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想阐述个性差异性的还原是作文的理由,即作文和阅读必须有独特的个性,有差异。
一、情绪、感悟、疑惑、追问的抒发——个性差异性的还原是作文的理由
“人文精神就是要有血性和良心,要有同情和怜悯,要培养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钱中文语)弘扬人文,充满人性,回归本我,还原个性是作文存在的理由。每个人的阅读储存和生活积累都不同,面对同一事物,观察、感知、认识的角度本来是千差万别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共性教育、共性阅读、共性写作的不良影响,学生身上的那些仅有的差异性、人本性,已被一些模式同化了。心理学家贝弗里奇说过:“在思考同一问题时,我们的思维往往重复同样的途径,这是因为各个观念已经组合成一个固定的思维锁链。习惯思维程序的造成,就好像条件反射一样。这样往往不能使人摆脱无益的思想途径。”思维如此,感知、观察亦如此。就如写家乡,是颂是批,或喜或悲,或疑或叹,或只是一种游子情怀的淡淡依恋,因个人喜好及情感而定,而不是看政策形势行事,人云亦云。任何人写家乡,只要是自己情感定位里的家乡,即使从同一地方来,也会写得不同。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写作就是要在这不同点上下功夫,要独特而有个性,这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的理由!一位同学写家乡见闻,并不写颂歌,而是如实地写他表哥因贫困失学,文末抒发了希望人类共同富裕的心愿以及对人生的淡淡的感悟,因是情中之痛,十分感人。一位定海的学生写古城变化巨大,古老的城区被迅速地拆除,拆掉了古城的传统和特色,也拆去了他心中的美,具有理性的深度美。对这类富有个性的文章,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并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差异。即使文句不畅,也无关大体。如果一种表达,固定和丰富了一个人的差异性(即独特的个性),那么这种表达,就是成功而有价值的表达。
高考作文评估中把评分标准分为基础分和发展分,就是对这种个性差异的激励。闪光的个性的感悟、思考、情绪、疑惑、追问甚至语言就成了作文满分的必要条件。
独特是文章的生命,独特的眼光、独特的见解、独特的情绪、独特的感情,不需要无理的“深刻”就会有独特的主题,独特的写法,这就是个性差异性的还原,作文的理由。只要是独特的、个性的、有差异的文章就有它存在的价值。
二、读写一体化——独特、个性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无论学生还是成人,生命的阅历都是相当有限的,对生命的特质也是明显地存在个性的差异性。而独特的材料是作文的构建的骨架,阅读就成为写作的积累。我们往往在阅读中感动感悟,进而冲动,奋笔为文。
写作的个性化语言得益于个性化阅读,因为个性化的阅读必然培养阅读者个性化的感悟能力,形成个性化的认识方式,建设个性化的语言库存。个性化阅读包含三层意思:阅读同一篇课本要有独特的感受和见解,阅读同一本书要有自己的选择,课外阅读要从自己的志趣出发,不搞整齐划一。
前不久,作家梁晓声到宁波大学演讲时说:“阅读习惯是人类最基本最优雅的一种习惯,是人类求知的最基本习惯。小说是养成阅读习惯的最基础的读物。”
阅读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基础,尤其对于写作!
然而我们语文教学,不仅一定要学生读某篇令人生厌的课文,而且还要用一种方法,读出相同的东西来。宗璞的《花的话》,经过授课老师精心引导,终于让学生明白了“本文借默默无闻的二月兰,歌颂对人民教师的敬爱之情”。(语自教参)这位特级教师最后问:“你自己会采什么花给老师?”学生异口同声:“二月兰!”这种阅读就残害了个性,伤害的不仅仅是阅读本身,更可怕的是伤害了表达——写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
阅读与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体化的。人在阅读过程中的认同感,同时又有一种想说说自己观点的冲动,这时的写作就更为自然、合理,读写一体化效应在时文阅读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只有阅读,才能形成个性的语言、个性的思维方式、个性的表述。我们要让学生看他们各自喜爱的“青春小调”、“摩登时文”。
时文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内容,于作文更为适合。“青春小调”抒发情绪,“摩登时文”启发思考。
三、“为情造文”——独特个性让作文多样化
把学生从繁琐粗暴、渐失生机的应试表达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回到作文的源头活水里去。
写作本是一件表达内心、创造世界的乐事,却被考试沦为一种机械化操作,成为学生的负担。只有让学生摆脱考试心态作文,尽量放下应试文的那种限制感与不适感,他们的个性及创造力才可能发挥出来。从一些成功的习作来看,我们老师确实再没必要让学生带着考试的镣铐去写诸如《童年趣事》之类的作文了。
自古文章无定法,真情显露方为高。学生是富有个性创造力的,只要教师善于引导,他们是可以写出个性鲜明且富有创造性的作文来的。
鲁迅先生的个性的、独特的、真实的情感傲立文坛,告诉了我们作文的理由。“情”可以是情绪、感悟、疑惑、追问、思维等等,只要由感而述就是个性的多样,就是作文的理由。
参考文献:
《作文与考试》
《语文教法与研究》 2002.1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舟渔子弟学校)
