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愤怒的小孩》是一部由江珊、张嘉译、范伟、王一鸣、肖逾榛等联袂主演的喜剧电影。孙小傲(王一鸣饰)是个古灵精怪的淘气包,爸爸孙建业(张嘉译饰)和妈妈孙美丽(江珊饰)在俄罗斯工作,小傲一直由耳聋寡言的爷爷(范伟饰)照顾。假期将至,爷爷生病住进医院,一直渴望父母关爱的小傲因生日聚会再次被爸爸以工作为由爽约,愤怒的小傲忍无可忍,离家出走。半路上小傲意外地发现搬家车里藏着的小女孩兰兰(肖逾榛饰),小傲用弹弓将兰兰从追踪她的笨贼手中救出,并得知兰兰原来是被犯罪团伙利用的小乞丐。兰兰想要逃离犯罪团伙回到家乡去寻找宝藏、闯荡世界,无处可去的小傲顿时来了兴致,执意与她同行,兰兰勉强答应。一个想回家的和一个不想回家的结成了联盟,最终在归家的途中,两个愤怒的小孩获得了胜利,笨贼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这部喜剧电影中,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一、金钱,买不到留守儿童满满的渴望
记得影片中有这些既幽默又令人感伤的独白或对白:
孙小傲:“爷爷话少,每天只说八个字——起床、吃饭、上学、睡觉。”
孙建业:“明年爸爸一定回去陪你啊。”
孙小傲:“你骗人,骗人,骗人……”
孙小傲:“爸爸妈妈只要工作不管我们,小孩就愤怒啦!”
孙小傲:“你知道吗?全世界一共有两亿四千万个愤怒的小孩,中国就有两亿八千万个!”
其实这些话几乎都可以笑谈为童言无忌,可是言语间却也真的令人反思,特别是当小傲说:“爷爷话少,每天只说八个字——起床、吃饭、上学、睡觉。”这句话十分心酸地道明了留守儿童的缺爱和孤单。以前我一直片面地认为,留守儿童只存在穷苦的农村,可是直到自己来到城市,走上教师岗位,我才真切地察觉到,其实留守儿童是一个普遍现象,只不过农村比城市更多而已。
影片中的小傲之所以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是,其父母承诺却不能陪伴小傲过生日,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等来的却是父母的爽约和拖延。小傲的离家出走,无疑是向父母宣战:你把我的生活安置得再怎么好,国际快递能投递的可以是生日礼物,但是我要你留在我身边的温暖你却总是办不到。于是,留守的孩子愤怒了。
据我的简单调查,我们班留守儿童占全班总人数的6%,其实这个数字与农村幼儿园相比并不算高。可将留守儿童与班上其他孩子相比,无论在生活、学习习惯,还是心理状态等方面,他们的欠缺还是很明显的。比如自中班下学期,我们班形成了“小小值日生”的常规,我们约定为每天有三个小值日生,小值日生要在前天晚上准备好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和一个小节目,第二天他要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播报天气,并且要表演。我们明显观察到,留守的孩子是从来不带天气预报的,不管你什么时候去问他,孩子的回答永远是:“我跟他们说了,可是我爷爷奶奶不会做天气预报。”能表演节目的次数也很少,即使能表演,那些节目也基本上是从幼儿园里学到的,而其他的孩子却能带来绕口令、笑话、故事、英文歌等等。我问过我们班的林林:“想不想爸爸妈妈回来陪你,教你知识?”“想,可是爸爸妈妈要赚钱,没时间,不然我们家就没钱了。”……一个才四五岁的孩子,就能说出如此让人心酸的话来。一个“想”,包含了多少思念和期盼;可是一个“不然我们家就没钱了”,又透露出多少无奈和不舍。即便爸爸妈妈能赚尽天下所有的财富,可是当他们一旦错过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和那份对爱的渴望,那又该拿什么来弥补呢?
