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学生的反思能力需要我们用心培养。历史教学中的反思,不是漫无边际的胡乱猜想,教者要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要符合历史逻辑,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找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反思。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有:
一、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反思欲望。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进入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所设的问题要处于学生跳一跳能够摸得着的位置。比如在讲述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时,可以联系自大革命失败以来的国共关系设问:“在历史上国共两党可谓不共戴天,为什么中共却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学生通过对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尖锐的现实的反思,可以得出结论: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从民族大益出发,不计前嫌,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宽广胸怀和高瞻远瞩。
二、放手自主探究。促成积极参与。让学生围绕问题看书自学,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仅作个别指导,不要事事包办。比如,在“如何评价拿破仑”这一问题上,史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观点,针对这样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促使学生在查阅、筛选的过程中鉴别资料的真伪,辨析各种观点,逐步形成对拿破仑的全面的认识。
三、开展合作交流,暴露思维过程。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将自己的反思成果表达出来,形成全班师生互动的局面。这样的互动有助于展示思维过程,暴露反思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关于明末农民战争中“均田免粮”的一组讨论题:均田免粮的口号在明末农民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这个口号能不能实现?为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分析均田免粮的含义人手,在讨论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形成了这样的思维线索:均田就是平分土地,免粮就是不交租税。——这一口号反映了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解除沉重负担的迫切愿望,因此可以大大激发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在中国封建社会,均田免粮的口号可以动员人民于一时,不能把这一政策实行于一世。——农民并不代表新的生产力,农民起义的结局不是失败,就是成为统治者改朝换代的工具。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均田免粮不可能实现。这个讨论,使学生既分析了均田免粮口号的实质,又评价了它的历史作用,使学生在分析评价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能力。
四、精心引导讨论,营造人文氛围。讨论引导的艺术往往是讨论目的能否达到的关键,就像一台好戏的开场锣鼓,一个好电影的序幕,它可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尽快进入讨论角色。讨论过程中当学生思维有偏差时,教师要引导把握方向;当学生思维出现新意时,教师要引导进一步去发现研究。教师要有较高的亲和力和较好的课堂调控技巧。对于学生在反思中取得的成就,哪怕只是一点点,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对于学生在反思中出现的失误,教师不能讽刺挖苦,要及时疏导,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教师除了要注意讨论前的计划性和讨论中的引导性外,还要注意讨论后的概括性。归纳、总结首先要归纳学生的发言内容,要有条理,要言简意赅,在归纳的基础上阐明正确的结论。设题、引导、概括都要注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使多数学生能够在讨论思维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和获取真理的满足。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将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上,通过调查表或周记等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教学的看法,从而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历史教学不要忘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历史知识竞赛、小论文评比、历史知识演讲、历史小报评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反思。有时学生在反思中可能会对教学提出一些不合常理的要求或有损所谓教师威信的意见,这时教师要认真对待,态度诚恳地与学生坦率交流,消除学生的顾虑,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五、铸造思维品质,把握事物本质。学生在思维形式上是有个性差异的,主要表现在形成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及论证上;在思维方法上是有个性差异的,主要表现在如何具体地、全面地、深入地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方面,即应用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等等思维方法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思维方式上是有个性差异的,表现在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差异;在思维广度和难度上是有个性差异的,表现在思维的全面性、细致性上存在差异。在历史教学中,思维的广度主要体现在综合各类信息解决历史问题方面,这里的难度与广度是相连的。有人以为难度与思维的深刻性有关,其实,难度也可能是由于广度或其它因素造成的。反思能力的培养常常需要学生运用这两方面的思维品质去解决。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引伸出来的,理解越深刻,灵活迁移的效率越高、创造性越强。批判性也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质,只有深刻地认识、周密地思考,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作出判断,同时,也只有不断经历自我评判、调节思维过程,才能使主体更加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因此,正视学生的思维差异,而向全体学生从最基础的思维培养起,当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前提。
六、回溯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教者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预习、上课、复习、解题等学习环节进行自我反思。告知学生:预习是学好历史的重要前提,预习不是简单的将新课看一遍,预_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在预习中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认为的课文重点,注意新课与旧课、新课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出课文中的疑难之处并做好记号,并通过一定世的练习寻找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样在上课时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但许多历史知识仅凭课堂专心听讲是难以真正做到理解和掌握的,还必须经过反思这一环节得以消化、吸收。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课堂笔记,笔记不能只记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的东西,更要注意教师讲到的,但不便板书的内容。记重点、记难点、记疑点,倡导学生及时整理笔记,课后通过阅读笔记,再沿着教师讲解的内容、思路或方法对其反思,认真消化,把教师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及对问题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在反思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复习要注意课本知识结构的构建,按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去掌握,比如一本历史书,首先要知道它有几章,一章有几节,一节有几个黑标题,一个标题下讲了几个问题;要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善于归纳综合。不要只看课本的正文,还要注意课本中的章节标题、插图、图示、图解、课本中的注解,甚至于课后的练习与思考;要将课本知识问题化、要点化,即一节内容讲了哪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点。解题的过程是历史知识运用的过程,不能停留在知道题目答案的水平上,要思考: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了题意,弄清了题干和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曾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后来又是怎么改正的,如果题干或设问有变化自己是否知道变通,等等。
