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说到改造无外乎 “以旧改旧,以旧改新”。改造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传承的问题,通过从东方机床厂改造中认识到有的改造没有起到传承作用,这种现象在我国还普遍存在,特别指出的是近一百年的建筑遗产的改造。由此就机床厂个案展开分析,创立“新天地”模式,确立百年建筑保护立法制度,从而寻求更加合理的改造,避免一些不可挽回的失误,达到正真有效传承和保护近一百年来的建筑遗产的目的。
关键词:机床厂;改造;建筑;遗产;传承;保护
原东方机床厂1965 年由山东济南第二机床厂支援“三线建设”搬迁而来,该厂是我国机械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为国家二级企业,是全国六大重型机床厂之一。全厂职工 2100 人,厂区占地 24 公顷, 1993 年实现产值千万元。东方机床厂产品出口远销到伊朗、罗马尼亚、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2003年机床厂整体改制重组,一直到后来解体。
2016年地方政府与某公司成功签约,建设合作意向协议。该公司拟对原东方机床厂进行现代化改造,利用自身资源对原东方机床厂不动产进行具体商业招商经营管理,投资 6000 万元人民币。改造的规划图我看了,有商业区、休闲区,还有工厂的博物馆与艺术区。总之他们认为很现代,很漂亮,这种行为是缺少文化的表现。个别领导是有眼光的,但是执行者不懂艺术,不懂建筑,不懂文化,他们只懂得取悦领导,做些形象工程,当然每次竞标投资工程往往都是商人,他们当然追求商业利益。
在改造过程中我有时候路过工厂,看到了把以往的机器设备拆掉,当作废铁卖掉,真是太可惜了,这些东西能值几个钱?
如果我们保留下来,这些轧钢的钢材深深地镶嵌地下,地下长长的沟壑,煞是好看,有历史感,有岁月的穿梭,让人浮想联翩。以前工人锻造机器场面跃入眼前,形成一幅幅感染的画面。我真的想不明白,这三百多亩的工厂为什么不保留原来大体模样,作为一个活体博物馆,硬要把哪些机器集中到一个大房间形成所谓的“博物馆”。要知道活体博物馆就是不集中在一个指定的硬性的地方集中展示,而是还原机器本身工作的地方,尽管它残缺不堪,但我们依然感受到它当年的雄姿和气魄。这样我们可以在这里残缺处地方,比如嵌入地下的钢材形成的钢铁深沟,立上一个牌子,写上说明,或者在旁边摆放一台电脑,还原以前六十年代机器生产的模拟场景。这才是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当游客到这里来到处看到的都是博物馆,到处都是历史的穿越感和身临其境感,同时,空地照样可以作为商业区,比如咖啡馆就可以因地制宜,合理地和这些机器安放一起,未尝不可。为什么要把机器残缺钢材挖走,把长长的沟壑重新填平,再重新规划成休闲区——咖啡馆?简直可笑。我们可以不分博物馆,不分艺术区,不分休闲区,我们应该把它们混在一起,穿插在不同区域内,这样就变成了一个活的集艺术、休闲、文化、游乐、观光和旅游为一体移动的博物馆。
有一句话常说,中国人就是喜欢破坏,把旧的东西毁掉,变成新的,过一段时间后又来伪造旧的,这不是掩耳盗铃吗?多么可笑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在中国许多城市经常发生,大家可以过滤一下我们身边不就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吗?
