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喝对咖啡,敢说你来过墨尔本?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8710310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尔本人更喜欢独立小店的特色咖啡,大型连锁咖啡店反而生存不下来。

  在墨尔本待了三天,每天必喝焦糖玛琪朵的同伴发牢骚了:“墨尔本没人喝咖啡的吗?怎么连杯星巴克都买不到!”
  大家纷纷点头,是啊是啊,除了在火车站附近见过一家星爸爸,好像再也没看见什么知名咖啡连锁店了。直到在这住了好几年的莫妮,用怜悯的眼神看着我们这群无知者,说,“这些连锁品牌算什么,明天带你们见识下什么叫墨尔本的咖啡吧!”
  于是一大早起来,我们跟着她走街串巷,钻进了一个个七拐八弯的胡同。
  在离玛雅百货不远的一条红砖巷子里,传来 “动次打次”的音乐声,一座旧库房出现在眼前。没有招牌,大拉门边的墙上印着个章:Krimper:20 Guildford Lane。
  里面是个颇具复古夜店风的空间:粗犷的原木长桌加长椅、斑驳的砖墙、裸露的通风铁皮管道,吧台后面站着穿背心的肌肉男,还有人在大木箱改成的包间里拍婚纱照……跟潮流夜店唯一不同的一点是,整个店里都飘散着浓郁的咖啡香气。
  “这里有全墨尔本最好的咖啡师哦!”莫妮强调。咖啡师Barista一词来自意大利,是控制咖啡风味的灵魂人物,如今已经是墨尔本咖啡文化里不可或缺的潮流词汇,人们就像追逐米其林大厨一样追捧他们。
  我们开始嘀咕,澳洲又不是咖啡主要产地,也不是什么烘焙技巧的发源地,更没听过像日本一样大肆追捧顶级咖啡豆的风潮,有必要用上“咖啡文化”这种词吗?
  莫妮却告诉我们,澳洲人对咖啡是极其挑剔的。他们一天去四五次咖啡馆,一周花在咖啡上的钱可以达到几百澳币。如果一杯咖啡味道不够好,会毫不客气地直接倒掉。
  “原本墨尔本开了四家星巴克,但本地人更喜欢独立小店的特色咖啡,结果一家接一家关了,现在只剩下火车站附近的一家。”
  如果跟一群澳洲人讨论咖啡,你绝对会陷入一场战争。他们不会同意“墨尔本的咖啡都很不错”这种笼统说法,而会认真地告诉你,“No,No,只有某某家的咖啡才好喝!”或者“才不是,你喝过某某家吗?那才叫咖啡好吗?”然后便是无休无止的辩论。
  研究咖啡已经十几年的莫妮,搬到墨尔本后发现到了天堂,每天走街串巷寻访不同特色的咖啡店。如今,她开设了自己的墨尔本咖啡路线,专门带领爱好者寻访这些小店。
  Krimper是她的心头好。这里的咖啡豆分综合Blend和单一Single两种。Blend的话,相当于咖啡中的鸡尾酒,其风味全靠咖啡师调配。他就像调香师一样,把不同产地、年份、种类的豆子按自己的经验混合,不论收成或季节如何,都能几十年如一日地,让每款咖啡都的风味保持稳定一致。而后者呢,自然是指来自某地的指定品种咖啡豆了,就如威士忌中的单一麦芽一样,强调的是其独特风味和个性,喜欢的会很喜欢,不喜欢的则可能大皱眉头。
  我们点了一款名为“Honeysuckle”的综合咖啡,按最能品出原味的方式,不加糖奶,不兑水。诗意的名字让我遐想联翩,凑近杯口时,醉人香气袭来。但一入口,我的脑子却像被撞了一下,强烈的酸味让人猛地清醒起来。随着舌头从发麻中渐渐缓过来,我尝出了一点黑莓的酸味,还带着苹果香气,虽然一杯只够抿几口,但回味却很悠长。
  单一Single的咖啡豆,产自哥伦比亚的一个山头。咖啡师并不想追求风味的平衡,而是用了很轻的烘焙方式,将其酸味和水果香甜保留下来。咖啡师的理念是:“咖啡本来就是一种水果嘛,这正是我们想在Single咖啡里追求的。”
位于Somerset Place 19号的The Little Mule冰滴咖啡店,点心和冰滴咖啡很适合打发夏日时光。
St Sutherland 12号的Short Stop咖啡店,店主安东尼和甜甜圈吸引着众多粉丝。

