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主体性教育重视不够,将对幼儿素质的全面培养十分不利。因此,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个性,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建立科学的主体教育教学模式,强调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是实施幼儿主体性教育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幼儿;主体性教育;实施
在幼儿教育中存在对幼儿主体性教育重视不够,甚至有幼儿和教师双主体缺失的现象。这将对幼儿素质全面培养十分不利,长此以往必将对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个性,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建立科学的主体教育教学模式,强调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是实施幼儿主体性教育的关键所在。
1 幼儿教育中“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分析
幼儿的主体性是指幼儿在其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幼儿期是人的主体性初步确立的时期,主体性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实践中,幼教工作者在理性上也承认教育要以幼儿为主体。然而,受传统灌输教育的影响,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幼儿看成是教育活动指向的对象,忽视对幼儿进行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更多采用包办式、注入式、定型式等,使幼儿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消极状态,难以做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平等“对话”。
1.1 幼儿主体性的缺失:幼儿园里幼儿言行缺乏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现象并不少见,如:游戏活动中幼儿等待教师给予角色分配;学习活动中幼儿小心地按教师的意图进行思考、表达;生活中幼儿饮水、小便等活动都要教师允许等等。
分析幼儿主体性缺失的原因,主要源于师幼互动的不适宜。其互动往往表现为教师处于控制者地位、幼儿处于服从者地位。教师对幼儿的行为问题过分关注,师幼互动中教师更多的是维护规则、处理不适宜问题,缺乏积极、有效的情感交流。教师控制过强,主要表现为“三化”, 一是奴化,一些教师要求幼儿绝对服从自己,对于教师的批评指责,不能有丝毫有不满和抗拒,常常武断地剥夺幼儿发表意见的权利;二是物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无视幼儿也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而将幼儿看作是没有感情的泥塑木雕,即使有感情也是整齐划一的;三是成人化,一些教师因人缺少耐心和爱心,不懂得奖赏孩子,动辄将孩子们的童心童趣斥责为幼稚顽皮,轻则教训两句,重则大声喝斥,更有甚者还会体罚或变相体罚。这种教师控制过强的教育势必造成幼儿主体性的缺失。
此外,幼儿主体性缺失的原因还与家长、社会对幼儿角色的认识有关。由于大家往往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以成人的思维代替幼儿,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幼儿,所以对幼儿的主体性漠视甚至遏制。
1.2 教师主体性的缺失:建构和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是发挥幼儿主体性的前提条件。只有充分建构和发展教师的主体性,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体验到自主和创造的快乐,才会珍惜自己的主体地位并将自主创造的权利归还给儿童,发挥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然而教师主体性缺失同样是困惑当前幼儿教育界的难题。如有的教师恪守规章制度,不带个人思考地执行管理者意图,对幼儿园固有的课程模式、作息时间、教育策略等消极顺应、沿袭套用。长此以往,教师消极、被动、守旧的思维方式形成习惯,并在师幼互动中深刻体现。
造成教师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文化背景,二是幼儿园内部管理机制。就社会文化背景而言,长期以来,我国将教育置于工具性地位,忽视人的自我价值,影响了教师的主体性发挥。就内部管理机制而言,过于细微的监管,过分苛杂的制度,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增加了精力上的负担,因而教师无力主动思考、不敢轻易变通。
2 幼儿主体性教育的实施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人。近几年主体教育在我国的勃兴是对当前社会巨大转折的呼应。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和重心,因此,应根据人的主体的生成机制来设计和规范教学,促进幼儿主体的构建和完善。
2.1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幼儿主体性教育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1)确立幼儿是独立的人,是活动的主体的思想。教师要充分相信幼儿有能力主动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发展知识并创造出知识。
(2)承认幼儿在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特点上的差异。允许幼儿独立地自我思考、决策,自己解决问题和表达思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方法,安排学习计划,评价学习结果。尊重差异、发挥主体意识的个性化教育才是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
(3)确立幼儿是在学习中成长的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各种能力,因为幼儿总是以自己已有的经验、心理结构为基础来选择信息得出结论,并以这些结论来建构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教师必须重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2.2 建立适应主体性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既是师幼双边互动的过程,又是幼儿与周边环境(教材、教具、同伴等)互动的过程,也是幼儿与周边环境(认知、情感、意向)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性教育模式要求:
(1)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整体的教学观和儿童观。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知识的逻辑序列,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把幼儿当成独特的人来因材施教,把幼儿当成能动的人来启发、引导,把幼儿当成平等的人来尊重。
