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辩证思维在写作中至关重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评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近几年高考作文非常注重考察学生的思辩能力,可见,辩证思维能力是学生必须要生成的能力。
在议论文中,辩证分析是指要全面地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要有发展变化的观念。
一、全面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对待任何人、任何事都应全面分析,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全面地分析问题,才能避免片面性。近几年高考作文,由于话题大多是由两个相对概念构成的关系型结构,所以作文内容必须用全面的观点,兼顾两个方面。在文章中,用全面的观点来完成议论的过程,会使论述透彻,让人信服。
理论依据:
1.双刃剑。
2.一枚硬币的两面,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请看下例:
中华民族是一个倡导“忍”的民族,但对“忍”历来就有争议。成语中既有“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又有“忍无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个“忍”,是值得研究的。
请你以“忍”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构思导引:
写好这篇文章,关键在于对“忍”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界定。如果认为“忍”就是忍让,未免流于简单,失之片面。其实,“忍”有时是一种涵养、一种智慧,是面对外界压力采取的理智行为,而不是懦弱、退缩的代名词。
对于“忍”,要辨证地看待。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蔺相如能够忍让廉颇,先国家之急而后私怨,从而以宁静平和的心态感化廉颇,将相和睦,赵国才得以没有内忧。
忍让,顾全的是大局,着眼的是未来。在争端来到眼前时,忍让能关闭纠纷之门;当朋友之间产生矛盾时,忍让会保护朋友之间的友情;当别人无意伤害到自己时,忍一忍,说声“没关系”,这样,既消除了他人的不安,又表现了自己的宽宏大度。正如常言所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二、联系的观点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着的,不可能孤立存在。分析问题要与这个客观事实一致,才符合客观的真实,才能以理服人。《沉默未必都是金》在论述时就把“沉默是金”放在特定的环境中看,得出了“沉默未必都是金”令人信服的结论。从这个角度说,该文也运用了联系的观点。近几年高考的二元关系类话题作文,必须要分析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分析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必须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如,05年全国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与铭记”,这些看似对立的概念,都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都是相互联系、甚至是相互制约的,这就更需要灵动的辩证思维能力。
理论依据:
1.蝴蝶效应。
2.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3.卞之琳的《断章》
请看下例: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回来时,拿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有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跌伤。你们失误是由于你们凭借了优势。”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构思导引:生活中常常有优势与劣势之分。人们往往本着“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心态,过多地依赖优势。是的,一些人确实实现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的梦想。但是,也不难发现许多人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最终覆水难收。许多时候,人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往往是受优势所累,因为缺陷常常给人以提醒,而优势则常常使人忘乎所以。
优势和劣势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优势与劣势的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彼此相互转化的情形在现实中是常见的。天资欠佳,是一个人的劣势,但如果知步不捷而行早,知翼不健而先飞,刻苦发奋,持之以恒,就能够以勤补拙,终有所成,变劣势为优势。
三、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着,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变化,是旧东西不断死亡和新东西不断产生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写作议论文时,就可以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论证,使得议论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避免静止地看问题而使分析不深刻,避免保守地进行思考而使论述缺乏远见性。
理论依据: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请看下例: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英国一鞋厂推销员与一日本推销员同时到太平洋一岛国推销产品,到达不久,都向上司发电报。英国推销员电文是:此地人均不穿鞋,故产品无前途,本人返回。日本推销员电文是:此地人均光脚,亦无穿鞋历史,产品潜力极大,拟常驻此地。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构思导引:分析英国推销员和日本推销员不同认识的结果,不难发现英国人难以赚取利润,而日本人只要采取正当的推销策略必能成功。那么,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英国人孤立、静止地看待所面临的问题,而并没有考虑到事物变化的可能;而日本人则变换了角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到了这个岛国发生变化的可能。
面对问题时,切不可只看到事物当前的、某一方面的表现,而要学会转换看待问题的角度,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迎来自己发展的春天。
在议论文中,辩证分析是指要全面地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要有发展变化的观念。
一、全面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对待任何人、任何事都应全面分析,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要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全面地分析问题,才能避免片面性。近几年高考作文,由于话题大多是由两个相对概念构成的关系型结构,所以作文内容必须用全面的观点,兼顾两个方面。在文章中,用全面的观点来完成议论的过程,会使论述透彻,让人信服。
理论依据:
1.双刃剑。
2.一枚硬币的两面,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请看下例:
中华民族是一个倡导“忍”的民族,但对“忍”历来就有争议。成语中既有“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又有“忍无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个“忍”,是值得研究的。
请你以“忍”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构思导引:
写好这篇文章,关键在于对“忍”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界定。如果认为“忍”就是忍让,未免流于简单,失之片面。其实,“忍”有时是一种涵养、一种智慧,是面对外界压力采取的理智行为,而不是懦弱、退缩的代名词。
对于“忍”,要辨证地看待。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蔺相如能够忍让廉颇,先国家之急而后私怨,从而以宁静平和的心态感化廉颇,将相和睦,赵国才得以没有内忧。
忍让,顾全的是大局,着眼的是未来。在争端来到眼前时,忍让能关闭纠纷之门;当朋友之间产生矛盾时,忍让会保护朋友之间的友情;当别人无意伤害到自己时,忍一忍,说声“没关系”,这样,既消除了他人的不安,又表现了自己的宽宏大度。正如常言所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二、联系的观点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着的,不可能孤立存在。分析问题要与这个客观事实一致,才符合客观的真实,才能以理服人。《沉默未必都是金》在论述时就把“沉默是金”放在特定的环境中看,得出了“沉默未必都是金”令人信服的结论。从这个角度说,该文也运用了联系的观点。近几年高考的二元关系类话题作文,必须要分析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分析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必须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如,05年全国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与铭记”,这些看似对立的概念,都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都是相互联系、甚至是相互制约的,这就更需要灵动的辩证思维能力。
理论依据:
1.蝴蝶效应。
2.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3.卞之琳的《断章》
请看下例: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回来时,拿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有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跌伤。你们失误是由于你们凭借了优势。”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构思导引:生活中常常有优势与劣势之分。人们往往本着“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心态,过多地依赖优势。是的,一些人确实实现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的梦想。但是,也不难发现许多人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最终覆水难收。许多时候,人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往往是受优势所累,因为缺陷常常给人以提醒,而优势则常常使人忘乎所以。
优势和劣势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优势与劣势的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彼此相互转化的情形在现实中是常见的。天资欠佳,是一个人的劣势,但如果知步不捷而行早,知翼不健而先飞,刻苦发奋,持之以恒,就能够以勤补拙,终有所成,变劣势为优势。
三、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着,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变化,是旧东西不断死亡和新东西不断产生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写作议论文时,就可以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论证,使得议论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避免静止地看问题而使分析不深刻,避免保守地进行思考而使论述缺乏远见性。
理论依据: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请看下例: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英国一鞋厂推销员与一日本推销员同时到太平洋一岛国推销产品,到达不久,都向上司发电报。英国推销员电文是:此地人均不穿鞋,故产品无前途,本人返回。日本推销员电文是:此地人均光脚,亦无穿鞋历史,产品潜力极大,拟常驻此地。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构思导引:分析英国推销员和日本推销员不同认识的结果,不难发现英国人难以赚取利润,而日本人只要采取正当的推销策略必能成功。那么,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英国人孤立、静止地看待所面临的问题,而并没有考虑到事物变化的可能;而日本人则变换了角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到了这个岛国发生变化的可能。
面对问题时,切不可只看到事物当前的、某一方面的表现,而要学会转换看待问题的角度,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迎来自己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