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擒纵3Com

来源 :商务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enboss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8日,著名美国私人股权基金(PE)贝恩资本(Bain Capital)与华为宣布,双方将合组公司,斥资22亿美元全面收购美国网络设备商3Com公司。其中,贝恩资本将持股83.5%,华为持股16.5%。3Com公司董事会已批准此宗交易,但3Com于2004年收购的网络安全公司Tipping Point反对该并购,包括美国国防部在内的很多美国政府机构都是Tipping Point的客户。目前该并购正等待美国政府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国家安全审查。业界普遍认为,由于有贝恩资本和3Com的参与和鼎力斡旋,华为不太可能在“国家安全”问题上重蹈中海油收购尤尼科的覆辙。
  虽然贝恩资本是本次收购的主要出资者,华为只是“二股东”,但鉴于华为与3Com之间的颇深渊源,舆论普遍认同华为才是这场并购的主角。
  2003年1月,美国思科公司状告华为专利侵权。同年3月20日,华为与3Com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华为3Com”(简称H3C),主营企业级路由器和交换机。其中,华为以其交换、路由业务,加上所有技术服务销售人员,折合1.782亿美元,持股51%,3Com则投资1.6亿美元现金,其在中国与日本的业务作价10万美元,入股49%,并有权在两年内向华为收购2%的股权转为控股。在业务分工上,华为负责H3C在中国及日本的销售,而3Com则负责其他的海外市场。 这是一次双赢的合资。它延缓了3Com的没落步伐。3Com是以太网标准协议的发明者,一度与思科公司等量齐观,但自2000年不明智的分拆掌上电脑业务建立Palm公司之后,一直在走下坡路,市场占有率下滑至5%,其股价节节跌至不到4美元,而在鼎盛时期,其股价在20美元以上。与此对应,H3C成立后受惠于中国方兴未艾的企业网市场,业绩喜人,2006年销售收入为7.12亿美元,连续三年保持70%以上的增长。2007财年,3Com销售收入为13亿美元,H3C贡献了其中的一半营收和相当于全部的毛利,是3Com旗下唯一赢利的业务。
  而华为通过与3Com的合资,不仅在与思科的知识产权官司中获得3Com的关键性支持,从而在那场世人瞩目的诉讼中立于不败,还通过3Com和H3C的销售渠道成功渗入北美市场,4年净赚7亿美元,并收获大量技术专利。此外,中国市场是H3C主要的销售业绩来源,它扮演了华为狙击和打压港湾网络的重要力量。
  2005年11月,3Com根据当初的合作协议,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为手中H3C的2%股权,成为控股股东,按此价格,H3C整体价值达14亿美元。
  2006年,3Com新任董事长埃里克·本哈默(Eric Benhamou)希望通过谈判增持合资公司股份。而H3C长期保持的50%惊人业绩增长率,也引起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关注。据报道,2006年下半年,华为与3Com之间围绕H3C的股权展开新一轮竞标,贝恩资本从那时起便希望与华为合作。当年11月,志在必得的3Com抢先启动竞购程序,最终以8.82亿美元收购华为手中的H3C股权,此时H3C估值为18亿美元。
  “当初华为是把H3C视为一个销售平台,借助3tom的渠道进入美国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H3C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华为退出在情理之中。”电信咨询公司Frost&Sulliven总裁王熠全认为。
  全资拥有H3C之后,困境中的3Com并未挽回颓势,相反还因整合不顺和华为撤出而陷入财务泥沼。9月20日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其2008财年一季度销售额仅3.19亿美元,亏损高达1870万美元。另据报道,去年收购H3C,3Com只拿出了4亿美元支付给华为,剩下的4.8亿美元至今无力支付。
  难以为继的3Com在收购H3C仅仅不到一年之后,被华为联合贝恩全资收购,价格仅为22亿美元,其中包含有44%的溢价。
  美国《商业周刊》刊文分析称,华为参与收购3Com意在进军美国。“华为的确需要太平洋对岸的帮助。”但电信分析机构BDA首席分析师方美琴认为,华为收购3Com更是基于看好数据通信市场。“相对于核心网、宽带和无线领域来说,数据通信市场,尤其是企业级市场比较分散,也刚起步,有很强的生命力。”她预测,2009年前,企业在网络方面的投资会大幅增长。
  正是因为发生在同样主体身上的两次并购前后不足一年时间,王熠全认为,去年同意3Com收购H3C,也只是华为今天收购3Com欲擒故纵的铺垫。“按照常理,资本运作没有如此的操作手法,所以我认为3Com回购H3C只是达到目的(华为收购3Com)的一个手段,目的早就定下来了,价格也是事先定好的。”他解释道,“也许是为了向股东和市场证明这个价格的合理,所以先让3Com出价收购H3C。”
其他文献
