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原位和减体积肝移植排斥模型的建立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稳定的减体积肝移植排斥模型。

方法

肝移植供鼠为雄性Lewis大鼠,8~10周龄,体重为210~250 g;受鼠为雄性BN大鼠,8~10周龄,体重为210~250 g,供受鼠体重相差不超过10 g。实验分为三组:原位移植组(n=65);50%减体积(保留右上叶和中叶)肝移植组(n=65);30%减体积(保留右叶和尾状叶)肝移植组(n=65)。观察供肝切取时间、供肝修整时间、无肝期时间、肝脏冷缺血时间、受鼠手术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观察比较受鼠术后一般状况及存活时间、术后外周血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肝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三组手术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30%组1、3、7和14 d存活率与原位组及50%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组与原位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50%和30%组ALT、AST水平均是第1天最高,第3天降到最低,后又有所升高,在第5天后又开始降低,30%组各时间点与原位、50%组相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组与原位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L水平则从术后1 d开始缓慢升高,至第5天时急剧升高,直到14 d;30%组术后5、7和14 d与原位、50%组相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组与原位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50%和30%组均为排斥模型,各组排斥活动指数评分随着时间推迟均逐渐升高。

结论

选择大鼠Lewis→BN建立肝移植排斥模型,并通过大鼠原位、50%减体积、30%减体积肝移植大鼠术后存活率及病理比较,最终选定50%减体积肝移植排斥模型作为后续实验研究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儿童肝移植术后肝穿活检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间168例儿童肝移植术后240例次肝穿刺活检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总结分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理特点,分析各类急性排斥反应(AR)的病理特点以及C4d染色结果和Banff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86.67%(208/240)可作出明确病理诊断,各种并发症的检出率依次为T淋巴细胞介导性急性排斥反应(TC
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在移植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诊断为慢性移植肾肾损伤的肾活检标本30例,同时选取肿瘤旁正常肾组织10例做对照;用Masson染色法评估肾活检组织的间质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和图像分析软件检测肾活检组织中CD163(标记M2型巨噬细胞)和SMA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尿液标本,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即ELISA法定量检测尿液可溶性CDl63(sCD163)水平;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供肾保存液的培养结果及其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172例供肾保存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以及真菌培养培养结果,结合预防及治疗策略,并检索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对172例供肾保存液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培养结果阳性22例,阳性率13.4%。其中,细菌阳性17例,包括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例,屎肠球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其中广泛耐药1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
期刊
目的结合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巨幼细胞性贫血受者病历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巨幼细胞性贫血受者病历,通过血象、骨髓象、细胞化学染色、骨髓活检和免疫分型确诊原发病,移植后,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叶酸和维生素B12检测确诊巨幼细胞贫血。结果例1移植后32 d行骨髓穿刺术,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增生活跃,可见巨杆状核粒细胞;红系增生活跃,各阶段幼红细胞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