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怀瑾先生一文谈做以“幼儿为本”的少数民族特色教育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1a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幸再次阅读南怀瑾先生的文章——《做事处事的教育从“洒扫应对”开始——南怀瑾先生饭后与学生谈话选》,感触颇深,因为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南怀瑾先生的文章,无论是其中的教育思想还是文韵都能深深的触动我,他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和发扬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推动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国人不断的进步与成长。每次阅读他的文章总有一种被洗礼的感觉,总能使自己仿佛再次回到原点,重审自己,明析思想,再次起航。此文也反复读了多次,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一、幼儿园园长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掌舵人”对构建地方特色学前教育课程的认识
  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转换,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到习惯养成再到品格塑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如今教育体制中的体现,对于幼儿阶段孩子教育需求和重点的认知,是形成新的教育课程的主导思想。其次结合幼儿园当前实际情况,如何开展有效的、适宜的教育学学活动,以“幼儿为本”为孩子健康发展作为前提。如:我园是我地区唯一一所民族幼儿园,有蒙古族、朝鲜族、回族、维吾尔族及汉族等多个民族的幼儿。把民族团结教育、蒙元文化、传统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把其纳入到教育活动中,做自己的特色教育活动,向园本生成课程努力,逐步形成一个适于本地区及本园幼儿的特色课程体系。园长的认知关系到一个幼儿园发展的方向及可能的未来,也是会涉及到孩子们成长的一个必要前提,什么样的园所氛围、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及活动课程等等,都与孩子息息相关。孩子是幼儿园教育的主体,不做好高骛远的教育,应做脚踏实地的陪伴。
  二、业务副园长要怎样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将人格教育与游戏教育相结合并使之课程化
  孩子的成长是家庭、幼儿园及社会教育的共同体,每一个环境对于孩子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中的孩子、幼儿园中的孩子和社会环境中的孩子多少存在着不同的差异。目前更多80、90后的年轻家长对于教育的理念和内涵,认知并不明确,对于孩子成长的侧重点更是掌握不清。说白了往往是自己还没有“长大”,却承担了一份培养教育孩子的职责。所以提升一个家庭环境的教育素养,发挥其教育机能,无非是个必要条件。南怀瑾先生在文中提到“洒扫、应对、进退”六个字,这是古人的教育,包括生活的教育、人格的教育,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一贯的传统。然而现阶段的家庭教育中是否会有这样的习惯培养,是否这样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在家庭环境中得以有效巩固和延伸。业务园长需要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及教育课程等等及时的与家长沟通,做到同心、同力和同步。把教育内容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细化到孩子的每一个行为。把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幼儿园阶段的教育重点,坚决杜绝“小学化”倾向在幼儿园及家长中出现。
  三、幼儿教师要怎样在游戏课程实施过程中实现儿童智力开发、习惯培养与人格养成
  首先加强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做好教师的理念提升和专业素养的培训工作。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的真谛和目前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开阔思维不断的完善和更新自我。其次,做好教师自己的定位。“师,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幼儿为本”的内容转变、形式更新,实现智力开发、习惯培养与人格养成。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看活动、看过程、看成效,不受任何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明确认知陪伴孩子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孩子成长的良好引导。千里马方需遇伯乐,每一个孩子方需遇良师。老师都能以身作则,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那么教育课程的实施成效,也就显而易见了。
  南怀瑾先生在文中提到“现在的时代搞的不中不西,不今不古,所以我们必须为下一代着想。”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锐意精华,少数民族地区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因而我们无需羡慕其它,我们应该扬长避短,解决目前的困惑,走出误区,改变自己。把中国传统的文化、礼仪教育细化到每一个环节中,根据自己实际现状,结合地区的本土资源,与民族团结、蒙元文化相结合,做自己的特色生成課程,发扬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地区文化。孩子永远是希望的代言人,是家庭、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希望,我们不能做把希望扼杀在摇篮里的教育,守护孩子、守护教育及守护国家,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为地区的幼儿教育献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练、亲切自然,再加上以情动人、条理清楚。同时,还应有恰当的停顿和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把这些语言技巧熟练应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呈现出优美快乐的课堂。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提高教育课堂教学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参与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和行为的综合表现。它是通过体育知识的深浅、体育技能的优劣、体育技术的好坏、体育意识的强弱、体育个性的突出与否来表现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适应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和未来社会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积淀。本文就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浅谈几点看法。 
期刊
中红侧沟茧蜂(Micropilits mediator)是一种昆虫内寄生蜂,其寄主涉及多种鳞翅目昆虫,包括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粘虫(Pseudaletia separate)和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
作为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传授给学生太多的知识,大部分知识的学习还得靠学生课外自学。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变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是达到不复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结合计算机学科特点,经过不断研究探索,总结了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一、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