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m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界上有很多国家,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使当今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不同,这就导致对英美文学评论有所不同,下文就是对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进行的探讨。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评论;影响;分析
  不同国家的文学评论都有所不同,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例如环境、文化基础、性格特点等方面都会对其造成影响,但是在这么多种原因当中,文化差异无疑是其中最大的,它对不同国家文学评论的影响最大,对于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也是如此。
  英语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英美文学发展历史的分析不难看出这二者的成长一直伴随着文学评论。文学评论对指导文学创造有着重要意义,想要研究英美文学作品,必须要研究英美文学评论,同样要研究文学评论,也必须研究英美文学。英语是目前世界是流通最广泛和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基础,随着英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英美文化开始受到关注,尤其是英美文学,英美文学作品反映着英美社会风气和文化。英国文学经历了文艺复兴阶段、浪漫主义阶段、现代主义阶段。自战后英国文学开始走向现实主义阶段,这个时期英国文学多反映社会、文化、历史。美国文学最初和英国文学有着很多的共性,十九世纪末美国文学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英美文学的发展中伴随着文学评论。英美文学评论发展中又受到了英美文化的影响,研究英美文学评论对了解英美文化差异及文学差异有着很大帮助。
  一、英美文学发展史及特点
  英美国家人民利用其文学作品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对于英语来说,它的特点也特别适合进行文学作品创作,能够很好的展现出作者思想感情。
  (一)英国文学史特点
  英国文学历史悠久,成绩斐然,其在文学发展史的每个阶段都有辉煌之处,有着其独特的风格,对世界的文学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其主要的特性是写帝国的兴衰,有很强的乌托邦文学性,当前的英国文学类型繁多,多元化特点显著。
  (二)美国文学史及其特点
  美国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其文学发展史也没有英国那么久远,在美国文学开始之初,其一直都在向英国文学进行学习模仿。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美国文学不再单一的模仿英国文学,英国文学只是成为了美国文学中的一部分,随着美国经济被不断发展,其国力越来越强,此时美国出现了很多的作家,他们为美国的文学贡献了很大的发展,从此以后,美国文学成为了其独有的文学,并且在国际上地位很高。在当今的美国,美国的文学也开始朝着多元化的特点来发展。
  二、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拥有语言非常的重要,如果没有语言,国家的知识文化就没办法传播,其国家的国力也会因此而倒退。不同的语言孕育出不同的文化,在我国古代,以前的文言文所写出来的文章就很简短,往往不用很多篇幅就能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但也会因此让人不好理解,而我国当代文学就简单易懂,更能让人所接收。由此可以看出,语言的差异对文学的影响非常的大。对于英国和美国而言,英国历史比较悠久,其也是英语的发源地,这对于文学创造来说就有先天的优势,也出现非常多的文学家,但是可能正是由于英国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传统,文学评论家往往根据其历史传统来进行评论,在创新方面没有太大的进展,评论的语言也不大胆,显得有些平淡。美国英语是从英国英语演变过来的,其中主要内容没有变化,美国的历史比较短,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其思想一点也不保守,对于创新非常的热衷,所以美国文学评论用语非常的大胆,无所畏惧,这对其文学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三、文化差异影响下的人道主义见解
  对于美英俩国的文学来说,人道主义始终是其最主要的主义,但是由于其国家、历史、文化发展不同,英美俩国对于人道主义的见解也就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来说,人道主义是指对人的尊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提倡人种平等等。对于英国文学来说,由于其悠久的传统历史,很多东西都固有化,他们对于人道主义的看法也有些僵化。而美国喜欢创新,在人道主义方面见解也就更大胆,所提的想法也就更多。莎士比亚是英国乃至全球都有极高地位的文学家,他对世界文学的影响非常大,对于英国文化的影响更甚,由于受到莎士比亚思想的影响,英国文学对国家动用武力来革命不支持,莎士比亚的这种思想也影响了欧洲一些其他的国家。在当时的社会中,很多文学家用文学作品批判当时出现的一些暴力革命,也因此写出了很多著名的作品,比如狄更斯的《双城记》,英国这种保守的人道主义思想正是受其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影响的。但很多人对其保守的观点并不认同,并且说出了反对意见,对于国家革命来说,“流血”是必然发生的,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事情,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不会心甘情愿的交出自己的权利,如果想要更换政权,只能用武力来进行解决,很难不发生冲突就解决问题,这就和英国文学所奉承的人道主义思想相互矛盾。事实证明,在特定的关键时候,这种人道主义思想所带来的约束力少之又少,很多时候只是空谈罢了。
