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领域改革的热词。该词的热度快速延伸到了各个领域。职业教育领域中也有越来越多关于供给侧改革的讨论。然而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在供给侧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什么是职业教育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供给侧,即供给方面,经济学中指在一定时期一定价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在职业教育中,生产者是各级各类办学机构,其提供的服务就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换言之,职业教育的供给侧就是职业教育办学本身。需求侧是相对供给侧而言的,经济学中指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在职业教育中,需求侧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置于办学市场中理解,职业教育供给的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习项目,那么需求方是学生;二是置于劳动力市场中理解,职业教育供给的是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那么需求方是各级各类用人单位。由于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天然的联系性,一般对职业教育供需关系的讨论指的是后一种。本文的讨论亦基于后一种。
那么,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供给侧吗?基于上面的概念讨论,很容易发现这是不成立的。因为既然职业教育的供给侧就是职业教育办学,那么长期以来,我们难道不是一直在供给侧发力改革吗?这只能说明职业教育供给侧的改革是常态。而常态改革的效果却长期差强人意,本身就说明这种“就供给改供给”的改革范式是存在问题的。
反之,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在需求侧吗?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讲,职业教育不是完全被动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对社会经济会产生反作用力。虽然,对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变化,职业教育通常以适应为主,但笔者认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需求侧还是存在改革空间的。比如,重学历轻能力、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总体偏低等,这些需求侧问题给职业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现在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正是在需求侧进行改革。然而如果把职业教育的改革关键点放在需求侧,难免本末倒置。
那么,破解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困局的关键点到底在哪儿呢?笔者认为,在于供需衔接机制。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侧一直沒有停止过改革,也反复强调“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可是人才供需错配却仍然是顽疾。原因正是在于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缺乏明晰的对接机制。这样就难免“虽改不变”、“改而无效”,甚至改革“翻烧饼”。明晰的供需衔接机制应当使需求侧的信息能够被充分地释放,被准确地理解,被认真地对待,从而使职业教育供给侧的改革找对痛点,针针见血。我国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太少,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一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到底应该如何建立?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调研与发布机制?如何使职业资格证书真正代表行业水平?如何在职业院校办学评估上切实体现其服务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绩效?所有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有待研究,在此抛砖引玉。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什么是职业教育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供给侧,即供给方面,经济学中指在一定时期一定价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在职业教育中,生产者是各级各类办学机构,其提供的服务就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换言之,职业教育的供给侧就是职业教育办学本身。需求侧是相对供给侧而言的,经济学中指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在职业教育中,需求侧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置于办学市场中理解,职业教育供给的是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习项目,那么需求方是学生;二是置于劳动力市场中理解,职业教育供给的是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那么需求方是各级各类用人单位。由于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天然的联系性,一般对职业教育供需关系的讨论指的是后一种。本文的讨论亦基于后一种。
那么,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供给侧吗?基于上面的概念讨论,很容易发现这是不成立的。因为既然职业教育的供给侧就是职业教育办学,那么长期以来,我们难道不是一直在供给侧发力改革吗?这只能说明职业教育供给侧的改革是常态。而常态改革的效果却长期差强人意,本身就说明这种“就供给改供给”的改革范式是存在问题的。
反之,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在需求侧吗?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讲,职业教育不是完全被动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对社会经济会产生反作用力。虽然,对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变化,职业教育通常以适应为主,但笔者认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需求侧还是存在改革空间的。比如,重学历轻能力、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总体偏低等,这些需求侧问题给职业教育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现在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正是在需求侧进行改革。然而如果把职业教育的改革关键点放在需求侧,难免本末倒置。
那么,破解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困局的关键点到底在哪儿呢?笔者认为,在于供需衔接机制。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侧一直沒有停止过改革,也反复强调“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可是人才供需错配却仍然是顽疾。原因正是在于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缺乏明晰的对接机制。这样就难免“虽改不变”、“改而无效”,甚至改革“翻烧饼”。明晰的供需衔接机制应当使需求侧的信息能够被充分地释放,被准确地理解,被认真地对待,从而使职业教育供给侧的改革找对痛点,针针见血。我国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太少,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一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到底应该如何建立?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调研与发布机制?如何使职业资格证书真正代表行业水平?如何在职业院校办学评估上切实体现其服务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绩效?所有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有待研究,在此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