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前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通过学前音乐教育的开展,能够使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下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培养的是启蒙阶段的幼儿,音乐教育又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门槛低,音乐学习无基础。她们的歌唱音准和音乐素养,关系着千千万万学前儿童的基本音乐素质。因此,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显得更加重要。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是我国各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的入学必考科目和入校后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是目前声乐、器乐考级必须配套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培养学习音乐人的全面音乐素质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音乐知识的获得与音乐兴趣的培养主要依靠的就是幼儿园老师,但现在笔者对所教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走访、问卷调查等,了解到情况不容乐观。
1.生源
学生入学零门槛,大多数是中考没有被高中录取的学生,他们普遍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追逐热门专业,并没有根据自身优势的发展考虑专业选择,很多学生对学前专业并不十分了解,在专业学习上造成一定的障碍。
2.专业知识
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零基础,乐谱不认识,很多学生连音阶都不会唱,更有不敢张口唱的学生。每个年级几乎找不到会一门乐器的学生,近98%的学生不认识五线谱,好多学生存在唱歌跑调的现象。
3.对音乐的理解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相对比较盲目,只喜欢流行歌曲,大部分学生歌唱时表现得很自我,想怎么唱就怎么唱,不识谱,不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途径
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对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一)加强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新生入学后,采取专业教师讲座、布置专业知识宣传栏、去幼儿园参观学习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专业教育,让她们很好地了解幼教行业特点,明确从事幼教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幼教职业意识。
(二)理论指导与技能学习,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理论指导是技能学习的前提,识谱是基础,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就是要先认识音符。音乐教学如果没有准确的理论引导,实践就会变得盲目、停滞。所以,乐理和视唱练耳学习是我们的必修课。从识谱开始,认识音符,学习音符之间的关系。练习视唱、训练听音模唱能力。技能学习从基本口型,呼吸、手型开始,并通过理论分析歌唱的方法、技巧,每种弹奏方法的原理与正确手型。
(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班级音乐文化氛围
音乐艺术教育更注重艺术直觉、表达能力、乐感,因此,可通过文化活动来锻炼学生上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营造良好的课内音乐文化环境。如:(1)每周由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协助,集体欣赏一场音乐演唱、演奏会或交响乐。(2)观看艺术团体演出、讲座、讲学,开拓学生音乐视野。(3)多组织社团活动,节日汇报演出。(4)双周一次学生技能汇报音乐会,锻炼班级每一位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四)改进音乐教育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改变以往偏重音乐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将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模式灵活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音乐课程讲授的方式形象化、多样化并富感染力,越是形象具体的视听事物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官,增强音乐效果,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课前导入环节,让学生如身临音乐会中走进课堂;新课视频示范,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去模仿学习;交流评价,让学生从他人演奏中去取长补短。如:钢琴演奏教学讲到连奏,可以让学生先观看一段流水的风景视频,欣赏高山流水的古筝曲,或者欣赏歌曲《茉莉花》钢琴曲《五月》《嘎达梅林》,等等。优秀学生的演唱、演奏,教师可以录制下来,从而可以在大屏幕上观看到学生的表演。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让集体音乐课的教学更生动具体。
实践是检验技能的唯一标准。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演奏表演,不论是大型的演奏音乐会,还是班级小型的汇报音乐会,更要重视学生的每周作业演奏。我们学生从零基础进入校门,大多数学生第一次弹琴给老师或者同学看的时候,双手都会不由自主的颤抖,一方面,是技能掌握不熟练,另一方面,是她们从小不被关注,更不敢在人多面前表演节目,心理素质方面比较胆怯,更不能去表现音乐最深刻、最细腻的情感。所以,身为教师,要多提供机会给每一位学生,在教材中选择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乐曲。音乐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安安静静地听音乐,在唱歌中辅以肢体动作来补充,在弹奏中辅以肢体动作来表现力度对比。这样积极鼓励她们大胆展示自己。
此外,增加一些音乐游戏,以唱歌、舞蹈或者音乐欣赏等为基础设计游戏,它将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在游戏中享受音乐,感受快乐,得到情感的升华。可以有表演唱形式、歌伴舞形式、自弹自唱或者弹唱表演形式。实践中,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表现力,提升音乐素养。
(五)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言传身教,教师的不懈努力,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首先,在专业领域,教师不断钻研技能,参加各项比赛和演出。经常与专业教师交流探讨,多听讲座、欣赏音乐会,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音乐听辨能力与时俱进。其次,教师在教育能力方面要不断寻求突破,有效地组织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表情鼓励
我们的学生缺乏自信,我们关注的眼神、温暖的笑容足以让她们愉悦欣喜。
2.语言鼓励
对于课堂上积极发言和勇于才艺展示的学生,带动全班学生进行掌声鼓励,大力表扬,这一小小的举动,学生们都会兴奋不已,久而久之就会随着教师的引导大胆歌唱、大胆演奏。
3.奖励鼓励
对于平时弹奏较好的学生、演唱表情丰富的学生,除了语言鼓励,我们可以奖励小礼品,如五线谱本。或者,平时作业弹奏完整或演唱优秀的学生累计平均分优秀的,期末考试可以加分甚至免考。
我国已经非常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只有不断探索,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应岗位要求的新世界复合型人才。