  相比于英国,美国没有那么久的历史,也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其文学评论对人道主义思想的看法更加的开放,而且具有很多的创新,对于暴力革命来說也并不完全反对,而是根据当时实际情况来决定,相对于英国文学评论的人道主义思想,美国文学评论的人道主义思想更加的圆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改变,这种差异和俩国历史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四、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大文学家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和朱丽叶之间的爱情美丽又非常凄惨,从此可以看出当时英国人的多愁善感和软弱,这和英国的文化评论也有所相同,世界文学发展阶段很多,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文学表达思想,但是无论文学表达思想怎么经过变化,英国文学评论总是谨慎小心,非常的保守,这也导致了当今英国文学评论家很难站在顶尖位置。而美国文学则是无所不写,无所不谈,非常的开放,其文学评论非常大胆豪放,这也导致美国有不少顶尖的文学评论家,对其国家和世界的文学发展都有其推动作用。
  五、民族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对于英国来说,其国家存在比较长,民族文化比较长远,有着很鲜明并且传统的文化,这在很多英国文学作品中都能看的出来,但是正因为其历史悠久性,文化传统不可能被改变,其文化评论也就比较固定保守,缺乏新意。美国建国时间短,而且民族很多,在其文化相互碰撞之下,其文学和文学评论也就更加开放,不会被其文化历史所限制,对于文学和文学评论发展都有好处。
  文化和历史对文学作品以及文学评论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也是不容忽视的,更是无法改变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和团结的基础,文化无时不刻不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自然艺术家、评论家也不例外,同样受着国家文化的影响,文化是影响文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纵观英美文学评论历史,其中给英美文学评论差异造成最大影响的还是英美文化方面的差异,从传统性上看,英国文学评论由于具有悠久的历史,因而占据极大的优势;但从创新方面来说,由于美国文学评论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其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独立性和开放性,所以其创新性明显要强过英国文学评论。
  参考文献:
  [1]石慧.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1).
  [2]孙晓梅.浅谈英美文学的改进[J].西部皮革,2016(06).
  [3]王迪.浅谈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西部皮革,2016(06).
  [4]乔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美文学评论差异[J].文化学刊,2016(02).
其他文献
羊路,是一个镶嵌在黄土高原深处的小村庄的名字.rn说起羊路,大概不为人所知.但说起包裹着羊路的西海固,知道的人就多了.羊路就是缩小了的西海固,这里干旱、缺水、风高.生活在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CX2015SP359)  摘要:版画的种类很多,按版种分有木版、丝网版、铜版等,按色彩的分类分为彩色版画和黑白版画。黑白木刻是版画艺术中最常见的一个版种,虽然制作简单但是对基本功要求扎实,其代表的色彩语言全靠黑白来诠释。黑与白是木刻艺术特色的显著标志之一,主要是通过黑、白、灰的变化产生一种音乐的节奏美。这种对比强烈的颜色,更能冲击人们的视
目的:探讨老年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常见病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伴发头晕,黑矇,胸闷和胸痛的患者184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为60~75岁老年患者,对照组84
一双疲惫不堪的拐杖rn趔趄着,支撑起跌伤的目rn涉过泣血的风景,足迹才铿锵rn拄着大地,最美的姿势是眺望rn有一个七尺之躯就多一根中流砥柱rn疾风摧朽,撼不动一盏灯的光芒rn把
古人写落花,往往慨叹“惜春常怕花开早,更何况落红无数”,而龚自珍则面对落花吟出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感奋人心的诗句。古人写黄昏,常常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
徐则臣笔下的“北京”展现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初外地人来北京打拼的生活图景.作家所写的以假证制造者为主体的“都市边缘人”的故事包含许多复杂含义,在此可以看到“
目的研究保胎无忧片的质量标准,建立其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72∶28)为流动相,检测
一般意义上认为,徽州地区交通以水路为主,陆路为辅。但通过地方史志和现存古道遗迹研究发现,陆路交通在徽州古代交通体系中比重较大,它不仅是徽州物质文明形成的基础,也是徽
所谓范式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范式不是静态的,而是通过应用不断完善和拓展的,它是在一个新的迫切的环境下进一步清晰和细化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某个范
姚安太小了,一颗心就能把她装下;姚安太大了,你只要真正走进她,就走也走不出.rn山水间的文脉rn2006年6月底,我调姚安工作半个月之后,约了文联的两位作家一起上了趟结磷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