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猩球崛起》是2011年上映的科幻电影,因其优秀的票房和获奖表现,随后又拍摄了第二部与第三部,分别是2014年上映的《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和2017年上映的《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组成了三部曲。本文从影片中的史诗性、英雄塑造和内容寓言三方面入手,运用理论研究和对电影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来分析这一系列电影,试图从史诗电影的由来入手,论述影片对主角三种英雄性格的塑造,对人类历史的影射和其具有的赛博格式寓言。
【关键词】:史诗;科幻;英雄;赛博格
《猩球崛起》三部曲是《人猿星球》系列电影的前传。《人猿星球》改编自法国作家皮埃尔·布尔于1963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人类宇航员前往未来, 发现地球被有智慧的人猿占领,而人类退化到了原始社群状态的一系列故事。《猩球崛起》在2011年上映,在之后的2014年与2017年相继推出《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和《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形成系列三部曲。其故事发生在现代,猿类在制药公司的动物实验中获得与人类相当的智力,而由此引发的猿流感杀死全球九成的人类,剩下的人类和猿类展开了争夺地球控制权的战争。
1.史诗电影的由来
与一般电影观众的印象不同,史诗电影的出现源自电影的危机。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作为生产者的作者》等文章中论述了以摄影和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艺术是如何毁灭传统艺术的根基,改写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被称为“技术性视观”,简而言之,我们的观看方式受到技术媒介的深刻影响。史诗电影的出现正是为了对抗电视给电影行业带来的冲击。在1950-1960年代,以美国各大电影公司为主的电影生产者们为挽回观众不断推出新的技术,以更宽阔的畫幅比例、更好的音响系统、更宏大的视听空间以及超前点映等商业手段制造了《暴君焚城录》《宾虚》《圣袍千秋》《十诫》等以宗教故事为蓝本的史诗电影。
现在看来,这一时期被生产的一批宗教史诗电影,非但没有完成拯救电影票房的任务,因其投资巨大,甚至拖垮了几家电影公司,但史诗电影的一些基本风格和元素在此得以奠定,即宏伟的画面,深刻的主题以及圣人事迹。
从故事题材上看,宗教史诗电影的剧本并非编剧的虚构,它和文学类型上的史诗一样,都有着历史典故或宗教故事的基础。后来史诗电影的题材不断拓展,以《荒野大镖客》《搜索者》《阿拉伯的劳伦斯》为代表的电影将叙事的时代延伸到20世纪。在当代的电影类别中,“史诗”一词同样可以指代虚构的作品,如《星球大战》《人猿星球》《2001太空漫游》《指环王》等人物众多,故事线索复杂,世界观庞大的作品,作为科幻太空史诗、魔幻史诗被归入史诗电影的子类别。总的来说,史诗电影的主要情节往往是以重大的事件为背景,讲述英雄或者圣人为了拯救或者保卫族群,反抗压迫者,克服来自大自然或者邪恶势力的挑战,引领人们走向美好未来的故事。
2.主角凯撒代表的三种英雄形象
得益于电脑特级的进步,作为电影主角的猩猩凯撒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猩球崛起》选择猩猩作为主角,它不是传统史诗电影中的人类英雄圣贤,却让我们在观看时常常模糊二者的区别。和通常史诗电影中的英雄人物一样,凯撒具有能力、决心和道德,在公共领域展现的是值得被模仿、被传颂的事迹。在三部曲中,凯撒的英雄原型可以分别被概括为宗教英雄、悲剧英雄和孤胆英雄。
