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几种能力的培养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作为未来国家栋梁的小学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000年12月国家教委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学生从单纯学习计算机操作转化成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工具,学会信息的吸收、处理、利用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
  学生 信息技术 能力 培养
  《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随着信息时代的变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越来越被重视,它是一门基础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强、内容更新速度快、应用广泛。从这些特点来看,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领头羊。在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课堂为阵地,以新课标为指导,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新兴的课程呢?我认为应该注意学生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
  一、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信息技术这门课,是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技术课程,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则占据主要地位。在教学中,上机时间应不少于80%。动手操作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能都有类似的体验,对于有些操作,讲起来非常简单,但在学生实际操作中却觉得非常笨拙。比如:鼠标的单击、双击和拖动等。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创造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例如:学习鼠标的操作,我们可以让学生练习windows中的纸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鼠标的各种操作。
  对于常用的操作,如指法练习,我们要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练习。指法练习是比较枯燥的操作,但它是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关键。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配合打字软件的使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指法,熟练了操作。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动手。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二、应用能力的培养
  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学习信息技术是非常注重学习→实践→应用这一环节,对于计算机,不动手,不上机实践,不将知识应用在实际环境中,是很难学会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画图”这一程序时,让同学利用画图中的工具,随心所欲地画出美妙的图画;教学“word”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字体、段落、艺术字,图画的插入等等动手制作电子报刊;在学习“Internet Explorer”后,让他们动手上网去搜集学习资料,进行上网学习。
  三、自学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一生都是处在不断学习的过程,自学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将来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技术课中如果一位学生还继续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传授知识的话,恐怕只能坐以待毙。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代,就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否则将被淘汰。作为教师我们要多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自学一些有用的知识。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为了培养具有“计算机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1.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教师要热爱学生,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充满信任的氛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计算机的心理自由。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在教学中注意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针对计算机学科中某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可以采取讲故事、游戏、竞赛等形式,把抽象变直观,使学生学而不厌。
  2.鼓励学生多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是一种求知,善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方面。
  3.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心理学表明,人在解决问题或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思维的展开表现为两种方式,即发散性思维和辐射性思维。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发散性思维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情况下,书中的操作大多只给一种方法,而计算机的操作方法是多种途径的。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中,对于纵向思维较发达的学生来说易形单一的思路,遇到问题只考虑现成的解决方法,而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用整体的思想、横向的思维来进行创造性学习。对同一操作,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提高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是适应现在信息社会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要基础,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以上所谈,是结合学生实际和几年来教学实践的一点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语文修辞教学比较复杂,许多学生在学习中,不能适当的采用修辞手法,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运用科学方法,用心为学生解释,重视平时课后学习。修辞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如能把修辞学习好,语言运用能力将会大大提高。本文重点分析高中语文的修辞教学。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修辞教学 策略探析  修辞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在修辞教学中,首先应明确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
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是会计学专业学生步入职业生涯前必修的一门综合性实验课程,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课程。为了更好地搭建这一桥梁,从职业规划牵引和知识架构基础两个视角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今年能够首次参与高三英语教学,心情既紧张又兴奋。说紧张,因为高三是整个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年,是需要最后冲刺的一年,也是决定学生将来命运的一年,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很有压力;说兴奋,因为通过高三英语这个教学环境,不仅可以完善、丰富自己的从教经验,同时也在无形当中,促使我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新知识、研究新题型和高考。下面,结合一年来的高三从教经历简单谈谈个人感受:  一、主要收获  一是个人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情感教育逐渐深入到了教学的各个环节,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提出,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与实施。语文是一项以语言与情感为主的学科。因此学好语文就需要很强的感性思维。所以将情感教育与语文教育相融合,对语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其本身必不可缺的就是情感教育,可以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生长和发育的高峰期,是每个学
衡器是我国依法管理的重要计量器具之一,它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已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衡器产品质量合格与否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
我这里所说的鼎易教学软件,是指在电子白板的教学环境下使用的。自从交互式电子白板进入课堂,老师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新授课的教学,已经成为常态化,但是在讲评课的课堂上,我发现在电子白板的教学环境中利用鼎易教学软件,讲评效果更好。今天我就想来谈一谈自己在电子白板的教学环境中充分利用鼎教学软件的各项功能,对所训练的作文片段进行讲评的课堂使用情况及其效果。  这里务必得再解释一下作文片段教学。初中阶段我们要求学
寒风还在呼啸,还在不断地侵蚀人们的身体。我站在站台边,不停地哆嗦,打着寒颤,盼望公交车早点来。  公交车终于来了,我快步走上去,紧拉着扶手,双脚麻木了,牙齿打起架来,这时多想有个位置坐下来啊!  “小弟弟,你坐吧,我下一站就到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抬起头,一个相貌俊朗的小伙子站在我身边,轻声说。“不用不用,我……我……”,他打断我的话“你都快冻成冰块了,连话都说不好了,快坐下吧。”他催促我
在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中,实施大学生综合化学实验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实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