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拉萨市区到贡嘎机场,是一段长长的窄窄的公路,公路一边挨着绵延的大山,一边沿着拉萨河滩蜿蜒而行。每次坐车行走在这段路上,身为母亲的吴建军总会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和纠结。
机场航班连着的那头,是在成都上学的女儿。1994年,吴建军在高原怀孕7个月后,才到成都生下女儿,结果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不能适应高原生活。2000年,女儿在北京动了手术后,留在成都跟着外公外婆生活。不能照顾身体虚弱的女儿,总是让吴建军内心隐隐作痛。
机场的这头,是吴建军生活了30多年的拉萨。记忆里,车窗外的拉萨河滩曾是一片荒凉,从小孩子开始,吴建军每年春天都要到这里种树。如今,自己和小伙伴们以及拉萨成千上万的人经年累月栽下的绿色,已经覆盖了河滩。拉萨,是自己看着建起来的,美起来的,大起来的,她家在此,根在此,情在此,理想在此,事业在此,想走却舍不下。
吴建军今年40岁,是“藏三代”,如今是建设银行西藏分行某支行行长。她的爷爷,是西藏第一代产业工人;她的父亲,是西藏运输战线的驾驶员。吴建军说,我没上两代的人艰苦,可跟他们一样,也是亏欠孩子。
幼年的记忆里,很少有父亲
在吴建军幼年的记忆里,家就是母亲和自己,甚至春节也少见父亲的身影。父亲吴天长,是西藏自治区交通厅运输公司第四分公司的驾驶员,长年奔波在公路上,在西藏运输战线很有名气,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区先进,事迹还曾被《西藏日报》大篇幅报道。
用今天的话说,吴天长就是一个工作狂。吴建军说,一年365天,父亲有362天在路上;从拉萨到格尔木,别人需要一个星期,而父亲只需要两三天。个中原因,吴建军听到过个大概:那就是吴天长在路上,从不下车吃饭,从不进房住宿,白天黑夜连轴转,困了就把车停路边打个盹儿,醒了打着火就走,饿了在车上吃口干粮喝口水。由于吃住都不能保证,身体长年透支,吴天长得了严重的胃病和失眠症,后来通过自治区交通厅特批,调回到内地调养,居住在成都。
已经年近不惑的吴建军至今不理解,当年父亲如此奔忙,甚至没有尽到对家庭的责任,而母亲竟没有说过任何一句怨言。甚至,为了支持父亲的工作,母亲干脆辞去了教师的工作,一心一意留在家里,照顾吴建军姐弟俩。
吴建军是1977年从重庆梁平老家来到西藏的,那年她还不到5岁。说起进藏的故事,她的语气里还有无比的委屈:从梁平坐班车到重庆,然后坐火车到格尔木,再从格尔木坐汽车到拉萨,路途的艰辛,孩童的吴建军自然不记得,但由于高原反应,吃什么吐什么,她还有点印象。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时,由于严重的高原反应,吴建军脸色发青,呼吸急促,生命体征已经开始微弱,可附近又没有医院。妈妈慌着说孩子不行了,结果父亲说了句,那看造化吧。从唐古拉山下来,吴建军的情况有所好转。一到拉萨,妈妈忙着将孩子往医院送,父亲忙着往工作岗位赶。
对祖辈、父辈,敬重大过感情
谈起爷爷和父亲,吴建军的语气里,感情的成分似乎很少,敬重的成分却很多。
爷爷吴正云,是西藏和平解放后作为矿工进藏的。在矿上工作三年后,调到了西藏第五运输分公司。爷爷一人抛家舍业,在西藏奋斗多年,1972年终于可以调回内地了,并办好了一切内调手续。不料此时,他在家乡的儿子,也就是吴建军的父亲突然要来西藏闯荡,并且已经启程。由于通信不便无法沟通,爷爷只好留在西藏等父亲来。就因为这个小小的变故,爷爷又在西藏多待了十年。
小时候在重庆梁平老家,吴建军对父亲没有任何印象。她经常问妈妈,爸爸在哪里?妈妈就说,爸爸在很远的地方。那时候,母亲带着小建军和奶奶一起生活,所以她从三四岁开始,就跟着母亲干些农活。母亲为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在1977年抱着孩子进藏,从此整个家庭由重庆移植到了西藏。
吴建军说,上两代人,是拿着命在建设西藏。父亲的几次历险,经常当作笑话讲给她听。当“大王”,是西藏对汽车在路上抛锚的一个诙谐说法,意思是汽车坏了,一个人蹲在山上,跟山大王一样。和内地不一样的是,在西藏当“大王”,经常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据父亲说,有一次路上大面积塌方,自己的汽车前后都被山石堵住,动弹不得。后来车上也没油了,又冻又饿捱了三天,当中几度觉得自己不行了。后来路被抢通,父亲被人抬到附近一个镇里进行抢救,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故乡很美
