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者胃内pH值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胃肠病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hat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传统观点认为胃酸分泌随年龄增加和胃黏膜萎缩而减少,但也有研究持不同观点。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患者胃内pH值与性别、年龄、糖尿病、萎缩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67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pH试纸测定胃液pH值,病理切片结合快速尿素酶试验或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感染情况。分析不同因素与慢性胃炎患者胃内pH值的相关性。结果:67例患者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35例(52.2%),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47.8%);H.pylori阳性21例(31.3%),H.pylori阴性46例(68.7%)。平均胃内pH值为2.86,胃内pH值随年龄增长呈升高的趋势(P=0.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内pH值与性别(P=0.17)、年龄(P=0.06)、糖尿病(P=0.75)、萎缩(P=0.67)和H.pylori感染(P=0.11)均无相关性。结论:性别、年龄、糖尿病、萎缩和H.pylori感染不是影响慢性胃炎患者胃内pH值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正> 一、简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是指由于腹腔内压力增高所致的脏器灌注不足和缺血。腹内压(IAP)增加和继之出现的生理性变化最早于19世纪晚期被提出,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
论产业组织理论的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思想——读《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南开大学95级博士生谭刚美国学者肯尼斯·W·克拉克森和罗杰·勒鲁瓦·米勒所著《产业组织:理论
封建社会后期佛教进一步世俗化,佛教善书因此应运而生。其中的“功过格”这一类善书直接受到道教劝善书的影响,而“宝卷”这一类则由唐代“变文”演化而来。佛教善书用因果报应
<正>我是地道的绍兴人,1957年出生于绍兴古镇安昌的滕家台门。由于父母在外地工作,我由祖母带大。1976年我高中毕业,1977年被分配进了绍兴仁昌酱园工作。至今,我从事酱油工作
将不同用量的成核剂TiO2添加到聚烯烃发泡母粒中,通过对各样品的力学性能、发泡倍率、泡孔结构的测试与观察,发现当成核剂TiO2用量为7.5份时,聚烯烃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空间科学及其相关的大地测量研究中。多年来,促进GNSS数据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些仍然在使用非地心基准国家(例如加纳)大地测量部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