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对“我要学”和“要我学”等概念界定的基础之上,深入剖析了“要我学”的成因、现状和弊端,深切呼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模式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并对此提出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建议,以期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教学模式改革 目标导向 要我学 我要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ransfer "I Have to Study" into "I Want to Learn" by A Goal-directed Way
——The Consideration for Fostering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tudents
LI Ying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Fuzhou Strait Voc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000)
Abstract Based on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I have to study" and "I want to lear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au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I have to study", then it called on the transform of teaching model from "I have to study" into "I want to learn", and finally made some operable proposals for the chance, in order to make the author's own contribution to the transform of teaching model.
Key words teaching model reform; goal orientation; I have to study; I want to learn
1 目标明确对于“我要学”的意义
教学过程中,所谓的“我要学”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①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以强烈的求知欲为诱饵,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教学“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②简而言之,就是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促使学生主观能动地学习。③
这一“动”的过程无疑也必须在“力”的作用下完成;④⑤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推动这一过程的力主要来自“内力”。根据其来源不同,可以将其定义为“纯天然”的内力和由“外力”转化的内力两种类型,其中前者就是所谓的兴趣,后者即为由压力转化的动力。⑥
有趣的是,在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目标既可以称为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的吸引力,也可以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驱动力。
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高职高专自主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作为施力主体往往会在学生自我加压的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吸引力,往往能诱发学生的兴趣。遗憾的是,以目前的高职高专教学现状而言,有学习目标的学生数不胜数,但有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的学生却为数不多。
2 目标不明导致“要我学”的现状
所谓的“要我学”就是,在缺乏求知欲的情况下,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或者家长的灌输,被动地上课,被动地完成课堂任务,被动地接受考核。从教学实践来看,“要我学”的学生管理模式,并非每位老师的自愿选择,从教学成果来看,其往往也是收效甚微的。
2.1 学生学习目标现状呈现
(1)无目标,盲目跟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抱任何希望,只是在完成学分任务而已。要么高考志愿非自己真实意愿,是父母跟风的结果;要么获得非专业舆论蛊惑,是自己跟风的结果;要么对高等教育本身不抱希望,完全是盲目从众的选择。这些做法的结果就是,入学之后缺乏学习动力,面对上课,得过且过,没人查课就旷课,有人查课就“出工不出力”,更有甚者,到了课堂还扰乱课堂秩序。
(2)有目标,不切实际。在教学实践中,也不乏这样一类学生,他们有目标有理想,甚至提到就业前景时能侃侃而谈,然而仔细分析之下,却不难发现其“理想”与“现实”差之甚远。比如,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学生想做施工员,结果开课之后,发现专业课程设置中没有一门课能与其职业定位相挂钩,于是,失望、悲观,寻找“客观”理由放弃主动学习。
(3)目标不明确,似有还无。在教学实践中,还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本身没有学习目标,然而,当有人引导时,他们便产生了自以为是的目标,当引导力消失了,目标也便不复存在了。比如,在某一门课程上、某个章节里或者在某一次谈话中,老师讲到了与此相关的话题时,他们往往发现自己是有目标的;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目标往往微乎其微,无法胜任驱动力的重任,他们的日常表现也变得极不稳定。
当然,以上三种目标不足的现象只是代表而已,其表现形式并不仅限于此。然而,不论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其导致的教学效果却是高度一致的——教师被动选择“要我学”的学生管理模式。
2.2 学校“要我学”强制措施的成效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缺乏的情况下,老师只能站在与学生对立的角度上,强制其“学习”,就各大高校而言,所用手段趋同存异,无外乎“抓出勤”、“重考核”、“卡毕业证”等,但成效却是微乎其微的。 (1)抓出勤,纪律落空。通过平时成绩的约束,辅导员的督促,家长的威胁,同学的舆论压力等等手段,将不愿意学习的学生“逼”进教室的结果就是,要么闭目养神,带坏课堂风气;要么窃窃私语,扰乱课堂秩序;要么玩玩游戏,破坏课堂氛围;更有甚者,故意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以致抓出勤强制措施下的高职高专课堂纪律无法保证。
