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低分化肝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8月期间行CT增强检查且病理确诊为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28例、低分化肝细
【机 构】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低分化肝细胞癌的CT影像特征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8月期间行CT增强检查且病理确诊为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28例、低分化肝细胞癌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并对CT特征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病灶的边界、形状、动脉期强化方式及门脉期强化方式在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与低分化肝细胞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边界多模糊(17/28,60.7%)、以分叶状更多见(15/28,53.6%)、动脉期以边缘强化为主(21/28,75.0%)并门脉期持续强化(14/28,50.0%),低分化肝细胞癌组边界部分模糊(18/27,66.7%)、多为类圆形(17/27,63.0%)、动脉期以不均匀强化为主(20/27,74.1%)并门脉期廓清(18/27,66.7%);肝内胆管扩张率(16/28,57.1%)在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明显高于低分化肝细胞癌组(4/27,14.8%,P=0.001),平均淋巴结大小及淋巴结强化程度在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组均明显大于或高于低分化肝细胞癌组(平均淋巴结大小:1.7 cm比1.3 cm,P=0.009;平均淋巴结强化程度:62.6 HU比51.8 HU,P=0.031)。病灶的位置、大小、平扫密度、富血供、动脉期强化程度、肝内子灶、肝包膜凹陷、胆系结石、肿瘤内动脉、静脉受侵及门静脉血栓征象在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CT表现特征,如肿瘤形状、边界、强化特点、胆管扩张、淋巴结的大小、强化程度的分析,可以帮助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低分化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以便及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JNK信号通路在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40)、轻度间歇低氧组(n=40)、中度间歇低氧组(n=40)、重度间歇
大跨度预应力桥梁多应用于地理条件相对复杂的环境。科学化的施工工艺与合理化的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可以为桥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对大跨度预应力桥梁的施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治疗难治性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18例腹腔镜下经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治疗难治性胆管结石(
屠呦呦获“诺奖”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是,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教师和学生安心地读书想问题,以科研带动教学,是大学实现自己价值和意义的必然条件。然而,这个逻辑在我国目前的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
在医药产业技术改造项目决策中引入风险管理概念,运用风险清单、层析分析法、综合评估表等风险管理方法,建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评估、风险应对的项目决策风险管理体系,力求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4年 1月~ 2 0 0 0年 9月收治的 11例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经手术探查证
<正> 根据1987年我区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的公报统计,共调查30896人,确定为五类残疾和综合残疾的共119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86‰。其中智力残疾25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3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在科研项目上的投入将变得越来越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复杂性的增加,使得科技创新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
高校贫困大学生问题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出现,是当前教育界和全社会都热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迈向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