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利于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学习动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师要将思维能力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结合语文教学特点,鼓励初中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思辨,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结合教学经验,从初中语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分析入手,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初中生;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1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66
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是新课改的重要主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但是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弊端,限制了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导致学生不会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创新教学形式,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初中语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概括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学习能力,它可以帮助初中生运用简洁的语言把文章内容更直观地展示出来,充分锻炼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处理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当被提问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时,不知从何处回答,或者回答得语无伦次,主要原因就是对所读内容不能迅速地消化。对初中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经过反复练习,学生逐渐掌握了总结和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分析能力
对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分析能力,帮助初中生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能够对语文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准确定位,学起来更有针对性。特别是在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学习中,由于古代语言和现代汉语在表达方式和用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很多初中生感觉古文难学,对经典文化的学习不感兴趣,从而影响了整体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当初中生具备了思维能力后,更容易突破学习的瓶颈,在分析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充满动力。
(三)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语文想象力
当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在教学中,初中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学习的惰性,不愿意主动思考和创新,这也导致很多初中生在写作的时候无话可说,写作水平低下。而对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为初中生搭建起良好的创新平台,促使初中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开启自己的想象,产生用文字表达个人想法的意愿,在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在设疑问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中,设疑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效果。优质的设疑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实际学情入手,提高对课堂设疑的重视,通过多样化的设疑方式,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课堂思维比较活跃,但也不排除有些学生会在课堂上思想溜号,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设疑,将初中生的思维集中在课堂教学之上。在课程导入阶段,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由易到难的问题,让初中生带着问题投入到语文学习中,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由浅入深地诱导初中生展开思维训练,能使初中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语文教学是否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是否突出了教学重点,而设疑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重点及难点。初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设疑,从而引发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教学内容,并积极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诱导和启发。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让初中生“问难”,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在学习中的疑问,培养初中生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
(二)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问题或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然后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在思维不断碰撞、交汇的过程中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由于小组成员间存在一定的学习差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帮扶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以好带差,逐渐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这种学习方式往往比教师的直接教学更加有效,使学困生的学习得到了帮助,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同时,优等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胜心理,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的这一心理开展小组竞赛活动,让小组间进行对抗,最终获胜的小组会得到教师的奖励。为完成比赛任务,每一个学生都会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无形中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增强了初中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在课堂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讨论是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适当的课堂讨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集思广益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些知识点如果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上,难以内化为自己的深刻认知,而语文教师将这些知识点交给学生自主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自由表达意见和看法,相互启发,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一直保持活跃的状态,真实地展现出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很多语文知识与初中生的生活经验相矛盾,语文教师要引导初中生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点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解除疑点,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的思辨能力,也加深了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课堂讨论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一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得出不同的意见和结论,拓展初中生的思维,打开初中生的思路,发展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四)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是一个脑力活动,传统的阅读教学语文教师一般都是“以讲代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活动,不利于初中生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初中语文教师只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效的阅读教学需要让学生开动脑筋。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拓展初中生的思维空间,创新阅读的方法和策略,让喜欢思考的学生多思、善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学会思考。在开始阅读前,教师要巧妙地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阅读导语,为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对于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阅读问题,留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形成新的思想观点。古人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传统的阅读教学“照本宣科”,学生对于书中给出的答案和结论总想着如何去理解它、记忆它,即使有困惑也不敢提出来,对书本知识有些盲从。初中语文教师要利用阅读教学打破这种局面,引导学生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不盲从于答案和结论,要勇于向权威发起挑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在日常写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很多初中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在内容上缺乏新意,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禁锢。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初中生的想象力,可以结合具体的写作要求,寻找与其相关联的写作素材,通过对写作素材的分析,让学生进行联想,使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一个畫面,然后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象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达出来。在写作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讲”作文的方式,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为初中生展示更多的名家名作,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指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力,让学生可以灵活地组织、运用语言,提升作文水平。为避免作文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初中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人、事、物等进行思考,得到有别于其他人的看法,使自己写出来的作文与众不同,更有新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三、结语
语文学科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应用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冲破应试教育的枷锁,敢于标新立异。初中语文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学生创造自主实践的机会,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全面提升初中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教育观察,2013(12).
[2]罗可松.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3(36).
[3]强薇.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21).
