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高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培养技术型和高技能型人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重点支持的办学类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职高专毕业生以其鲜明的职业禀赋,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颇具规模,2010年有招生资格的高职高专院校达1239所,招生数量占高校总招生数的一半多。教育部从2005年开始提升高职高专质量,先后启动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推行“高职单招”和“高职单考”试点,使一大批高职高专院校进入规范化建设的快车道。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有别于本科院校,报考该层次院校的考生应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择校原则,填报志愿时,先选好自己的专业,再挑选合适的学校。
一选专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后大多在一线生产岗位从事相关工作,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支撑,恐怕很难坚持。因此,在填报高职高专志愿时,考生首先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将来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比如文静,喜欢办公室环境的考生就可以考虑文秘、会计等;动手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就可以选择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学习任何专业,最终的目的都是走向社会,自力更生。因此,在选择专业时,了解专业就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时,考生可以借助一些专业的网站和平台,如“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麦可思公司”和“中青在线”等网站,了解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和平均月薪两项指标。就业率高意味着市场有需求,毕业生个人出路好;就业质量高意味着就业岗位收入和福利待遇高,社会声誉好,可持续发展空间大。
此外,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体检结果,剔除报考受限制的专业。这点同于所有批次考生。
二定地域
学校所处的地域,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校的专业设置、就业渠道,以及毕业生的薪资水平等。考生填报志愿时,可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关系、个人就业志向等大致确定求学地区。一般而言,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报考热度高,省会城市、区域大城市的高职院校受考生欢迎,偏远省区、地级市以下的学校生源稀少。
此外,报考高职高专,我们不得不注意的一个事实是,高职高专院校属地招生比例大。从招生数量上讲,省内院校可谓是录取的绝对主力。在本地区读书有一定的优势,本地企业对本地院校认可度高,家长的人际关系在毕业生求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很多考生不愿报考外省院校,除了远离父母、学习和生活费用高之外,毕业后回生源地就业优势不明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三挑学校
学校是一个人求学和深造的场所,不仅仅伴随你求学的几年,甚至会伴随你的职业生涯。因此,选择一所社会声誉高、教学实力强的院校尤为重要。选择学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寻找与自己分数匹配的院校。
考生可参考前三至五年院校录取的最低分差(最低分与批次线之差)的平均值。保险起见,学校录取分差波动大的,可在此基础上加10分,波动小的加5分作为当年预估校线差。专科线上30分以内的考生可以归为低分段考生,这类考生在选择时应避开热门专业,重点关注零门槛院校(往年常常一志愿录不满)和无投档线院校(往年常常因无人填报而出现没有投档线)。
二是考察学校的实力。
(1)学校的行业特色。这主要表现在地方性和行业性两个方面。区域经济优势带动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也紧密结合地方经济设置专业。一些办学历史较长的,原本由国家和地方布点建设的中专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这些院校都有浓厚的行业背景,虽然已脱离了原行业主管,但与原行业仍然保持着密切联系,考生可通过查看院校的历史沿革,发现其行业特色。此外,从校名中也能大概了解学校的行业特色,如XX农业职业学院、XX财政职业技术学院等。行业特色还体现在学校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比如山东职业学院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制造、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优势明显,这与它的前身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是分不开的。
(2)学校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办学形式上突出实践环节,这是共性,但每个院校在培养模式上又各具特色,主要方式有“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定岗实训”等。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与韩国现代威亚发动机公司校企合作,公司帮助学院建立汽车发动机实验室,并选派实训教师,学生定期到威亚工厂实习,有许多学生毕业后进入威亚工厂上班。
(3)考察院校专业设置。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盲目扩大招生,不切实际地设置许多非相关专业,进而师资缺乏,实训条件简陋,这样的院校培养出的毕业生质量可想而知。麦可思公司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数量越多,其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越低,同时就业质量就越低,工作稳定性也越低。
(4)考察师资、实验实训等办学条件。师资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高职院校师资中教授、副教授的比例固然重要,但“双师型”教师(具备教师和工程师双重资质)的比例则更为重要。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有力保证。实训基地的数量多少,仪器设备是否充足和先进,实践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充分等,都将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条件的考生和家长最好到心仪的院校实地考察一番。
报考点拨:
1.关于“专升本”。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导向上并不鼓励高职院校学生专升本,升学指标逐年减少。有些省(市、自治区)取消了“校内专升本”政策,专科生想获得本科文凭只能“跨校专升本”,难度相对增加。从实际情况看,就业好的学校专升本人数少,就业一般的学校专升本人数多;此外,社会上对“专升本”学生有些许歧视,个别单位甚至拒绝招聘“专升本”毕业生。
