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c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政府部门力推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进行试点的一项工作任务。近年来,我系通过一系列的对外交流和教学实践,不断的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逐步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区域经济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建立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
  
  1.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是一种办学模式,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和条件。2002年以来,本校网络技术专业已与20多家企业和用人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及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岗位人才标准及对毕业生的反馈意见,及时掌握企业用人信息:同时还通过举办不同规模的专业建设研讨会,广泛听取企业和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专业培养人才方案,改变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有力地推进了专业教学改革。
  但是,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企业中的一线工程师工作任务繁忙,时间紧,很难长时间深入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只停留在提意见和建议的层面上,给校企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深入合作带来一定难度。为了解决此问题,2006年我们与锐捷网络公司网络大学进行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专项合作,“网络大学”是锐捷公司中专门从事教育研究和培养的机构,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高水准的讲师、企业化的管理,并且有丰富的职业教学改革和建设经验,是学校与企业联系的桥梁,经过一年多的合作,在专业及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2.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1)每年有计划地派遣1-2名青年教师到对口企业生产第一线“挂职”锻炼,时间为1年,参与企业工程项目施工,积累工程项目经验。
  (2)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及科技项目研发和推广工作,在科技研发、推广和技术服务中丰富、发展基础理论,提高业务能力。
  (3)有目的地让青年教师承担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设计工作。
  目前,网络技术专业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已达80%,这是保证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每学期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聘请一定数量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及指导学生实习工作。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3.通过校企合作,促进实训教学基地建设
  实训教学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本着“合作共建、互利互惠”的原则与20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包括锐捷网络有限公司、大连远东奥特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沈阳讯舟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沈阳天久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等,这些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已成为学生实习实训,提高岗位技能及职业素质的必要课堂。
  同时,也大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现有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实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600万元。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内设有网络技术、网络布线与测试技术、软件技术实训室等6个配置先进的专业实训室,可开展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站构建、数据库应用等方面的实训200余个项目。校内实训基地除承担校内专业教学外,还为企业及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先后承担交通厅行业技能培训、教育厅辽宁省中职教师培训、团中央“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等任务;同时也是锐捷公司东北地区渠道网络工程师培训基地,承担公司渠道网络工程师培训任务。目前,该校内实训基地已成为国内高职院校中具有功能齐全、仪器设备先进、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优质实训教学中心。
  
  二、实现与岗位“无缝”对接,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实施与岗位“无缝”对接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从高职教育特点和网络专业实际出发,深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构建和实施了“2 1”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三年制高职教育中,用2学年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1学年集中顶岗实习。2学年在校学习期间,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3学期每学期除正常完成若干门课程学习外,还有3—4周综合实训完成综合技能及综合素质训练,采用进阶“过关”式考核,学生若没有通过前一阶段考核,不能参加后一阶段的考核,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4学期采用按企业岗位标准或职业认证标准来考核学生在校学习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专业课程普遍采用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实训室集中上课,边讲边练,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1学年实习期间,学生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在企业顶岗实习,由企业管理,企业指派工程师作为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成绩由企业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工作态度、工作业绩情况来确定。按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密切校企合作,促进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顶岗”能力,实现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
  
  2.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培训——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就业模式
  通过为企业培训渠道网络工程师的机会,进一步加强与企业联系,安排学生寒暑假顶岗实习,学生通过假期顶岗实习,加深了对企业的认识,明确了学习目标,使今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同时企业也对学生有了一定了解,选取一些适合本岗位的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几年来,以行业对口培训和合作办学为纽带,初步形成了以沈阳、大连、北京为中心,辐射东北三省的就业市场。
  从近几年毕业生的整体情况看,他们普遍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强,踏实肯干,毕业前每人至少熟悉3-5个相关岗位操作技术,并至少具有一个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就业后能够很快胜任三个以上专业工作岗位,实现了“无需岗前培训”的人才培养目标,受到企业的欢迎和社会的普遍认可。毕业生一次性签约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2006年突破96%,年终就业率均为100%。“出口畅”带动“入口旺”,学生报考率和新生报到率居高不下。
  
  三、深化校企合作,尝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几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大多数在中小型企业就业,虽然企业一次性用人数量不是很多,但用人企业数量比较多,并且用人标准基本相同。通过与这些企业沟通,达成共识,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整合或增设了与网络工程师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实用课程,开发了《网络互联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等3门项目教学课及《网络综合实训》等4项实训课,将企业对新员工培训的内容引进学校教学计划中。2006年,先后与锐捷公司、沈阳科圣伟业有限公司、沈阳联华数码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选拔2005级30名学生,开展面向网络互联设备调试和网络设备管理方面的“订单式”培养。目前,12名学生已被派遣到沈阳亿城有限公司和沈阳科圣业有限公司工作,他们能很快胜任工作,受到了公司好评。
  
  四、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一致,推行“双证书”制
  
  在人才培养上,坚持跟踪行业发展、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实现职业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三个“统一”,即:人才培养质量与职业标准的统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统一、课堂教学与项岗实习的统一。
  为了开展好职业认证工作,设立了多个职业认证站(点),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包括劳动社会保障部及信息产业部的国家职业认证、锐捷公司的RCNA、RCCP网络工程师职业认证。大力开展职业认证培训工作,将职业资格认证纳入教学计划中,将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实训计划中,将专业技能考核纳入学生技能考核中,实现了学生技能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推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实行了“双证书”制度。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开拓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思路,体现了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紧密结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职业教育服务企业和社会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班召君)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指出成功的英语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从而提高英语的整体水平。本文首先提出英语课堂提问的现状,再从英语课堂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的原则以及如何精心设计提问的难易程度和如何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来加以论证。
目的:探讨了麻醉师在临床手术的过程中对于相关药物的选择以及麻醉方法 选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方法:通过对近两年来到某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选择,总共选择了220例.在这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