二、买卖儿童,是对良知最大的亵渎
影片中的兰兰可以说是一个很悲剧的角色,很小就因为家庭的原因离开父母,后来又被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控制。兰兰岁数不大,却经历磨难,开始出现在观众眼前的那一刻她是那样的单薄和狼狈。可能由于成长经历不同,兰兰给人的感觉总是比同龄人多一份成熟、机智,甚至是狡猾。
每每一想到兰兰的经历,总是会给人一种咬牙切齿的感觉,因为贩卖儿童真的是罪无可恕。当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在学校社团的影响下,我便一直在关注“宝贝回家”。不知不觉中,我察觉到自己在浏览页面时总喜欢关注跟自己同龄的人,总是设身处地的幻想——如果我被拐卖了……其实,我不敢继续想。这让我对被拐者有太多的同情和心痛,那种心痛夹杂的都是对犯罪分子的怨恨,甚至是诅咒。
这学期,我园“一月一主题”的安全教育明确将“防拐骗”列入安全计划,并严格要求各年龄班开展活动。在活动开展前,我查阅了许多材料,原本我想以家园联系栏的形式开展,但后来我想教会他们防拐骗可能比教会家长更重要,而且我相信家长在这方面的安全意识还是很高的。在一番思考和查找后,我决定先让幼儿观看中国安全教育网上“对陌生人说不”这个动画,让幼儿知道不能轻易被陌生人蒙骗,最后为强化目标我还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同时为了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和同步性,还在家园联系栏张贴了相关文章。
三、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个性特点
纵观整个影片,我们不难看出小傲和兰兰这两个来自不同成长环境下的孩子,在个性品质上真的有太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兰兰”与“孙小傲”是对比的,兰兰多次欺骗他人的行为,就无意中衬托出孙小傲的善良、正直。特别是从孙小傲强行拉兰兰去还爷爷的钱时,我们能很轻易地发现这个七岁男孩勇敢、善良的品质;而在另一方面,无论是兰兰使用计谋去骗老爷爷的食物,还是当兰兰得知爷爷出门办事时,一口咬定爷爷去报警了,我们都能看到这个拥有不幸命运的小姑娘是非常敏感的。因为当她最信任的亲人都放弃她的时候,她就已经不愿意相信任何人了。所以当我们看完影片时,估计要是能够明白“欺骗他人绝不是兰兰最初的想法”时,那才能算真正读懂了兰兰。
我也思考过为什么他们年纪相差不大,可是品质却大不相同的原因。其实也不难发现,小傲虽是一个留守的孩子,但他有爱和教育,他在生活里接触的都是很阳光的东西。而兰兰不同,很小就离开父母,可以说她的童年是充满着恐惧和欺骗的。她的爱,是自我求生,自我保护。她的教育,估计就是去下套去行骗。诚然,谁也无法肯定地说良好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背景下的孩子,就是真善美的,但我却能肯定地说,这类孩子远远比在不良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率真、实诚。所以给孩子一个“真善美”的环境,他才能沿着“真善美”奔跑。
四、孩子,请你别愤怒,更别忧伤
电影主题曲是这样唱的:
我们曾经很爱哭/我们曾经很快乐/我们曾经是小孩/我们曾经敢发怒/我们曾经爱幻想/我们曾经会耍赖
月亮升起/太阳落下/告别小孩/我们长大/
快乐没了/笑声没了/眼泪没了/幻想不见了/不想长大
童年没了/大人来了/忘记我了/很多都没了
都没了/唉唉/都没了/唉/都没了
因为我对这部电影的主题曲比较感兴趣,所以常常在嘴边哼唱。一天我在给小女孩们梳辫子时,我又轻轻地哼唱起来:“幻想不见了/不想长大/童年没了/大人来了/忘记我了/很多都没了……”可是在我身前的涵涵小朋友突然说道:“王老师,我妈妈说幼儿园就是玩的,因为我们以后上小学就不能玩了。”这一句话把我说愣了,我只能微笑着问道:“涵涵,你在说什么啊?”没想到涵涵一本正经地说:“我妈妈说,我现在可以随便玩,明年上小学就要好好学习不能玩了,可是我不想长大,上小学不好玩。”这就是孩子,这就是成长的烦恼。我们一方面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但在另一方面却总对他们的成长施以枷锁,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知,往往还责备孩子不懂事。
作为一名老师,我能说什么呢?成长从不缺少痛苦和烦恼。所以我在心里呐喊,希望孩子不要因为成长的苦恼而哀怨,请你永远不要放弃你特有的快乐、真诚,还有幻想,即使某一天你真的长成一个大人,也请你不要忘记在童年里想要描绘的点点滴滴。
孩子,我希望你有兰兰的勇敢。即使在坏人面前,你也能勇敢自救。
孩子,我希望你有小傲的善良。你会为别人伸出有爱的手,你也不会忘记别人对你的帮助。还有,你不会去欺骗。
孩子,我希望你永远满心阳光。
就算愤怒,也请你在阳光下怒吼。
在这部喜剧电影中,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一、金钱,买不到留守儿童满满的渴望
记得影片中有这些既幽默又令人感伤的独白或对白:
孙小傲:“爷爷话少,每天只说八个字——起床、吃饭、上学、睡觉。”
孙建业:“明年爸爸一定回去陪你啊。”
孙小傲:“你骗人,骗人,骗人……”
孙小傲:“爸爸妈妈只要工作不管我们,小孩就愤怒啦!”
