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人文 还原个性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gsj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想阐述个性差异性的还原是作文的理由,即作文和阅读必须有独特的个性,有差异。
  
  一、情绪、感悟、疑惑、追问的抒发——个性差异性的还原是作文的理由
  
  “人文精神就是要有血性和良心,要有同情和怜悯,要培养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钱中文语)弘扬人文,充满人性,回归本我,还原个性是作文存在的理由。每个人的阅读储存和生活积累都不同,面对同一事物,观察、感知、认识的角度本来是千差万别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共性教育、共性阅读、共性写作的不良影响,学生身上的那些仅有的差异性、人本性,已被一些模式同化了。心理学家贝弗里奇说过:“在思考同一问题时,我们的思维往往重复同样的途径,这是因为各个观念已经组合成一个固定的思维锁链。习惯思维程序的造成,就好像条件反射一样。这样往往不能使人摆脱无益的思想途径。”思维如此,感知、观察亦如此。就如写家乡,是颂是批,或喜或悲,或疑或叹,或只是一种游子情怀的淡淡依恋,因个人喜好及情感而定,而不是看政策形势行事,人云亦云。任何人写家乡,只要是自己情感定位里的家乡,即使从同一地方来,也会写得不同。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写作就是要在这不同点上下功夫,要独特而有个性,这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的理由!一位同学写家乡见闻,并不写颂歌,而是如实地写他表哥因贫困失学,文末抒发了希望人类共同富裕的心愿以及对人生的淡淡的感悟,因是情中之痛,十分感人。一位定海的学生写古城变化巨大,古老的城区被迅速地拆除,拆掉了古城的传统和特色,也拆去了他心中的美,具有理性的深度美。对这类富有个性的文章,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并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差异。即使文句不畅,也无关大体。如果一种表达,固定和丰富了一个人的差异性(即独特的个性),那么这种表达,就是成功而有价值的表达。
  高考作文评估中把评分标准分为基础分和发展分,就是对这种个性差异的激励。闪光的个性的感悟、思考、情绪、疑惑、追问甚至语言就成了作文满分的必要条件。
  独特是文章的生命,独特的眼光、独特的见解、独特的情绪、独特的感情,不需要无理的“深刻”就会有独特的主题,独特的写法,这就是个性差异性的还原,作文的理由。只要是独特的、个性的、有差异的文章就有它存在的价值。
  
  二、读写一体化——独特、个性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无论学生还是成人,生命的阅历都是相当有限的,对生命的特质也是明显地存在个性的差异性。而独特的材料是作文的构建的骨架,阅读就成为写作的积累。我们往往在阅读中感动感悟,进而冲动,奋笔为文。
  写作的个性化语言得益于个性化阅读,因为个性化的阅读必然培养阅读者个性化的感悟能力,形成个性化的认识方式,建设个性化的语言库存。个性化阅读包含三层意思:阅读同一篇课本要有独特的感受和见解,阅读同一本书要有自己的选择,课外阅读要从自己的志趣出发,不搞整齐划一。
  前不久,作家梁晓声到宁波大学演讲时说:“阅读习惯是人类最基本最优雅的一种习惯,是人类求知的最基本习惯。小说是养成阅读习惯的最基础的读物。”
  阅读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基础,尤其对于写作!
  然而我们语文教学,不仅一定要学生读某篇令人生厌的课文,而且还要用一种方法,读出相同的东西来。宗璞的《花的话》,经过授课老师精心引导,终于让学生明白了“本文借默默无闻的二月兰,歌颂对人民教师的敬爱之情”。(语自教参)这位特级教师最后问:“你自己会采什么花给老师?”学生异口同声:“二月兰!”这种阅读就残害了个性,伤害的不仅仅是阅读本身,更可怕的是伤害了表达——写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
  阅读与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体化的。人在阅读过程中的认同感,同时又有一种想说说自己观点的冲动,这时的写作就更为自然、合理,读写一体化效应在时文阅读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只有阅读,才能形成个性的语言、个性的思维方式、个性的表述。我们要让学生看他们各自喜爱的“青春小调”、“摩登时文”。
  时文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内容,于作文更为适合。“青春小调”抒发情绪,“摩登时文”启发思考。
  