(2)重考核,本末倒置。以期末考核为目标,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在开课之初就仅仅是奔着课程学分而来,整个学期都是在混,重点全压在期末复习上。考试一结束,课程内容几乎是踏雪无痕,往往使我们高等教育传授知识的本质目标落空。
(3)卡毕业证,收效甚微。那些“旷课挂科比较多”或者“违反纪律屡教不改”的学生本身对毕业证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此,以扣留毕业证的手段制约这些学生几乎没用。
2.3 “要我学”收效甚微的成因分析
以实践资料为基础,透析“要我学”收效甚微的原因时,我们会豁然开朗:
(1)“专才教育”与 “博雅教育”⑦的矛盾。所谓的“专才教育”就是以“高、精、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其在课程设置上往往采取“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模式安排,即学生在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可以有众多的从业方向课程来选修;而所谓“博雅教育”就是“通才教育”,它是伴随着知识大融合要求不断加剧的教育模式,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没有所谓的专业方向课,即学生在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要修完所有的专业方向课。现阶段的高职高专教育仍然处于教学模式探索阶段,在一定程度上照搬了本科教学的“通才教育”模式,一方面,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用学习一两门“方向课”的时间来完成整个专业的“专业课程”任务;另一方面,导致本、专科教学区分度不大,在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社会生产越来越精细,专业隔离越来越明显⑧的情况下,失去了“专才”该有的竞争优势,反而在不断地挑战自己的“劣势”。
(2)“课程冗余”与“才识缺乏”的矛盾。以照搬照挪的“通才教育“模式为指导,深入剖析各专业可能的就业前景和从业渠道,在课程设置上过于贪多求全,开设和专业挂钩的各个从业方向课,与此同时,迫于修业年限的压力,对各个专业课又都只能浅尝辄止。导致的结果就是,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学时分配比例难以平衡,学生走上人才市场后,要用的知识没学透,学了的知识没有用。
(3)“时间浪费”与“精力不足”的矛盾。一方面,学生要应付考试压力,必须注重各门专业方向课的出勤管理;另一方面,学生面对就业压力,不得不认真学好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课。往往出现的结果是:专业课涵盖的专业方向课过多过杂,学生在自己不感兴趣的课上出工不出力浪费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课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精力不够充沛。
3 目标导向奠定“我要学”的根基
通过成因分析,不难发现“要我学”的学生管理模式本身没错,而真正的错误在于,“要我学”在现代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中,只起到了治标不治本的作用,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症结,还必须从学生的角度着手,加强目标导向作用,推动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3.1 专业介绍,宏观把握专业发展前景
开学之初,资深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对本专业的培养大纲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专业的来龙去脉,自己通过高等教育可以获得哪些知识,自己毕业之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各种工作对理论课程类别和水平的要求等等,让学生从学习之初就能明明白白地学,并非盲目从众,或者在被压迫的情况下叛逆地学习。
3.2 就业指导,科学勾勒自己的职业蓝图
调整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课时间,使其与专业介绍工作有机结合,⑨让学生具备科学定位职业发展发向的能力。从而,一方面有效避免其心理落差的产生;另一方面,科学有效地分配自己的时间资源和精力资源。
3.3 注重交流,动态控制理论学习成效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知识的更新换代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水平;另一方面,以自己为榜样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衔接力度,确保学生每一个学习目标的科学合理性。
4 结语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诚挚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作出贡献;作为一名老师,真心希望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
注释
① 江红霞,付爱平,李弦.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探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1-32.
② 王飞.浅谈师范专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时空,2013(2):145.
③ 毛小利.浅谈通过任务型教学模式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新西部,2013(8):145.
④ 王云清.浅析高校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3(2):159.
⑤ 陈家麟.学校心理学教育[M].科学教育出版社,1996.
⑥ 李志.试论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评定[J].教育探索,2002(1):43-44.
⑦ 夏漫辉.西方博雅教育中的体育意蕴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
⑧ 郑翠玲.加强工程管理严把施工质量控制工程造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114.
