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多年来,广东医学院吴志华教授精心编写了许多大型皮肤病性病专著,很有参考价值.新近他又主编出版了<皮肤科治疗学>,全书分7篇,共69章,200多万字,并附有照片和模式图600余幅,同样是一部内容详细、新颖实用、有独到之处的偏重于治疗的大型参考书。
【机 构】
:
210042,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广东医学院吴志华教授精心编写了许多大型皮肤病性病专著,很有参考价值.新近他又主编出版了<皮肤科治疗学>,全书分7篇,共69章,200多万字,并附有照片和模式图600余幅,同样是一部内容详细、新颖实用、有独到之处的偏重于治疗的大型参考书。
其他文献
患者男,24岁.因右侧乳头乳晕部位皮疹半年来我院就诊.半年前无明显原因于右侧乳头、乳晕处出现针头大小的浅褐色小丘疹,之后皮疹逐渐增多、扩大,局部增生肥厚,颜色加深,有轻微瘙痒.未经治疗.否认既往皮损红肿、破溃及渗液.患者既往体健,无类似疾病家族史。
患者女,64岁.头枕部出现斑块60余年,出现结节10余年、破溃1年于2006年3月就诊.患者出生后不久发现头枕部有一绿豆大黄色斑块,无毛发,随年龄增长渐大,青春期增大明显,无自觉症状,未治.10余年前发现头部黄色斑块处出现一黑褐色豆粒大结节,初起表面光滑,后渐粗糙,因梳头常刮碰,渐隆起,并一度破溃,但很快愈合,未治.1年前结节增大明显,并无故反复破溃、结痂,面积扩大,易出血,在当地抗感染及局部换药
患者男,17岁,因左胸骨上窝包块4年余,近2年增大,伴心前区皮肤发热感就诊.体检:左胸骨上窝皮下肿物约3cm×2 cm×2cm,质韧,活动,胸锁乳突肌外缘可触及3个淋巴结.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肿瘤组织病理检查:整个肿瘤位于真皮内,与表皮间被一较薄的纤维组织分隔开,瘤细胞中等大小,形态较一致,排列成巢状、岛屿状、条索状、腺泡状或玫瑰花样,瘤细胞巢间为丰富的血窦。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tetM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是否为TRNG,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采用单管PCR方法对TRNG阳性菌株作tetM基因分型.结果 1999-2004年间南京地区804株淋球菌中共检出136株(16.92%)TRNG,β-内酰胺酶阳性的淋球菌(PPNG)为290株,所有TRNG中69.85%(95
先证者女,46岁.以双足底斑块伴疼痛40余年就诊.患者自会走路时双足受摩擦部位和关节突出处起疱、脱屑,逐渐变成厚斑片,随年龄增长,斑片增厚,走路时疼痛,不能进行跑、跳等体育运动.患者曾多次冷冻治疗,缓解后复发.既往体健,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图1).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所见:双手掌无异常,双足受力、摩擦、挤压部位及关节突出处分布类圆形淡黄色半透明角化斑块,边缘不清,中央略突起,其趾端侧面也有
患者男,43岁,已婚.职业:养鱼业.2005年2月,右手背尺侧部被螃蟹咬伤.1个月后,在该处出现无痛性的红色小丘疹及结节,并逐渐增大增多,在当地医院按皮肤一般感染处理,未见好转.随后整个右手背肿胀,出现数个暗红色皮下结节,其中2个结节破溃,有血性或脓性分泌物,伴轻度疼痛,无全身症状.为进一步诊治,于2005年11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疾病史。
由于狼疮的活动性、治疗并发症以及长期后遗症,SLE患者有一定的死亡率。虽然有关SLE死亡率的文献日益增多,但有必要对这些结论进行证实。最近,加拿大蒙特利尔医院的Bernatsky博士等对SLE的死亡率进行了一次大样本调查。
患者男,53岁.18岁时掌跖部开始出现角质丘疹,质地坚硬,随年龄增长皮损逐渐增多.曾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近1个月患者胸背部开始出现红斑鳞屑性皮疹,遂来我科就诊.患者家族三代中有5人(男3例,女2例)患有点状掌跖角化病,但仅此例伴发银屑病。
有研究表明,白介素20(IL-20)是介导银屑病发生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1,2].为探讨IL-20 mRNA与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正常人皮肤组织中II-20 mRNA表达情况。
目的 评价曲尼司特胶囊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曲尼司特和安慰剂治疗,于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后第1~3周访视1次,连续4周.主要疗效指标为SCORAD,次要疗效指标包括炎症性皮损范围指数、瘙痒的视觉模拟评分及影响睡眠评分等.结果 共144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曲尼司特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各72例)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