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改『三法』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gou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改其文,或文成竟不须改,乃有济也。”
  〓〓一、堂上教师评改
  〓〓堂上教师评改,就是教师选择有代表性文段或全文若干篇印发给学生,在课堂上作针对性的评改。此种评改方法主要有片段评改和全文综合评改,它是由教师评改过渡到学生自己评改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这种评改不但给学生提供了评改的范例,还可以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更有利于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提高。如有一次,我叫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虽然他们在小学时已接触过这种文体,写作前也接受过我的提示,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写得不好。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为了让他们更直观地学习,把读后感写好,我把他们的作文分成好、中、差三类并分别从中各选两篇复印后发给学生,针对学生作文中最大的弱点——缺乏联想对照和联系实际,在课堂上进行评改。我把作品发下去后,先让他们看一遍,然后才告诉他们哪些是佳作,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是中等水平的作文和中下水平的作文,不好在哪里,为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写读后感的一般要求:读后感=概述读物的观点 联想(古今中外)对照 联系实际,对照佳作讨论读后感的写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最后,让学生对原题重作一次。结果绝大多数作品都令人满意。
  〓〓二、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评自改
  〓〓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评自改,就是指学生作文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改。这种评改方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评自改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自己作文自己修改的习惯。首先,学生作文后,让学生站在读者的“立场”来看自己的作文。检查一下哪些地方我这样写,读者看不看得懂?哪些事情我是熟悉的,所以写得简略,读者是不是也熟悉?哪些事情和道理,读者都熟悉,我不厌其烦地说,读者会不会嫌多余?我写得这样潦草,人家看不看得清楚?总之,要为读者着想,不要把方便留给自己,而把困难留给别人。其次,指导学生在修改文章中,除了注意字、词、句、标点符号等有无毛病外,着重考虑以下几种关系处理是否得当。如,文章与题目的关系。文章的选材立意,要符合题目的要求,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就是文不对题。文不对题是文章的大病,必须进行修改。如是自由拟题,可改文章,使之符合题目的要求,也可以改题目,使之符合文章的内容。如是统一命题,那就只能修改文章。 又如:取与舍、详与略的关系。不管什么文章,都有一个中心,选取什么材料,不选取什么材料,什么要详写,什么要略写,都得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不能任意为之。可有些学生写文章像记流水账,一则日记,从早晨几点起床,一直写到晚上几点关灯睡觉,一笔不漏。有些学生爱说“套话”,戴帽穿靴,一个空架子……这些毛病都是由于中心不明确,取舍无标准,不能取其所当取,舍其所当舍,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如遇此种情况,我就指出他的毛病,由学生自己修改,他才会有所领悟,有所进步。再次,指导学生在修改文章过程中,重新阅读已学过的范文,注意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做到读写结合。学习范文,是为了借鉴别人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成功经验,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事实证明,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评自改,不但让学生认识了作文自评自改的重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评自改的能力,还可使学生养成作文后自评自改的习惯,可谓受益匪浅。
  〓〓三、教师指导下学生互评互改
  〓〓教师指导下学生互评互改,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生学会自评自改的基础上,学生之间相互交换习作,互评互改。首先,按照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优、良、中、差互相搭配成立评改小组,每组4—6人,选作文好的担任小组长,由其负责评改工作。其次,按下列步骤进行训练。包括:独立评改。即每个学生按教师提出的要求,对同学作文中好的方面或不好的方面逐一评论或修改。小组评改。对独立评改中有待商议的地方提交评改小组进行讨论,意见一致后,由评改小组组长加以评点和修改。评改交流。教师选择3—5人上台向同学介绍自己评改作文的基本情况、主要评价及修改意见,为全班同学提供评改范例,但是,上台介绍的作文须有代表性。切磋修改。评改者同作者见面,交流评改意见,共同讨论作文评改中有争议的地方及评改方法。推荐习作。由评改者上台向全班推荐本次优秀习作,习作推荐后或张贴、或全班课后传阅,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交流。评改结束后,教师浏览全班评改习作,对特殊习作进行个别指导。实践证明,互评互改可让学生互相学习、扬长避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其养成作文后能主动交流的习惯,提高学生写作、修改和评论文章的能力。
  〓〓总之,要想作文评改更有效,选用恰当的评改方法很重要,但不管选用哪种方法,最要紧的是要把教师评改、学生自评自改、学生互评互改结合起来,在师生互动中、学生与学生交流中提高学生作文及作文评改的能力。
   责任编辑〓邱〓丽
其他文献
一、明确“读”的好处  多读书最大的好处和最突出的优势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直觉。既然如此,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应该从语言文字符号的刺激入手,而“读”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读”到了位,学生语感的培养才可能到位,语文综合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一)朗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断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注重个性发展,营造有效氛围  〓〓“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有效教学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个性的学习氛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用激情代替冷漠,用微笑代替批评,用风趣代替呆板说教,以良好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和孩子打成一片,走进孩子心灵,让孩子觉得老师倍感亲切,值得信任和
选择9种杀螨剂对玉米红蜘蛛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4%螺螨酯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剂和16%四螨哒螨灵乳油次之,可在大田防治中推广使用。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   〓〓一、教师应抓住语文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导入新课  〓〓语文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上,课堂之外更有广阔的语文天地:墙上的海报,报纸上的广告,电视上的新闻,营业员得体的话语,歌唱家动听的歌词,老太太追忆往事时的语调……,无不给人丰富的语文营养。因此教师应抓住语文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导入新课,这样和学生的生活相
教育测量是教育学极其重要的部分,现某区教育部门在2011年组织了一次教育质量监测,将语文、数学学科的学生在各能力维度的表现淋漓尽致地统计出来,直观地让广大语文、数学教师比较了本校的教学水平与全区平均水平的差距,使大家本着存在差异中隐含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笔者通过对F小学数学学科测评情况,及学生相关学习方面问卷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入F小学教师及学生当中,找出平时课堂表现好而成绩分别是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