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档案] 梁晋,1986年入伍,上校军衔,成都军区陆航某旅机务大队二中队空勤机械师。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首次向外空中输送伤员,100多次驾机执行救灾任务,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2013年4月20日17时40分,首次驾机飞往灾区察看灾情。
乘着夜色飞过故乡
4月20日,是我一生中最黑色的记忆。
那天早晨,颤抖的大地把我从睡梦中摇醒了——这是我入伍28年来难得的一次休假回家,本想舒舒服服地睡个懒觉,可醒来时却是一场梦魇——我的家乡雅安地震了。
消息很快在网上扩散:芦山发生7.0级地震,震中就在龙门乡。芦山,是雅安的一个县,岳父家就在芦山沫东乡,那是我热恋的地方。
休假才3天,一切都因地震而改变。我很快想到了归队,可又担心家人情绪未稳,毕竟,家里也受到了强震破坏,墙体多处开裂,没想到年迈的父母会这样安慰我:“家中无大事,你还是回部队吧。”
此时,返程的路已变得十分拥堵,一位当警察的高中同学主动把车开到了我家楼下,说:“我送你回成都!”
一路走走停停,我终于在午后赶到了军营。换上飞行服,我迅速进入战备状态,等待父老乡亲的呼唤。“起飞,芦山方向!”当天下午5时40分,我奉命第一个驾机升空,朝着故乡飞去。透过机舱向外望,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破碎的山河,我的心一下沉重起来——满目疮夷的大地,可是我熟悉的故乡?
愁云惨淡,脚下生风。我用心贴近大地飞行,斑驳醒目的色彩迎面而来,一支支身穿各色服装的救援队伍,正沿着弯弯曲曲的谷底公路,源源不断地向故乡涌去,而我却选择捷径,以飞翔的姿态,朝着他们驿动的方向追赶,把察看到的灾情传回抗震救灾指挥部。
第二天,我又飞行了5个架次。按飞行计划,第五架次要在重灾区宝兴县着陆,可傍晚气流大,不稳定,机身前又橫着一条跨江高压线,迎风着陆非常危险。“顺风着陆!”这是一次极具挑战性的着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惊险一停,尾翼距离高压线不到10米!卸下急救药箱,我和战友们立即返航,在巨大的旋翼声中飞进了茫茫夜色。
机舱外,芦山县城黑沉沉的,没有一点光亮,昔日灯火辉煌的小城,已被一张黑色巨网笼罩着,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来。“4·20”强烈地震,无情击碎了我的梦,我把深情的祝福和希望挂在机翼下,一次次飞过故乡的山,飞进父老乡亲的视线。
[人物档案] 于明华,2004年入伍,中尉军衔,成都军区14集团军某工兵团副连长。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营救出北川曲山小学的13名被困儿童,包括“芭蕾舞女孩”李月,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2013年4月21日凌晨1时,随队抵达重灾区龙门乡投入搜救。
我把“夕阳”背过山
救人!救人!救人!穿上橘红色的救援服,一个声音召唤我。
4月20日9时30分,救援队57人奉命乘机驰援震区。从玉溪到雅安,全程1000多公里,运八飞机的巨大轰鸣声,如同催征战鼓敲在我心上。
“这里有人!”4月21日凌晨4时,到达震区后3小时,我们第一次听到求生的呼唤。走在最前头的中士朱永平激动地大吼起来:“有人困在楼上!”
四周一片漆黑,震后空旷的场地上,我们像一只只萤火虫。借着手电的光亮,大家迅速向声音靠拢。眼前,歪斜的两层小楼损毁严重,只有一排木梯通向二楼,里面情况不明。“救命!”声音老迈,微弱沙哑。虽然小楼已经严重受损,随时可能倒塌,但我还是决定要冒险进去查看情况。二楼,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坐在床边,两手紧攥着床上昏迷的老伴,脸上写满惊恐。两位老人都已年近八旬,孩子在外打工,地震后,老太太腿脚不便,下不去楼。老爷爷不忍丢下老伴,一直守在身边。被困在这里将近一天,大大小小余震几百次,无法想象,老人家怎样度过漫长的一天。
我突然想起休假结束时一直把我送到车站的爷爷奶奶,鼻子微微有些发酸:“一定要让他们平安走出大山!” 我招呼老大爷转移到安全地带,谁想,老人家死活不肯离开老伴。正劝说着,脚下突然晃动起来,灰啊土啊刷啦啦往下掉。余震!我本能地一步跨过去,把老太太护住。余震过去,老大爷眼含着泪花,终于松开老伴的手,动身向楼下走去。我懂得,这是信任,更是嘱托!
