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客家人是汉民族的重要一支,从中原迁徙到赣南、闽西、粤东等地,其中以梅州最为集中。客家文化具有崇文重教、勤俭诚信、保守謹慎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深深地影响了梅州唯一一所高校即嘉应学院。
关键词:客家文化;客家教育;影响;嘉应学院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9-0091-02
一、客家文化的特点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重要一支,历史上为避战乱,从中原辗转迁徙而来。客家人的聚集地为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区。其中以粤东北的梅州最为集中,因此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客家话是客家人的独特语言,客家人有独特的客家文化和习俗。概括地说,客家人是历史原因形成的汉民族独特稳定的一个民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独特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性格特征。
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并长期发展,在漫长的艰苦生活环境中,客家人继承中原文化精髓,形成了“崇文重教、勤俭诚信”的客家文化精华。客家文化因其古朴的民风民俗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化石”,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一)崇文重教
梅州地方一级的行政区划建置,始于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即后晋开运二年,升程乡为敬州。宋开宝四年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为梅州。清朝时曾改为嘉应州。宣统三年,复名梅州。千百年来,梅州先民为避战乱之苦,辗转南迁,定居于梅岭蛮荒之地,他们深刻体会到文化教育对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性。从南宋绍兴(1131-1162)时,福建人方渐来梅任知州称“梅人无植产,自明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到近代在梅传教20多年的法籍天主教神父赖里查斯的“学校教育,就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的描述;从清乾隆十三年嘉应州官所题“人文秀区”,到清代状元广东督学称嘉应“人文为岭南冠”;从1965年郭沫若先生称赞梅州“文物由来第一流”到“文化之乡”的美誉,都说明了梅州长久以来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学风鼎盛,崇尚教化,致力于培育英才,具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乾隆嘉应州志》亦有记载:“士喜读书,多舌耕,虽穷困至老,不肯辍业。”
数百年来,梅州华侨遍布世界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三百余万人,成立了上百个会馆、宗亲会等民间社团组织。他们虽然身在海外,心却恋着故土,继承了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全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二)勤俭诚信
因是外来人群,且迁居地并非当地最好的位置。因此,客家人格外勤劳俭朴,以期在生活上更有保障。与此同时,客家人视诚信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品德,凡事以诚取信于人,并以此来衡量是朋友或“小人”。客家人常言:“无信非君子,无义不丈夫”、“亲君子、远小人”。因此,客家人所居住的地区民风较纯朴,社会治安较好,整体社会氛围更和谐。
(三)保守谨慎
一般认为客家民系具有思想的保守性。长期居住山区的地理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客家人保守谨慎的性格特点。客家文化比较成型的赣闽粤边区,自然环境的封闭性十分突出。这些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凡事讲求稳妥,主张维持现状,抗拒变革,不事创新。保守性在早婚、多生和重男轻女等观念上也可看出。黄淑娉采用国际通行的卡特尔人格因素对广东三大民系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客家人有保守谨慎的性格特点。
二、客家文化对客家教育的影响——以梅州市的嘉应学院为例
(一)学校的创立与发展得益于客家传统文化“崇文重教”的影响
嘉应学院地处广东省梅州市,也是梅州乃至粤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本科高校。该校的创立沿用古地名,包含了广大华人华侨对客家历史的尊重与热爱。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创办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我国著名诗人、伟大的外交家黄遵宪,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解职放归,回到梅县老家。1904年,黄遵宪不满清政府的愚民政策,在梅州组织了“兴学会议所”和“嘉应教育学会”,开新教育运动之先河。受新教育运动的影响,仅梅县就开办了小学二百余所,几年后发展到五百余所,数量之发达冠于全省。初等教育的发展和巩固需要师范教育提供师资,黄遵宪派人留学日本等地,以培养新教育之师资,筹备举办师范教育。经海内外乡贤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13年创办了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由黄遵宪的外孙女叶璧华担任第一任校长。在穷乡僻壤开办现代师范教育是非常艰难的。即便如此,在海内外乡贤的竭力支持下,现代师范教育在梅州始终没有中断。1923年,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廖道传卸任后回到家乡梅县,看到很多中学毕业生读大学需远赴穗、京、申,而贫穷子弟因无力支付学费大量失学。