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过程造价管理,即工程初始到工程结束整个工程的总价管理。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有效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可实现对工程整体经济的宏观调控,最大限度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各类经济问题的出现,进而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本文对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各阶段需注意的事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估算
在整个工程建设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可细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设计准备阶段;项目招投标和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和后评价阶段。各个阶段负责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经济师也主要业务也各有不同,下面简要概述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1、工程决策阶段注意事项
在工程决策阶段,负责工程造价管理的经济师的主要工作是进行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和相关项目建议书的拟定。该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
1.1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即在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工程建设技术方案以及项目进度计划后进行的总投入资金的估算。在投资估算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三点:
(1)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包括项目选址、项目规模、建设技术方案、建设标准水平等;
(2)在进行投资估算方法的选择和费用标准拟定之前,需将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实施时间、工程周期等各项因素都全面考虑进去,对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对投资估算产生影响的量差、价差、利息差等动态因素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以有效避免工程造价的过分高估。
(3)在进行投资估算之前,为确保估算的准确性,使委托单位建设项目的目标得以有效实现,设计人员还需做好现场调查,设计方案的同时不断优化方案,使最终形成的工程量清单准确、清晰、完整。
1.2经济评价
项目经济评价主要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个部分,经济评价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对相关指标进行有效计算,进而实现对项目盈利能力、偿还能力等的有效分析和评估,最终得出相应的经济评价结论。
2、设计准备阶段注意事项
2.1重视工程的设计环节
设计质量关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高低的工程投资规模。为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效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并压缩工程规模,设计人员必须正视并重视自身设计工作,秉持“精心设计、不断优化”的原则,并最大限度的避免设计的变更。
2.2选择合适的概算造价编制方法
概算造价编制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概算指标法、概算定额法以及工程概算法等。以上各种编制概算方法,在进行概算之前,都需要全面修正需要使用到数据,并选择可行性最佳的方法进行投资控制管理,以确保编制概算的最终结果低于投资估算,进而为工程投资控制奠定基础。
2.3强化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活动,实现优势互补
工程造价全面管理过程中,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的紧密合作至关重要,两者之间有效的交流互动,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使双方从多个层面了解工程项目,最终确定出最具可行性的工程造价方案。
3、招投标和施工阶段的注意实现
3.1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的各个环节都需严格遵循《招标投标法》进行,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决标各个环节缺一不可,若有必要,可增加一两个环节。如增加招标前的供应商资质审核等。
招标过程中需重视招标文件,原因在于招标文件既是工程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单位中标的关键所在。因此,发包方必须予以招标文件充分的重视,并积极认真的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类不必要纠纷的产生。招标完成后,也需要进行供应商资质的严格审核,以确保最终筛选出来的供应商为最佳选择。
3.2施工实施阶段
施工实施阶段需重视施工合同,以能够有效指导工程的顺利进行,并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工程完结后进行合理的款项结算。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要求主要可概括为严、细、准。“严”主要针对签证,签证严格,可确保对施工过程的良好记录,可作为工程款项结算和索赔的重要依据;“细”主要针对造价咨询人员,负责造价咨询工作的人员必须清晰准确的进行料件尺寸、数量、部位、单价等的记录,预防错算、漏填;“准”则主要针对造价专业人员,要求造价专业人员不可有半点疏忽,准确进行报表的审查、签证和价款的索赔工作。
4、竣工计算和后评价阶段注意事项
4.1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作为施工单位和投资人共同予以重视的项目阶段,严格、合理、公平的工作原則必然需要贯穿工程量计算、签证变更、资金索赔、预算定额套用等整个流程的工作中。
4.2后评价阶段
后评价总结分析工程项目上的造价控制,是对整个工程的一次综合性评价。此阶段需予以各方(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等)的意见建议充分的重视,对实现各环节造价控制的有效衔接和价格风险的有力规避进行全面有深度的分析,以能够在接下来的项目工程中化被动为主动,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毕广斌.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重点和对策[J].装饰装修天地,2016,(10):300.
[2]赵宇萃.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及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
[3]孙静美.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J].才智,2015,(6):358-358.