  三、“为情造文”——独特个性让作文多样化
  
  把学生从繁琐粗暴、渐失生机的应试表达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回到作文的源头活水里去。
  写作本是一件表达内心、创造世界的乐事,却被考试沦为一种机械化操作,成为学生的负担。只有让学生摆脱考试心态作文,尽量放下应试文的那种限制感与不适感,他们的个性及创造力才可能发挥出来。从一些成功的习作来看,我们老师确实再没必要让学生带着考试的镣铐去写诸如《童年趣事》之类的作文了。
  自古文章无定法,真情显露方为高。学生是富有个性创造力的,只要教师善于引导,他们是可以写出个性鲜明且富有创造性的作文来的。
  鲁迅先生的个性的、独特的、真实的情感傲立文坛,告诉了我们作文的理由。“情”可以是情绪、感悟、疑惑、追问、思维等等,只要由感而述就是个性的多样,就是作文的理由。
  
  参考文献:
  《作文与考试》
  《语文教法与研究》 2002.1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舟渔子弟学校)
其他文献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抒写“真我”的抒情散文,带有明显的“自叙传”的色彩,贴有“朱自清”标签,是特定时期朱自清灵魂世界的一面镜子。  《荷塘月色》一文记录了朱自清的心路历程,也记下了朱自清的人生历程。在这里我们结识了处在风雨飘摇、政治动荡时期的朱自清,他以如椽之笔把自己的一颗饱受煎熬的心捧给了世人。  《荷塘月色》写作的前三个月,在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历史性的悲剧,蒋介石悍然发动了“四·一二
期刊
将进酒  李 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期刊
初中义务教育新课改在岳阳县已推行近三年了,即将开花结果。三年来,在走近新课程,学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一方面我感受到了新课程带给老师和学生的新的体验,带来了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其中的种种好处自然不需赘言;另一方面,我也在三年教学的实践当中发现现行教材里面有几处可以讨论的地方,现在提出来,以供方家鉴定。  其一、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以下只指出该教材所属
期刊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1)《春雨》主旨的理解。(2)理解呈现主旨的表达技巧。  说明:《春雨》是梁遇春先生《春雨》集子中的一篇赞咏春雨的文章。被选编在高中第三册《语文读本》里。读过这篇文章的学生说“语言不错但不太好懂;要表达什么不太清楚”。对于学生的疑惑,笔者确定上述两个教学重点,意在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2.教法与学法:教师以点拨为主要教法,以问题(预设
期刊
公元744年,经历了一番短暂得意的李白终究被权贵们排挤出了京城,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彻底破灭。745年,他由东鲁南游吴越,行前写了一首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因其奇妙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豪放的主题一直被作为中学语文教本的必选篇目。尤其是那段淋漓酣畅、引人遐思的述梦部分更是被后人所称颂。下面,笔者试就这段述梦部分作一新的探
期刊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思乡的诗文,加以朗读,交流心得体会。并熟读《我心归去》文本内容。    一、粗读文本,理清思路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的脉络是如何展开的?  生:文章从结构上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1—4)写作者在法国纳赛尔访问的情形和感慨。  (5—9)写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  师:作者想念故乡,具体想念故乡的什么呢?  生:小径,月夜,草坂,小羊
期刊
《羚羊木雕》所讲述的家庭故事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因此,阅读这篇课文时,如果能从生活实际入手,给孩子一个实在的答案,那会给孩子的为人处世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帮助,也会有助于孩子的人格健康成长。  从教参的分析来看,这篇课文的思想倾向是很明显的,作者站在孩子一边,批评父母教育方式的粗暴、重财轻义教育思想的错误,认为大人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感情;也认为孩子自作主张有些不妥,从而总结出本文的主
期刊
诗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更要引导学生透过诗作的面纱,深入探究诗人的内心世界,体悟诗人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从而达到美育、文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审美在宗教意识并不强的中国文化人的心理构建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慰抚灵魂。蔡元培先生提出的“美育”的教育思想,也是从这样的文化背景出发,用“美育”来代替宗教。面对多元化的浮躁时代,他对人生的审美化态度和从而形成的宁静平和、坦然面对生活
期刊
阿Q者谁?鲁迅笔下闻名世界的艺术典型。陈奂生者何?高晓声作品中“漏斗户主”桂冠的拥有者。把这身居两个朝代,时逾六十多年之久的两个人物相提并论,难免引起世人的诧异。尽管他们两个已经是世人公认的艺术形象,但他们从外貌到行状,不同之处不胜枚举。可是如果将这两个艺术形象放在一起进行全面的剖析比较,就会发现在他们面目各异的血肉之躯中,却包裹着相同的国民灵魂。对这两个艺术形象的重新审视,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的
期刊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学生的习作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历来学生写作水平的低下,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教师语文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并极大地限制着学生的活动能力。为此这一直是令我这个执鞭三十四年的人头痛不已的问题。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与同仁们讨论和探究习作教学中的症结,以便对症下药,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一、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