2.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多,良莠不齐,就业实力悬殊,再加上高校扩招,适龄生源下降,出国求学人数增多,近几年部分高职院校出现了“生源荒”。鉴于此,江苏省从今年起在民办高职院校中试行“注册入学”制度,期望缓解民办高职招生难的困局。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尽量避开填报这样的学校,因为学校招生少,报到率低,很难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更遑论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了。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颇具规模,2010年有招生资格的高职高专院校达1239所,招生数量占高校总招生数的一半多。教育部从2005年开始提升高职高专质量,先后启动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推行“高职单招”和“高职单考”试点,使一大批高职高专院校进入规范化建设的快车道。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有别于本科院校,报考该层次院校的考生应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择校原则,填报志愿时,先选好自己的专业,再挑选合适的学校。
一选专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后大多在一线生产岗位从事相关工作,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支撑,恐怕很难坚持。因此,在填报高职高专志愿时,考生首先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将来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比如文静,喜欢办公室环境的考生就可以考虑文秘、会计等;动手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就可以选择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学习任何专业,最终的目的都是走向社会,自力更生。因此,在选择专业时,了解专业就业现状和发展前景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时,考生可以借助一些专业的网站和平台,如“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麦可思公司”和“中青在线”等网站,了解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和平均月薪两项指标。就业率高意味着市场有需求,毕业生个人出路好;就业质量高意味着就业岗位收入和福利待遇高,社会声誉好,可持续发展空间大。
此外,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体检结果,剔除报考受限制的专业。这点同于所有批次考生。
二定地域
学校所处的地域,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校的专业设置、就业渠道,以及毕业生的薪资水平等。考生填报志愿时,可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关系、个人就业志向等大致确定求学地区。一般而言,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报考热度高,省会城市、区域大城市的高职院校受考生欢迎,偏远省区、地级市以下的学校生源稀少。
此外,报考高职高专,我们不得不注意的一个事实是,高职高专院校属地招生比例大。从招生数量上讲,省内院校可谓是录取的绝对主力。在本地区读书有一定的优势,本地企业对本地院校认可度高,家长的人际关系在毕业生求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很多考生不愿报考外省院校,除了远离父母、学习和生活费用高之外,毕业后回生源地就业优势不明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三挑学校
学校是一个人求学和深造的场所,不仅仅伴随你求学的几年,甚至会伴随你的职业生涯。因此,选择一所社会声誉高、教学实力强的院校尤为重要。选择学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寻找与自己分数匹配的院校。
考生可参考前三至五年院校录取的最低分差(最低分与批次线之差)的平均值。保险起见,学校录取分差波动大的,可在此基础上加10分,波动小的加5分作为当年预估校线差。专科线上30分以内的考生可以归为低分段考生,这类考生在选择时应避开热门专业,重点关注零门槛院校(往年常常一志愿录不满)和无投档线院校(往年常常因无人填报而出现没有投档线)。
二是考察学校的实力。
(1)学校的行业特色。这主要表现在地方性和行业性两个方面。区域经济优势带动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也紧密结合地方经济设置专业。一些办学历史较长的,原本由国家和地方布点建设的中专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这些院校都有浓厚的行业背景,虽然已脱离了原行业主管,但与原行业仍然保持着密切联系,考生可通过查看院校的历史沿革,发现其行业特色。此外,从校名中也能大概了解学校的行业特色,如XX农业职业学院、XX财政职业技术学院等。行业特色还体现在学校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比如山东职业学院在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制造、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优势明显,这与它的前身济南铁路机械学校是分不开的。
(2)学校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办学形式上突出实践环节,这是共性,但每个院校在培养模式上又各具特色,主要方式有“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定岗实训”等。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与韩国现代威亚发动机公司校企合作,公司帮助学院建立汽车发动机实验室,并选派实训教师,学生定期到威亚工厂实习,有许多学生毕业后进入威亚工厂上班。
(3)考察院校专业设置。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盲目扩大招生,不切实际地设置许多非相关专业,进而师资缺乏,实训条件简陋,这样的院校培养出的毕业生质量可想而知。麦可思公司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数量越多,其培养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越低,同时就业质量就越低,工作稳定性也越低。
(4)考察师资、实验实训等办学条件。师资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高职院校师资中教授、副教授的比例固然重要,但“双师型”教师(具备教师和工程师双重资质)的比例则更为重要。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有力保证。实训基地的数量多少,仪器设备是否充足和先进,实践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充分等,都将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条件的考生和家长最好到心仪的院校实地考察一番。
报考点拨:
1.关于“专升本”。近年来,国家在政策导向上并不鼓励高职院校学生专升本,升学指标逐年减少。有些省(市、自治区)取消了“校内专升本”政策,专科生想获得本科文凭只能“跨校专升本”,难度相对增加。从实际情况看,就业好的学校专升本人数少,就业一般的学校专升本人数多;此外,社会上对“专升本”学生有些许歧视,个别单位甚至拒绝招聘“专升本”毕业生。
2.目前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多,良莠不齐,就业实力悬殊,再加上高校扩招,适龄生源下降,出国求学人数增多,近几年部分高职院校出现了“生源荒”。鉴于此,江苏省从今年起在民办高职院校中试行“注册入学”制度,期望缓解民办高职招生难的困局。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尽量避开填报这样的学校,因为学校招生少,报到率低,很难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更遑论培养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