孙小傲:“你知道吗?全世界一共有两亿四千万个愤怒的小孩,中国就有两亿八千万个!”
其实这些话几乎都可以笑谈为童言无忌,可是言语间却也真的令人反思,特别是当小傲说:“爷爷话少,每天只说八个字——起床、吃饭、上学、睡觉。”这句话十分心酸地道明了留守儿童的缺爱和孤单。以前我一直片面地认为,留守儿童只存在穷苦的农村,可是直到自己来到城市,走上教师岗位,我才真切地察觉到,其实留守儿童是一个普遍现象,只不过农村比城市更多而已。
影片中的小傲之所以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是,其父母承诺却不能陪伴小傲过生日,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等来的却是父母的爽约和拖延。小傲的离家出走,无疑是向父母宣战:你把我的生活安置得再怎么好,国际快递能投递的可以是生日礼物,但是我要你留在我身边的温暖你却总是办不到。于是,留守的孩子愤怒了。
据我的简单调查,我们班留守儿童占全班总人数的6%,其实这个数字与农村幼儿园相比并不算高。可将留守儿童与班上其他孩子相比,无论在生活、学习习惯,还是心理状态等方面,他们的欠缺还是很明显的。比如自中班下学期,我们班形成了“小小值日生”的常规,我们约定为每天有三个小值日生,小值日生要在前天晚上准备好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和一个小节目,第二天他要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播报天气,并且要表演。我们明显观察到,留守的孩子是从来不带天气预报的,不管你什么时候去问他,孩子的回答永远是:“我跟他们说了,可是我爷爷奶奶不会做天气预报。”能表演节目的次数也很少,即使能表演,那些节目也基本上是从幼儿园里学到的,而其他的孩子却能带来绕口令、笑话、故事、英文歌等等。我问过我们班的林林:“想不想爸爸妈妈回来陪你,教你知识?”“想,可是爸爸妈妈要赚钱,没时间,不然我们家就没钱了。”……一个才四五岁的孩子,就能说出如此让人心酸的话来。一个“想”,包含了多少思念和期盼;可是一个“不然我们家就没钱了”,又透露出多少无奈和不舍。即便爸爸妈妈能赚尽天下所有的财富,可是当他们一旦错过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和那份对爱的渴望,那又该拿什么来弥补呢?