在整个改造机床厂过程中更有我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五、六十年代的工厂铁门被拆卸下来当废铁卖了,换成新的其它的门;以前的铁框推拉窗户,全部换成了新的铝合金玻璃斜拉窗户(因为现代)。为什么不把原来生锈的铁门、铁窗刷上新漆,修理修理,保持原来的风貌呢?接下来又开始大换血把以前的瓦片全部毁掉,换上新的玻璃以及其它的瓦,每栋房子改造下来唯一没有动的就是墙砖。这样改造谈何保护!谈何传承!谈何文化!整个厂区完全改变原有的格局,所谓的休闲区、艺术区、娱乐区、商业区,已经把这个历史老区切割得支离破碎。在我与许多老工人谈话中了解他们以前的工厂旧貌,他们是多么骄傲自豪,当他们看到眼前的改造,泪流满面,说道:“变了! 一切都变了! 全都毁了!没有办法!”从他们的感叹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工人们对工厂无限的爱和伤痛。
作为公共艺术工作者我也很伤痛,我跑到他们改造指挥中心,建议他们上网去看看上海淮海路的新天地,也可以看看北京的798艺术中心。这就是很好的榜样,然而他们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因為方案早已定好,不可能更改。这就是所谓的打造“三线文化创意园”。 “2017 年 6 月 16 日在召开三线文化创意园(匀集·原东方机床厂)见面会,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三线文化创意园的规划建设情况。通过对原东方机床厂的改造,将现代艺术思想融入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当中,同时与周边滨河景观带形成呼应,既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需求,又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正应了有的人就是喜欢搞破坏这句话。谈何工业遗产,哪里还有遗产传承、保护!就是几块墙砖的工业遗产,该保留的东西全部都毁了,还有文化遗产吗?我觉得改造要顺应民意,遵从历史,保存遗产,尊重文化,适当艺术。机床厂改造最后结果应该是:让在这里的工作过的老工人们好像回到了五六十年代,穿越了历史的感觉。这就要顺应民意,遵从历史,保存遗产,尊重文化,让外地人有不同异域的好奇感。这就要体现当地民俗民风;让年轻人有当代的时代之感。这就要适当的艺术和当代的元素充实其内容和文化,让外国人有异国情调和特定的民族之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们来看看上海新天地的改造。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一个展现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是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在新天地项目开发之前,这里是一片拥有近一个世纪历史的石库门里弄建筑。从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石库门建筑有着深深的历史烙印,它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更是代表了近代的上海历史文化。石库门建筑的清水砖墙,是这种建筑的特色之一,为了强调历史感,设计师决定保留原有的砖、原有的瓦作为建材。在老房子内加装了现代化设施,包括地底光纤电缆和空调系统,确保房屋的功能更完善和可靠,如今的新天地已经成为了上海的新地标。 2003 年 11 月 3 日,上海新天地北里(兴业路以北部分)荣获 2003 年度 Urban Land Institute (ULI) Award for Excellence 大奖。该奖项是于 1979 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设立,目的为表扬世界各地理念创新、设计卓越、具有经济效益以及有助提升环境品质的房地产发展项目,堪称房地产发展界最高荣誉的国际性奖项。据悉,本年度世界范围内共有 10 个项目上榜,上海新天地北里是首度获此殊荣的中国内地项目。2004 年 12 月 30 日,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奖。
这就是标杆,这就是好的模式,为什么不用呢?这样类似的事情全国到处都有,比如某乡镇,很久以前交通不发达,全国很多地方都以水路作为交通运输渠道,因此这里就成为了当时很繁华的码头和集市。解放后这里修通公路,改变以往的交通运输方式,这里的码头慢慢失去了历史的交通地位和角色。但是那山坡上的天街上层层叠加的石阶,被雨水冲刷和人流踩踏成圆润光滑的台阶石,还有那错落有致依山而建的商铺依然显示了当年的繁华与热闹。每年旅游者、摄影爱好者、艺术家纷至沓来,在2010年当地基层干部看到这里破败不堪还有这么多人来游玩,于是他们召开了会议决定把这里改造一下。他们认为这里这么差都有人来,我们修好一点肯定来的人更多,于是说干就干,买来水泥把这石头天街全部盖住修平,这以后很少有人来观看这里的天街,当地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别人要看的不是水泥地,钢筋水泥全世界到处都是,有什么好看的,别人看的就是那天街石头打上历史的烙印和痕迹,看的是文化、历史和遗产。
众所周知,我国现代著名的建筑家、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先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改造北京城的时候建议不要拆除北京城的古城墙,当时他抱着拆除的砖头痛哭流涕,至今北京普通的四合院都很难找了。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还普遍存在这,特别是最近近一百年的建筑还没有成为文物保护之列。它们正在消失,且速度很快,它又是一个盲区,往往又是改造的对象。全国各个地方和城市都有以前的老工业区、老工厂、老建筑等。这里我强烈呼吁文化部门和当地政府加强文化宣传,加强广大民众有关遗产保护知识的学习;呼吁建设部和监管部门一定要起到监管作用,监督好房地产商的开发,尊重知识,尊重文化,尊重建筑人才;走群众路线,服务群众,在西方欧洲国家和日本好的建筑、公共艺术、景观建设都有接受民众的意见,项目改造和开发前,应该设立民意调查机构;在美国、英国、日本等设立“百分比艺术建筑”[1]法律,也希望我们国家早一点在这方面立法,只有利用法律手段才是最好的保護途径;资金支撑:政府专款保护,基金赞助;设立工作人员,专人看护;改造要借鉴好的模式,例如新天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我们祖国近一百年以来的建筑遗产!
注释:
[1]百分比艺术建筑:“百分比艺术建筑”(Percent of Art Program),它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它的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人们通常将这种作法称之为“百分比艺术建设”。
参考文献:
[1]黔南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黔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M].贵州:黔南州政协,1993.