吴建军在拉萨度过了童年。那时候,爷爷、父母、自己姐弟两个,一家三代住在一个30多平米的铁皮房子里,饭都吃不饱。
儿时的吴建军对拉萨的印象,就是几栋平房,也没几条马路,唯一的商店是拉萨百货公司。平时的蔬菜和大米,都是计划供应。吴建军还记得有个食品加工厂,卖一种用面粉做的饼,一斤粮票可以换八两饼,由于特别硬,要泡在水里才能吃。这种饼,是她童年记忆里最好吃的东西。她还记得,在西藏四个月的寒冷期里,拉萨雪厚风沙大,风大的时候,能把铁皮房子给掀翻。
早些年,西藏去内地休假的职工,回西藏时都带着一袋子一袋子的蔬菜。在成都机场,一看到托运蔬菜的,大家就知道是西藏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家加大了扶持西藏的力度,西藏也开展了生产自助,盖起了塑料大棚种菜,生活水平才逐渐提高。从1984年开始,成都机场往西藏带菜的人越来越少;到了1989年,这种现象就完全绝迹了。
在吴建军的记忆里,故乡重庆梁平很美。1984年,她回过一次重庆,看到内地花花绿绿的花草树木,觉得很惊奇,认为这才是生活的好地方。离开重庆时,她央告母亲能不能不回西藏,但母亲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西藏,重庆没人照顾你啊。
和西藏早已血肉相连
小学,初中,高中。随着拉萨一点点在变化,吴建军到了读大学的时候,她去了成都。大学毕业后,吴建军没有一点犹豫,回到了西藏。
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藏急缺大学生,各个单位的主力都是高中生。当时国家大力提倡内地学生去西藏,所以她觉得自己作为西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应该回到西藏去,更应该对西藏有所回报和贡献。她说,尽管西藏和内地的生存条件差距比较大,但自己作为虽不土生但土长的西藏人,和西藏早已血肉相连。怀着激情,抱着理想,吴建军回到了西藏,一干就是20年。
20年间,吴建军和一位藏族小伙儿结婚,建立了“团结家庭”。拉萨成片的铁皮房子变成了成片的楼房,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环境方面,一代代拉萨的建设者们坚持绿化。吴建军也从小就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植树造林,每年要种两棵树并要保证成活。她还记得,在拉萨河滩,两个孩子负责挖坑,两个孩子负责抬树放树,一年年种下去,如今拉萨的植被不断丰富,风沙比以前小多了。
1994年,吴建军的女儿出生,不久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大夫说,这和吴建军在高原怀孕7个月才去成都生产不无关系。1996年,吴建军的父母和丈夫的父母,都因为身体的原因,回到成都养老,小两口对老人的健康非常担忧。上有年迈老人在内地,下有患病女儿不适应高原,吴建军向组织提出申请,希望能内调尽孝心并照顾女儿。由于当时单位人才紧缺,组织上就给吴建军做工作,希望她能在西藏多留一段时间。从这儿以后,吴建军再没有提出内调,并且从此断绝了这个想法。
陌生的妈妈
如今,吴建军的女儿已经17岁,在成都双流中学西藏班读高二。为了照顾女儿,吴建军年迈的父母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而这,也成了吴建军的一块心病。
她说,自己工作忙,每年的休假都保证不了,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都是通过电话交流。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性格塑造都会有欠缺。同时,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不仅不能休息,还要照顾孙辈。为人子没能尽孝,为人母没有尽责,吴建军对父母和孩子总是充满愧疚。
