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收获学习效果的主要渠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现代技术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教学重要手段。恰当地在数学课堂上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让数学课堂具有新颖性,还能把形象、具体、生动、直观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运用多媒体,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
数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的一门自然科学。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方式的形成是遵循以下的规律:“直观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在还没有形成抽象思维的时候,让他们学习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的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用具体的方式或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就会通过直观感知,再到深入理解,最后形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课堂上,我们可以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抽象的数理变得形象具体,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自然变得浅显易懂。
例如,在教学抽象的《小数的意义》时,可以应用多媒体,把一把一米尺放大,让学生看得很清晰,再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把一份涂上颜色,它是110米,也可以用小数01米表示,再通过信息技术,把3份涂上颜色,它就是310米,可以用小数03米表示。然后讲述两位小数时,用多媒体演示把1米放大的过程,再将1米平均分成100分,一份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也可以用小数001米表示,圈起3份,用分数表示是3100米,也可以用小数003米表示……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能清晰的感受到这个直观的过程,明白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学生初步感知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好小数的意义,也复习了分数的意义。
二、运用多媒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
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数学的抽象性、枯燥感,导致小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充满趣味性,打开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有图有文、有声有像、能说会动的直观形象情境。将这些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起来,枯燥的数学问题就显得有趣生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被激发起来,学习的效果就出来了。
如在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的情境来导入:在海底里,五颜六色珊瑚间,出现了一座海底宫殿,宫殿里,海龙皇正对孙悟空说,“如果能把90米的海底神针带走,就把它送给你了”。只见孙悟空连说了四个收,90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了四位,变成了9米、09米、009米,最后变成0009米。孙悟空看着手掌上的海底神针说,以后你就是我的金箍棒了,把它放在耳朵里,飞回了花果山。这个情境运用了《西游记》中学生熟悉的孙悟空与他的金箍棒变化为情境。海底美丽的景色也能吸引学生,在学生进入情境后,提出问题。能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
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就难以感受到运动变化下的相关知识。导致学生有时在头脑中想象不出相应的画面来解决对应复杂的数学问题。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将物体的动态变化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对静态的几何知识进行动态化的处理,问题迎刃而解。
在“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时,学生拿着课本中静止的图案,是感受不到旋转的定义,更难以感受到图形旋转后的位置变化的特点。掌握不好这个规律,学生在画旋转90度后的图形时,会出现移动错误的图形。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了。通过二维码动画技术的动态特效,让学生观看图形沿着固定点,顺时钟旋转90度、180度、360度后产生的图形,并让学生与原图形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动态变化,不但能理解旋转的定义,也能清楚知道旋转时,固定点的位置是不变的,图形的位置变化了,但形状是不变的。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演示画图形绕固定点旋转后的图形的方法,学生边看边总结方法,最后才操作画图。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方法,再总结提升方法,才让学生操作。以“动”促思,学生更容易掌握相關的知识。所以应该让现代多媒体的动态技术介入到课堂教学里。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运用多媒体,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
数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的一门自然科学。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方式的形成是遵循以下的规律:“直观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在还没有形成抽象思维的时候,让他们学习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的数学知识,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用具体的方式或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就会通过直观感知,再到深入理解,最后形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课堂上,我们可以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抽象的数理变得形象具体,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自然变得浅显易懂。
例如,在教学抽象的《小数的意义》时,可以应用多媒体,把一把一米尺放大,让学生看得很清晰,再把1米平均分成10分,把一份涂上颜色,它是110米,也可以用小数01米表示,再通过信息技术,把3份涂上颜色,它就是310米,可以用小数03米表示。然后讲述两位小数时,用多媒体演示把1米放大的过程,再将1米平均分成100分,一份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也可以用小数001米表示,圈起3份,用分数表示是3100米,也可以用小数003米表示……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能清晰的感受到这个直观的过程,明白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学生初步感知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理解好小数的意义,也复习了分数的意义。
二、运用多媒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
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数学的抽象性、枯燥感,导致小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得充满趣味性,打开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有图有文、有声有像、能说会动的直观形象情境。将这些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起来,枯燥的数学问题就显得有趣生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被激发起来,学习的效果就出来了。
如在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的情境来导入:在海底里,五颜六色珊瑚间,出现了一座海底宫殿,宫殿里,海龙皇正对孙悟空说,“如果能把90米的海底神针带走,就把它送给你了”。只见孙悟空连说了四个收,90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了四位,变成了9米、09米、009米,最后变成0009米。孙悟空看着手掌上的海底神针说,以后你就是我的金箍棒了,把它放在耳朵里,飞回了花果山。这个情境运用了《西游记》中学生熟悉的孙悟空与他的金箍棒变化为情境。海底美丽的景色也能吸引学生,在学生进入情境后,提出问题。能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
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就难以感受到运动变化下的相关知识。导致学生有时在头脑中想象不出相应的画面来解决对应复杂的数学问题。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将物体的动态变化融入到数学课堂中,对静态的几何知识进行动态化的处理,问题迎刃而解。
在“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时,学生拿着课本中静止的图案,是感受不到旋转的定义,更难以感受到图形旋转后的位置变化的特点。掌握不好这个规律,学生在画旋转90度后的图形时,会出现移动错误的图形。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就不一样了。通过二维码动画技术的动态特效,让学生观看图形沿着固定点,顺时钟旋转90度、180度、360度后产生的图形,并让学生与原图形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动态变化,不但能理解旋转的定义,也能清楚知道旋转时,固定点的位置是不变的,图形的位置变化了,但形状是不变的。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演示画图形绕固定点旋转后的图形的方法,学生边看边总结方法,最后才操作画图。这样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方法,再总结提升方法,才让学生操作。以“动”促思,学生更容易掌握相關的知识。所以应该让现代多媒体的动态技术介入到课堂教学里。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