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批改、课外辅导。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恰当地融进教学工作的这几个基本环节中,就是在教学工作中选准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最佳结合点,使信息技术发挥其最大的功效,是本篇的论述中心。
【关键词】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信息技术手段;课件;多媒体;网络
信息技术教育是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向教育领域扩展的一种体现,也是教育领域对信息时代做出的应答,那么,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后,如何使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呢?
教学工作其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批改及课外辅导这几个基本过程,我们要使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学工作结合,就要在这几个基本环节上下功夫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结合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只要在这几个基本教学环节中充分、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这种手段融进教学工作的这几个基本环节中,也就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整合。
1. 如何让信息技术手段和备课进行整合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俗话说的好,一个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而备课就是上课的前期准备,一节课能否成功,就在于前期准备工作(备课)做的充分不充分,因此,要备好课尤其备好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的课,就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1 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就是要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以及教材编选的主要原则,教材体系和教学法上的要求,明确各单元的重、难点以及每章、节的关键等。具体到一篇课文,就要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重点、难点、写作的顺序、所要表现的主题等,了解了这些内容后,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恰当地设置情景朗读、情景剧、问题等,让学生在情景中联想,在问题中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然后再选一些扩展知识面的练习、资料,制作成网页,让学生浏览来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思维,提高自己,这是在整个备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一定要做好,不容忽视。
1.2 就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现有信息能力,即学生现有操作能力、应用软件的应用能力,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新信息的创造能力与表现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发新的信息资源的创造能力,了解了学生应用信息的能力后,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具体的引导和辅导学生,不至于在交互、互动教学过程中出现卡壳,以至于完不成本节的教学任务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 做好这两项前期准备工作,那就可以设计教学方法了,也就是根据教材内在的规律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加工,以便于学生接受。如:以演示法为主的直观感知教学方法和设置情景问题的启发示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就是利用电教媒体的典型例证,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便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2. 如何让信息技术教育与上课整合 上课就是把备课在课堂上用不同方式进行体现,也就是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有五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布置课外作业与课外辅导,其主要阶段还在于激发动机、感知、理解教材。信息技术与上课的整合就是让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实施整合,也就是与教学过程的这五个阶段进行整合。如:在上《小音乐家扬科》这篇课文时,在引入课题前,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小提琴的演奏,让同学们听,接着教师很自然的引题,多么美妙的音乐啊!有这么一个酷爱音乐的孩子,他在当时的环境下又有什么样的命运呢?我们今天来学习《小音乐家扬科》。这样既利用了多媒体计算机声、光、色、形的刺激,组织了教学,引起同学们的有意注意,又激发了同学们想急于了解课文情节的兴趣,激发了动机,对以后的分阶段的深入学习大有裨益。一般文章都是作者亲身经历和感受事物的真实写照,为了再现这种经历和感受,在感知教材时,可以把小音乐扬科当时的背景和扬科所处的环境用情景剧场并配以适当的音乐朗读演示出来,在这种背景和环境下就可以让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融合,达到文、情、景合一的效果,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情景剧设置问题,让学生理解教材。如:看完情景剧以后,就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A、课文中的男孩叫什么名字?人们称呼他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B、他只是想摸一下地主仆人的小提琴,为什么会遇到这样不幸的命运?C、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同学们根据问题的启示就可以自读课文教师加以辅导,解决问题。这种诱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加快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速度。最后教师再次播放小提琴演奏,让同学们大胆的想像,假如小扬科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呢?也可让同学们在课外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扬科的成长经过模拟出来,那肯定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自觉性和热爱现实生活思想感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是是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过程整合的具体体现。
3. 如何让课外作业与信息技术手段整合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不仅要通过课堂上的复习和练习,更重要的还要通过学生课外的作业来完成。课外作业是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和要求,在课外进行的没有教师直接指导的一种独立的活动。因此,这种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而且,对于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课外作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利用网络教室电教媒体的互动性布置作业,会使学生记忆成为永久。如:数学教学中的追击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于理解,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成动画,让两车在不同的地点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后相遇,经过这样的演示处理后,设置问题,这样就把一个复杂的数学过程通过画面再现出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直观、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然后再发布到网上,让他们在人机交互中独立完成课外作业,同时,还能方便与其它同学或老师的交流,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学习所得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体现了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4. 如何让信息技术手段和课外辅导整合 课外辅导是实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之一,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着共同的特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又对各种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也就是恰当地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中网络的作用。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没有时间限制,不受教师的控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水平,通过网络提供的资源去构建知识。我们可以把较高难度、富有创造性的练习、课外阅读、动手实践等提高能力的课外资料制作成网页,让有特长的、学习优秀的学生通过浏览网页,自学提高。同时考虑到个别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网页上制作一些互动性的巩固课堂知识的练习、阅读材料以及较高难度的问题的演示过程,让他们去浏览,直观形象的帮助他们自学提高,能够使他们赶上或贴近学习优秀的学生,这种课外辅导的方式,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为课堂教学的巩固提高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因此,恰当地选准多媒体以及网络的运用与课外辅导的最佳结合点,适当适量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去教师及学生过重的负担,就可以使教学内容“活”起来,教师教学“活”起来,学生的学习“活”起来,是提高巩固课堂知识,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强有力的手段。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整合就是将不同学科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使知识的重现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更加逼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果,又可以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资源使各科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有机整合。
收稿日期:2011-10-12
【关键词】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信息技术手段;课件;多媒体;网络
信息技术教育是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向教育领域扩展的一种体现,也是教育领域对信息时代做出的应答,那么,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后,如何使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呢?