凯撒在第一部中带领猩猩们穿过人类的重重阻拦,前往象征自由之地的红杉林,故事在文本上像极了摩西带领族人离开埃及前往迦南。在宗教叙事里,摩西作为神之代言人的公信力来自神迹,不论是开红海、凿石出水还是铜仗变蛇都是以超越人类能力的方式来驯化引导族人。对电影故事里的猿族来说,凯撒用药剂提升他们的智力,其手段在猿类看来无异于神迹,凯撒不仅是猿族的领袖,也是高智商猿族的缔造者。如果将凯撒与摩西,科学家威尔与埃及公主,猿族与以色列人,制药公司与埃及,红杉林与迦南这些元素对照起来看,就会发现《猩球崛起》明显带有宗教神话故事的痕迹。
如果说宗教英雄的根基是宗教叙事中神的慈悲与威严的降格通道,那么悲剧英雄的成立仰赖的是作为人的道德。俄狄浦斯是悲剧英雄的代表,面对命中注定的罪行,以罪人的标准惩罚自我,选择主动承担罪恶是人对命运的彻底否定。这类英雄一般具有智慧、行动力和道德,但往往事与愿违。导演还在第二部中加入了莎士比亚悲剧中常见的要素,如王者被身边的人暗杀,王子被教唆向错误的对象复仇并最终发现真相等桥段。凯撒与马尔科姆,科巴与德雷福斯分别作为各自阵营的鸽派和鹰派,也应证了凯撒对人类和猿类本没有什么区别的论断,与第一部中科技和偶然引发的对人和猿类隐晦的种族讨论不同,在这里凯撒区分二者的标准是道德与否,这实际上是“好人”和“坏人”的跨种族分类。恪守道德的凯撒事与愿违,主动承受战争的后果,正是悲剧英雄的经典行为范式。
在第三部中,凯撒的妻儿被上校杀害,怒火中烧的凯撒独自踏上复仇之路。一人一马在旷野中前行,以及与诺娃相遇的那场室内戏的拍法都指向西部片。作为类型片的西部片,主角往往是孤胆英雄,这类英雄卓尔不群,大多有着与种族冲突相关的原因无法融入社群,即便解决了矛盾,他们的归属还是莽莽荒野。导演在这里用影像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故事逻辑,是身陷类型片结构的模式化刻奇。《罗根》和《疯狂麦克斯4》甚至为了更接近西部片年代感推出了黑白的版本,从什么时候开始,表现暮年的英雄一定要套用西部片!
3.影片引申出的两则寓言
阿西莫夫作为美国科幻黄金时期文化推手之一,在其论述中,科幻作品必需描述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不同,而原因是科学技术水准的改变。诚然,科技是科幻电影与其他电影类别的重要区别,但科幻电影的主题不仅是科技,可以囊括几乎所有我们热衷的讨论议题。
带有幻想性质的电影追求真实感,即便是虚构的电影也要和现实世界做一些连接,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魔法世界与现实世界同时共存;《星球大战》片头故事提要的第一句是“很久很久以前……”;《异形》中人类探索太空的目的是寻找自身的起源;《变形金刚》将人类历史进程和塞伯坦文明联系起来用的都是以真实桥接想象来营造史诗感的方法。在《猩球崛起》里人和猿类的对立某种意义上是人类祖先智人与其他人类的历史斗争的重现,借用变形金刚系列的动画片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猛兽侠》中的一句台词,“未来的种子深埋在过去之中”,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对过去的重新演绎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未来的寓言。
以《龙与地下城》为代表的西方魔幻体系里,同时存在着不同的智慧种族,比如矮人、精灵、兽人等,每个种族有各自的语言、宗教和文明。我们虽常以人类自居,但在严格的动物分类中我们是智人,曾经的地球上也有其他和我们的祖先同样具有智慧,会使用工具,信仰原始宗教的人类。与魔幻体系的设定不同,智人和其他人类之间有生殖隔离,无法产生可育后代。《星球崛起》里的猿族和人类的关系则更进一步,作为猿族缔造者的凯撒经历过人类的教育和家庭生活,猿族直接继承了人类的语言。第三部里凯撒问驴子,“你还有什么值得被救赎”。“救赎”是个明确的宗教词汇,影片在这一点上同样失于影像逻辑胜过故事逻辑,影片末尾猿族的萬里跋涉,毛里斯承诺传承凯撒故事,以及凯撒那句“我把你们带回家了”,生硬地将影片拉回到和《出埃及记》互文对照中去。