时间!时间!时间!由于被困太久,老奶奶身体严重虚脱,急需接受治疗,而最近的临时医疗点也在山的另一头。我们不断加快救援进度,经过对房屋承重结构和楼梯简单加固,我小心翼翼地将老太太背上,慢慢走下楼梯。“去医院!”不敢停息片刻,我和战友分别背着两位老人,急匆匆地向山外奔去。一路上,山路高高低低,我们一点也感觉不到,来时爬了1个多小时,这次却只用了30多分钟。由于抢救及时,老奶奶身体没有大碍。被困22个小时的老奶奶终于苏醒。此次地震中的第一次救援就这样完成了。
[人物档案] 朱灏,1997年入伍,技术9级,解放军第37医院骨科主任。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参加映秀镇伤员抢救,救治伤员200余人。2013年4月21日10时赶到医院,第一时间参与伤员救治。
撑起生命“保护伞”
地震时,我正在乐山家中陪伴妻子和刚满1岁的孩子。原本的计划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打乱了。卧室里,剧烈摇晃的衣柜咯吱作响,妻子吓得紧紧抱住孩子。我一边安慰妻子,一边焦急等待地震的确切消息。我和她都经历过“5·12”汶川特大地震,凭直觉,这次震级一定不小。
7.0级!雅安!我们37医院驻地!“我得立马回去!”我告诉妻子,这么大的地震,肯定有不少伤员,我是骨科医生,又是军人,这种时候没有别的选择。妻子是一名护士,也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告诉爸爸,早去早回!”“早去早回!”这些天,每当结束一台手术,这句话就在我心头翻滚。两天来,我几乎没合过眼,奔忙在手术室和急诊室之间。一次又一次余震,手机里早就塞满了妻子牵挂的短信,我只能匆匆一瞥,回上一个“好”字。好,是平安,是承诺,亦是约定。灾难来袭,有的人向家奔去,而我只能离家而去,但爱的承诺,无论远近。
21日,一名全身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孕妇被送到医院。她忍着剧痛啜泣着,求我们保住孩子。我不忍心告诉她,婴儿已胎死腹中。或许,婴儿不会出现在遇难同胞的死亡名单上,但在我心中,这是一条鲜活生命的陨逝。妻子在短信中安慰道:“你已竭尽全力,不必遗憾!”22日,一名志愿者在前往震中龙门的途中遭遇车祸,右小腿毁损伤严重,生命垂危。截肢,也许能保住性命;否则,很可能什么都留不下。患者昏迷,联系不上家人,如何抉择?
我第一次拿起电话打给妻子,请她帮我拿主意。“保住他双腿,他还要靠双腿走出震区!”妻子动情地说,“我相信你,能行!”手术整整进行了4个半小时,连续两天没合眼,我几乎是靠同事搀扶着走出手术室。“手术成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电话,与妻子分享喜悦。总有些力量支撑着我们!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灾难中站立——
杨小莉,护士长,宝兴县人,第一批冲向灾区,却一直在芦山县城抢救伤员,离家咫尺,离前线“孤岛”咫尺,常捧着父母的照片暗自流泪……高卓源,23岁,刚毕业的年轻姑娘,妹妹在宝兴家中受伤,却一直坚守在医院,手机里存满了发送失败的短信……熊开军,我们科室医生,也是宝兴人,周末回家走到半路,突遇地震,就近参加抢救,总是找路过的救援队打听消息……与他们相比,我幸运许多。
“这是你第70台手术,保重身体!”进手术室前,又一次收到妻子的短信,我轻轻捧起这份爱,又深情地洒向人间!