  我警惕地抿了一口,眼泪都快出来了,酸味果然很尖利。莫妮说,这款Single有着李子的前调,黄油的中调,和焦糖的后调,我没有尝出这么丰富的层次,但在余味中,似乎品出了一点巧克力的气息。
  我们起身寻访下一家店。一路上,我好奇地八卦起墨尔本的咖啡史来。
  这个城市比香港大几岁,1835年建成,之前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居住。当英国殖民者们第一次踏入这里时,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天,我去哪里找一杯像样的咖啡?!
  尽管英国人如今以茶文化出名,但在那个时期,尤其是之前的17、18 世纪,几乎整个伦敦都是泡在咖啡里的。他们对于这种苦涩饮料的狂热,绝不逊于如今的意大利人。幸好,随着几个大金矿在墨尔本附近被发现,世界各国的大批淘金者们涌入了墨尔本。
  1950年,意大利移民带来了高品质的浓缩咖啡,还有专业的机器,墨尔本的咖啡终于有救了。从此,咖啡店在墨尔本迅速聚集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人离不开的生存必需品。据统计,如今每个澳大利亚人每年平均消耗2.4公斤咖啡,而50年前这个数字只有0.6公斤。
  墨尔本的第一家意式浓缩咖啡店Pallogrini’s如今还在经营,从1954年到现在,只换过两任主人。它位于Bourke Street,虽然店面狭小简陋,连进去都要侧着身子,但旅行者和咖啡迷们仍然趋之若鹜。
  对于90%的当地人来说,加奶无糖的Flat white是最常点的款式,另外则由Expresso和Fliter两种咖啡平分秋色。后两者是咖啡迷认为最能品出风味的喝法,但对我这种业余爱好者来说,显然过于风雅了,两杯下去,有点眼冒金星。所以当我踏进第二家咖啡店时,简直喜出望外。   这家小店名叫Short Stop,装修得颇具北欧小清新风格,开了不到一年,已经火爆到天天排队。老板安东尼曾在许多顶级咖啡店工作过,练就了一身技艺。但让我们垂涎的,是店里的另一种招牌出品:甜甜圈。
  据说安东尼自己就是个甜甜圈控,在美国旅行时,他把尝过的所有甜甜圈都发上了instragram,立刻收获了大批粉丝。回来后,他开始在自己店里提供这种点心。第一天,店里挤满了年轻顾客;第二天,人们从早上7:30开始在门口排长龙;第三天,店里的所有甜甜圈都订完了;第四第五天,新来的顾客一个甜甜圈也买不到了……
  不管是不是在玩饥饿营销,Short Stop的甜甜圈显然对得起它的名声。首先口味就有十几种:玫瑰伯爵茶、抹茶黑芝麻、香蕉榛仁巧克力、夏威夷果橙花……光听名字就想尝。当你捧着手掌大的甜甜圈,一口咬下去时,松软中带着嚼劲的口感,立刻充实了刚被黑咖啡削薄的胃。
  当然,Short Stop的招牌咖啡绝对是甜甜圈的好拍档。除了Expresso,也可以试试Beach brew,后者过了三四个小时仍然不减风味,选Single 不加奶最能凸显原味。
  第三家咖啡店The Little Mule虽然离热闹的商业街几步之遥,却异常安静。既听不到蒸汽机打奶泡的喷气声,也没有浓缩咖啡机的轰鸣。吧台上只有几台晶莹圆润的咖啡壶,安安静静地,一滴一滴地往下滴咖啡。
  冰滴咖啡起源于欧洲,完全使用冰水、冷水或冰块萃取咖啡,整个过程十分缓慢。根据咖啡豆烘焙程度、水量、水温、水滴速度、咖啡研磨粗细等因素,能呈现不同的风味。萃取好的咖啡可以在冰箱冷藏一星期之久,一般到了第三天是风味最佳的。
  这家店用5摄氏度的冰水,慢慢滴漏萃取6至12小时。它最棒的地方在于不酸涩,能充分体现咖啡原味。由于萃取用的是低温法,含有的咖啡因也很低,不容易伤胃。
  The Little Mule采用的是埃塞俄比亚出产的豆子,香味层次丰富,能品出糖浆、巧克力、蜂蜜的味道来。在盛夏的墨尔本,来一杯冰滴咖啡应该是最完美的收场了。看着吧台上美丽的咖啡壶中,一滴滴往下漏的棕色液体,竟让人有了种喝醉的晕乎感。

墨尔本吃喝玩乐地标

Vue de Monde餐厅


  澳洲顶级餐厅之一,由法国名厨Shannon Bennett主理。55层高的美景和餐点一样醉人。不论是真金茶匙、手工切的冰,艺术品一般的菜肴,还是舞台仪式般的上菜方式,都令人印象深刻。唯一缺点是必须提前几周预订座位。
  Add:Level 55, Rialto, 525 Collins Street
  人均:1500人民币