(2)教师应把教学活动从单纯的认知活动导向全面的心理活动,即使教学活动成为师幼的认知、情感、意向等的综合活动过程,尤其要重视自我意识在个体心理活动中的调控作用。
(3)把教学活动看作师幼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提倡启发式教学、交互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教学模式。
(4)加强师幼沟通,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合作对话关系)。以亲密、融洽的感情为纽带的良好师生关系,既是主体性教学活动的条件,也是其活动过程的特点、结果。创设积极、轻松、活泼、高效的教学心理环境,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5)构建优良的园内文化环境。园内文化包括了幼儿园的物质文化、组织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包括了教师文化和幼儿文化。优化园内文化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园内的隐性和显性的资源。
(6)确立全面的评价观。教师应注重长期观察和大量记录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全面评价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社会性发展的水平,详细分析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活动特点,如幼儿是如何思考、提问、分析和创造等。教师分析原始记录,准确把握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为因材施教提供大量要可用的信息,进而针对性地施以教育,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2.3 开展区域游戏活动,使之成为幼儿获得主体性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十几年的幼教工作经历使我认识到,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最有效的途径。原因有以下三点,
(1)区域游戏是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有限环境中自由选择,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我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感受获得自身情趣,认知社会等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2)区域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是他们最基础的对象性活动。
(3)区域游戏是最能表现与肯定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主体性活动。因其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琳琅满目的玩具材料,能够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而深受幼儿的喜欢。幼儿在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精心创设的“自由天地”里充分表现自我,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自由的发展。
3 实施幼儿主体性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社会化的综合体验过程;幼儿教育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促进幼儿整体素质发展的过程。幼儿主体性教育的本质是以幼儿发展为本,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明确掌握好幼儿主体性教育的目的:从教育的目的来理解幼儿主体性教育思想,可以把它界定为“发展整体素质,培养儿童的主体型人格”。整体素质是指幼儿在生理素质、社会文化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方面的综合水平。主体型人格是一种有利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人格模式。其基本特点是:自觉、自主、独立、自信、乐群、合作、友爱、责任、进取、聪慧、创造等。
3.2 准确把握好幼儿主体性教育的过程:幼儿在学习中要做到“乐学、善学、优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应体现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各种形式、各方面的内容之中。教师要做到“乐教、善教、优教”,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1)要准确、全面地了解幼儿。即全面了解幼儿的知识经验、学习方法、能力、态度、个性特点、家庭情况等。
(2)要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即根据幼儿的情况与国家教育政策来制订教育计划和教学策略。
(3)要进行适当的教学激励。即通过开展探究、发现、讨论、实验、游戏等有效手段和途径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动力。
(4)要适时地参与指导。即介入幼儿的学习过程,以“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身份对幼儿施加影响,以引导幼儿的思想、情感、态度、能力及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在良好融洽的气氛下,借助师生多边互动,让幼儿在多种学习方式中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感知,愉快地体验,自觉地行动。
(5)要自然地实现转化。即把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把蕴含于知识之中的社会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转化为个体的品德,把凝聚于知识之中的人类活动方式转化为个体的民主活动方式(人格),从而发展幼儿的整体素质,养成幼儿的主体性人格。
3.3 精心设计好幼儿主体性教育的内容体系:幼儿主体性教育的内容体系应围绕“创新能力”来构建。凡是有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内容、对形成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的内容、是形成创新能力所必需的内容都是选择的对象。
传统的教育注重传承人类创造的成果,而不是创造的过程。而创造性、创造能力恰恰寓于创造过程之中。心理学研究发现,过于强调循规蹈矩、服从的教育,与强调独立特性、质疑性、兴趣爱好、探索、自信果断的教育相比,后者比前者在培养儿童创造性方面更具成效。因此,主体性教育应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大胆发问、踊跃参与活动。在教学中,提倡发现法、研究法等,积极再现或模拟创造过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谢维和.综合课程建设与伯恩斯坦的编码理论.教育研究,2003,8:15
[3] 丝黛拉·袄斯尼亚杜.关于儿童学习的研究.教育研究,2002,5:20