我认为,《猩球崛起》里的另一个寓言常被误以为是生态主义的,人类肆意扩展生态位,最终被自己发明制造的东西取代,常沿此路径引申到对人工智能的讨论中去。实际上,这则寓言是赛博格式的。赛博格最早是于20世纪六十年代被提出的假设,通过科技手段改造宇航员的身体,拓展其在太空中的生存能力。赛博格最明显的标志是人与机械、有机体和无机体的结合,赛博朋克作为科幻文化的一支,由此发展到炭基生命与硅基生命的讨论中去。唐纳·哈拉维在《赛博宣言:1980年代的科学、技术 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一文中指出,在科学假设赛博格转化进入流行文化赛博朋克的过程里,经历了三处边界的崩溃,其中一处就是人和动物的边界。边界崩溃带来了几个关乎我们本体论的疑问,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什么?意识能否脱离身体达成另类的永生?硅基生命可以被定义为生命吗?凯撒放弃对上校的复仇不是因为心慈手软或悲剧英雄的性格,而是上校被病毒感染导致智力退化,失去了被称之为人的东西,凯撒复仇的对象消失了。在这里,强调意识为人之本体的论调明显属于赛博朋克的范畴。
结语
《人猿星球》诞生的时代正赶上史诗电影和科幻文化兴起的热潮,其里程碑的意义在于将太空科幻电影的表达扩展到进化与起源的具体进程中,《猩球崛起》三部曲可以说是对这一命题的现代演绎。相比前作,《猩球崛起》无疑更具观赏性,但其构建影片的核心已然变成了电影范式的挪用和拼接,缺少前作中惊鸿一瞥就能震慑人心的力量,这种震撼很大程度上来自电影学之外。
参考文献:
[1][德]本雅明,陶林译,单向街[C],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2]齐隆壬,电影符号学:从古典到数位时代(新版)[M],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13.
[3][美]约翰·贝尔顿,米静译,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第二版)[M],世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美]唐纳·哈拉维,汪民安译,赛博宣言:1980年代的科学、技术 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J],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史诗;科幻;英雄;赛博格
《猩球崛起》三部曲是《人猿星球》系列电影的前传。《人猿星球》改编自法国作家皮埃尔·布尔于1963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人类宇航员前往未来, 发现地球被有智慧的人猿占领,而人类退化到了原始社群状态的一系列故事。《猩球崛起》在2011年上映,在之后的2014年与2017年相继推出《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和《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形成系列三部曲。其故事发生在现代,猿类在制药公司的动物实验中获得与人类相当的智力,而由此引发的猿流感杀死全球九成的人类,剩下的人类和猿类展开了争夺地球控制权的战争。
1.史诗电影的由来