一、情绪、感悟、疑惑、追问的抒发——个性差异性的还原是作文的理由
“人文精神就是要有血性和良心,要有同情和怜悯,要培养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钱中文语)弘扬人文,充满人性,回归本我,还原个性是作文存在的理由。每个人的阅读储存和生活积累都不同,面对同一事物,观察、感知、认识的角度本来是千差万别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共性教育、共性阅读、共性写作的不良影响,学生身上的那些仅有的差异性、人本性,已被一些模式同化了。心理学家贝弗里奇说过:“在思考同一问题时,我们的思维往往重复同样的途径,这是因为各个观念已经组合成一个固定的思维锁链。习惯思维程序的造成,就好像条件反射一样。这样往往不能使人摆脱无益的思想途径。”思维如此,感知、观察亦如此。就如写家乡,是颂是批,或喜或悲,或疑或叹,或只是一种游子情怀的淡淡依恋,因个人喜好及情感而定,而不是看政策形势行事,人云亦云。任何人写家乡,只要是自己情感定位里的家乡,即使从同一地方来,也会写得不同。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写作就是要在这不同点上下功夫,要独特而有个性,这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的理由!一位同学写家乡见闻,并不写颂歌,而是如实地写他表哥因贫困失学,文末抒发了希望人类共同富裕的心愿以及对人生的淡淡的感悟,因是情中之痛,十分感人。一位定海的学生写古城变化巨大,古老的城区被迅速地拆除,拆掉了古城的传统和特色,也拆去了他心中的美,具有理性的深度美。对这类富有个性的文章,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并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差异。即使文句不畅,也无关大体。如果一种表达,固定和丰富了一个人的差异性(即独特的个性),那么这种表达,就是成功而有价值的表达。
高考作文评估中把评分标准分为基础分和发展分,就是对这种个性差异的激励。闪光的个性的感悟、思考、情绪、疑惑、追问甚至语言就成了作文满分的必要条件。
独特是文章的生命,独特的眼光、独特的见解、独特的情绪、独特的感情,不需要无理的“深刻”就会有独特的主题,独特的写法,这就是个性差异性的还原,作文的理由。只要是独特的、个性的、有差异的文章就有它存在的价值。
二、读写一体化——独特、个性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无论学生还是成人,生命的阅历都是相当有限的,对生命的特质也是明显地存在个性的差异性。而独特的材料是作文的构建的骨架,阅读就成为写作的积累。我们往往在阅读中感动感悟,进而冲动,奋笔为文。
写作的个性化语言得益于个性化阅读,因为个性化的阅读必然培养阅读者个性化的感悟能力,形成个性化的认识方式,建设个性化的语言库存。个性化阅读包含三层意思:阅读同一篇课本要有独特的感受和见解,阅读同一本书要有自己的选择,课外阅读要从自己的志趣出发,不搞整齐划一。
前不久,作家梁晓声到宁波大学演讲时说:“阅读习惯是人类最基本最优雅的一种习惯,是人类求知的最基本习惯。小说是养成阅读习惯的最基础的读物。”
阅读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基础,尤其对于写作!
然而我们语文教学,不仅一定要学生读某篇令人生厌的课文,而且还要用一种方法,读出相同的东西来。宗璞的《花的话》,经过授课老师精心引导,终于让学生明白了“本文借默默无闻的二月兰,歌颂对人民教师的敬爱之情”。(语自教参)这位特级教师最后问:“你自己会采什么花给老师?”学生异口同声:“二月兰!”这种阅读就残害了个性,伤害的不仅仅是阅读本身,更可怕的是伤害了表达——写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
阅读与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体化的。人在阅读过程中的认同感,同时又有一种想说说自己观点的冲动,这时的写作就更为自然、合理,读写一体化效应在时文阅读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只有阅读,才能形成个性的语言、个性的思维方式、个性的表述。我们要让学生看他们各自喜爱的“青春小调”、“摩登时文”。
时文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内容,于作文更为适合。“青春小调”抒发情绪,“摩登时文”启发思考。
三、“为情造文”——独特个性让作文多样化
把学生从繁琐粗暴、渐失生机的应试表达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回到作文的源头活水里去。
写作本是一件表达内心、创造世界的乐事,却被考试沦为一种机械化操作,成为学生的负担。只有让学生摆脱考试心态作文,尽量放下应试文的那种限制感与不适感,他们的个性及创造力才可能发挥出来。从一些成功的习作来看,我们老师确实再没必要让学生带着考试的镣铐去写诸如《童年趣事》之类的作文了。
自古文章无定法,真情显露方为高。学生是富有个性创造力的,只要教师善于引导,他们是可以写出个性鲜明且富有创造性的作文来的。
鲁迅先生的个性的、独特的、真实的情感傲立文坛,告诉了我们作文的理由。“情”可以是情绪、感悟、疑惑、追问、思维等等,只要由感而述就是个性的多样,就是作文的理由。
参考文献:
《作文与考试》
《语文教法与研究》 2002.1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舟渔子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