[4]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56
[5]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12
[6] 刘焱.游戏理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218
【关键词】幼儿;主体性教育;实施
在幼儿教育中存在对幼儿主体性教育重视不够,甚至有幼儿和教师双主体缺失的现象。这将对幼儿素质全面培养十分不利,长此以往必将对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个性,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建立科学的主体教育教学模式,强调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是实施幼儿主体性教育的关键所在。
1 幼儿教育中“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分析
幼儿的主体性是指幼儿在其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幼儿期是人的主体性初步确立的时期,主体性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实践中,幼教工作者在理性上也承认教育要以幼儿为主体。然而,受传统灌输教育的影响,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幼儿看成是教育活动指向的对象,忽视对幼儿进行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更多采用包办式、注入式、定型式等,使幼儿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消极状态,难以做到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平等“对话”。
1.1 幼儿主体性的缺失:幼儿园里幼儿言行缺乏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现象并不少见,如:游戏活动中幼儿等待教师给予角色分配;学习活动中幼儿小心地按教师的意图进行思考、表达;生活中幼儿饮水、小便等活动都要教师允许等等。
分析幼儿主体性缺失的原因,主要源于师幼互动的不适宜。其互动往往表现为教师处于控制者地位、幼儿处于服从者地位。教师对幼儿的行为问题过分关注,师幼互动中教师更多的是维护规则、处理不适宜问题,缺乏积极、有效的情感交流。教师控制过强,主要表现为“三化”, 一是奴化,一些教师要求幼儿绝对服从自己,对于教师的批评指责,不能有丝毫有不满和抗拒,常常武断地剥夺幼儿发表意见的权利;二是物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无视幼儿也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而将幼儿看作是没有感情的泥塑木雕,即使有感情也是整齐划一的;三是成人化,一些教师因人缺少耐心和爱心,不懂得奖赏孩子,动辄将孩子们的童心童趣斥责为幼稚顽皮,轻则教训两句,重则大声喝斥,更有甚者还会体罚或变相体罚。这种教师控制过强的教育势必造成幼儿主体性的缺失。
此外,幼儿主体性缺失的原因还与家长、社会对幼儿角色的认识有关。由于大家往往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以成人的思维代替幼儿,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幼儿,所以对幼儿的主体性漠视甚至遏制。
1.2 教师主体性的缺失:建构和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是发挥幼儿主体性的前提条件。只有充分建构和发展教师的主体性,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体验到自主和创造的快乐,才会珍惜自己的主体地位并将自主创造的权利归还给儿童,发挥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然而教师主体性缺失同样是困惑当前幼儿教育界的难题。如有的教师恪守规章制度,不带个人思考地执行管理者意图,对幼儿园固有的课程模式、作息时间、教育策略等消极顺应、沿袭套用。长此以往,教师消极、被动、守旧的思维方式形成习惯,并在师幼互动中深刻体现。
造成教师主体性缺失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文化背景,二是幼儿园内部管理机制。就社会文化背景而言,长期以来,我国将教育置于工具性地位,忽视人的自我价值,影响了教师的主体性发挥。就内部管理机制而言,过于细微的监管,过分苛杂的制度,束缚了教师的手脚,增加了精力上的负担,因而教师无力主动思考、不敢轻易变通。
2 幼儿主体性教育的实施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人。近几年主体教育在我国的勃兴是对当前社会巨大转折的呼应。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和重心,因此,应根据人的主体的生成机制来设计和规范教学,促进幼儿主体的构建和完善。
2.1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幼儿主体性教育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1)确立幼儿是独立的人,是活动的主体的思想。教师要充分相信幼儿有能力主动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发展知识并创造出知识。
(2)承认幼儿在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特点上的差异。允许幼儿独立地自我思考、决策,自己解决问题和表达思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方法,安排学习计划,评价学习结果。尊重差异、发挥主体意识的个性化教育才是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
(3)确立幼儿是在学习中成长的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各种能力,因为幼儿总是以自己已有的经验、心理结构为基础来选择信息得出结论,并以这些结论来建构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教师必须重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环境对幼儿的影响。
2.2 建立适应主体性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既是师幼双边互动的过程,又是幼儿与周边环境(教材、教具、同伴等)互动的过程,也是幼儿与周边环境(认知、情感、意向)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性教育模式要求:
(1)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整体的教学观和儿童观。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知识的逻辑序列,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把幼儿当成独特的人来因材施教,把幼儿当成能动的人来启发、引导,把幼儿当成平等的人来尊重。
(2)教师应把教学活动从单纯的认知活动导向全面的心理活动,即使教学活动成为师幼的认知、情感、意向等的综合活动过程,尤其要重视自我意识在个体心理活动中的调控作用。
(3)把教学活动看作师幼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提倡启发式教学、交互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教学模式。