7月24日,上海市房地、建设、监察、物价、工商、财税、审计、规划等10部门成立了专项整治的联席会议,共同下发了《上海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此次专项整治将围绕两个主要方面进行:一是房地产企业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合同欺诈、发布违法广告、偷税漏税等行为;二是房地产项目立项、规划审批、设计审批、施工许可、预售许可等环节的违规审批、权钱交易行为和房地产税收政策执行情况。  当各路媒体据此消
期刊
傍晚正值购物高峰,吉隆坡的一家家乐福内,一位中年男子快步走到收银台前,拿出手机在读卡器前一晃,“嘟”的一声,他的消费收据打印出来了。“这种芯片卡支付的过程只需要4秒钟,比刷卡节省了70%的时间。”正在家乐福内考察市场的Visa亚太区负责人Jack Pan对《商务周刊》说,“手机非接触支付只是PayWave的一种形式,目前这种卡在亚太地区超过7500万张。”  PayWave卡是内置微型处理器的塑料
期刊
行驶在上海的高架桥上,两边满眼都是中国移动的奥运户外广告牌,却看不到同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上海老字号恒源祥。在付出了巨额的赞助费后,外界眼中的恒源祥反而沉静了下来。  坐在位于上海市金陵东路恒源祥大厦那间古色古香的办公室里,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刘瑞旗对于这家有80年历史的老字号第一次开拓奥运商机的前景却仍是踌躇满志。  “恒源祥以品牌营销为主体,所以我们更注重赞助奥运对企业的持久效益,而不是
期刊
赢思公司对网络智能机器人未来成熟商业模式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如果说去年被本刊评为100家“快公司”之一的上海赢思软件公司当时还算刚刚学会走路的话,那么现在赢思软件已经站在另一条更高的起跑线上,眼望前方,踌躇满志。  3月20日,上海赢思软件发布了被赋予全新内涵的新一代小i机器人,同时还与互联网领域著名的5家风险投资商集富亚洲、英特尔投资、清科创投、IDG以及DFJ ePlanet签署融资协议,
期刊
经济安全不是中国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保护本国产业的策略性选择  其一,中国的经济安全必须在全球化当中才能安全,如果经济不全球化,它根本不可能安全,中国的经济是在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过程中实现的安全,而不是封闭的、排斥外资的安全;其二,我们应该帮助中国企业建立起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能力,而不是放之不管  我们坚持在推进全球化的进程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明确产业战略,但并不代表
期刊
100家快公司展望中国经济    与改革开放的30年一样,加大投资、加快速度,仍然是中国经济的关键词  中国的发展到底有多快?有国外经济学家通过计算各经济体的人均GDP增长率粗略得出结论:中国1年的发展变化大约相当于印度和新加坡的2年,美国、日本和英国的4年,德国和意大利的5年,法国的6年,瑞士的7年半,或者如果你生活在尼日利亚,中国最近一年的变化你需要30年才能看到。  这是《商务周刊》杂志出版
期刊
多年来,硅谷一直渴望能有个强大的公司来打败微软。如今终于有了这样的挑战者:大获成功的Google。10月24日,Google公司市值达到2109亿美元,尽管离微软的2930亿美元市值还有距离,但想想Google成立还不满10年,自2004年上市以来市值已经上涨5倍,其飙升速度之快,大有在互联网时代彻底取代微软的风头。  然而硅谷的很多人并没有对Google持欢迎态度,他们担心,这种让Google快
期刊
史上投资最大、发布时间间隔最长的操作系统Vista,是承载着软件巨人进军数字家庭和面向互联网转型的一块“敲门砖”,也隐约反映出软件业未来的新图景    从“维纳斯”到Vista    9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历经7年时间研发,8000硅谷精英组成的项目开发团队……  1月29日,微软在全球正式发售Vista的家庭普通版、家庭高级版、旗舰版、商业版和企业版。被微软称为“将改变我们生活模式,如同柏林墙的
期刊
中国企业上市重心的北移,以及2006年底金融业全面开放前的布局,都将在2007年外资投行的实力变化中显现端倪    出人意料,蛰伏两年多的前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副主席、投资银行(中国)总裁任克英,选择了美林证券“翻开新的一页向前看”。而美林集团对此并未公开发布信息。直到2月6日面对媒体询问时,其发言人ConnieLing才确认任克英“本周上班,职衔是美林证券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席,负责中国内地企
期刊
如果说建筑是人们对世界的理解,那么12年来建造的那7个建筑群,就是潘石屹对世界的理解。从现代城开始,SOHO的这些建筑和出人意料的成功,始终谜一样冲击着国人的视觉和心灵。作为商业观察者,《商务周刊》一直在关注着潘石屹那招牌式笑容背后的商业逻辑一然而身处时尚聚光灯下的潘石屹总是在秀着。10月8日的一次成功上市,终于让他以一个商业人士的身份站在记者面前。  晨光轻泻在室内,潘石屹依旧带着符号般的微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