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朝是一个存在着比较深刻的社会转型的时期,士大夫作为社会群里的缩影,他们能发映出那个时代的精神特征和精神风貌。由于明朝士大夫经历着商品经济的冲击,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明朝士大夫缺乏文人士大夫的气节,所以人们往往更重视南宋灭国时士大夫的殉难而混略了明朝士大夫的殉难。而本文则想通过文献研究法讨论明朝士大夫殉难的原因,从而得出明朝士大夫殉难的意义,证明明朝朝士大夫的气节,进而得出其现实意义,并不是要所有人都以身殉国,而是保持自身的气节,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能够保持自我,不忘初心。
关键词:明朝;士大夫;殉国;原因
一、明朝士大夫及其面临的社会背景
(一)士大夫概述
士大夫是中国历史特有的产物,是古代有官职在身的人或者有声望的读书人。士大夫是“大夫”和“士”两词结合而成的,“大夫”、“士”都是等级不高的贵族,故“士大夫”也被用作整个贵族阶级的统称,他们一方面参与政事,一方面传承文化,这是来自世袭的权力。而隋唐开创了科举制,选官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之前士大夫是基于门阀制度的豪门贵族;而在此之后的士大夫是因为知识能力与道德水准而进入官僚集团的,这前后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士大夫这一特殊社会阶层折射出许多社会变化,他们的精神世界帶给我们很多思考。
士大夫进入明朝之后社会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朝是一个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的时代,尤其是晚明甚至算得上激荡变革的时代了。明朝封建统治达到了一个高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在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也促使社会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士大夫的观念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一部分士大夫忙于置地买田,利用自己的权势插手各类生意从而谋取私利,所以也出现了很多关于明朝士大夫气节的讨论,也有了《明朝士大夫是怎么变坏的》这样的文章。但是在这里我想说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明朝灭亡之后以身殉国的士大夫不在少数,从明朝士大夫以受过廷杖为荣就可以略窥一二。
(二)明朝士大夫的殉难
明朝士大夫确实处在一个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时代,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功名富贵、金钱观念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观念的碰撞。然而,明清之际,士大夫并没有表现出贪生怕死而是很推崇殉国者,屈大均不遗余力地表彰死节,他对于在甲申之变中殉难的文人大加赞赏,称其是慷慨以死,以为大节皎然,非公卿大臣所能及。甚至屈大均将殉国一事神话,认为意图殉国者必须精诚动天,才能成就死节。
明初有一个将领叫张铨,他追随朱元璋打天下后被封为永定侯,而明末也有一个张铨却自杀殉国,前后两个张铨仿佛代表了明朝的命运,令人唏嘘。
二、明朝士大夫热衷殉国成因
在大明灭亡后,士大夫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是否为明的灭亡殉国,虽然很多士大夫继续活下去了,但是总会涉及到这个问题,因为这不仅仅是意味着王朝更迭,同时也是异族入侵,在华夷夷狄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士大夫难以接受“蛮荒、野蛮”民族的统治,和剃发令这样的政策,但是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为什么出现了很多士大夫以身殉国的历史,在这里进行简单地整理和分析。
(一)忠君思想的影响
1、传统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
忠君思想对中国士大夫的影响不言而喻,每当朝代更迭都有人殉难,南宋灭亡时宰相陆秀夫背着年仅9岁的小皇帝跳海殉国也是十分令人触动。到了明朝灭亡之际,也是如此,甚至更多。“有些殉国者对死相当热衷,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殉国可以实践仁义道德;而部分殉国者对死的态度则较为消极甚至无奈。他们或是因为死于绝望,或是想以死抵罪或借死免辱,甚或借死而逃避现实;而部分的殉国者不肯苟生,则更是源于他们对夷夏大防的执着及对儒家文化的依恋。”这是士大夫面临国家倾覆时不同的心理状况,有人认为自己“生为明人,死为明鬼”,在国家存亡之际殉国是自己的必须的职责;但是同样是有人不想效命于新朝,殉国知识为了逃避现实的苦难,或者说是免于肉体上的惩罚,而且可以获得一个好的名声。屈大均对死节的推崇已经到了可以忽略一些生前的评价,而过分关注其死节,这也造成了一部分人知识“滥竽充数”,但这些人算得上是殊途同归,不管出于怎样的考虑,都是想留下一个好的名声,与传统儒家的忠君思想脱不开干系。
2、皇帝的表率作用
除了受到传统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之外,还有皇帝作出的表率,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对臣子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明末有一部分士大夫是在崇祯皇帝自尽后走向了死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对明王朝永乐大帝迁都北京以及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的生动刻画,明朝就连皇帝都以身殉国,死于社稷,官员又怎么会临阵逃脱呢?就如左都御史李邦华知道朱由检资金后,悲痛不已,毅然决然决定自杀“主辱臣死,臣之分也,夫复何辞!但的为东宫导一去路,四庶可无憾矣,势不可为矣!”又如兵部郎中成德在临死之前的信里写到“主辱臣死,我等不能匡救,贻祸至此,惟有一死以报君耳!”