乘着夜色飞过故乡
4月20日,是我一生中最黑色的记忆。
那天早晨,颤抖的大地把我从睡梦中摇醒了——这是我入伍28年来难得的一次休假回家,本想舒舒服服地睡个懒觉,可醒来时却是一场梦魇——我的家乡雅安地震了。
消息很快在网上扩散:芦山发生7.0级地震,震中就在龙门乡。芦山,是雅安的一个县,岳父家就在芦山沫东乡,那是我热恋的地方。
休假才3天,一切都因地震而改变。我很快想到了归队,可又担心家人情绪未稳,毕竟,家里也受到了强震破坏,墙体多处开裂,没想到年迈的父母会这样安慰我:“家中无大事,你还是回部队吧。”
此时,返程的路已变得十分拥堵,一位当警察的高中同学主动把车开到了我家楼下,说:“我送你回成都!”
一路走走停停,我终于在午后赶到了军营。换上飞行服,我迅速进入战备状态,等待父老乡亲的呼唤。“起飞,芦山方向!”当天下午5时40分,我奉命第一个驾机升空,朝着故乡飞去。透过机舱向外望,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破碎的山河,我的心一下沉重起来——满目疮夷的大地,可是我熟悉的故乡?
愁云惨淡,脚下生风。我用心贴近大地飞行,斑驳醒目的色彩迎面而来,一支支身穿各色服装的救援队伍,正沿着弯弯曲曲的谷底公路,源源不断地向故乡涌去,而我却选择捷径,以飞翔的姿态,朝着他们驿动的方向追赶,把察看到的灾情传回抗震救灾指挥部。
第二天,我又飞行了5个架次。按飞行计划,第五架次要在重灾区宝兴县着陆,可傍晚气流大,不稳定,机身前又橫着一条跨江高压线,迎风着陆非常危险。“顺风着陆!”这是一次极具挑战性的着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惊险一停,尾翼距离高压线不到10米!卸下急救药箱,我和战友们立即返航,在巨大的旋翼声中飞进了茫茫夜色。
机舱外,芦山县城黑沉沉的,没有一点光亮,昔日灯火辉煌的小城,已被一张黑色巨网笼罩着,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来。“4·20”强烈地震,无情击碎了我的梦,我把深情的祝福和希望挂在机翼下,一次次飞过故乡的山,飞进父老乡亲的视线。
[人物档案] 于明华,2004年入伍,中尉军衔,成都军区14集团军某工兵团副连长。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营救出北川曲山小学的13名被困儿童,包括“芭蕾舞女孩”李月,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2013年4月21日凌晨1时,随队抵达重灾区龙门乡投入搜救。
我把“夕阳”背过山
救人!救人!救人!穿上橘红色的救援服,一个声音召唤我。
4月20日9时30分,救援队57人奉命乘机驰援震区。从玉溪到雅安,全程1000多公里,运八飞机的巨大轰鸣声,如同催征战鼓敲在我心上。
“这里有人!”4月21日凌晨4时,到达震区后3小时,我们第一次听到求生的呼唤。走在最前头的中士朱永平激动地大吼起来:“有人困在楼上!”
四周一片漆黑,震后空旷的场地上,我们像一只只萤火虫。借着手电的光亮,大家迅速向声音靠拢。眼前,歪斜的两层小楼损毁严重,只有一排木梯通向二楼,里面情况不明。“救命!”声音老迈,微弱沙哑。虽然小楼已经严重受损,随时可能倒塌,但我还是决定要冒险进去查看情况。二楼,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坐在床边,两手紧攥着床上昏迷的老伴,脸上写满惊恐。两位老人都已年近八旬,孩子在外打工,地震后,老太太腿脚不便,下不去楼。老爷爷不忍丢下老伴,一直守在身边。被困在这里将近一天,大大小小余震几百次,无法想象,老人家怎样度过漫长的一天。
我突然想起休假结束时一直把我送到车站的爷爷奶奶,鼻子微微有些发酸:“一定要让他们平安走出大山!” 我招呼老大爷转移到安全地带,谁想,老人家死活不肯离开老伴。正劝说着,脚下突然晃动起来,灰啊土啊刷啦啦往下掉。余震!我本能地一步跨过去,把老太太护住。余震过去,老大爷眼含着泪花,终于松开老伴的手,动身向楼下走去。我懂得,这是信任,更是嘱托!