[2]贵州省都匀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都匀年鉴[M].贵州:贵州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向芸灏,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王淑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关键词:机床厂;改造;建筑;遗产;传承;保护
原东方机床厂1965 年由山东济南第二机床厂支援“三线建设”搬迁而来,该厂是我国机械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为国家二级企业,是全国六大重型机床厂之一。全厂职工 2100 人,厂区占地 24 公顷, 1993 年实现产值千万元。东方机床厂产品出口远销到伊朗、罗马尼亚、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2003年机床厂整体改制重组,一直到后来解体。
2016年地方政府与某公司成功签约,建设合作意向协议。该公司拟对原东方机床厂进行现代化改造,利用自身资源对原东方机床厂不动产进行具体商业招商经营管理,投资 6000 万元人民币。改造的规划图我看了,有商业区、休闲区,还有工厂的博物馆与艺术区。总之他们认为很现代,很漂亮,这种行为是缺少文化的表现。个别领导是有眼光的,但是执行者不懂艺术,不懂建筑,不懂文化,他们只懂得取悦领导,做些形象工程,当然每次竞标投资工程往往都是商人,他们当然追求商业利益。
在改造过程中我有时候路过工厂,看到了把以往的机器设备拆掉,当作废铁卖掉,真是太可惜了,这些东西能值几个钱?
如果我们保留下来,这些轧钢的钢材深深地镶嵌地下,地下长长的沟壑,煞是好看,有历史感,有岁月的穿梭,让人浮想联翩。以前工人锻造机器场面跃入眼前,形成一幅幅感染的画面。我真的想不明白,这三百多亩的工厂为什么不保留原来大体模样,作为一个活体博物馆,硬要把哪些机器集中到一个大房间形成所谓的“博物馆”。要知道活体博物馆就是不集中在一个指定的硬性的地方集中展示,而是还原机器本身工作的地方,尽管它残缺不堪,但我们依然感受到它当年的雄姿和气魄。这样我们可以在这里残缺处地方,比如嵌入地下的钢材形成的钢铁深沟,立上一个牌子,写上说明,或者在旁边摆放一台电脑,还原以前六十年代机器生产的模拟场景。这才是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当游客到这里来到处看到的都是博物馆,到处都是历史的穿越感和身临其境感,同时,空地照样可以作为商业区,比如咖啡馆就可以因地制宜,合理地和这些机器安放一起,未尝不可。为什么要把机器残缺钢材挖走,把长长的沟壑重新填平,再重新规划成休闲区——咖啡馆?简直可笑。我们可以不分博物馆,不分艺术区,不分休闲区,我们应该把它们混在一起,穿插在不同区域内,这样就变成了一个活的集艺术、休闲、文化、游乐、观光和旅游为一体移动的博物馆。
有一句话常说,中国人就是喜欢破坏,把旧的东西毁掉,变成新的,过一段时间后又来伪造旧的,这不是掩耳盗铃吗?多么可笑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在中国许多城市经常发生,大家可以过滤一下我们身边不就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吗?
在整个改造机床厂过程中更有我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五、六十年代的工厂铁门被拆卸下来当废铁卖了,换成新的其它的门;以前的铁框推拉窗户,全部换成了新的铝合金玻璃斜拉窗户(因为现代)。为什么不把原来生锈的铁门、铁窗刷上新漆,修理修理,保持原来的风貌呢?接下来又开始大换血把以前的瓦片全部毁掉,换上新的玻璃以及其它的瓦,每栋房子改造下来唯一没有动的就是墙砖。这样改造谈何保护!谈何传承!谈何文化!整个厂区完全改变原有的格局,所谓的休闲区、艺术区、娱乐区、商业区,已经把这个历史老区切割得支离破碎。在我与许多老工人谈话中了解他们以前的工厂旧貌,他们是多么骄傲自豪,当他们看到眼前的改造,泪流满面,说道:“变了! 一切都变了! 全都毁了!没有办法!”从他们的感叹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工人们对工厂无限的爱和伤痛。
作为公共艺术工作者我也很伤痛,我跑到他们改造指挥中心,建议他们上网去看看上海淮海路的新天地,也可以看看北京的798艺术中心。这就是很好的榜样,然而他们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因為方案早已定好,不可能更改。这就是所谓的打造“三线文化创意园”。 “2017 年 6 月 16 日在召开三线文化创意园(匀集·原东方机床厂)见面会,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三线文化创意园的规划建设情况。通过对原东方机床厂的改造,将现代艺术思想融入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当中,同时与周边滨河景观带形成呼应,既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需求,又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正应了有的人就是喜欢搞破坏这句话。谈何工业遗产,哪里还有遗产传承、保护!就是几块墙砖的工业遗产,该保留的东西全部都毁了,还有文化遗产吗?我觉得改造要顺应民意,遵从历史,保存遗产,尊重文化,适当艺术。机床厂改造最后结果应该是:让在这里的工作过的老工人们好像回到了五六十年代,穿越了历史的感觉。这就要顺应民意,遵从历史,保存遗产,尊重文化,让外地人有不同异域的好奇感。这就要体现当地民俗民风;让年轻人有当代的时代之感。