(二)明朝士大夫的责任感
明朝的士大夫大多有相当强烈的以天下为已任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又来源于明朝全面彻底地实行科举制度的事实,科举制度相对于以前实行过的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制度来说是一个更为公平的选官制度。从理论上来看,通过科举这样的制度和手段,任何一个人,无论他原来的出身如何,都有可能进入国家权力中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这对明朝士大夫的心态和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们眼中国家大事和他们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样以天下为已任的强烈的责任感,让他们不顾个人利益得失为国家斗争。
明朝的科举制虽然被很多学者诟病为八股取士,但是其选官必由科举却大幅度扩大了科举录取名额,获取功名的人要比唐宋还要多。纵然科举制度始于隋唐,但是这种考试制度还不够严谨,权贵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操纵考试,而且在明之前通过科举入仕的人数并不多。唐宋入仕的方式还有恩荫制,在宋代,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不到全部入仕数的四分之一,通过恩荫入仕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至于清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官员更像奴才,而且为了巩固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还实行了剃发令、易服令这样的政策,在这样的情形下,汉人只能小心翼翼地生存,士大夫也只能依靠阿谀奉承苟活下去。在这样的统治之下,士大夫不会表现出人格的独立和个性的尊严,也不可能对国家有什么责任感。 (三)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
心学是儒家体系的一个流派,与程朱理学的对立,在明朝产生了很大影响。尽管朝廷在极力宣传程朱理学以加强对人思想的控制,但是并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反而激起了人们的逆反。王阳明的心学认为程朱理学很是虚伪,人民心中想着当官发财,口中说着为国为民,而程朱理学也只是谋取功名利禄的手段。明朝初期的统治思想毫无疑问是程朱理学,理学家以理为世界的本原,社会皆是由此化生,理学家以之论证封建伦理纲常和君臣尊卑的合理性。
明朝前期程朱理学占据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王阳明心学开始崛起,官方的意识形态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和质疑。晚明的文人中,有很多学者都将矛头指向了程朱理学,他们认为程朱理学是假道学。在他们眼中,諸如像周敦颐、朱熹这样的大理学家,尽管名头很大,但是却是十分虚伪的,他们口中所谈皆是伦理道德,心中所求却是高官厚禄。这尚且不说,即使他们已经获取高官厚禄,达成了自己的理想,但仍然与人讲道德,说仁义,算是典型的心口不一。在心学的影响下,明朝士大夫越来越追随自己的内心,换而言之,自我意识更强了。心学的核心是致良知,而不是理学的格物致知,夸大了道德意识的能动性。而之所以说明朝士大夫的崇高气节是受之余王学的熏陶是因为阳明心学蕴含了道德的自律性。道德较之于气节,颇有相通之处。良知是天性,这是意志自由性的体现,如果被后天私欲蒙蔽,个人的偏好所左右,个人的良知将会扩充,这是心学的自我主宰、顺势而为。
三、明朝士大夫殉难的现实意义
造成明朝士大夫殉国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传统的忠君思想对士大夫群体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思想活跃和士大夫人格的更加独立,理学在明朝中后期的没落和心学的兴起对人追求自己内心产生的影响,本文着重叙述了明朝科举制度对明朝士大夫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的影响,从几个方面论述了明朝士大夫殉难的原因。
在面对生死时,明朝士大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士大夫殉难也是其气节所在,甚至不惜生命。士大夫能够以身殉难,也是其人生追求,人之立身处世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从此我们也能看到士大夫这个群体的信仰和精神操守。这对我们现如今的信仰问题、气节问题都有很大的启示。
人生价值有物质和精神之分,现在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物质文明急剧增长,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与之相悖的精神危机,我们现在也正在经历着和明朝士大夫有些类似的境遇。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逐步开放,物化社会的形成、消费主义的盛行, 严重侵蚀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根基, 淡化理想、忌谈信仰、执着于权钱色已成为现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所以,现在我们需要信仰,人的信仰崩塌会阻碍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整体推进。虽说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国家的地位,绝不能背叛祖国。精神的缺失,需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救治,文人士大夫的气节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华民族自强奋进、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戴园园. 略论明朝士大夫的气节[D].南昌大学,2013.
[2]张嵚.明朝士大夫是怎样变坏的[J].思维与智慧,2020(08):10.