(4)加强师幼沟通,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合作对话关系)。以亲密、融洽的感情为纽带的良好师生关系,既是主体性教学活动的条件,也是其活动过程的特点、结果。创设积极、轻松、活泼、高效的教学心理环境,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5)构建优良的园内文化环境。园内文化包括了幼儿园的物质文化、组织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包括了教师文化和幼儿文化。优化园内文化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园内的隐性和显性的资源。
(6)确立全面的评价观。教师应注重长期观察和大量记录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全面评价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社会性发展的水平,详细分析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活动特点,如幼儿是如何思考、提问、分析和创造等。教师分析原始记录,准确把握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为因材施教提供大量要可用的信息,进而针对性地施以教育,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2.3 开展区域游戏活动,使之成为幼儿获得主体性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十几年的幼教工作经历使我认识到,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最有效的途径。原因有以下三点,
(1)区域游戏是幼儿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创设的有限环境中自由选择,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我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感受获得自身情趣,认知社会等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2)区域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是他们最基础的对象性活动。
(3)区域游戏是最能表现与肯定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主体性活动。因其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琳琅满目的玩具材料,能够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而深受幼儿的喜欢。幼儿在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精心创设的“自由天地”里充分表现自我,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自由的发展。
3 实施幼儿主体性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社会化的综合体验过程;幼儿教育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促进幼儿整体素质发展的过程。幼儿主体性教育的本质是以幼儿发展为本,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明确掌握好幼儿主体性教育的目的:从教育的目的来理解幼儿主体性教育思想,可以把它界定为“发展整体素质,培养儿童的主体型人格”。整体素质是指幼儿在生理素质、社会文化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方面的综合水平。主体型人格是一种有利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人格模式。其基本特点是:自觉、自主、独立、自信、乐群、合作、友爱、责任、进取、聪慧、创造等。
3.2 准确把握好幼儿主体性教育的过程:幼儿在学习中要做到“乐学、善学、优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应体现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各种形式、各方面的内容之中。教师要做到“乐教、善教、优教”,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1)要准确、全面地了解幼儿。即全面了解幼儿的知识经验、学习方法、能力、态度、个性特点、家庭情况等。
(2)要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即根据幼儿的情况与国家教育政策来制订教育计划和教学策略。
(3)要进行适当的教学激励。即通过开展探究、发现、讨论、实验、游戏等有效手段和途径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动力。
(4)要适时地参与指导。即介入幼儿的学习过程,以“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身份对幼儿施加影响,以引导幼儿的思想、情感、态度、能力及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在良好融洽的气氛下,借助师生多边互动,让幼儿在多种学习方式中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感知,愉快地体验,自觉地行动。
(5)要自然地实现转化。即把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把蕴含于知识之中的社会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转化为个体的品德,把凝聚于知识之中的人类活动方式转化为个体的民主活动方式(人格),从而发展幼儿的整体素质,养成幼儿的主体性人格。
3.3 精心设计好幼儿主体性教育的内容体系:幼儿主体性教育的内容体系应围绕“创新能力”来构建。凡是有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内容、对形成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的内容、是形成创新能力所必需的内容都是选择的对象。
传统的教育注重传承人类创造的成果,而不是创造的过程。而创造性、创造能力恰恰寓于创造过程之中。心理学研究发现,过于强调循规蹈矩、服从的教育,与强调独立特性、质疑性、兴趣爱好、探索、自信果断的教育相比,后者比前者在培养儿童创造性方面更具成效。因此,主体性教育应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大胆发问、踊跃参与活动。在教学中,提倡发现法、研究法等,积极再现或模拟创造过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谢维和.综合课程建设与伯恩斯坦的编码理论.教育研究,2003,8:15
[3] 丝黛拉·袄斯尼亚杜.关于儿童学习的研究.教育研究,2002,5:20
[4]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56
[5]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12
[6] 刘焱.游戏理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