责任编辑何丽华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学前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通过学前音乐教育的开展,能够使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下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培养的是启蒙阶段的幼儿,音乐教育又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入学门槛低,音乐学习无基础。她们的歌唱音准和音乐素养,关系着千千万万学前儿童的基本音乐素质。因此,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显得更加重要。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是我国各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的入学必考科目和入校后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是目前声乐、器乐考级必须配套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培养学习音乐人的全面音乐素质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音乐知识的获得与音乐兴趣的培养主要依靠的就是幼儿园老师,但现在笔者对所教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走访、问卷调查等,了解到情况不容乐观。
1.生源
学生入学零门槛,大多数是中考没有被高中录取的学生,他们普遍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追逐热门专业,并没有根据自身优势的发展考虑专业选择,很多学生对学前专业并不十分了解,在专业学习上造成一定的障碍。
2.专业知识
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零基础,乐谱不认识,很多学生连音阶都不会唱,更有不敢张口唱的学生。每个年级几乎找不到会一门乐器的学生,近98%的学生不认识五线谱,好多学生存在唱歌跑调的现象。
3.对音乐的理解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相对比较盲目,只喜欢流行歌曲,大部分学生歌唱时表现得很自我,想怎么唱就怎么唱,不识谱,不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途径
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对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一)加强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新生入学后,采取专业教师讲座、布置专业知识宣传栏、去幼儿园参观学习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做好学生的专业教育,让她们很好地了解幼教行业特点,明确从事幼教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幼教职业意识。
(二)理论指导与技能学习,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理论指导是技能学习的前提,识谱是基础,开启音乐大门的钥匙就是要先认识音符。音乐教学如果没有准确的理论引导,实践就会变得盲目、停滞。所以,乐理和视唱练耳学习是我们的必修课。从识谱开始,认识音符,学习音符之间的关系。练习视唱、训练听音模唱能力。技能学习从基本口型,呼吸、手型开始,并通过理论分析歌唱的方法、技巧,每种弹奏方法的原理与正确手型。
(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班级音乐文化氛围
音乐艺术教育更注重艺术直觉、表达能力、乐感,因此,可通过文化活动来锻炼学生上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营造良好的课内音乐文化环境。如:(1)每周由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协助,集体欣赏一场音乐演唱、演奏会或交响乐。(2)观看艺术团体演出、讲座、讲学,开拓学生音乐视野。(3)多组织社团活动,节日汇报演出。(4)双周一次学生技能汇报音乐会,锻炼班级每一位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四)改进音乐教育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改变以往偏重音乐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将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模式灵活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音乐课程讲授的方式形象化、多样化并富感染力,越是形象具体的视听事物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官,增强音乐效果,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课前导入环节,让学生如身临音乐会中走进课堂;新课视频示范,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去模仿学习;交流评价,让学生从他人演奏中去取长补短。如:钢琴演奏教学讲到连奏,可以让学生先观看一段流水的风景视频,欣赏高山流水的古筝曲,或者欣赏歌曲《茉莉花》钢琴曲《五月》《嘎达梅林》,等等。优秀学生的演唱、演奏,教师可以录制下来,从而可以在大屏幕上观看到学生的表演。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让集体音乐课的教学更生动具体。
实践是检验技能的唯一标准。尽可能地多组织学生演奏表演,不论是大型的演奏音乐会,还是班级小型的汇报音乐会,更要重视学生的每周作业演奏。我们学生从零基础进入校门,大多数学生第一次弹琴给老师或者同学看的时候,双手都会不由自主的颤抖,一方面,是技能掌握不熟练,另一方面,是她们从小不被关注,更不敢在人多面前表演节目,心理素质方面比较胆怯,更不能去表现音乐最深刻、最细腻的情感。所以,身为教师,要多提供机会给每一位学生,在教材中选择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乐曲。音乐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满足于安安静静地听音乐,在唱歌中辅以肢体动作来补充,在弹奏中辅以肢体动作来表现力度对比。这样积极鼓励她们大胆展示自己。
此外,增加一些音乐游戏,以唱歌、舞蹈或者音乐欣赏等为基础设计游戏,它将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在游戏中享受音乐,感受快乐,得到情感的升华。可以有表演唱形式、歌伴舞形式、自弹自唱或者弹唱表演形式。实践中,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表现力,提升音乐素养。
(五)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言传身教,教师的不懈努力,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首先,在专业领域,教师不断钻研技能,参加各项比赛和演出。经常与专业教师交流探讨,多听讲座、欣赏音乐会,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音乐听辨能力与时俱进。其次,教师在教育能力方面要不断寻求突破,有效地组织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表情鼓励
我们的学生缺乏自信,我们关注的眼神、温暖的笑容足以让她们愉悦欣喜。
2.语言鼓励
对于课堂上积极发言和勇于才艺展示的学生,带动全班学生进行掌声鼓励,大力表扬,这一小小的举动,学生们都会兴奋不已,久而久之就会随着教师的引导大胆歌唱、大胆演奏。
3.奖励鼓励
对于平时弹奏较好的学生、演唱表情丰富的学生,除了语言鼓励,我们可以奖励小礼品,如五线谱本。或者,平时作业弹奏完整或演唱优秀的学生累计平均分优秀的,期末考试可以加分甚至免考。
我国已经非常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不断提高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只有不断探索,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应岗位要求的新世界复合型人才。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