[3]何冠彪.明季士大夫殉国原因剖析[J].汉学研究,1993
[4]何冠彪.论明清之际士大夫对殉国者的评价[J].汉学研究,1994
[5]陈宝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6]朱汉民.士大夫精神与中国文化[J].原道,2015(01):268-284.
[7]屈超立.论明代科举发展对选官世袭制的遏制作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1):76-80.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2)
关键词:明朝;士大夫;殉国;原因
一、明朝士大夫及其面临的社会背景
(一)士大夫概述
士大夫是中国历史特有的产物,是古代有官职在身的人或者有声望的读书人。士大夫是“大夫”和“士”两词结合而成的,“大夫”、“士”都是等级不高的贵族,故“士大夫”也被用作整个贵族阶级的统称,他们一方面参与政事,一方面传承文化,这是来自世袭的权力。而隋唐开创了科举制,选官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之前士大夫是基于门阀制度的豪门贵族;而在此之后的士大夫是因为知识能力与道德水准而进入官僚集团的,这前后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士大夫这一特殊社会阶层折射出许多社会变化,他们的精神世界帶给我们很多思考。
士大夫进入明朝之后社会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朝是一个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的时代,尤其是晚明甚至算得上激荡变革的时代了。明朝封建统治达到了一个高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在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也促使社会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士大夫的观念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一部分士大夫忙于置地买田,利用自己的权势插手各类生意从而谋取私利,所以也出现了很多关于明朝士大夫气节的讨论,也有了《明朝士大夫是怎么变坏的》这样的文章。但是在这里我想说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明朝灭亡之后以身殉国的士大夫不在少数,从明朝士大夫以受过廷杖为荣就可以略窥一二。
(二)明朝士大夫的殉难
明朝士大夫确实处在一个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时代,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功名富贵、金钱观念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观念的碰撞。然而,明清之际,士大夫并没有表现出贪生怕死而是很推崇殉国者,屈大均不遗余力地表彰死节,他对于在甲申之变中殉难的文人大加赞赏,称其是慷慨以死,以为大节皎然,非公卿大臣所能及。甚至屈大均将殉国一事神话,认为意图殉国者必须精诚动天,才能成就死节。
明初有一个将领叫张铨,他追随朱元璋打天下后被封为永定侯,而明末也有一个张铨却自杀殉国,前后两个张铨仿佛代表了明朝的命运,令人唏嘘。
二、明朝士大夫热衷殉国成因
在大明灭亡后,士大夫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是否为明的灭亡殉国,虽然很多士大夫继续活下去了,但是总会涉及到这个问题,因为这不仅仅是意味着王朝更迭,同时也是异族入侵,在华夷夷狄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士大夫难以接受“蛮荒、野蛮”民族的统治,和剃发令这样的政策,但是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为什么出现了很多士大夫以身殉国的历史,在这里进行简单地整理和分析。
(一)忠君思想的影响
1、传统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
忠君思想对中国士大夫的影响不言而喻,每当朝代更迭都有人殉难,南宋灭亡时宰相陆秀夫背着年仅9岁的小皇帝跳海殉国也是十分令人触动。到了明朝灭亡之际,也是如此,甚至更多。“有些殉国者对死相当热衷,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殉国可以实践仁义道德;而部分殉国者对死的态度则较为消极甚至无奈。他们或是因为死于绝望,或是想以死抵罪或借死免辱,甚或借死而逃避现实;而部分的殉国者不肯苟生,则更是源于他们对夷夏大防的执着及对儒家文化的依恋。”这是士大夫面临国家倾覆时不同的心理状况,有人认为自己“生为明人,死为明鬼”,在国家存亡之际殉国是自己的必须的职责;但是同样是有人不想效命于新朝,殉国知识为了逃避现实的苦难,或者说是免于肉体上的惩罚,而且可以获得一个好的名声。屈大均对死节的推崇已经到了可以忽略一些生前的评价,而过分关注其死节,这也造成了一部分人知识“滥竽充数”,但这些人算得上是殊途同归,不管出于怎样的考虑,都是想留下一个好的名声,与传统儒家的忠君思想脱不开干系。
2、皇帝的表率作用
除了受到传统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之外,还有皇帝作出的表率,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对臣子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明末有一部分士大夫是在崇祯皇帝自尽后走向了死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对明王朝永乐大帝迁都北京以及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的生动刻画,明朝就连皇帝都以身殉国,死于社稷,官员又怎么会临阵逃脱呢?就如左都御史李邦华知道朱由检资金后,悲痛不已,毅然决然决定自杀“主辱臣死,臣之分也,夫复何辞!但的为东宫导一去路,四庶可无憾矣,势不可为矣!”又如兵部郎中成德在临死之前的信里写到“主辱臣死,我等不能匡救,贻祸至此,惟有一死以报君耳!”