与一般电影观众的印象不同,史诗电影的出现源自电影的危机。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作为生产者的作者》等文章中论述了以摄影和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艺术是如何毁灭传统艺术的根基,改写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被称为“技术性视观”,简而言之,我们的观看方式受到技术媒介的深刻影响。史诗电影的出现正是为了对抗电视给电影行业带来的冲击。在1950-1960年代,以美国各大电影公司为主的电影生产者们为挽回观众不断推出新的技术,以更宽阔的畫幅比例、更好的音响系统、更宏大的视听空间以及超前点映等商业手段制造了《暴君焚城录》《宾虚》《圣袍千秋》《十诫》等以宗教故事为蓝本的史诗电影。
现在看来,这一时期被生产的一批宗教史诗电影,非但没有完成拯救电影票房的任务,因其投资巨大,甚至拖垮了几家电影公司,但史诗电影的一些基本风格和元素在此得以奠定,即宏伟的画面,深刻的主题以及圣人事迹。
从故事题材上看,宗教史诗电影的剧本并非编剧的虚构,它和文学类型上的史诗一样,都有着历史典故或宗教故事的基础。后来史诗电影的题材不断拓展,以《荒野大镖客》《搜索者》《阿拉伯的劳伦斯》为代表的电影将叙事的时代延伸到20世纪。在当代的电影类别中,“史诗”一词同样可以指代虚构的作品,如《星球大战》《人猿星球》《2001太空漫游》《指环王》等人物众多,故事线索复杂,世界观庞大的作品,作为科幻太空史诗、魔幻史诗被归入史诗电影的子类别。总的来说,史诗电影的主要情节往往是以重大的事件为背景,讲述英雄或者圣人为了拯救或者保卫族群,反抗压迫者,克服来自大自然或者邪恶势力的挑战,引领人们走向美好未来的故事。
2.主角凯撒代表的三种英雄形象
得益于电脑特级的进步,作为电影主角的猩猩凯撒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猩球崛起》选择猩猩作为主角,它不是传统史诗电影中的人类英雄圣贤,却让我们在观看时常常模糊二者的区别。和通常史诗电影中的英雄人物一样,凯撒具有能力、决心和道德,在公共领域展现的是值得被模仿、被传颂的事迹。在三部曲中,凯撒的英雄原型可以分别被概括为宗教英雄、悲剧英雄和孤胆英雄。
凯撒在第一部中带领猩猩们穿过人类的重重阻拦,前往象征自由之地的红杉林,故事在文本上像极了摩西带领族人离开埃及前往迦南。在宗教叙事里,摩西作为神之代言人的公信力来自神迹,不论是开红海、凿石出水还是铜仗变蛇都是以超越人类能力的方式来驯化引导族人。对电影故事里的猿族来说,凯撒用药剂提升他们的智力,其手段在猿类看来无异于神迹,凯撒不仅是猿族的领袖,也是高智商猿族的缔造者。如果将凯撒与摩西,科学家威尔与埃及公主,猿族与以色列人,制药公司与埃及,红杉林与迦南这些元素对照起来看,就会发现《猩球崛起》明显带有宗教神话故事的痕迹。
如果说宗教英雄的根基是宗教叙事中神的慈悲与威严的降格通道,那么悲剧英雄的成立仰赖的是作为人的道德。俄狄浦斯是悲剧英雄的代表,面对命中注定的罪行,以罪人的标准惩罚自我,选择主动承担罪恶是人对命运的彻底否定。这类英雄一般具有智慧、行动力和道德,但往往事与愿违。导演还在第二部中加入了莎士比亚悲剧中常见的要素,如王者被身边的人暗杀,王子被教唆向错误的对象复仇并最终发现真相等桥段。凯撒与马尔科姆,科巴与德雷福斯分别作为各自阵营的鸽派和鹰派,也应证了凯撒对人类和猿类本没有什么区别的论断,与第一部中科技和偶然引发的对人和猿类隐晦的种族讨论不同,在这里凯撒区分二者的标准是道德与否,这实际上是“好人”和“坏人”的跨种族分类。恪守道德的凯撒事与愿违,主动承受战争的后果,正是悲剧英雄的经典行为范式。
在第三部中,凯撒的妻儿被上校杀害,怒火中烧的凯撒独自踏上复仇之路。一人一马在旷野中前行,以及与诺娃相遇的那场室内戏的拍法都指向西部片。作为类型片的西部片,主角往往是孤胆英雄,这类英雄卓尔不群,大多有着与种族冲突相关的原因无法融入社群,即便解决了矛盾,他们的归属还是莽莽荒野。导演在这里用影像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故事逻辑,是身陷类型片结构的模式化刻奇。《罗根》和《疯狂麦克斯4》甚至为了更接近西部片年代感推出了黑白的版本,从什么时候开始,表现暮年的英雄一定要套用西部片!
