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初中历史课课堂结构单一陈旧,必须改革。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的历史课课堂结构应重建为“读—讲—剖—感—练”的结构,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改革
多年以来,相对于语数外,初中历史,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历史课,都是作为一门“副课”开设的,学校、教师、学生都不曾重视。对于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课堂教学结构单一,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低落。传统的陈旧的课堂结构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学生没有发挥任何主观能动性,木然地坐在下面一味听老师填鸭式灌输。期末或者是会考的时候,老师则要求学生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迫学生死记硬背。
事实上,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所以,传统陈旧的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肯定不适合今天的初中历史教学,我们今天的初中历史课堂结构乃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必须进行改革,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那么,如何改革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重构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刚才说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考前背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师为主体了。笔者结合近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课堂结构应该重建为“读—讲—剖—感—练”的结构,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们首先对这种重建的新的课堂结构进行一下介绍:
1.读:这个环节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的预读。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上的预读则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的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可以请其他学生改正。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而且很多历史事件故事性的趣味性强,很适合讲述,很多历史故事学生可以从讲述中受到更深刻的启迪和教育,比教师一个人填鸭式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解要深刻得多。当然我们在让学生进行讲述之前也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路,让他们学会一些讲述的方法。比如,让学生讲述一些历史事件时,可以提示他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问题的方法。如讲韩非时,提到其惨遭陷害的情况,可以让讲述的学生层层设问,全体学生思考,到底是谁害死了韩非?是他的嫉贤妒能的同学李斯;谁害死李斯?是历史上着名的巨奸赵高;谁杀死了赵高呢?是秦王子婴;谁杀死子婴呢?是霸王项羽;项羽结局如何呢……这样一个引出一个,把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调动了起来。
3.剖: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分析和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不强,对很多历史事实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今天电视剧、戏说历史小说、甚至穿越历史的节目等等泛滥,学生从这些媒体上获得的历史知识并不一定正确,这些错误的知识对他们的历史学习是一种严重的误导,所以针对历史事实,针对课本,老师必须进行剖析。例如有一位初中历史教学名师她经常就会在课堂上使用以下一些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历史问题的话语:“我们读到某一段历史时,先想想,那时候是怎样的情形呢?尽量使那些事情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构成一幅历史的图像。”;“就以人物为例,每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在我们的心中,都应该栩栩如生,历史人物绝不应该只是一个曾经做过某件事情的人的名字而已。我们在学历史时,读到某个人物时,如何能够如见其人呢?也许我们对他的生平事迹、学问性情所知不多,但在有限的资料上,也要驰情地想象一番: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他如何做这些事?这些事情对当时以及后来有何影响?他留给我们后人怎样的启发?只要我们多想一想,这位人物就会留在我们的心中。”而这种探讨最重要的原因并加以解释就是理解历史的重要步骤,在踏出这一步,进行这个工作的时候,我们用的是思考、分析和推理。相对而言,在讨论历史上的因果关系时,记忆力是派不上用场的。
另一方面,尽管我们今天实行了新课标,考试已不是重点,但是还不能完全摒弃考试,中考还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对于考试的考点,我们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剖析。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只有这样重构课堂的结构,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改革
多年以来,相对于语数外,初中历史,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历史课,都是作为一门“副课”开设的,学校、教师、学生都不曾重视。对于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课堂教学结构单一,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低落。传统的陈旧的课堂结构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学生没有发挥任何主观能动性,木然地坐在下面一味听老师填鸭式灌输。期末或者是会考的时候,老师则要求学生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迫学生死记硬背。
事实上,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所以,传统陈旧的历史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肯定不适合今天的初中历史教学,我们今天的初中历史课堂结构乃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必须进行改革,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那么,如何改革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重构课堂结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刚才说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考前背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师为主体了。笔者结合近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课堂结构应该重建为“读—讲—剖—感—练”的结构,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们首先对这种重建的新的课堂结构进行一下介绍:
1.读:这个环节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的预读。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上的预读则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的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可以请其他学生改正。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而且很多历史事件故事性的趣味性强,很适合讲述,很多历史故事学生可以从讲述中受到更深刻的启迪和教育,比教师一个人填鸭式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讲解要深刻得多。当然我们在让学生进行讲述之前也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路,让他们学会一些讲述的方法。比如,让学生讲述一些历史事件时,可以提示他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问题的方法。如讲韩非时,提到其惨遭陷害的情况,可以让讲述的学生层层设问,全体学生思考,到底是谁害死了韩非?是他的嫉贤妒能的同学李斯;谁害死李斯?是历史上着名的巨奸赵高;谁杀死了赵高呢?是秦王子婴;谁杀死子婴呢?是霸王项羽;项羽结局如何呢……这样一个引出一个,把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调动了起来。
3.剖: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分析和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不强,对很多历史事实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今天电视剧、戏说历史小说、甚至穿越历史的节目等等泛滥,学生从这些媒体上获得的历史知识并不一定正确,这些错误的知识对他们的历史学习是一种严重的误导,所以针对历史事实,针对课本,老师必须进行剖析。例如有一位初中历史教学名师她经常就会在课堂上使用以下一些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历史问题的话语:“我们读到某一段历史时,先想想,那时候是怎样的情形呢?尽量使那些事情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构成一幅历史的图像。”;“就以人物为例,每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在我们的心中,都应该栩栩如生,历史人物绝不应该只是一个曾经做过某件事情的人的名字而已。我们在学历史时,读到某个人物时,如何能够如见其人呢?也许我们对他的生平事迹、学问性情所知不多,但在有限的资料上,也要驰情地想象一番: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他如何做这些事?这些事情对当时以及后来有何影响?他留给我们后人怎样的启发?只要我们多想一想,这位人物就会留在我们的心中。”而这种探讨最重要的原因并加以解释就是理解历史的重要步骤,在踏出这一步,进行这个工作的时候,我们用的是思考、分析和推理。相对而言,在讨论历史上的因果关系时,记忆力是派不上用场的。
另一方面,尽管我们今天实行了新课标,考试已不是重点,但是还不能完全摒弃考试,中考还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对于考试的考点,我们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剖析。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只有这样重构课堂的结构,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