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致病菌带菌情况检测结果分析

来源 :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a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020年汝阳县某食品加工企业职工食源性致病菌带菌情况检测结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汝阳县哨点医院提供的800名某食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疑似食源性疾病患者资料,对其中由食品引起或怀疑由食品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且同时出现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任意一项症状的67例病例资料,分析其病例信息、主要症状和体征、饮食暴露史、粪便或肛拭子实验室检测数据。结果分析符合选取要求的67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3例(64.18%),女性24例(35.82%)。患者年龄范围为18~60岁,其中41~55岁的病例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临床和电生理特点之间的区别,并分析电生理结果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或住院的101例全身型MG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资料,按照其临床特点,分为早发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阳性全身型MG组(52例)、晚发AchR抗体阳性全身型MG组(23例)、胸腺瘤型MG组(22例)和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cle-spe
目的探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IPC)的应用时间对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9例。对照组使用IPC 2 h/d,试验组使用IPC 12 h/d。比较两组下肢DVT预防效果和血清D-二聚体(D-D)水平。结果两组下肢DVT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下肢DVT的发生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D-D水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