二、买卖儿童,是对良知最大的亵渎
影片中的兰兰可以说是一个很悲剧的角色,很小就因为家庭的原因离开父母,后来又被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控制。兰兰岁数不大,却经历磨难,开始出现在观众眼前的那一刻她是那样的单薄和狼狈。可能由于成长经历不同,兰兰给人的感觉总是比同龄人多一份成熟、机智,甚至是狡猾。
每每一想到兰兰的经历,总是会给人一种咬牙切齿的感觉,因为贩卖儿童真的是罪无可恕。当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在学校社团的影响下,我便一直在关注“宝贝回家”。不知不觉中,我察觉到自己在浏览页面时总喜欢关注跟自己同龄的人,总是设身处地的幻想——如果我被拐卖了……其实,我不敢继续想。这让我对被拐者有太多的同情和心痛,那种心痛夹杂的都是对犯罪分子的怨恨,甚至是诅咒。
这学期,我园“一月一主题”的安全教育明确将“防拐骗”列入安全计划,并严格要求各年龄班开展活动。在活动开展前,我查阅了许多材料,原本我想以家园联系栏的形式开展,但后来我想教会他们防拐骗可能比教会家长更重要,而且我相信家长在这方面的安全意识还是很高的。在一番思考和查找后,我决定先让幼儿观看中国安全教育网上“对陌生人说不”这个动画,让幼儿知道不能轻易被陌生人蒙骗,最后为强化目标我还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同时为了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和同步性,还在家园联系栏张贴了相关文章。
三、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个性特点
纵观整个影片,我们不难看出小傲和兰兰这两个来自不同成长环境下的孩子,在个性品质上真的有太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兰兰”与“孙小傲”是对比的,兰兰多次欺骗他人的行为,就无意中衬托出孙小傲的善良、正直。特别是从孙小傲强行拉兰兰去还爷爷的钱时,我们能很轻易地发现这个七岁男孩勇敢、善良的品质;而在另一方面,无论是兰兰使用计谋去骗老爷爷的食物,还是当兰兰得知爷爷出门办事时,一口咬定爷爷去报警了,我们都能看到这个拥有不幸命运的小姑娘是非常敏感的。因为当她最信任的亲人都放弃她的时候,她就已经不愿意相信任何人了。所以当我们看完影片时,估计要是能够明白“欺骗他人绝不是兰兰最初的想法”时,那才能算真正读懂了兰兰。
我也思考过为什么他们年纪相差不大,可是品质却大不相同的原因。其实也不难发现,小傲虽是一个留守的孩子,但他有爱和教育,他在生活里接触的都是很阳光的东西。而兰兰不同,很小就离开父母,可以说她的童年是充满着恐惧和欺骗的。她的爱,是自我求生,自我保护。她的教育,估计就是去下套去行骗。诚然,谁也无法肯定地说良好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背景下的孩子,就是真善美的,但我却能肯定地说,这类孩子远远比在不良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率真、实诚。所以给孩子一个“真善美”的环境,他才能沿着“真善美”奔跑。
四、孩子,请你别愤怒,更别忧伤
电影主题曲是这样唱的:
我们曾经很爱哭/我们曾经很快乐/我们曾经是小孩/我们曾经敢发怒/我们曾经爱幻想/我们曾经会耍赖
月亮升起/太阳落下/告别小孩/我们长大/
快乐没了/笑声没了/眼泪没了/幻想不见了/不想长大
童年没了/大人来了/忘记我了/很多都没了
都没了/唉唉/都没了/唉/都没了
因为我对这部电影的主题曲比较感兴趣,所以常常在嘴边哼唱。一天我在给小女孩们梳辫子时,我又轻轻地哼唱起来:“幻想不见了/不想长大/童年没了/大人来了/忘记我了/很多都没了……”可是在我身前的涵涵小朋友突然说道:“王老师,我妈妈说幼儿园就是玩的,因为我们以后上小学就不能玩了。”这一句话把我说愣了,我只能微笑着问道:“涵涵,你在说什么啊?”没想到涵涵一本正经地说:“我妈妈说,我现在可以随便玩,明年上小学就要好好学习不能玩了,可是我不想长大,上小学不好玩。”这就是孩子,这就是成长的烦恼。我们一方面希望孩子快快长大,但在另一方面却总对他们的成长施以枷锁,而我们自己却浑然不知,往往还责备孩子不懂事。
作为一名老师,我能说什么呢?成长从不缺少痛苦和烦恼。所以我在心里呐喊,希望孩子不要因为成长的苦恼而哀怨,请你永远不要放弃你特有的快乐、真诚,还有幻想,即使某一天你真的长成一个大人,也请你不要忘记在童年里想要描绘的点点滴滴。
孩子,我希望你有兰兰的勇敢。即使在坏人面前,你也能勇敢自救。
孩子,我希望你有小傲的善良。你会为别人伸出有爱的手,你也不会忘记别人对你的帮助。还有,你不会去欺骗。
孩子,我希望你永远满心阳光。
就算愤怒,也请你在阳光下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