为此,廖道传呼吁筹办综合性的嘉应大学,此举得到社会各界海外同胞的热烈响应,在华侨和地方工商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经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批准,于1924年正式开办嘉应大学。由于1926年年底时局动乱,嘉应大学的办学经费无法筹措,不得不于1927年春停办。嘉应大学的停办成为了海内外乡贤的一块“心病”。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人才需求急剧增加,梅州人深刻感受到,除了要巩固高等师范教育外,还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开办综合性大学。为此,1984年,当时的梅县地委和行署提出要办一所自己的大学,此举激起了广大海内外乡贤复办嘉应大学的极大热情,他们出钱出力,献计献策,短时间内就筹集到复办嘉应大学的巨额资金。1985年10月9日,嘉应大学正式得以复办。
在梅州开办现代师范教育和综合性大学的漫长历程中,充分体现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办大学的艰辛与曲折,若没有海内外乡贤的顽强意志,没有海内外同胞的竭力支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1985年以来,美国旧金山客属联谊会、香港嘉应商会等12个客属社团二百余人次,累计捐资七千多万元人民币,建设了宪梓大楼、田家炳图书馆等35个项目,设立了嘉应大学教育基金、侯庆麟奖学金、罗活活助学金等12个奖教奖学助学项目,捐赠了大批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香港爱国乡贤、被周恩来誉为“梅州大侠”的廖安祥捐赠104幅珍贵名人字画,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梅州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海内外著名院士、专家、学者,都非常关心學校的发展。国际知名科学家丘成桐、李国豪等院士,及世界著名作家韩素音等专家学者不求回报亲临学校指导讲学,尽可能地为学校的学术交流提供方便。
(二)客家优良传统文化渗透到学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嘉应学院的创立和发展得益于客家文化传统的巨大影响,而客家文化的优良特质更渗透到学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嘉应学院的客家文化教育来源于三个最大的源泉,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一是“客都梅州”的客家文化使学校的本科教学深受客家人文环境的熏陶。二是梅州深厚的客家底蕴使得学校的客家文化研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客家民俗、客家方言与文学、客家艺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海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并且不断丰富学校客家文化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客家文化特色。三是客籍著名专家学者的榜样熏陶。学校通过对叶剑英、黄遵宪等客家乡贤的人生阅历的讲述和垂范,并邀请大批客籍著名学者来校讲学,以此弘扬客家文化精髓,如勤劳勇敢、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铸造了学生良好的人格品牌。
1.学校注重挖掘客家文化中的德育教育资源,塑造学生的人格品牌。客家人在长期的历史因素影响下形成了崇文重教、勤俭诚信、开拓进取、爱国爱乡等优良传统,学校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非常注重挖掘这些资源,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确立了“勤俭诚信、立己树人”的校训。通过多次邀请客籍专家学者来校指导、演讲,弘扬客家人的优良传统美德,培育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正因于此,培养了嘉应学院学生“诚实、扎实、朴实”的人格品牌,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声誉,得到了众多用人单位的青睐。
2.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学教材,开设客家文化课程。在教学方面,学校一直采用客家科研与教学并举的方针,将研究成果带进大学课堂,编写并开设具有客家地方特色的教材及课程,从1999年开始编写出版了《客家文化导论》、《岭南乡土见闻录》等教材,开设了《岭南民俗旅游》、《客家民俗研究》等课程,学校运用这些教材开设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学校的师范教育中,重视对客家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通过乡村历史的田野考察、山歌传唱及美术写生等教学手段,使师范类学生学习并热爱客家传统文化,并将此运用到他们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保护和发展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一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3.鼓励学生研究与撰写客家学研究论文。学校的客家文化教育在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特设立学生学术研究专项基金,鼓励本科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活动。数年来有上百位学生的毕业论文以客家文化为选题,或以此作为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研作品竞赛等,都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一些论文得到公开发表,参加竞赛的作品也获得了省级以上奖励三十多个。
参考文献:
[1]黄淑娉.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07.
[2]江金波.客家文化的二元结构及其文化生态解释——兼议客家文化的审美辩证[J].学术论坛,2006,(2):176.