[4]陈苏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师,2014(6).
关键词:初中语文;初中生;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7-01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7.066
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是新课改的重要主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但是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弊端,限制了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导致学生不会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创新教学形式,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初中语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概括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学习能力,它可以帮助初中生运用简洁的语言把文章内容更直观地展示出来,充分锻炼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处理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有很多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当被提问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时,不知从何处回答,或者回答得语无伦次,主要原因就是对所读内容不能迅速地消化。对初中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经过反复练习,学生逐渐掌握了总结和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分析能力
对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分析能力,帮助初中生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能够对语文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准确定位,学起来更有针对性。特别是在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学习中,由于古代语言和现代汉语在表达方式和用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很多初中生感觉古文难学,对经典文化的学习不感兴趣,从而影响了整体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当初中生具备了思维能力后,更容易突破学习的瓶颈,在分析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充满动力。
(三)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语文想象力
当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在教学中,初中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学习的惰性,不愿意主动思考和创新,这也导致很多初中生在写作的时候无话可说,写作水平低下。而对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为初中生搭建起良好的创新平台,促使初中生留心身边的事物,开启自己的想象,产生用文字表达个人想法的意愿,在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在设疑问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中,设疑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效果。优质的设疑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从实际学情入手,提高对课堂设疑的重视,通过多样化的设疑方式,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课堂思维比较活跃,但也不排除有些学生会在课堂上思想溜号,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设疑,将初中生的思维集中在课堂教学之上。在课程导入阶段,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由易到难的问题,让初中生带着问题投入到语文学习中,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由浅入深地诱导初中生展开思维训练,能使初中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语文教学是否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是否突出了教学重点,而设疑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重点及难点。初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设疑,从而引发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教学内容,并积极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诱导和启发。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让初中生“问难”,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在学习中的疑问,培养初中生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
(二)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问题或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然后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在思维不断碰撞、交汇的过程中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法,使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由于小组成员间存在一定的学习差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帮扶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以好带差,逐渐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这种学习方式往往比教师的直接教学更加有效,使学困生的学习得到了帮助,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同时,优等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胜心理,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的这一心理开展小组竞赛活动,让小组间进行对抗,最终获胜的小组会得到教师的奖励。为完成比赛任务,每一个学生都会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无形中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增强了初中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在课堂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讨论是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适当的课堂讨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集思广益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有些知识点如果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上,难以内化为自己的深刻认知,而语文教师将这些知识点交给学生自主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自由表达意见和看法,相互启发,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一直保持活跃的状态,真实地展现出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很多语文知识与初中生的生活经验相矛盾,语文教师要引导初中生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点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解除疑点,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的思辨能力,也加深了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课堂讨论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一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得出不同的意见和结论,拓展初中生的思维,打开初中生的思路,发展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四)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是一个脑力活动,传统的阅读教学语文教师一般都是“以讲代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活动,不利于初中生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初中语文教师只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效的阅读教学需要让学生开动脑筋。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拓展初中生的思维空间,创新阅读的方法和策略,让喜欢思考的学生多思、善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学会思考。在开始阅读前,教师要巧妙地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阅读导语,为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对于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阅读问题,留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形成新的思想观点。古人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传统的阅读教学“照本宣科”,学生对于书中给出的答案和结论总想着如何去理解它、记忆它,即使有困惑也不敢提出来,对书本知识有些盲从。初中语文教师要利用阅读教学打破这种局面,引导学生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不盲从于答案和结论,要勇于向权威发起挑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在日常写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很多初中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在内容上缺乏新意,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禁锢。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初中生的想象力,可以结合具体的写作要求,寻找与其相关联的写作素材,通过对写作素材的分析,让学生进行联想,使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一个畫面,然后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象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达出来。在写作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讲”作文的方式,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为初中生展示更多的名家名作,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指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力,让学生可以灵活地组织、运用语言,提升作文水平。为避免作文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初中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人、事、物等进行思考,得到有别于其他人的看法,使自己写出来的作文与众不同,更有新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三、结语
语文学科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应用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初中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冲破应试教育的枷锁,敢于标新立异。初中语文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学生创造自主实践的机会,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全面提升初中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教育观察,2013(12).
[2]罗可松.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3(36).
[3]强薇.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21).
[4]陈苏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师,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