[4]刘晓莲.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策略[J].中华民居,2014,(12):425-425,426.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估算
在整个工程建设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可细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设计准备阶段;项目招投标和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和后评价阶段。各个阶段负责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经济师也主要业务也各有不同,下面简要概述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1、工程决策阶段注意事项
在工程决策阶段,负责工程造价管理的经济师的主要工作是进行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和相关项目建议书的拟定。该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
1.1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即在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工程建设技术方案以及项目进度计划后进行的总投入资金的估算。在投资估算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三点:
(1)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包括项目选址、项目规模、建设技术方案、建设标准水平等;
(2)在进行投资估算方法的选择和费用标准拟定之前,需将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实施时间、工程周期等各项因素都全面考虑进去,对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对投资估算产生影响的量差、价差、利息差等动态因素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以有效避免工程造价的过分高估。
(3)在进行投资估算之前,为确保估算的准确性,使委托单位建设项目的目标得以有效实现,设计人员还需做好现场调查,设计方案的同时不断优化方案,使最终形成的工程量清单准确、清晰、完整。
1.2经济评价
项目经济评价主要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个部分,经济评价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对相关指标进行有效计算,进而实现对项目盈利能力、偿还能力等的有效分析和评估,最终得出相应的经济评价结论。
2、设计准备阶段注意事项
2.1重视工程的设计环节
设计质量关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高低的工程投资规模。为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效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并压缩工程规模,设计人员必须正视并重视自身设计工作,秉持“精心设计、不断优化”的原则,并最大限度的避免设计的变更。
2.2选择合适的概算造价编制方法
概算造价编制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概算指标法、概算定额法以及工程概算法等。以上各种编制概算方法,在进行概算之前,都需要全面修正需要使用到数据,并选择可行性最佳的方法进行投资控制管理,以确保编制概算的最终结果低于投资估算,进而为工程投资控制奠定基础。
2.3强化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活动,实现优势互补
工程造价全面管理过程中,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的紧密合作至关重要,两者之间有效的交流互动,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使双方从多个层面了解工程项目,最终确定出最具可行性的工程造价方案。
3、招投标和施工阶段的注意实现
3.1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的各个环节都需严格遵循《招标投标法》进行,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决标各个环节缺一不可,若有必要,可增加一两个环节。如增加招标前的供应商资质审核等。
招标过程中需重视招标文件,原因在于招标文件既是工程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施工单位中标的关键所在。因此,发包方必须予以招标文件充分的重视,并积极认真的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类不必要纠纷的产生。招标完成后,也需要进行供应商资质的严格审核,以确保最终筛选出来的供应商为最佳选择。
3.2施工实施阶段
施工实施阶段需重视施工合同,以能够有效指导工程的顺利进行,并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工程完结后进行合理的款项结算。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要求主要可概括为严、细、准。“严”主要针对签证,签证严格,可确保对施工过程的良好记录,可作为工程款项结算和索赔的重要依据;“细”主要针对造价咨询人员,负责造价咨询工作的人员必须清晰准确的进行料件尺寸、数量、部位、单价等的记录,预防错算、漏填;“准”则主要针对造价专业人员,要求造价专业人员不可有半点疏忽,准确进行报表的审查、签证和价款的索赔工作。
4、竣工计算和后评价阶段注意事项
4.1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作为施工单位和投资人共同予以重视的项目阶段,严格、合理、公平的工作原則必然需要贯穿工程量计算、签证变更、资金索赔、预算定额套用等整个流程的工作中。
4.2后评价阶段
后评价总结分析工程项目上的造价控制,是对整个工程的一次综合性评价。此阶段需予以各方(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等)的意见建议充分的重视,对实现各环节造价控制的有效衔接和价格风险的有力规避进行全面有深度的分析,以能够在接下来的项目工程中化被动为主动,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毕广斌.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重点和对策[J].装饰装修天地,2016,(10):300.
[2]赵宇萃.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及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
[3]孙静美.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J].才智,2015,(6):358-358.
[4]刘晓莲.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策略[J].中华民居,2014,(12):425-42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