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数感”,就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感觉和感受。它可以帮助人们灵活地作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的目标内容提出来。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对其一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奠基意义。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呢?
一、体验生活。萌生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让他们自己试着去感知和萌生数感。例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必须将物与数一一进行对应。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教室门前有几棵树、几盆花,使学生能将10以内的数与身边实物的数量结合起来。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时候,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感受和体验。如联系本校实际,让学生回忆每周星期一,1000人在操场集合的情形,那么像10所这样学校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就是10000人。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可以使学生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初步建立数感。
二、表达交流,形成数感
学生对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有着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就必须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其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以求共同进步。例如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这样,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了数的含义,逐步形成数感。
三、实践活动。发展数感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毋庸置疑,数感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何况这对于好奇、好动的小学生来说也是充满吸引力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中应更多地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学“9加几”时,在学生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放进1,凑成10”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凑十”的过程。接着,组织“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等活动,边实际操作边进行计算,使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实践探索活动感悟了新的计算方法,获取了数学知识。这样,把数感培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可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建立和发展了数感。
四、观察比较。强化数感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这样,使学生在比较中产生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的认识,能够以较小数感知较大数,学会辩证地看待一个数,从而使学生获得的数感进一步强化。例如,一年级从10以内数的认数开始,就通过观察木块和小棒的多少来比较数的大小,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到5比1、2、3、4大,但比6、7、8、9小,引导学生认识“<”、“>”,逐步建立数的大小相对关系。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引导学生把1平方米与10平方米进行比较,估计出教室的面积。再通过10平方米与10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比较,体会较大的面积,进而估计出校园的面积、小区的面积、广场的面积。用这种比较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体会大数目的意义,使学生在比较中,通过能够见到的、感知到的比较小的数感知大数,从而对数的感知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五、深化运用,升华数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教是为学服务的,学是为用服务的。”也就是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运用知识。数感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学生的数感又会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升华。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应用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建立数感。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对于“44 25”,教师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学生提出了如下的计算方法:(1)44 20=64,64 5=69;(2)44 5=49,49 20=69;(3)40 25=65,65 4=69; (4)4 25=29,29 40=69;(5)40 20=60,4 5=9,60 9=69;(6)44 26=70,70-1=690这样,在算法多样化的训练中,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如,在学习混合运算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四年级185名师生去春游,有限坐42人的大客车,有限坐18人的面包车,租车费每辆大客车210元,每辆面包车108元,你认为怎样租车比较合适?”这道题有多种租车方案,多数学生认为租用4辆大客车和1辆面包车比较合适,因为这样由于空座少而节省了经费。学生在探索这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把计算与理解数的意义结合起来,感悟和体验了计算的实际意义,同时学会了数学的思考与解决问题。另外,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活动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加强估算也是在应用中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使学生通过估算拥有良好的数感。总之。数感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不断体验、感悟与积累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之中。
一、体验生活。萌生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让他们自己试着去感知和萌生数感。例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必须将物与数一一进行对应。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教室门前有几棵树、几盆花,使学生能将10以内的数与身边实物的数量结合起来。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时候,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感受和体验。如联系本校实际,让学生回忆每周星期一,1000人在操场集合的情形,那么像10所这样学校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就是10000人。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可以使学生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初步建立数感。
二、表达交流,形成数感
学生对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有着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就必须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其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以求共同进步。例如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0”。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在温度表上见过。”“电话上有0。”“我的直尺上有0。”……这样,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了数的含义,逐步形成数感。
三、实践活动。发展数感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毋庸置疑,数感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何况这对于好奇、好动的小学生来说也是充满吸引力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中应更多地为学生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例如教学“9加几”时,在学生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放进1,凑成10”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凑十”的过程。接着,组织“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等活动,边实际操作边进行计算,使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实践探索活动感悟了新的计算方法,获取了数学知识。这样,把数感培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可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建立和发展了数感。
四、观察比较。强化数感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这样,使学生在比较中产生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的认识,能够以较小数感知较大数,学会辩证地看待一个数,从而使学生获得的数感进一步强化。例如,一年级从10以内数的认数开始,就通过观察木块和小棒的多少来比较数的大小,使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到5比1、2、3、4大,但比6、7、8、9小,引导学生认识“<”、“>”,逐步建立数的大小相对关系。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引导学生把1平方米与10平方米进行比较,估计出教室的面积。再通过10平方米与100平方米、1000平方米的比较,体会较大的面积,进而估计出校园的面积、小区的面积、广场的面积。用这种比较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体会大数目的意义,使学生在比较中,通过能够见到的、感知到的比较小的数感知大数,从而对数的感知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五、深化运用,升华数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教是为学服务的,学是为用服务的。”也就是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运用知识。数感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学生的数感又会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升华。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应用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建立数感。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对于“44 25”,教师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学生提出了如下的计算方法:(1)44 20=64,64 5=69;(2)44 5=49,49 20=69;(3)40 25=65,65 4=69; (4)4 25=29,29 40=69;(5)40 20=60,4 5=9,60 9=69;(6)44 26=70,70-1=690这样,在算法多样化的训练中,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如,在学习混合运算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四年级185名师生去春游,有限坐42人的大客车,有限坐18人的面包车,租车费每辆大客车210元,每辆面包车108元,你认为怎样租车比较合适?”这道题有多种租车方案,多数学生认为租用4辆大客车和1辆面包车比较合适,因为这样由于空座少而节省了经费。学生在探索这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把计算与理解数的意义结合起来,感悟和体验了计算的实际意义,同时学会了数学的思考与解决问题。另外,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活动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加强估算也是在应用中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使学生通过估算拥有良好的数感。总之。数感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不断体验、感悟与积累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