下一个章节“统计数据处理”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三)第三、四章内容的讲解、小组处理数据
随着第三章节教学内容的深入,小组开始审核、整理问卷,并把问卷的数据录入EXCEL文档中,并进行数据的整理,其中包括分类汇总、排序等最基本的操作,并做出相应的频数分布表或图,调查小组由此得出被调查学生的性别比例、年级比例等基本信息。紧随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的学习,小组开始计算相应的统计指标,例如调查问卷中有一道关于大学生目前寝室关系主观满意度的问题,赋值最低分是1分,最高分是5分,由此求出大学生寝室关系主观满意度平均值是4.029,是介于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还分析出大学生寝室矛盾主要是由“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引起的。随着下面章节“抽样分布”、“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等内容的学习和统计软件EXCEL、SPSS的实践操作,该小组开始考虑适合本调查的分析方法,首先,调查小组想找出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的因素,因此对所有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发现“性别”这个因素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除此之外小组还想进一步探讨对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的这些因素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为此笔者建议他们自行学习关联规则这种数据挖掘方法。这个小组出乎意料的独立学习并利用Clementine软件对其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比如寝室关系越好,卫生情况就会越好等。最后此小组根据这些显著影响寝室人际关系满意度的这些因素建立了一个测量寝室关系满意度的量化模型即逻辑回归模型。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过程,学生把所学知识马上得以应用,即可看到实践成果,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及创新能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