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小儿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本文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小儿内科;护理带教
小儿内科收治的患儿病情繁杂。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弱,患儿难以说明自身疾病症状,这加大了临床诊疗难度。大部分患儿家长情绪焦虑不安,在对患儿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护士如果出现失误很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因此,小儿内科护理带教工作难度大、要求高,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在小儿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一、研究对象
本次选取的61例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3月~2015年11月于我院实习的实习生,根据教学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实习生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23.1±0.5)岁。观察组实习生男8例,女23例,平均年龄(23.6±0.7)岁。两组实习生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二、研究方法
选取于我院小儿内科实习的61例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观察组实习生实施临床路径教学,观察两组实习生的教育效果。
1.对照组
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由护士长负责向其介绍科室情况并安排带教老师。实习生机械地按照实习教学大纲进行学习。
2.观察组
观察组实习生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由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实践知识扎实的高资历护士担任带教教师,并负责带教工作大纲、实施流程以及路径规划的制订。具体带教过程如下:
第1周:主要带领实习生熟悉科室工作环境、规章制度、病房布局、工作职责等,同时指导其学习基础技能操作。另外,指导实习生采用科学方法学习护理知识,详细说明无菌操作以及核对方法,详细讲明不同疾病患儿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方法。
第2周:指导实习生温习第1周实习内容的同时,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帮助实习生了解科室具体的工作流程。教师采用现场指导、亲身示范的形式帮助实习生熟练掌握并能应用相关器械,使实习生了解科室所用药物的种类、配方、用法用量、使用禁忌等问题。实习生出现错误,带教老师要及时予以纠正。
第3周:指导实习生掌握标本采集、送检程序以及注意事项等,使实习生了解科室常规检查项目以及各种指标的正常范围,并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简单的操作项目。
第4周:进行小儿内科专科临床操作知识的教学,内容包括围术期护理、静脉输液、无菌操作技术等,使实习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器械操作,掌握科室工作的全部流程。
第5周:指导患者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帮助实习生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指导实习生自我检验、查漏补缺。
3.观察指标
两组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均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掌握程度越高。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总分100分,大于80分为满意,60~80分之间为较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4.统计方法
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
1.两组实习生考核结果对比
观察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评分分别为(53.04±5.07)分、(36.42±3.35)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2.11±4.28)分、(20.19±3.24)分,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6.834、7.798,P<0.05)。
2.两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教学满意度70.0%(21/30),其中满意11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9例;观察组教学满意度93.5%(29/31),其中满意16例,较满意13例,不满意2例。观察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X2=7.335,P<0.05)。
四、讨论
实习带教是实习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队伍的建设。
1.传统带教方式教学效果不突出
传统的带教方式单一、随意性明显,教师、学生双方都无法清楚了解“教与学”的具体要求,导致教学内容系统性、预见性不强,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2.临床路径教学效果明显
临床路径教学主要是指医护工作者根据临床实践的具体情况对实习内容以及教学活动进行规划,能够保证措施执行、评价到位准确。另外,该教学模式改善了传统带教模式的不足,可以让教学活动双方循序渐进地按照路径推进教学計划开展,避免随意性,同时还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保障学习的进度。
如研究所示,观察组理论、操作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教学满意度明显较高,说明临床路径教学模式更受实习生的认可,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何海燕,吴春利.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4):1331-1333.
[2]章承红.小儿呼吸内科临床带教中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9-10.
关键词: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小儿内科;护理带教
小儿内科收治的患儿病情繁杂。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弱,患儿难以说明自身疾病症状,这加大了临床诊疗难度。大部分患儿家长情绪焦虑不安,在对患儿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护士如果出现失误很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因此,小儿内科护理带教工作难度大、要求高,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在小儿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一、研究对象
本次选取的61例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3月~2015年11月于我院实习的实习生,根据教学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实习生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23.1±0.5)岁。观察组实习生男8例,女23例,平均年龄(23.6±0.7)岁。两组实习生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二、研究方法
选取于我院小儿内科实习的61例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观察组实习生实施临床路径教学,观察两组实习生的教育效果。
1.对照组
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由护士长负责向其介绍科室情况并安排带教老师。实习生机械地按照实习教学大纲进行学习。
2.观察组
观察组实习生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由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实践知识扎实的高资历护士担任带教教师,并负责带教工作大纲、实施流程以及路径规划的制订。具体带教过程如下:
第1周:主要带领实习生熟悉科室工作环境、规章制度、病房布局、工作职责等,同时指导其学习基础技能操作。另外,指导实习生采用科学方法学习护理知识,详细说明无菌操作以及核对方法,详细讲明不同疾病患儿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方法。
第2周:指导实习生温习第1周实习内容的同时,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帮助实习生了解科室具体的工作流程。教师采用现场指导、亲身示范的形式帮助实习生熟练掌握并能应用相关器械,使实习生了解科室所用药物的种类、配方、用法用量、使用禁忌等问题。实习生出现错误,带教老师要及时予以纠正。
第3周:指导实习生掌握标本采集、送检程序以及注意事项等,使实习生了解科室常规检查项目以及各种指标的正常范围,并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简单的操作项目。
第4周:进行小儿内科专科临床操作知识的教学,内容包括围术期护理、静脉输液、无菌操作技术等,使实习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器械操作,掌握科室工作的全部流程。
第5周:指导患者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帮助实习生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方式,指导实习生自我检验、查漏补缺。
3.观察指标
两组实习生实习结束后均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掌握程度越高。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总分100分,大于80分为满意,60~80分之间为较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4.统计方法
根据SSPS19.0统计学应用软件对收集到的资料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研究结果
1.两组实习生考核结果对比
观察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评分分别为(53.04±5.07)分、(36.42±3.35)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2.11±4.28)分、(20.19±3.24)分,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6.834、7.798,P<0.05)。
2.两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教学满意度70.0%(21/30),其中满意11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9例;观察组教学满意度93.5%(29/31),其中满意16例,较满意13例,不满意2例。观察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X2=7.335,P<0.05)。
四、讨论
实习带教是实习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队伍的建设。
1.传统带教方式教学效果不突出
传统的带教方式单一、随意性明显,教师、学生双方都无法清楚了解“教与学”的具体要求,导致教学内容系统性、预见性不强,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2.临床路径教学效果明显
临床路径教学主要是指医护工作者根据临床实践的具体情况对实习内容以及教学活动进行规划,能够保证措施执行、评价到位准确。另外,该教学模式改善了传统带教模式的不足,可以让教学活动双方循序渐进地按照路径推进教学計划开展,避免随意性,同时还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保障学习的进度。
如研究所示,观察组理论、操作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教学满意度明显较高,说明临床路径教学模式更受实习生的认可,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何海燕,吴春利.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4):1331-1333.
[2]章承红.小儿呼吸内科临床带教中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