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张圆桌连接中欧会展,第三届中欧国际会展业合作圆桌会(以下简称“圆桌会”)于11月12日在成都举行。作为本次圆桌会的主题,新经济正推动中欧合作不断提质增效。在现场,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俄罗斯、芬兰等国家地区的嘉宾带来了新技术应用、智慧场馆、绿色会展等合作议题,在中国与欧洲合作交易平台日益完善的同时,探索更为具体的创新合作点正提上日程。 共谋新发展格局 6月,中欧班列(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张圆桌连接中欧会展,第三届中欧国际会展业合作圆桌会(以下简称“圆桌会”)于11月12日在成都举行。作为本次圆桌会的主题,新经济正推动中欧合作不断提质增效。在现场,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俄罗斯、芬兰等国家地区的嘉宾带来了新技术应用、智慧场馆、绿色会展等合作议题,在中国与欧洲合作交易平台日益完善的同时,探索更为具体的创新合作点正提上日程。
共谋新发展格局
6月,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量达到2020年上半年最高值,月度累计开行 179列7931车,日均开行264车。自2013年首次开行以来,一条以成都为枢纽、联系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亚欧大陆桥正在形成,也让成都站上中欧合作的高点。
作为链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国际与国内的重要桥梁,会展业的发展有助于传播新理念、展示新技术、推销新产品、开启新服务。在成都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圆桌会的目的仍锁定两地的互联,但他更看重的是,新经济如何为这条路进行赋能——会展新经济合作对中欧深化各领域合作作用与意义重大,各方要积极加强会展新经济产业交流合作,共谋中欧会展新经济发展格局。
随着通道的建立,越來越多的欧洲企业开始掘金成都,两地合作不断深化。不少人会思考,中欧国际会展业合作圆桌会为何三届在成都举办并促合作不断升级?数据或许可以比较直观地说明——2019年,成都举办重大会展活动866个,会展业总收入达1332.6亿元,直接收入134.1亿元。2020年1-10月,成都共举办线上线下重大展会节庆活动627个,会展业总收入835.1亿元。
成都未来将聚焦高端会展企业要素集聚,提高会展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全面引进一批国际化会展企业,大力实施国际资源引入,打造高质量外来会展企业集聚地。培育高端展会项目要素,蓄积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能量,大力引进国家级、国际性大型高端展会。同时,还将对标主场外交先进区域,推动重大标杆性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建设。更重要的是将加快提升会展业发展能级,促进会展与产业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会展业在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平台作用。
深挖新发展亮点
与给人大型高科技企业扎堆的欧洲印象不同,此次参会的企业中,中小型企业成了主角,许多甚至是初次来到成都,但这对于双方都是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与成都的亲密接触也显现出更广阔的合作前景。而在这些新机遇的碰撞下,成都作为向西开放门户城市的重要价值也愈加显现。成都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成都离欧洲很近,随着中欧合作愈加深入,现在我们认为,成都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了解欧洲的重要门户,我们可以通过成都跟欧洲建立联系,并寻求一些新的机会。”
事实上,合作的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其中,新经济正成为推动合作提档升级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欧国际会展业合作圆桌会现场达成的《中欧会展新经济合作发展成都倡议》中,基于成都在中欧合作中具备的优势,参会各方充分认识会展新经济合作的趋势和意义,各方将致力于加强会展新经济产业交流合作。
具体而言,此次的合作倡议中提出,将大力推动中欧会展产业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和共享经济“六大形态”深度融合,突破会展业发展壁垒,深挖会展业发展新亮点,形成会展新经济业态。与此同时,共促会展新技术新模式研发推广的倡议更是屡屡成为会上谈及的重点,一是发布中欧会展新经济合作机会清单;二是结合中欧优势产业共建中欧会展新经济示范园区,策划 2021中欧会展新经济产业博览会;三是通过中欧品牌展会数字化升级巡展等方式推动中欧新经济贸易活动常态化;四是打造中欧会展新经济创业孵化园,培育与扶持会展业新业态新技术的运用与推广;五是建立中欧会展新经济研究中心,为中欧会展业合作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倡议还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共同构建中欧会展新经济产业生态圈,共享会展新经济带来的创新成果,推动中欧会展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赋能中欧会展担当作为。
近年来对欧合作与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升,涉及中欧合作的会展活动数量增加,影响扩大,效果显现。今后,两地会展业将把握国际会展新趋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形成发展新动能,携手共建更加紧密的中欧会展业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其他文献