3.影片引申出的两则寓言
阿西莫夫作为美国科幻黄金时期文化推手之一,在其论述中,科幻作品必需描述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不同,而原因是科学技术水准的改变。诚然,科技是科幻电影与其他电影类别的重要区别,但科幻电影的主题不仅是科技,可以囊括几乎所有我们热衷的讨论议题。
带有幻想性质的电影追求真实感,即便是虚构的电影也要和现实世界做一些连接,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魔法世界与现实世界同时共存;《星球大战》片头故事提要的第一句是“很久很久以前……”;《异形》中人类探索太空的目的是寻找自身的起源;《变形金刚》将人类历史进程和塞伯坦文明联系起来用的都是以真实桥接想象来营造史诗感的方法。在《猩球崛起》里人和猿类的对立某种意义上是人类祖先智人与其他人类的历史斗争的重现,借用变形金刚系列的动画片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猛兽侠》中的一句台词,“未来的种子深埋在过去之中”,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对过去的重新演绎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未来的寓言。
以《龙与地下城》为代表的西方魔幻体系里,同时存在着不同的智慧种族,比如矮人、精灵、兽人等,每个种族有各自的语言、宗教和文明。我们虽常以人类自居,但在严格的动物分类中我们是智人,曾经的地球上也有其他和我们的祖先同样具有智慧,会使用工具,信仰原始宗教的人类。与魔幻体系的设定不同,智人和其他人类之间有生殖隔离,无法产生可育后代。《星球崛起》里的猿族和人类的关系则更进一步,作为猿族缔造者的凯撒经历过人类的教育和家庭生活,猿族直接继承了人类的语言。第三部里凯撒问驴子,“你还有什么值得被救赎”。“救赎”是个明确的宗教词汇,影片在这一点上同样失于影像逻辑胜过故事逻辑,影片末尾猿族的萬里跋涉,毛里斯承诺传承凯撒故事,以及凯撒那句“我把你们带回家了”,生硬地将影片拉回到和《出埃及记》互文对照中去。
我认为,《猩球崛起》里的另一个寓言常被误以为是生态主义的,人类肆意扩展生态位,最终被自己发明制造的东西取代,常沿此路径引申到对人工智能的讨论中去。实际上,这则寓言是赛博格式的。赛博格最早是于20世纪六十年代被提出的假设,通过科技手段改造宇航员的身体,拓展其在太空中的生存能力。赛博格最明显的标志是人与机械、有机体和无机体的结合,赛博朋克作为科幻文化的一支,由此发展到炭基生命与硅基生命的讨论中去。唐纳·哈拉维在《赛博宣言:1980年代的科学、技术 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一文中指出,在科学假设赛博格转化进入流行文化赛博朋克的过程里,经历了三处边界的崩溃,其中一处就是人和动物的边界。边界崩溃带来了几个关乎我们本体论的疑问,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什么?意识能否脱离身体达成另类的永生?硅基生命可以被定义为生命吗?凯撒放弃对上校的复仇不是因为心慈手软或悲剧英雄的性格,而是上校被病毒感染导致智力退化,失去了被称之为人的东西,凯撒复仇的对象消失了。在这里,强调意识为人之本体的论调明显属于赛博朋克的范畴。
结语
《人猿星球》诞生的时代正赶上史诗电影和科幻文化兴起的热潮,其里程碑的意义在于将太空科幻电影的表达扩展到进化与起源的具体进程中,《猩球崛起》三部曲可以说是对这一命题的现代演绎。相比前作,《猩球崛起》无疑更具观赏性,但其构建影片的核心已然变成了电影范式的挪用和拼接,缺少前作中惊鸿一瞥就能震慑人心的力量,这种震撼很大程度上来自电影学之外。
参考文献:
[1][德]本雅明,陶林译,单向街[C],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2]齐隆壬,电影符号学:从古典到数位时代(新版)[M],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13.
[3][美]约翰·贝尔顿,米静译,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第二版)[M],世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美]唐纳·哈拉维,汪民安译,赛博宣言:1980年代的科学、技术 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J],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