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G40(2013)11-03-02
我一直从事农村思品教学,不可否认,迫于升学压力,长期停留于传统模式。通过国培并结合教学实践,我开始尝试新教法,逐步建立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社会实践为辅助、课外活动为补充的“三大课堂”教学体系,注重“三个结合”,效果比较明显。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让“教”与“学”有机结合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教师的引领相当重要,要做到高效、愉悦、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才能构建高效课堂。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课前深钻教材,精心准备。一是深钻《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把握三维目标的尺度。二是深钻课本,掌握重点、摸准难点、抓住关键,然后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归类,把每个知识点放在整部教材的高度去认识,理清知识结构,弄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第三、每节课只重点突破几个知识点,做到有效讲授,让课堂变得高效、低负。
其次,教法灵活多变,讲究艺术。一堂课要真正使教师学生感到愉悦,形成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教有成效、学有动力的关键是讲究教学艺术。为此,教师在授课前需认真研究学生,分析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思想动态,根据授课内容或组织学生自学讨论;或设疑、探究、点睛;或用发人深思的问题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或借助经典的案例、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阐述,把重点、难点、疑点各个击破;或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总之,我们要使教学多姿多彩,让学生兴趣盎然,教学目标就容易实现了。
再次,减轻学业负担,注重教学效果。我们要在课堂上求效率,不搞死记硬背与题海战术,为学生提供宽裕的休息与活动时间,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
书本知识只有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才能领会得更深刻、更透彻。在课余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开辟“第二课堂”必不可少,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进行以下尝试:
利用清明等节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并要求学生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认识、表决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让他们明确自身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利用生活中的英模人物、民俗风情、文物、古迹等宝贵资源组织广泛的社会调查。如以“寻找革命的足迹”为主题,调查了解本地革命斗争的情节,感悟和培养民族精神;也可针对本地的山川地貌、资源环境、人口现状、经济状况等实施调查,并把它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如何正确处理人口、经济、环境相协调等知识联系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深化了书本知识。更主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提高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相结合
课外活动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思品教学不可或缺的“第三课堂”,我们组织适宜的课外活动能给学生提供锻炼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做:
1.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举办演讲会、运动会、歌舞会等友谊比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增长他们的才干和综合素质。
2.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及艺体活动;定期组织班会、知识竞赛、辩论会等,促进学生发展特长、开拓智力,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发挥“三大课堂”教书育人的功能,使“三大课堂”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课内打好基础,课外谋求发展,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龙广镇第二
中学562400)
我一直从事农村思品教学,不可否认,迫于升学压力,长期停留于传统模式。通过国培并结合教学实践,我开始尝试新教法,逐步建立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社会实践为辅助、课外活动为补充的“三大课堂”教学体系,注重“三个结合”,效果比较明显。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让“教”与“学”有机结合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教师的引领相当重要,要做到高效、愉悦、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才能构建高效课堂。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课前深钻教材,精心准备。一是深钻《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把握三维目标的尺度。二是深钻课本,掌握重点、摸准难点、抓住关键,然后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归类,把每个知识点放在整部教材的高度去认识,理清知识结构,弄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第三、每节课只重点突破几个知识点,做到有效讲授,让课堂变得高效、低负。
其次,教法灵活多变,讲究艺术。一堂课要真正使教师学生感到愉悦,形成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教有成效、学有动力的关键是讲究教学艺术。为此,教师在授课前需认真研究学生,分析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思想动态,根据授课内容或组织学生自学讨论;或设疑、探究、点睛;或用发人深思的问题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或借助经典的案例、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阐述,把重点、难点、疑点各个击破;或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总之,我们要使教学多姿多彩,让学生兴趣盎然,教学目标就容易实现了。
再次,减轻学业负担,注重教学效果。我们要在课堂上求效率,不搞死记硬背与题海战术,为学生提供宽裕的休息与活动时间,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
书本知识只有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才能领会得更深刻、更透彻。在课余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开辟“第二课堂”必不可少,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进行以下尝试:
利用清明等节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并要求学生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认识、表决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让他们明确自身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利用生活中的英模人物、民俗风情、文物、古迹等宝贵资源组织广泛的社会调查。如以“寻找革命的足迹”为主题,调查了解本地革命斗争的情节,感悟和培养民族精神;也可针对本地的山川地貌、资源环境、人口现状、经济状况等实施调查,并把它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如何正确处理人口、经济、环境相协调等知识联系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深化了书本知识。更主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把提高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相结合
课外活动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思品教学不可或缺的“第三课堂”,我们组织适宜的课外活动能给学生提供锻炼的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做:
1.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举办演讲会、运动会、歌舞会等友谊比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增长他们的才干和综合素质。
2.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及艺体活动;定期组织班会、知识竞赛、辩论会等,促进学生发展特长、开拓智力,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发挥“三大课堂”教书育人的功能,使“三大课堂”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课内打好基础,课外谋求发展,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龙广镇第二
中学5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