这就要适当的艺术和当代的元素充实其内容和文化,让外国人有异国情调和特定的民族之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们来看看上海新天地的改造。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一个展现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是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在新天地项目开发之前,这里是一片拥有近一个世纪历史的石库门里弄建筑。从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石库门建筑有着深深的历史烙印,它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更是代表了近代的上海历史文化。石库门建筑的清水砖墙,是这种建筑的特色之一,为了强调历史感,设计师决定保留原有的砖、原有的瓦作为建材。在老房子内加装了现代化设施,包括地底光纤电缆和空调系统,确保房屋的功能更完善和可靠,如今的新天地已经成为了上海的新地标。 2003 年 11 月 3 日,上海新天地北里(兴业路以北部分)荣获 2003 年度 Urban Land Institute (ULI) Award for Excellence 大奖。该奖项是于 1979 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设立,目的为表扬世界各地理念创新、设计卓越、具有经济效益以及有助提升环境品质的房地产发展项目,堪称房地产发展界最高荣誉的国际性奖项。据悉,本年度世界范围内共有 10 个项目上榜,上海新天地北里是首度获此殊荣的中国内地项目。2004 年 12 月 30 日,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奖。
这就是标杆,这就是好的模式,为什么不用呢?这样类似的事情全国到处都有,比如某乡镇,很久以前交通不发达,全国很多地方都以水路作为交通运输渠道,因此这里就成为了当时很繁华的码头和集市。解放后这里修通公路,改变以往的交通运输方式,这里的码头慢慢失去了历史的交通地位和角色。但是那山坡上的天街上层层叠加的石阶,被雨水冲刷和人流踩踏成圆润光滑的台阶石,还有那错落有致依山而建的商铺依然显示了当年的繁华与热闹。每年旅游者、摄影爱好者、艺术家纷至沓来,在2010年当地基层干部看到这里破败不堪还有这么多人来游玩,于是他们召开了会议决定把这里改造一下。他们认为这里这么差都有人来,我们修好一点肯定来的人更多,于是说干就干,买来水泥把这石头天街全部盖住修平,这以后很少有人来观看这里的天街,当地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别人要看的不是水泥地,钢筋水泥全世界到处都是,有什么好看的,别人看的就是那天街石头打上历史的烙印和痕迹,看的是文化、历史和遗产。
众所周知,我国现代著名的建筑家、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先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改造北京城的时候建议不要拆除北京城的古城墙,当时他抱着拆除的砖头痛哭流涕,至今北京普通的四合院都很难找了。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还普遍存在这,特别是最近近一百年的建筑还没有成为文物保护之列。它们正在消失,且速度很快,它又是一个盲区,往往又是改造的对象。全国各个地方和城市都有以前的老工业区、老工厂、老建筑等。这里我强烈呼吁文化部门和当地政府加强文化宣传,加强广大民众有关遗产保护知识的学习;呼吁建设部和监管部门一定要起到监管作用,监督好房地产商的开发,尊重知识,尊重文化,尊重建筑人才;走群众路线,服务群众,在西方欧洲国家和日本好的建筑、公共艺术、景观建设都有接受民众的意见,项目改造和开发前,应该设立民意调查机构;在美国、英国、日本等设立“百分比艺术建筑”[1]法律,也希望我们国家早一点在这方面立法,只有利用法律手段才是最好的保護途径;资金支撑:政府专款保护,基金赞助;设立工作人员,专人看护;改造要借鉴好的模式,例如新天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我们祖国近一百年以来的建筑遗产!
注释:
[1]百分比艺术建筑:“百分比艺术建筑”(Percent of Art Program),它的基本涵义是:用艺术来从事环境建设,使艺术与周围环境融合,因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公众艺术。它的作法是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以有效的立法形式,规定在公共工程建设总经费中提出若干百分比作为艺术基金,它仅限于用作公共艺术品建设与创作的开支。人们通常将这种作法称之为“百分比艺术建设”。
参考文献:
[1]黔南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黔南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M].贵州:黔南州政协,1993.
[2]贵州省都匀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都匀年鉴[M].贵州:贵州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向芸灏,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王淑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