一、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反思欲望。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妨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进入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所设的问题要处于学生跳一跳能够摸得着的位置。比如在讲述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时,可以联系自大革命失败以来的国共关系设问:“在历史上国共两党可谓不共戴天,为什么中共却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学生通过对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尖锐的现实的反思,可以得出结论: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从民族大益出发,不计前嫌,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宽广胸怀和高瞻远瞩。
二、放手自主探究。促成积极参与。让学生围绕问题看书自学,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仅作个别指导,不要事事包办。比如,在“如何评价拿破仑”这一问题上,史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观点,针对这样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小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促使学生在查阅、筛选的过程中鉴别资料的真伪,辨析各种观点,逐步形成对拿破仑的全面的认识。
三、开展合作交流,暴露思维过程。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将自己的反思成果表达出来,形成全班师生互动的局面。这样的互动有助于展示思维过程,暴露反思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从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关于明末农民战争中“均田免粮”的一组讨论题:均田免粮的口号在明末农民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这个口号能不能实现?为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分析均田免粮的含义人手,在讨论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形成了这样的思维线索:均田就是平分土地,免粮就是不交租税。——这一口号反映了农民希望得到土地和解除沉重负担的迫切愿望,因此可以大大激发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在中国封建社会,均田免粮的口号可以动员人民于一时,不能把这一政策实行于一世。——农民并不代表新的生产力,农民起义的结局不是失败,就是成为统治者改朝换代的工具。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均田免粮不可能实现。这个讨论,使学生既分析了均田免粮口号的实质,又评价了它的历史作用,使学生在分析评价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能力。
四、精心引导讨论,营造人文氛围。讨论引导的艺术往往是讨论目的能否达到的关键,就像一台好戏的开场锣鼓,一个好电影的序幕,它可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尽快进入讨论角色。讨论过程中当学生思维有偏差时,教师要引导把握方向;当学生思维出现新意时,教师要引导进一步去发现研究。教师要有较高的亲和力和较好的课堂调控技巧。对于学生在反思中取得的成就,哪怕只是一点点,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对于学生在反思中出现的失误,教师不能讽刺挖苦,要及时疏导,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教师除了要注意讨论前的计划性和讨论中的引导性外,还要注意讨论后的概括性。归纳、总结首先要归纳学生的发言内容,要有条理,要言简意赅,在归纳的基础上阐明正确的结论。设题、引导、概括都要注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使多数学生能够在讨论思维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和获取真理的满足。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将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上,通过调查表或周记等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教学的看法,从而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历史教学不要忘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如历史知识竞赛、小论文评比、历史知识演讲、历史小报评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反思。有时学生在反思中可能会对教学提出一些不合常理的要求或有损所谓教师威信的意见,这时教师要认真对待,态度诚恳地与学生坦率交流,消除学生的顾虑,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五、铸造思维品质,把握事物本质。学生在思维形式上是有个性差异的,主要表现在形成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及论证上;在思维方法上是有个性差异的,主要表现在如何具体地、全面地、深入地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方面,即应用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等等思维方法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思维方式上是有个性差异的,表现在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差异;在思维广度和难度上是有个性差异的,表现在思维的全面性、细致性上存在差异。在历史教学中,思维的广度主要体现在综合各类信息解决历史问题方面,这里的难度与广度是相连的。有人以为难度与思维的深刻性有关,其实,难度也可能是由于广度或其它因素造成的。反思能力的培养常常需要学生运用这两方面的思维品质去解决。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引伸出来的,理解越深刻,灵活迁移的效率越高、创造性越强。批判性也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质,只有深刻地认识、周密地思考,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作出判断,同时,也只有不断经历自我评判、调节思维过程,才能使主体更加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因此,正视学生的思维差异,而向全体学生从最基础的思维培养起,当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前提。
六、回溯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教者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预习、上课、复习、解题等学习环节进行自我反思。告知学生:预习是学好历史的重要前提,预习不是简单的将新课看一遍,预_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在预习中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认为的课文重点,注意新课与旧课、新课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出课文中的疑难之处并做好记号,并通过一定世的练习寻找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样在上课时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但许多历史知识仅凭课堂专心听讲是难以真正做到理解和掌握的,还必须经过反思这一环节得以消化、吸收。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好课堂笔记,笔记不能只记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的东西,更要注意教师讲到的,但不便板书的内容。记重点、记难点、记疑点,倡导学生及时整理笔记,课后通过阅读笔记,再沿着教师讲解的内容、思路或方法对其反思,认真消化,把教师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及对问题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在反思课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复习要注意课本知识结构的构建,按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去掌握,比如一本历史书,首先要知道它有几章,一章有几节,一节有几个黑标题,一个标题下讲了几个问题;要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善于归纳综合。不要只看课本的正文,还要注意课本中的章节标题、插图、图示、图解、课本中的注解,甚至于课后的练习与思考;要将课本知识问题化、要点化,即一节内容讲了哪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点。解题的过程是历史知识运用的过程,不能停留在知道题目答案的水平上,要思考: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了题意,弄清了题干和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曾走过哪些弯路,犯过哪些错误,这些问题后来又是怎么改正的,如果题干或设问有变化自己是否知道变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