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强健身体,同时也会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体育锻炼能促进人心理的发展,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还有助于矫正某些心理缺陷。总之,只要引导得当,体育活动将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心理发展 技工院校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心理卫生联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现状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素质构成的重要内容,技工院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大对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力度。近几年对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据一项针对技校生的调查显示,有28.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有16.5%的技工院校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女生比例为17.34%,高于男生的16.07%;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高年级学生严重;农村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高于城市学生,其中边远地区农村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最高为19%。
心理疾病已经悄悄入侵校园这片净土,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对技工院校学生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他们在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焦虑、紧张状态较严重,担心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或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等等。同时,技工院校学生正处于半依赖半独立、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他们的心理冲突、苦恼或被自我掩盖,或被忽视。
三、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几方面。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运动中,参与者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或运动损伤等)。可见,学校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有助于改善情绪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四、通过体育锻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1.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通过体育理论课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及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态。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2.教育学生正确投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教师要宣传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意识。要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如在健身运动前听听音乐,或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参加健身运动等,创造欢乐的气氛;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健身运动常识,每次锻炼后要及时总结锻炼效果,根据生理、心理状态,及时调整锻炼计划,有效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现代社会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对技校生而言,当今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同时,要保证心理健康的持续化、年轻化,就需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有利条件,有意识地发挥其特殊功效,加强对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成熟,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熊亚红,等.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05 (5).
[2]曾四清.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
(作者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
关键词: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心理发展 技工院校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心理卫生联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现状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素质构成的重要内容,技工院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大对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力度。近几年对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据一项针对技校生的调查显示,有28.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有16.5%的技工院校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女生比例为17.34%,高于男生的16.07%;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高年级学生严重;农村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高于城市学生,其中边远地区农村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最高为19%。
心理疾病已经悄悄入侵校园这片净土,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对技工院校学生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他们在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焦虑、紧张状态较严重,担心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或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等等。同时,技工院校学生正处于半依赖半独立、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他们的心理冲突、苦恼或被自我掩盖,或被忽视。
三、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几方面。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运动中,参与者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或运动损伤等)。可见,学校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有助于改善情绪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四、通过体育锻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1.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通过体育理论课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的方法,及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态。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2.教育学生正确投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教师要宣传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意识。要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如在健身运动前听听音乐,或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参加健身运动等,创造欢乐的气氛;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健身运动常识,每次锻炼后要及时总结锻炼效果,根据生理、心理状态,及时调整锻炼计划,有效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现代社会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对技校生而言,当今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同时,要保证心理健康的持续化、年轻化,就需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有利条件,有意识地发挥其特殊功效,加强对技工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成熟,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熊亚红,等.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05 (5).
[2]曾四清.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2).
(作者单位:济南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