Crown Plaza Melbourne皇冠假日酒店


  亚拉河岸上的五星级酒店,除了在顶楼餐吧观赏美景外,还可以在楼下赌场、娱乐城、购物街、众多特色餐厅中一次满足所有享乐需求。如果需要更接地气的玩法,建议搭乘200米外的有轨电车,摇摇晃晃地绕城一圈。
  Add:1—5,Spencer Street
其他文献
大街两旁的台湾栾树红了头,又是深秋时分。倘若此刻我们仍在荷兰,好友应该早已送来一大篮乡下老家自种的苹果,而我想来也已趁着周末空当,熬好一大锅苹果酱了。托他的福,我们年年都有美味的苹果酱可吃,还能投桃报李,挪出几罐还赠给他。荷兰人普遍爱吃清甜微酸的苹果酱,除了可以当甜点,还能拿来佐肉丸、烤肉、洋火腿等菜肴,让油脂偏多的猪肉吃来不那么腻。  我的苹果酱做法是婆婆给我的。  婆婆是虔诚的卡尔文教派基督徒
文创背景 共创业    吴宗磷、黄思绮和郭昱成,这3个台湾文艺青年,2008年底,以“超硬设计”为品牌,从文字影像创作,跳到设计包包、笔袋及书衣等文具商品,初试啼声,创意时尚设计,也让许多老友大感讶异。  翻开3人学经历,洋洋洒洒,读到台大语言研究所的吴宗璘,曾做过报社及电视台编译、周刊旅游记者,还曾拿到金穗奖及华航旅行文学奖等;郭昱成和黄思绮,则同是旧金山艺术大学硕士,一个是贝尔形象顾问创意总监
围观了这段时间关于企业的一些舆情,一个基本感觉是,特别是民营企业,公关基本是很无力的,不是太有用,老板德性决定了一家企业的舆情基本面。老板常常被顶上舆论的峰尖浪口,企业产品有道德缺陷,已经被标签化,老板“露面”就是“负面”,公关再优秀也没啥用。老板有视野有格局,低调内敛,产品没啥道德缺陷,公关完全可以佛系。好企业,公关有佛系的资本。好企业,公关可以专心做锦上添花的事,塑造产品的口碑,而不必疲于灭火
这所学校叫“莫斯科第九女子寄宿军官学校”,也是俄罗斯最好的一所国立军校。虽然这所军官女校的名字是莫斯科第九女子寄宿军官学校,但其实,这是俄罗斯第一所女子军官学校。  学校里的大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家庭。这些还是娃娃的女孩子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和测试才选拔出来,作为未来的领导者而培养的。这群小女孩在进入军校之前,需经过严格的选拔。入学者大部分为无父母的孤儿少女,也接受成绩优秀者的申请。学费由国家全额负担。 
什么问题最不浪漫  新人间,提什么问题最不浪漫?房子、存款?还是遗传病?最近,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说,每年,尼日利亚大约有15万新生儿被确诊患有镰状细胞贫血病。现在,尼日利亚有准新人坚持首先查清对方的基因底细,以免日后伤心。  杰姬在伊莫(Imo)州立大学读“大四”的时候,男朋友楚卡向她求婚。一对恋人开始筹划婚礼。但是遇到一个从前没有想到的麻烦。  他们教会中的牧师问,知不知道对方的基因型。因为
杨家埠,位于山东潍坊市寒亭区,素以年画和风筝而闻名于国内外。“家家印年画,产户扎风筝”所描绘的景象就是在杨家埠村。杨家埠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和苏州桃花坞的年画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构图匀称而饱满,造型粗壮而朴实,线条简练而流畅,色彩浓艳而喜庆,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节日氛围。  杨家埠木版年画题材比较广泛,多以喜庆、吉祥为主题,表现内容亦丰富多样,既有与
活体马拉松换肾6天26手术救13人    对于需要换肾的病患来说,要等到适合的捐赠来源,相当折磨人,而且肾脏移植以往最大难题,就是免疫系统的排斥问题。美国乔治城大学最近运用“血液分离”的技术,过滤移植者赢液中的抗体,搭配扩大捐赠库,完成了一项横跨好几州的马拉松换肾计划,在6天内进行了26次手术,为13颗肾脏进行移植,创下了活体换肾规模最大的纪录。  这次大规模换肾计划,让多达13位病患重获新生,汤
这是个形容词已丧失说服力、一切只看数字的时代。即使你的个人工作能力很强,在必须团队合作下,没有数字力,你很难领导部属。而且,你的薪水将大不如人!    请看下列问题——    1:一个糖果有l张糖果纸,一个糖果l元,现在商店在做促销,3张糖果纸可以换1个糖果,请问:15元最多可以吃几个糖果?    2:1、2、6、42、1806、“?”,请问“?”应该填入多少呢?    3:一夫、二郎、三吉、四祥
“国籍”对我来说是个不太好谈的话题。我从来没有隐瞒过我拿的是美国护照,但是我也从来不主动表白我是美国人。上周,半夜三更,在我转发了一些呼吁深化改革的微博之后,收到一份非常文明、理智的私信,大概意思是说:你不是美国人吗?干吗不去关注你们自己的大选,非关心我们的政治?我回答说,我对中国政治更有意思。他问我是不是带着那种“看笑话”的心情在看中国政治。我告诉他不是,我真心地关注我出生地的政治改革和发展,因
他是一个失败的软件工程师,却是一个成功的流行救主。他用写程序概念,将时尚拆解成几百种元素,再重新组合建构,在两岸创造出一年超过亿元(新台币,下同)的营收。    3月,暖阳和煦。台南县永康市巷弄里不起眼的公寓内,一间小房间里,电脑服务器主机高速运转,忙着处理订单信息,旁边的白色长桌上,散布电脑绘制的设计图与日本最新的流行杂志,一个年轻男工程师,看着设计图说:“拿掉粉嫩色系,要开始流行糖果色系的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