[3]刘锦云.论客家人的性格特征[J].客家研究辑刊,1993,(2):69.
关键词:客家文化;客家教育;影响;嘉应学院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9-0091-02
一、客家文化的特点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重要一支,历史上为避战乱,从中原辗转迁徙而来。客家人的聚集地为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区。其中以粤东北的梅州最为集中,因此梅州被誉为“世界客都”。客家话是客家人的独特语言,客家人有独特的客家文化和习俗。概括地说,客家人是历史原因形成的汉民族独特稳定的一个民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独特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性格特征。
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并长期发展,在漫长的艰苦生活环境中,客家人继承中原文化精髓,形成了“崇文重教、勤俭诚信”的客家文化精华。客家文化因其古朴的民风民俗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化石”,受到了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一)崇文重教
梅州地方一级的行政区划建置,始于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即后晋开运二年,升程乡为敬州。宋开宝四年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为梅州。清朝时曾改为嘉应州。宣统三年,复名梅州。千百年来,梅州先民为避战乱之苦,辗转南迁,定居于梅岭蛮荒之地,他们深刻体会到文化教育对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性。从南宋绍兴(1131-1162)时,福建人方渐来梅任知州称“梅人无植产,自明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到近代在梅传教20多年的法籍天主教神父赖里查斯的“学校教育,就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的描述;从清乾隆十三年嘉应州官所题“人文秀区”,到清代状元广东督学称嘉应“人文为岭南冠”;从1965年郭沫若先生称赞梅州“文物由来第一流”到“文化之乡”的美誉,都说明了梅州长久以来延续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学风鼎盛,崇尚教化,致力于培育英才,具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乾隆嘉应州志》亦有记载:“士喜读书,多舌耕,虽穷困至老,不肯辍业。”
数百年来,梅州华侨遍布世界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三百余万人,成立了上百个会馆、宗亲会等民间社团组织。他们虽然身在海外,心却恋着故土,继承了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全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二)勤俭诚信
因是外来人群,且迁居地并非当地最好的位置。因此,客家人格外勤劳俭朴,以期在生活上更有保障。与此同时,客家人视诚信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品德,凡事以诚取信于人,并以此来衡量是朋友或“小人”。客家人常言:“无信非君子,无义不丈夫”、“亲君子、远小人”。因此,客家人所居住的地区民风较纯朴,社会治安较好,整体社会氛围更和谐。
(三)保守谨慎
一般认为客家民系具有思想的保守性。长期居住山区的地理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客家人保守谨慎的性格特点。客家文化比较成型的赣闽粤边区,自然环境的封闭性十分突出。这些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凡事讲求稳妥,主张维持现状,抗拒变革,不事创新。保守性在早婚、多生和重男轻女等观念上也可看出。黄淑娉采用国际通行的卡特尔人格因素对广东三大民系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客家人有保守谨慎的性格特点。
二、客家文化对客家教育的影响——以梅州市的嘉应学院为例
(一)学校的创立与发展得益于客家传统文化“崇文重教”的影响
嘉应学院地处广东省梅州市,也是梅州乃至粤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本科高校。该校的创立沿用古地名,包含了广大华人华侨对客家历史的尊重与热爱。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创办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我国著名诗人、伟大的外交家黄遵宪,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解职放归,回到梅县老家。1904年,黄遵宪不满清政府的愚民政策,在梅州组织了“兴学会议所”和“嘉应教育学会”,开新教育运动之先河。受新教育运动的影响,仅梅县就开办了小学二百余所,几年后发展到五百余所,数量之发达冠于全省。初等教育的发展和巩固需要师范教育提供师资,黄遵宪派人留学日本等地,以培养新教育之师资,筹备举办师范教育。经海内外乡贤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13年创办了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由黄遵宪的外孙女叶璧华担任第一任校长。在穷乡僻壤开办现代师范教育是非常艰难的。即便如此,在海内外乡贤的竭力支持下,现代师范教育在梅州始终没有中断。1923年,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廖道传卸任后回到家乡梅县,看到很多中学毕业生读大学需远赴穗、京、申,而贫穷子弟因无力支付学费大量失学。为此,廖道传呼吁筹办综合性的嘉应大学,此举得到社会各界海外同胞的热烈响应,在华侨和地方工商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经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批准,于1924年正式开办嘉应大学。由于1926年年底时局动乱,嘉应大学的办学经费无法筹措,不得不于1927年春停办。嘉应大学的停办成为了海内外乡贤的一块“心病”。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人才需求急剧增加,梅州人深刻感受到,除了要巩固高等师范教育外,还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开办综合性大学。为此,1984年,当时的梅县地委和行署提出要办一所自己的大学,此举激起了广大海内外乡贤复办嘉应大学的极大热情,他们出钱出力,献计献策,短时间内就筹集到复办嘉应大学的巨额资金。1985年10月9日,嘉应大学正式得以复办。