⑨ 吕晓冬.浅谈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J].科技资讯,2013(2):225.
关键词 教学模式改革 目标导向 要我学 我要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ransfer "I Have to Study" into "I Want to Learn" by A Goal-directed Way
——The Consideration for Fostering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tudents
LI Ying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Fuzhou Strait Voc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000)
Abstract Based on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I have to study" and "I want to lear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au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I have to study", then it called on the transform of teaching model from "I have to study" into "I want to learn", and finally made some operable proposals for the chance, in order to make the author's own contribution to the transform of teaching model.
Key words teaching model reform; goal orientation; I have to study; I want to learn
1 目标明确对于“我要学”的意义
教学过程中,所谓的“我要学”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①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以强烈的求知欲为诱饵,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教学“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②简而言之,就是在尊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促使学生主观能动地学习。③
这一“动”的过程无疑也必须在“力”的作用下完成;④⑤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推动这一过程的力主要来自“内力”。根据其来源不同,可以将其定义为“纯天然”的内力和由“外力”转化的内力两种类型,其中前者就是所谓的兴趣,后者即为由压力转化的动力。⑥
有趣的是,在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目标既可以称为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的吸引力,也可以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驱动力。
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高职高专自主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作为施力主体往往会在学生自我加压的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吸引力,往往能诱发学生的兴趣。遗憾的是,以目前的高职高专教学现状而言,有学习目标的学生数不胜数,但有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的学生却为数不多。
2 目标不明导致“要我学”的现状
所谓的“要我学”就是,在缺乏求知欲的情况下,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或者家长的灌输,被动地上课,被动地完成课堂任务,被动地接受考核。从教学实践来看,“要我学”的学生管理模式,并非每位老师的自愿选择,从教学成果来看,其往往也是收效甚微的。
2.1 学生学习目标现状呈现
(1)无目标,盲目跟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抱任何希望,只是在完成学分任务而已。要么高考志愿非自己真实意愿,是父母跟风的结果;要么获得非专业舆论蛊惑,是自己跟风的结果;要么对高等教育本身不抱希望,完全是盲目从众的选择。这些做法的结果就是,入学之后缺乏学习动力,面对上课,得过且过,没人查课就旷课,有人查课就“出工不出力”,更有甚者,到了课堂还扰乱课堂秩序。
(2)有目标,不切实际。在教学实践中,也不乏这样一类学生,他们有目标有理想,甚至提到就业前景时能侃侃而谈,然而仔细分析之下,却不难发现其“理想”与“现实”差之甚远。比如,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学生想做施工员,结果开课之后,发现专业课程设置中没有一门课能与其职业定位相挂钩,于是,失望、悲观,寻找“客观”理由放弃主动学习。
(3)目标不明确,似有还无。在教学实践中,还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本身没有学习目标,然而,当有人引导时,他们便产生了自以为是的目标,当引导力消失了,目标也便不复存在了。比如,在某一门课程上、某个章节里或者在某一次谈话中,老师讲到了与此相关的话题时,他们往往发现自己是有目标的;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目标往往微乎其微,无法胜任驱动力的重任,他们的日常表现也变得极不稳定。
当然,以上三种目标不足的现象只是代表而已,其表现形式并不仅限于此。然而,不论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其导致的教学效果却是高度一致的——教师被动选择“要我学”的学生管理模式。
2.2 学校“要我学”强制措施的成效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缺乏的情况下,老师只能站在与学生对立的角度上,强制其“学习”,就各大高校而言,所用手段趋同存异,无外乎“抓出勤”、“重考核”、“卡毕业证”等,但成效却是微乎其微的。 (1)抓出勤,纪律落空。通过平时成绩的约束,辅导员的督促,家长的威胁,同学的舆论压力等等手段,将不愿意学习的学生“逼”进教室的结果就是,要么闭目养神,带坏课堂风气;要么窃窃私语,扰乱课堂秩序;要么玩玩游戏,破坏课堂氛围;更有甚者,故意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以致抓出勤强制措施下的高职高专课堂纪律无法保证。
