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而言,人文学科目前处在一个所谓“边沿化”的比较困难的时期。从各个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挑选专业的趋向可以看出,真正愿意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越来越少,有些学科已经后继无人。记得1983年我当过北大中文系的班主任,一个班50个学生中就有9个高考的省市“状元”。而现在“状元”几乎都到热门的应用性专业去了。近年来北大中文系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第一志愿报考录取的。有的基础性文科专业甚至连一个第一志愿的都没有。这真是有点戏剧性的变化。十多年前,从事人文学科的工作是那样令人羡慕,那时诞生了许多“文化英雄”,一部创作或一篇论文就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但进入1990年代以后,具体说来,是市场经济铺开,社会风气变得越来越实利化,“无用之用”的人文学科就不再那么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确实是逐步从中心转移到边沿。
平心而论,这种“转变”有历史的合理性。像1980年代人文学科与国家意识形态的“蜜月期”,毕竟只是特定时期的现象。在高度政治化的年代,人文学科处于社会关注的中心位置,被赋予格外沉重的使命,受到特别的重视。拉开距离看,这不见得是正常的。现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要有更多优秀的人才去搞经济,社会投入也更多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倾斜,这是必然的带有相当的历史合理性的选择。我们应当用平常心来看待这种变化,看到其中的合理性,积极应对这种转变,重新考虑人文学科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与地位。这样的时候,人文学者特别需要有承担意识。
讲“承担”并非像过去那样,过分强调人文学科“包打天下”的功能,而是恰如其分地估价和发挥人文学科的“无用之用”,使我们的工作在文化积累以及民族精神建设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不为某些时尚的标准或实利化的风气所左右,能沉下心来做学问,与拜金主义保持必要的距离,这就是一种“承担”。
现在学风浮泛,学术价值标准混乱,科学主义盛行,对人文学科简直是一种“自残”。每年出版发表的论著很多,报纸刊物上“做秀”张扬的著作也不少,然而真正有学术推进意义,或者能引起关注与讨论的又有多少?人文学科是要讲积累的,但现在似乎是文化“消费”更能见效。有些学者仍然是在认真做学问,他们发现某个问题,长时间扎扎实实下工夫做出了成果,可是大量类似的短拼快的学术泡沫马上充斥左右,反而把真正好的学术成果给淹没了,把学者本来认真的心态给破坏了。因此人文学者要有承担意识,即是在日益商业化功利化的学术环境中尽可能保持一份学术的尊严,一种学问的境界。
(摘自《中华读书报》,有删节)
平心而论,这种“转变”有历史的合理性。像1980年代人文学科与国家意识形态的“蜜月期”,毕竟只是特定时期的现象。在高度政治化的年代,人文学科处于社会关注的中心位置,被赋予格外沉重的使命,受到特别的重视。拉开距离看,这不见得是正常的。现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要有更多优秀的人才去搞经济,社会投入也更多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倾斜,这是必然的带有相当的历史合理性的选择。我们应当用平常心来看待这种变化,看到其中的合理性,积极应对这种转变,重新考虑人文学科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与地位。这样的时候,人文学者特别需要有承担意识。
讲“承担”并非像过去那样,过分强调人文学科“包打天下”的功能,而是恰如其分地估价和发挥人文学科的“无用之用”,使我们的工作在文化积累以及民族精神建设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不为某些时尚的标准或实利化的风气所左右,能沉下心来做学问,与拜金主义保持必要的距离,这就是一种“承担”。
现在学风浮泛,学术价值标准混乱,科学主义盛行,对人文学科简直是一种“自残”。每年出版发表的论著很多,报纸刊物上“做秀”张扬的著作也不少,然而真正有学术推进意义,或者能引起关注与讨论的又有多少?人文学科是要讲积累的,但现在似乎是文化“消费”更能见效。有些学者仍然是在认真做学问,他们发现某个问题,长时间扎扎实实下工夫做出了成果,可是大量类似的短拼快的学术泡沫马上充斥左右,反而把真正好的学术成果给淹没了,把学者本来认真的心态给破坏了。因此人文学者要有承担意识,即是在日益商业化功利化的学术环境中尽可能保持一份学术的尊严,一种学问的境界。
(摘自《中华读书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