女儿小的时候,吴建军每次去成都探望,幼小的孩子根本就不往她身边凑。她还记得女儿3岁时,自己伸出双臂说,“宝贝儿过来叫妈妈”,结果女儿转头对爷爷说:“她不是我妈妈。人家妈妈每天都去幼儿园接孩子,她从来没有接过我。”尽管童言无忌,但女儿的话刺痛了吴建军作为母亲的心。等孩子睡着了,他和丈夫悄悄把孩子抱过来,放在自己的被窝里,想体味下作为母亲的幸福,想给梦中的孩子一些温暖。不料孩子半夜睡醒,一睁开眼睛,就拼命往外挣扎,哭闹着要爷爷,要奶奶。
女儿慢慢长大了,吴建军也发现了由于自己的远离而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性格孤僻、内向,还有自卑,以及生活习惯上的一些缺陷。每次吴建军去成都或者离开,女儿仿佛都不怎么在意,在一起时不主动和父母亲近,离开时好像也不怎么留恋。女儿的表现,难免让吴建军偶尔伤心。她找了个机会和孩子沟通。但女儿说,妈妈你知道为什么每次走我都不去送你吗,因为我怕自己会哭。我不去送,是为了让你们安安心心离开,安安心心工作。
这个答案,让吴建军更揪心:原来女儿内心承担了这么多。她告诉记者,自己父母文化水平低,除了做饭和日常照顾,不能给孩子心理以及学习上有更多的疏导和教育。尤其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心理疏导只有母亲来承担,其他人不能取代。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成长,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学习,管好自己的生活,而且还为了给父母分忧,如此压抑内心。因为这些,让一个孩子身上少了那么多本来该有的孩子气。
由于丈夫是藏族,女儿五岁时,吴建军得到了一个生二胎的指标,但她放弃了。她说,养育孩子太艰辛,自己又不能照顾不能陪伴,还是把女儿培养好吧。
采访临近结束,吴建军说,因为身在西藏,我上不能尽孝,下不能尽责;和内地的朋友相比,生活条件也有差距。但是回头一想,我在西藏毕竟有那么多感情。西藏能有今天,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人,都有艰苦的付出。自己在西藏工作20年,通过努力自己走上了管理岗位,所以虽然有所失去,但西藏也给自己提供了更大的发展舞台、更多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如今,中央越来越重视西藏的发展和建设,西藏也一天比一天好,作为西藏人,我们更有责任把西藏建设好。”
机场航班连着的那头,是在成都上学的女儿。1994年,吴建军在高原怀孕7个月后,才到成都生下女儿,结果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不能适应高原生活。2000年,女儿在北京动了手术后,留在成都跟着外公外婆生活。不能照顾身体虚弱的女儿,总是让吴建军内心隐隐作痛。
机场的这头,是吴建军生活了30多年的拉萨。记忆里,车窗外的拉萨河滩曾是一片荒凉,从小孩子开始,吴建军每年春天都要到这里种树。如今,自己和小伙伴们以及拉萨成千上万的人经年累月栽下的绿色,已经覆盖了河滩。拉萨,是自己看着建起来的,美起来的,大起来的,她家在此,根在此,情在此,理想在此,事业在此,想走却舍不下。
吴建军今年40岁,是“藏三代”,如今是建设银行西藏分行某支行行长。她的爷爷,是西藏第一代产业工人;她的父亲,是西藏运输战线的驾驶员。吴建军说,我没上两代的人艰苦,可跟他们一样,也是亏欠孩子。
幼年的记忆里,很少有父亲
在吴建军幼年的记忆里,家就是母亲和自己,甚至春节也少见父亲的身影。父亲吴天长,是西藏自治区交通厅运输公司第四分公司的驾驶员,长年奔波在公路上,在西藏运输战线很有名气,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区先进,事迹还曾被《西藏日报》大篇幅报道。
用今天的话说,吴天长就是一个工作狂。吴建军说,一年365天,父亲有362天在路上;从拉萨到格尔木,别人需要一个星期,而父亲只需要两三天。个中原因,吴建军听到过个大概:那就是吴天长在路上,从不下车吃饭,从不进房住宿,白天黑夜连轴转,困了就把车停路边打个盹儿,醒了打着火就走,饿了在车上吃口干粮喝口水。由于吃住都不能保证,身体长年透支,吴天长得了严重的胃病和失眠症,后来通过自治区交通厅特批,调回到内地调养,居住在成都。
已经年近不惑的吴建军至今不理解,当年父亲如此奔忙,甚至没有尽到对家庭的责任,而母亲竟没有说过任何一句怨言。甚至,为了支持父亲的工作,母亲干脆辞去了教师的工作,一心一意留在家里,照顾吴建军姐弟俩。