(二)明朝士大夫的责任感
明朝的士大夫大多有相当强烈的以天下为已任的责任感。而这种责任感又来源于明朝全面彻底地实行科举制度的事实,科举制度相对于以前实行过的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制度来说是一个更为公平的选官制度。从理论上来看,通过科举这样的制度和手段,任何一个人,无论他原来的出身如何,都有可能进入国家权力中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这对明朝士大夫的心态和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们眼中国家大事和他们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样以天下为已任的强烈的责任感,让他们不顾个人利益得失为国家斗争。
明朝的科举制虽然被很多学者诟病为八股取士,但是其选官必由科举却大幅度扩大了科举录取名额,获取功名的人要比唐宋还要多。纵然科举制度始于隋唐,但是这种考试制度还不够严谨,权贵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操纵考试,而且在明之前通过科举入仕的人数并不多。唐宋入仕的方式还有恩荫制,在宋代,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不到全部入仕数的四分之一,通过恩荫入仕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至于清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官员更像奴才,而且为了巩固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还实行了剃发令、易服令这样的政策,在这样的情形下,汉人只能小心翼翼地生存,士大夫也只能依靠阿谀奉承苟活下去。在这样的统治之下,士大夫不会表现出人格的独立和个性的尊严,也不可能对国家有什么责任感。 (三)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
心学是儒家体系的一个流派,与程朱理学的对立,在明朝产生了很大影响。尽管朝廷在极力宣传程朱理学以加强对人思想的控制,但是并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反而激起了人们的逆反。王阳明的心学认为程朱理学很是虚伪,人民心中想着当官发财,口中说着为国为民,而程朱理学也只是谋取功名利禄的手段。明朝初期的统治思想毫无疑问是程朱理学,理学家以理为世界的本原,社会皆是由此化生,理学家以之论证封建伦理纲常和君臣尊卑的合理性。
明朝前期程朱理学占据着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王阳明心学开始崛起,官方的意识形态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和质疑。晚明的文人中,有很多学者都将矛头指向了程朱理学,他们认为程朱理学是假道学。在他们眼中,諸如像周敦颐、朱熹这样的大理学家,尽管名头很大,但是却是十分虚伪的,他们口中所谈皆是伦理道德,心中所求却是高官厚禄。这尚且不说,即使他们已经获取高官厚禄,达成了自己的理想,但仍然与人讲道德,说仁义,算是典型的心口不一。在心学的影响下,明朝士大夫越来越追随自己的内心,换而言之,自我意识更强了。心学的核心是致良知,而不是理学的格物致知,夸大了道德意识的能动性。而之所以说明朝士大夫的崇高气节是受之余王学的熏陶是因为阳明心学蕴含了道德的自律性。道德较之于气节,颇有相通之处。良知是天性,这是意志自由性的体现,如果被后天私欲蒙蔽,个人的偏好所左右,个人的良知将会扩充,这是心学的自我主宰、顺势而为。
三、明朝士大夫殉难的现实意义
造成明朝士大夫殉国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传统的忠君思想对士大夫群体的影响,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思想活跃和士大夫人格的更加独立,理学在明朝中后期的没落和心学的兴起对人追求自己内心产生的影响,本文着重叙述了明朝科举制度对明朝士大夫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的影响,从几个方面论述了明朝士大夫殉难的原因。
在面对生死时,明朝士大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士大夫殉难也是其气节所在,甚至不惜生命。士大夫能够以身殉难,也是其人生追求,人之立身处世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从此我们也能看到士大夫这个群体的信仰和精神操守。这对我们现如今的信仰问题、气节问题都有很大的启示。
人生价值有物质和精神之分,现在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物质文明急剧增长,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与之相悖的精神危机,我们现在也正在经历着和明朝士大夫有些类似的境遇。改革开放以来,市场逐步开放,物化社会的形成、消费主义的盛行, 严重侵蚀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根基, 淡化理想、忌谈信仰、执着于权钱色已成为现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所以,现在我们需要信仰,人的信仰崩塌会阻碍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整体推进。虽说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确国家的地位,绝不能背叛祖国。精神的缺失,需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救治,文人士大夫的气节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华民族自强奋进、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戴园园. 略论明朝士大夫的气节[D].南昌大学,2013.
[2]张嵚.明朝士大夫是怎样变坏的[J].思维与智慧,2020(08):10.
[3]何冠彪.明季士大夫殉国原因剖析[J].汉学研究,1993
[4]何冠彪.论明清之际士大夫对殉国者的评价[J].汉学研究,1994
[5]陈宝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6]朱汉民.士大夫精神与中国文化[J].原道,2015(01):268-284.
[7]屈超立.论明代科举发展对选官世袭制的遏制作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1):76-80.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