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拔高(海拔1 400米)、气温低(最低气温-43.3℃,年均气温-1.3℃)、紧邻沙漠(浑善达克沙漠),这说的是塞罕坝;山清水秀、美丽高岭、万顷林海、绿色海洋,这说的还是塞罕坝。55年、三代塞罕坝人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创造了“塞罕坝奇迹”,让塞罕坝旧貌换新颜!当前,我区正在处于全力打造河北沿海率先发展增长极的关键时期,塞罕坝精神对广大党员干部是最大的精神激励。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真正使塞罕坝精神在渤海新区落地生根。
牢固树立使命意识。浑善达克沙漠,距离北京180公里,是北京沙尘暴天气的最大沙源。上世纪50年代,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这就是塞罕坝人最初的使命!正是有了使命意识,在“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即使抱着火炉子也不会有热的感觉。晚上睡觉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的恶劣环境中,没有人退却。正是有了使命意识,在1977年林场遭遇“雨凇”灾害,一夜之间林场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的情况下;在1980年林场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树木旱死的情况下,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发展的道路上没有坦途,唯有牢固使命意识让我们永不退缩!
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针对即将到来的全国执政,对全党提出了两点作风要求,其中一点就是“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的核心词是奋斗,塞罕坝精神就是艰苦奋斗作风的生动写照!在当年,住的是窝棚、吃的是全麸黑莜面加野菜、晚上睡觉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来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鏟……这样艰苦的环境并没有让造林人退缩。然而,1962、1963年连续两年塞罕坝造林成活率不足8%,不少人的信心发生了动摇,“林场即将解散下马”的传言弥漫开来。这一时刻,林场领导们身先士卒,把家人从北京、承德、围场市搬到当时还是不毛之地的坝上,人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信心,继续奋斗在塞罕坝上,由此才造就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奇迹!
以科学求实为根本方法。在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的塞罕坝种树,从一开始就不是塞罕坝人的“异想天开”。1961年,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的刘琨带人来到人迹罕至的坝上考察,北曼甸上迎风伫立的一棵落叶松成为松树能在高寒坝上成活的科学见证。所以,造林之初,塞罕坝人种植的几乎都是落叶松。而且,当年林业部为塞罕坝林场配备的也是一支具有专业科学知识的年青队伍:由承德农业专科学校、东北林学院、白城林业机械学校分配来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55年中,塞罕坝人已完成育苗、造林、营林、有害生物防治等9类60余项科研课题。仅在虫害防治上,已经有10来项标准成为省级操作规程和标准。塞罕坝人科学求实的探索精神,无疑为我们着力改变产业发展结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牢记绿色发展的理念。塞罕坝自古就不是一个不毛之地。“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辽、金时期,这里被称作“千里松林”,曾是皇帝狩猎之所;清康熙年间更是成为“木兰围场”(满语,意为哨鹿狩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塞罕坝在历史上就曾是一个绿水青山、禽兽繁集之地。然而自1863年清政府对木兰围场开围放垦之后,加之各种天灾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掠夺性采伐,至新中国成立时,这里已经成为浑善达克沙地的一部分。如今,塞罕坝再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美丽高岭”。塞罕坝林场党委书记刘海莹曾这样说过:“从塞罕坝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贪婪是绿色发展的大敌。绿色发展,首要的原则是社会效益,利己主义是发展不起来绿色产业的。”这对我区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海洋生态、推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随着我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加快实施,渤海新区正迎来跨越发展、奋力赶超、加速崛起的难得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沿海开放带动战略,加快建设极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沿海强区、壮美新区。总之,弘扬塞罕坝精神,首先就要使塞罕坝精神在渤海新区落地生根。全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使命意识,牢记绿色发展的理念,艰苦奋斗,科学求实,撸袖实干,方能战胜一切困难。
(作者单位:河北金建佳天然气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陈海峰)
牢固树立使命意识。浑善达克沙漠,距离北京180公里,是北京沙尘暴天气的最大沙源。上世纪50年代,为了改变“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这就是塞罕坝人最初的使命!正是有了使命意识,在“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即使抱着火炉子也不会有热的感觉。晚上睡觉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的恶劣环境中,没有人退却。正是有了使命意识,在1977年林场遭遇“雨凇”灾害,一夜之间林场十多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的情况下;在1980年林场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大旱又有12万多亩树木旱死的情况下,塞罕坝人没有被击垮。发展的道路上没有坦途,唯有牢固使命意识让我们永不退缩!
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针对即将到来的全国执政,对全党提出了两点作风要求,其中一点就是“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的核心词是奋斗,塞罕坝精神就是艰苦奋斗作风的生动写照!在当年,住的是窝棚、吃的是全麸黑莜面加野菜、晚上睡觉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来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鏟……这样艰苦的环境并没有让造林人退缩。然而,1962、1963年连续两年塞罕坝造林成活率不足8%,不少人的信心发生了动摇,“林场即将解散下马”的传言弥漫开来。这一时刻,林场领导们身先士卒,把家人从北京、承德、围场市搬到当时还是不毛之地的坝上,人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信心,继续奋斗在塞罕坝上,由此才造就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奇迹!
以科学求实为根本方法。在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的塞罕坝种树,从一开始就不是塞罕坝人的“异想天开”。1961年,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的刘琨带人来到人迹罕至的坝上考察,北曼甸上迎风伫立的一棵落叶松成为松树能在高寒坝上成活的科学见证。所以,造林之初,塞罕坝人种植的几乎都是落叶松。而且,当年林业部为塞罕坝林场配备的也是一支具有专业科学知识的年青队伍:由承德农业专科学校、东北林学院、白城林业机械学校分配来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55年中,塞罕坝人已完成育苗、造林、营林、有害生物防治等9类60余项科研课题。仅在虫害防治上,已经有10来项标准成为省级操作规程和标准。塞罕坝人科学求实的探索精神,无疑为我们着力改变产业发展结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牢记绿色发展的理念。塞罕坝自古就不是一个不毛之地。“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辽、金时期,这里被称作“千里松林”,曾是皇帝狩猎之所;清康熙年间更是成为“木兰围场”(满语,意为哨鹿狩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塞罕坝在历史上就曾是一个绿水青山、禽兽繁集之地。然而自1863年清政府对木兰围场开围放垦之后,加之各种天灾以及日本侵略者的掠夺性采伐,至新中国成立时,这里已经成为浑善达克沙地的一部分。如今,塞罕坝再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美丽高岭”。塞罕坝林场党委书记刘海莹曾这样说过:“从塞罕坝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贪婪是绿色发展的大敌。绿色发展,首要的原则是社会效益,利己主义是发展不起来绿色产业的。”这对我区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海洋生态、推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随着我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加快实施,渤海新区正迎来跨越发展、奋力赶超、加速崛起的难得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沿海开放带动战略,加快建设极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沿海强区、壮美新区。总之,弘扬塞罕坝精神,首先就要使塞罕坝精神在渤海新区落地生根。全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使命意识,牢记绿色发展的理念,艰苦奋斗,科学求实,撸袖实干,方能战胜一切困难。
(作者单位:河北金建佳天然气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