教学工作其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批改及课外辅导这几个基本过程,我们要使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学工作结合,就要在这几个基本环节上下功夫进行整合,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结合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只要在这几个基本教学环节中充分、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这种手段融进教学工作的这几个基本环节中,也就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整合。
1. 如何让信息技术手段和备课进行整合
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俗话说的好,一个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而备课就是上课的前期准备,一节课能否成功,就在于前期准备工作(备课)做的充分不充分,因此,要备好课尤其备好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的课,就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1 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就是要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以及教材编选的主要原则,教材体系和教学法上的要求,明确各单元的重、难点以及每章、节的关键等。具体到一篇课文,就要了解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重点、难点、写作的顺序、所要表现的主题等,了解了这些内容后,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恰当地设置情景朗读、情景剧、问题等,让学生在情景中联想,在问题中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然后再选一些扩展知识面的练习、资料,制作成网页,让学生浏览来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思维,提高自己,这是在整个备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一定要做好,不容忽视。
1.2 就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现有信息能力,即学生现有操作能力、应用软件的应用能力,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新信息的创造能力与表现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发新的信息资源的创造能力,了解了学生应用信息的能力后,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具体的引导和辅导学生,不至于在交互、互动教学过程中出现卡壳,以至于完不成本节的教学任务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 做好这两项前期准备工作,那就可以设计教学方法了,也就是根据教材内在的规律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加工,以便于学生接受。如:以演示法为主的直观感知教学方法和设置情景问题的启发示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就是利用电教媒体的典型例证,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便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2. 如何让信息技术教育与上课整合 上课就是把备课在课堂上用不同方式进行体现,也就是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有五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布置课外作业与课外辅导,其主要阶段还在于激发动机、感知、理解教材。信息技术与上课的整合就是让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实施整合,也就是与教学过程的这五个阶段进行整合。如:在上《小音乐家扬科》这篇课文时,在引入课题前,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小提琴的演奏,让同学们听,接着教师很自然的引题,多么美妙的音乐啊!有这么一个酷爱音乐的孩子,他在当时的环境下又有什么样的命运呢?我们今天来学习《小音乐家扬科》。这样既利用了多媒体计算机声、光、色、形的刺激,组织了教学,引起同学们的有意注意,又激发了同学们想急于了解课文情节的兴趣,激发了动机,对以后的分阶段的深入学习大有裨益。一般文章都是作者亲身经历和感受事物的真实写照,为了再现这种经历和感受,在感知教材时,可以把小音乐扬科当时的背景和扬科所处的环境用情景剧场并配以适当的音乐朗读演示出来,在这种背景和环境下就可以让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融合,达到文、情、景合一的效果,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情景剧设置问题,让学生理解教材。如:看完情景剧以后,就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A、课文中的男孩叫什么名字?人们称呼他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B、他只是想摸一下地主仆人的小提琴,为什么会遇到这样不幸的命运?C、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同学们根据问题的启示就可以自读课文教师加以辅导,解决问题。这种诱导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加快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速度。最后教师再次播放小提琴演奏,让同学们大胆的想像,假如小扬科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呢?也可让同学们在课外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扬科的成长经过模拟出来,那肯定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自觉性和热爱现实生活思想感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是是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过程整合的具体体现。
3. 如何让课外作业与信息技术手段整合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不仅要通过课堂上的复习和练习,更重要的还要通过学生课外的作业来完成。课外作业是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和要求,在课外进行的没有教师直接指导的一种独立的活动。因此,这种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而且,对于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课外作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利用网络教室电教媒体的互动性布置作业,会使学生记忆成为永久。如:数学教学中的追击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于理解,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成动画,让两车在不同的地点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后相遇,经过这样的演示处理后,设置问题,这样就把一个复杂的数学过程通过画面再现出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直观、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然后再发布到网上,让他们在人机交互中独立完成课外作业,同时,还能方便与其它同学或老师的交流,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学习所得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体现了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4. 如何让信息技术手段和课外辅导整合 课外辅导是实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之一,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着共同的特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又对各种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也就是恰当地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中网络的作用。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没有时间限制,不受教师的控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水平,通过网络提供的资源去构建知识。我们可以把较高难度、富有创造性的练习、课外阅读、动手实践等提高能力的课外资料制作成网页,让有特长的、学习优秀的学生通过浏览网页,自学提高。同时考虑到个别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网页上制作一些互动性的巩固课堂知识的练习、阅读材料以及较高难度的问题的演示过程,让他们去浏览,直观形象的帮助他们自学提高,能够使他们赶上或贴近学习优秀的学生,这种课外辅导的方式,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为课堂教学的巩固提高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因此,恰当地选准多媒体以及网络的运用与课外辅导的最佳结合点,适当适量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去教师及学生过重的负担,就可以使教学内容“活”起来,教师教学“活”起来,学生的学习“活”起来,是提高巩固课堂知识,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强有力的手段。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整合就是将不同学科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使知识的重现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更加逼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果,又可以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资源使各科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信息技术教育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有机整合。
收稿日期:2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