今年10月,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首届国际区块链产业博览会”在蓉举行。博览会上,成渝地区区块链应用创新联盟正式成立,宣布将加速成渝两地区块链技术融合发展,加强区块链产业交流合作与应用推进,共同打造国家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 “这象征着两城相关机构的强强联合、互相成就,也是成渝践行融合发展的又一落地实践。”成都凯斯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献昌表示,当融合范围扩展至整
以服务众多生产经营性机构为目标的生产性服务业正呈现出茁壮成长的态势。成都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8月,成都市规模以上信息消费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9.2%、10.9%、9.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6.1%,增速较上半年提高4.1个百分点。不难发现,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蓬勃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正给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充满活力的新
嫦娥五号“奔月” 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雙季稻亩产超过3000斤,再破世界纪录 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晚稻测产结果出炉,平均亩产达到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测得早
“川渝两地企业将统一身份实名认证互认、统一名称自主申报行业字词库、统一企业经营范围库,实现成渝地区注册登记无差别标准,零障碍准入。”2020年11月,四川、重庆两省市联合印发第一批川渝通办事项清单,与两地企业紧密相关的市场监管条例赫然在列。此外,川渝两地市场监管部门正推进建立“重点品牌保护名录”、“高价值专利保护名录”、“优质地标产品保护名录”互认机制,通过知识产权互认,有望推动川渝地区知识产权运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回顾过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走过很长的路。从2011年,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合作就不断推进。站在“十四五”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重庆、成都“双星闪耀”,正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望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
习近平向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致贺信 11月23日,以“数字赋能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发来贺信,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带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把握信息革命历史机遇,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开创数字合作新局面,打造网络安全新格局,构建网络空间命运
近十余年来,全球航运、造船市场一直为产能过剩、运费下降等问题深度困扰,突然爆发的疫情影响更将其中的不利因素进一步扩大化,但中国船舶行业却于此期间逆流而上,技术研发实现大跨度发展,新接订单超过全球市场一半,不断涌现的高端船舶成为开发海洋资源与建设海洋强国的利器。 多方利好助力“乘风破浪” 因疫情的影响,国际船东对一些船舶的订单需求被迫下降,如一些集装箱船特别是小型集装箱船,但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造船
商业地标的人流是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一面镜子。进入11月,即使一个平常的工作日下午,从位于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29层的仲量联行成都分公司窗口往下看,依然可以清晰观察到这一成都繁华商圈攒动的人群。 仲量联行以房地产领域专业服务和投资管理闻名全球,背后支撑则是对商业地产上下游、办公市场、零售物业市场等领域的透彻研究。 据相关统计数据,2020年前8个月,疫情影响下的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已由
园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发展数字经济、服务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当前,全国大力发展新基建,数字基建是新基建的核心,而智慧园区又是新基建的承载体和落脚点。日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正以园区为场景,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助力园区数字化转型。 助力成都园区智能化升级 华为成都分公司智慧园区业务负责人黄利志介绍到,智慧园区也是华为自有园区的管理需要。华为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园区形态
品读重庆,漫步于山与水之侧;畅行成都,游走在公园与绿地之间;作为同被山川、田园等自然生态所青睐、润泽的超级城市,一直以来,魔幻重庆与安逸成都依着各自的不同禀赋演绎出意趣横生的多彩故事;兩者都绝非是单线条即可勾勒的城市,可供品赏之细节委实太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定调与建设,则让这本就备受关注的双城记换了场景与赛道,再行演绎别样精彩。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早已从单一城市竞争的时代,进入到区域协同、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