在梅州开办现代师范教育和综合性大学的漫长历程中,充分体现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办大学的艰辛与曲折,若没有海内外乡贤的顽强意志,没有海内外同胞的竭力支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1985年以来,美国旧金山客属联谊会、香港嘉应商会等12个客属社团二百余人次,累计捐资七千多万元人民币,建设了宪梓大楼、田家炳图书馆等35个项目,设立了嘉应大学教育基金、侯庆麟奖学金、罗活活助学金等12个奖教奖学助学项目,捐赠了大批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香港爱国乡贤、被周恩来誉为“梅州大侠”的廖安祥捐赠104幅珍贵名人字画,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梅州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海内外著名院士、专家、学者,都非常关心學校的发展。国际知名科学家丘成桐、李国豪等院士,及世界著名作家韩素音等专家学者不求回报亲临学校指导讲学,尽可能地为学校的学术交流提供方便。
(二)客家优良传统文化渗透到学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嘉应学院的创立和发展得益于客家文化传统的巨大影响,而客家文化的优良特质更渗透到学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嘉应学院的客家文化教育来源于三个最大的源泉,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一是“客都梅州”的客家文化使学校的本科教学深受客家人文环境的熏陶。二是梅州深厚的客家底蕴使得学校的客家文化研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客家民俗、客家方言与文学、客家艺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海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并且不断丰富学校客家文化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客家文化特色。三是客籍著名专家学者的榜样熏陶。学校通过对叶剑英、黄遵宪等客家乡贤的人生阅历的讲述和垂范,并邀请大批客籍著名学者来校讲学,以此弘扬客家文化精髓,如勤劳勇敢、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铸造了学生良好的人格品牌。
1.学校注重挖掘客家文化中的德育教育资源,塑造学生的人格品牌。客家人在长期的历史因素影响下形成了崇文重教、勤俭诚信、开拓进取、爱国爱乡等优良传统,学校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非常注重挖掘这些资源,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确立了“勤俭诚信、立己树人”的校训。通过多次邀请客籍专家学者来校指导、演讲,弘扬客家人的优良传统美德,培育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正因于此,培养了嘉应学院学生“诚实、扎实、朴实”的人格品牌,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声誉,得到了众多用人单位的青睐。
2.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学教材,开设客家文化课程。在教学方面,学校一直采用客家科研与教学并举的方针,将研究成果带进大学课堂,编写并开设具有客家地方特色的教材及课程,从1999年开始编写出版了《客家文化导论》、《岭南乡土见闻录》等教材,开设了《岭南民俗旅游》、《客家民俗研究》等课程,学校运用这些教材开设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学校的师范教育中,重视对客家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通过乡村历史的田野考察、山歌传唱及美术写生等教学手段,使师范类学生学习并热爱客家传统文化,并将此运用到他们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保护和发展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一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3.鼓励学生研究与撰写客家学研究论文。学校的客家文化教育在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特设立学生学术研究专项基金,鼓励本科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活动。数年来有上百位学生的毕业论文以客家文化为选题,或以此作为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研作品竞赛等,都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一些论文得到公开发表,参加竞赛的作品也获得了省级以上奖励三十多个。
参考文献:
[1]黄淑娉.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07.
[2]江金波.客家文化的二元结构及其文化生态解释——兼议客家文化的审美辩证[J].学术论坛,2006,(2):176.
[3]刘锦云.论客家人的性格特征[J].客家研究辑刊,199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