(2)重考核,本末倒置。以期末考核为目标,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在开课之初就仅仅是奔着课程学分而来,整个学期都是在混,重点全压在期末复习上。考试一结束,课程内容几乎是踏雪无痕,往往使我们高等教育传授知识的本质目标落空。
(3)卡毕业证,收效甚微。那些“旷课挂科比较多”或者“违反纪律屡教不改”的学生本身对毕业证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此,以扣留毕业证的手段制约这些学生几乎没用。
2.3 “要我学”收效甚微的成因分析
以实践资料为基础,透析“要我学”收效甚微的原因时,我们会豁然开朗:
(1)“专才教育”与 “博雅教育”⑦的矛盾。所谓的“专才教育”就是以“高、精、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其在课程设置上往往采取“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模式安排,即学生在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可以有众多的从业方向课程来选修;而所谓“博雅教育”就是“通才教育”,它是伴随着知识大融合要求不断加剧的教育模式,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没有所谓的专业方向课,即学生在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要修完所有的专业方向课。现阶段的高职高专教育仍然处于教学模式探索阶段,在一定程度上照搬了本科教学的“通才教育”模式,一方面,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用学习一两门“方向课”的时间来完成整个专业的“专业课程”任务;另一方面,导致本、专科教学区分度不大,在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社会生产越来越精细,专业隔离越来越明显⑧的情况下,失去了“专才”该有的竞争优势,反而在不断地挑战自己的“劣势”。
(2)“课程冗余”与“才识缺乏”的矛盾。以照搬照挪的“通才教育“模式为指导,深入剖析各专业可能的就业前景和从业渠道,在课程设置上过于贪多求全,开设和专业挂钩的各个从业方向课,与此同时,迫于修业年限的压力,对各个专业课又都只能浅尝辄止。导致的结果就是,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学时分配比例难以平衡,学生走上人才市场后,要用的知识没学透,学了的知识没有用。
(3)“时间浪费”与“精力不足”的矛盾。一方面,学生要应付考试压力,必须注重各门专业方向课的出勤管理;另一方面,学生面对就业压力,不得不认真学好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课。往往出现的结果是:专业课涵盖的专业方向课过多过杂,学生在自己不感兴趣的课上出工不出力浪费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课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精力不够充沛。
3 目标导向奠定“我要学”的根基
通过成因分析,不难发现“要我学”的学生管理模式本身没错,而真正的错误在于,“要我学”在现代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工作中,只起到了治标不治本的作用,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症结,还必须从学生的角度着手,加强目标导向作用,推动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3.1 专业介绍,宏观把握专业发展前景
开学之初,资深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对本专业的培养大纲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专业的来龙去脉,自己通过高等教育可以获得哪些知识,自己毕业之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各种工作对理论课程类别和水平的要求等等,让学生从学习之初就能明明白白地学,并非盲目从众,或者在被压迫的情况下叛逆地学习。
3.2 就业指导,科学勾勒自己的职业蓝图
调整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课时间,使其与专业介绍工作有机结合,⑨让学生具备科学定位职业发展发向的能力。从而,一方面有效避免其心理落差的产生;另一方面,科学有效地分配自己的时间资源和精力资源。
3.3 注重交流,动态控制理论学习成效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知识的更新换代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水平;另一方面,以自己为榜样加强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衔接力度,确保学生每一个学习目标的科学合理性。
4 结语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诚挚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作出贡献;作为一名老师,真心希望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
注释
① 江红霞,付爱平,李弦.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探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1-32.
② 王飞.浅谈师范专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时空,2013(2):145.
③ 毛小利.浅谈通过任务型教学模式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新西部,2013(8):145.
④ 王云清.浅析高校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3(2):159.
⑤ 陈家麟.学校心理学教育[M].科学教育出版社,1996.
⑥ 李志.试论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评定[J].教育探索,2002(1):43-44.
⑦ 夏漫辉.西方博雅教育中的体育意蕴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
⑧ 郑翠玲.加强工程管理严把施工质量控制工程造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114.
⑨ 吕晓冬.浅谈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J].科技资讯,201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