吴建军是1977年从重庆梁平老家来到西藏的,那年她还不到5岁。说起进藏的故事,她的语气里还有无比的委屈:从梁平坐班车到重庆,然后坐火车到格尔木,再从格尔木坐汽车到拉萨,路途的艰辛,孩童的吴建军自然不记得,但由于高原反应,吃什么吐什么,她还有点印象。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时,由于严重的高原反应,吴建军脸色发青,呼吸急促,生命体征已经开始微弱,可附近又没有医院。妈妈慌着说孩子不行了,结果父亲说了句,那看造化吧。从唐古拉山下来,吴建军的情况有所好转。一到拉萨,妈妈忙着将孩子往医院送,父亲忙着往工作岗位赶。
对祖辈、父辈,敬重大过感情
谈起爷爷和父亲,吴建军的语气里,感情的成分似乎很少,敬重的成分却很多。
爷爷吴正云,是西藏和平解放后作为矿工进藏的。在矿上工作三年后,调到了西藏第五运输分公司。爷爷一人抛家舍业,在西藏奋斗多年,1972年终于可以调回内地了,并办好了一切内调手续。不料此时,他在家乡的儿子,也就是吴建军的父亲突然要来西藏闯荡,并且已经启程。由于通信不便无法沟通,爷爷只好留在西藏等父亲来。就因为这个小小的变故,爷爷又在西藏多待了十年。
小时候在重庆梁平老家,吴建军对父亲没有任何印象。她经常问妈妈,爸爸在哪里?妈妈就说,爸爸在很远的地方。那时候,母亲带着小建军和奶奶一起生活,所以她从三四岁开始,就跟着母亲干些农活。母亲为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在1977年抱着孩子进藏,从此整个家庭由重庆移植到了西藏。
吴建军说,上两代人,是拿着命在建设西藏。父亲的几次历险,经常当作笑话讲给她听。当“大王”,是西藏对汽车在路上抛锚的一个诙谐说法,意思是汽车坏了,一个人蹲在山上,跟山大王一样。和内地不一样的是,在西藏当“大王”,经常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据父亲说,有一次路上大面积塌方,自己的汽车前后都被山石堵住,动弹不得。后来车上也没油了,又冻又饿捱了三天,当中几度觉得自己不行了。后来路被抢通,父亲被人抬到附近一个镇里进行抢救,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故乡很美
吴建军在拉萨度过了童年。那时候,爷爷、父母、自己姐弟两个,一家三代住在一个30多平米的铁皮房子里,饭都吃不饱。
儿时的吴建军对拉萨的印象,就是几栋平房,也没几条马路,唯一的商店是拉萨百货公司。平时的蔬菜和大米,都是计划供应。吴建军还记得有个食品加工厂,卖一种用面粉做的饼,一斤粮票可以换八两饼,由于特别硬,要泡在水里才能吃。这种饼,是她童年记忆里最好吃的东西。她还记得,在西藏四个月的寒冷期里,拉萨雪厚风沙大,风大的时候,能把铁皮房子给掀翻。
早些年,西藏去内地休假的职工,回西藏时都带着一袋子一袋子的蔬菜。在成都机场,一看到托运蔬菜的,大家就知道是西藏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家加大了扶持西藏的力度,西藏也开展了生产自助,盖起了塑料大棚种菜,生活水平才逐渐提高。从1984年开始,成都机场往西藏带菜的人越来越少;到了1989年,这种现象就完全绝迹了。
在吴建军的记忆里,故乡重庆梁平很美。1984年,她回过一次重庆,看到内地花花绿绿的花草树木,觉得很惊奇,认为这才是生活的好地方。离开重庆时,她央告母亲能不能不回西藏,但母亲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西藏,重庆没人照顾你啊。
和西藏早已血肉相连
小学,初中,高中。随着拉萨一点点在变化,吴建军到了读大学的时候,她去了成都。大学毕业后,吴建军没有一点犹豫,回到了西藏。
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藏急缺大学生,各个单位的主力都是高中生。当时国家大力提倡内地学生去西藏,所以她觉得自己作为西藏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应该回到西藏去,更应该对西藏有所回报和贡献。她说,尽管西藏和内地的生存条件差距比较大,但自己作为虽不土生但土长的西藏人,和西藏早已血肉相连。怀着激情,抱着理想,吴建军回到了西藏,一干就是20年。