时间!时间!时间!由于被困太久,老奶奶身体严重虚脱,急需接受治疗,而最近的临时医疗点也在山的另一头。我们不断加快救援进度,经过对房屋承重结构和楼梯简单加固,我小心翼翼地将老太太背上,慢慢走下楼梯。“去医院!”不敢停息片刻,我和战友分别背着两位老人,急匆匆地向山外奔去。一路上,山路高高低低,我们一点也感觉不到,来时爬了1个多小时,这次却只用了30多分钟。由于抢救及时,老奶奶身体没有大碍。被困22个小时的老奶奶终于苏醒。此次地震中的第一次救援就这样完成了。
[人物档案] 朱灏,1997年入伍,技术9级,解放军第37医院骨科主任。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参加映秀镇伤员抢救,救治伤员200余人。2013年4月21日10时赶到医院,第一时间参与伤员救治。
撑起生命“保护伞”
地震时,我正在乐山家中陪伴妻子和刚满1岁的孩子。原本的计划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打乱了。卧室里,剧烈摇晃的衣柜咯吱作响,妻子吓得紧紧抱住孩子。我一边安慰妻子,一边焦急等待地震的确切消息。我和她都经历过“5·12”汶川特大地震,凭直觉,这次震级一定不小。
7.0级!雅安!我们37医院驻地!“我得立马回去!”我告诉妻子,这么大的地震,肯定有不少伤员,我是骨科医生,又是军人,这种时候没有别的选择。妻子是一名护士,也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告诉爸爸,早去早回!”“早去早回!”这些天,每当结束一台手术,这句话就在我心头翻滚。两天来,我几乎没合过眼,奔忙在手术室和急诊室之间。一次又一次余震,手机里早就塞满了妻子牵挂的短信,我只能匆匆一瞥,回上一个“好”字。好,是平安,是承诺,亦是约定。灾难来袭,有的人向家奔去,而我只能离家而去,但爱的承诺,无论远近。
21日,一名全身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孕妇被送到医院。她忍着剧痛啜泣着,求我们保住孩子。我不忍心告诉她,婴儿已胎死腹中。或许,婴儿不会出现在遇难同胞的死亡名单上,但在我心中,这是一条鲜活生命的陨逝。妻子在短信中安慰道:“你已竭尽全力,不必遗憾!”22日,一名志愿者在前往震中龙门的途中遭遇车祸,右小腿毁损伤严重,生命垂危。截肢,也许能保住性命;否则,很可能什么都留不下。患者昏迷,联系不上家人,如何抉择?
我第一次拿起电话打给妻子,请她帮我拿主意。“保住他双腿,他还要靠双腿走出震区!”妻子动情地说,“我相信你,能行!”手术整整进行了4个半小时,连续两天没合眼,我几乎是靠同事搀扶着走出手术室。“手术成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电话,与妻子分享喜悦。总有些力量支撑着我们!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灾难中站立——
杨小莉,护士长,宝兴县人,第一批冲向灾区,却一直在芦山县城抢救伤员,离家咫尺,离前线“孤岛”咫尺,常捧着父母的照片暗自流泪……高卓源,23岁,刚毕业的年轻姑娘,妹妹在宝兴家中受伤,却一直坚守在医院,手机里存满了发送失败的短信……熊开军,我们科室医生,也是宝兴人,周末回家走到半路,突遇地震,就近参加抢救,总是找路过的救援队打听消息……与他们相比,我幸运许多。
“这是你第70台手术,保重身体!”进手术室前,又一次收到妻子的短信,我轻轻捧起这份爱,又深情地洒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