20年间,吴建军和一位藏族小伙儿结婚,建立了“团结家庭”。拉萨成片的铁皮房子变成了成片的楼房,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环境方面,一代代拉萨的建设者们坚持绿化。吴建军也从小就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植树造林,每年要种两棵树并要保证成活。她还记得,在拉萨河滩,两个孩子负责挖坑,两个孩子负责抬树放树,一年年种下去,如今拉萨的植被不断丰富,风沙比以前小多了。
1994年,吴建军的女儿出生,不久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大夫说,这和吴建军在高原怀孕7个月才去成都生产不无关系。1996年,吴建军的父母和丈夫的父母,都因为身体的原因,回到成都养老,小两口对老人的健康非常担忧。上有年迈老人在内地,下有患病女儿不适应高原,吴建军向组织提出申请,希望能内调尽孝心并照顾女儿。由于当时单位人才紧缺,组织上就给吴建军做工作,希望她能在西藏多留一段时间。从这儿以后,吴建军再没有提出内调,并且从此断绝了这个想法。
陌生的妈妈
如今,吴建军的女儿已经17岁,在成都双流中学西藏班读高二。为了照顾女儿,吴建军年迈的父母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而这,也成了吴建军的一块心病。
她说,自己工作忙,每年的休假都保证不了,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都是通过电话交流。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性格塑造都会有欠缺。同时,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不仅不能休息,还要照顾孙辈。为人子没能尽孝,为人母没有尽责,吴建军对父母和孩子总是充满愧疚。
女儿小的时候,吴建军每次去成都探望,幼小的孩子根本就不往她身边凑。她还记得女儿3岁时,自己伸出双臂说,“宝贝儿过来叫妈妈”,结果女儿转头对爷爷说:“她不是我妈妈。人家妈妈每天都去幼儿园接孩子,她从来没有接过我。”尽管童言无忌,但女儿的话刺痛了吴建军作为母亲的心。等孩子睡着了,他和丈夫悄悄把孩子抱过来,放在自己的被窝里,想体味下作为母亲的幸福,想给梦中的孩子一些温暖。不料孩子半夜睡醒,一睁开眼睛,就拼命往外挣扎,哭闹着要爷爷,要奶奶。
女儿慢慢长大了,吴建军也发现了由于自己的远离而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性格孤僻、内向,还有自卑,以及生活习惯上的一些缺陷。每次吴建军去成都或者离开,女儿仿佛都不怎么在意,在一起时不主动和父母亲近,离开时好像也不怎么留恋。女儿的表现,难免让吴建军偶尔伤心。她找了个机会和孩子沟通。但女儿说,妈妈你知道为什么每次走我都不去送你吗,因为我怕自己会哭。我不去送,是为了让你们安安心心离开,安安心心工作。
这个答案,让吴建军更揪心:原来女儿内心承担了这么多。她告诉记者,自己父母文化水平低,除了做饭和日常照顾,不能给孩子心理以及学习上有更多的疏导和教育。尤其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心理疏导只有母亲来承担,其他人不能取代。孩子过早离开父母,独立成长,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学习,管好自己的生活,而且还为了给父母分忧,如此压抑内心。因为这些,让一个孩子身上少了那么多本来该有的孩子气。
由于丈夫是藏族,女儿五岁时,吴建军得到了一个生二胎的指标,但她放弃了。她说,养育孩子太艰辛,自己又不能照顾不能陪伴,还是把女儿培养好吧。
采访临近结束,吴建军说,因为身在西藏,我上不能尽孝,下不能尽责;和内地的朋友相比,生活条件也有差距。但是回头一想,我在西藏毕竟有那么多感情。西藏能有今天,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人,都有艰苦的付出。自己在西藏工作20年,通过努力自己走上了管理岗位,所以虽然有所失去,但西藏也给自己提供了更大的发展舞台、更多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如今,中央越来越重视西藏的发展和建设,西藏也一天比一天好,作为西藏人,我们更有责任把西藏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