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引言
目前,我国学生英文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语音、语调方面比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了明显的进步。然而,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他们英语考试成绩不错,但写作部分得分却较低。对此,国内许多学者如王初明(2001)、文秋芳、郭纯洁(1998: 44-56)、吴红云、刘润清(2004:187-193)等, 他们分别从写作技巧、母语思维对写作的影响以及元认知理论等方面就英文写作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鉴于人称代词you,I及we使用混乱在学生英文写作中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而国内尚无专门文章从非传统语法角度去分析,因此,本文拟从语境及相关知识对此进行研究。
2.第一、二人称代词转换混乱问题
去年笔者带了两个预科班的英语写作课,在期末的阅卷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
Ok, you see, woman smoking’s reasons is many ways. Hope many people concerned with this thing, I think it can make you healthy with no smoking.
据上下文,该学生在前文分析了女士吸烟的种种原因,此处(文章的结尾)想要得出女士不应吸烟的结论,并倡议大家都应来关注这一社会问题。这段话无论是句子内部,还是句子之间的衔接与搭配都是按照汉语句式来运作展开的。语法错误之多不足为怪,但是在文中最后一句里,作者为什么突然改变人称,使用了“you ”这一人称代词?这个you指的是谁?从上下文分析,它应该是指那些吸烟的女士,然而从文段的表层上看指的是读者。为什么学生会在代词的使用上犯这样的错误呢?这是否只是一种普通的语法错误?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经常发现这类问题,它是否在基础阶段学生中普遍存在?这种错误是否是学生的一种过失性错误呢?所有这些正是本文试图探讨解决的问题。
3.问题调查
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先调查这种错误是否是基础阶段学生的一种过失性错误 ;其次,调查这种人称代词混乱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广州高三学生及我校部分预科生习作。作文题目是Internet Is Changing the Way We Think。内容的长度在120字以内,基本跟考试作文相当。本次调查共收集学生习作236份,便于计算,分两步进行 :首先随机抽查100份作为样本。然后,统计有一、二人称代词转换的文章数量及其中出现例文中错误的文章数量。结果发现:
(1)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多次将这种错误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修改,学生很难指出这类错误。由于收集的材料来自平时习作,显然这类代词混乱错误不是学生由于时间紧张造成的过失性失误。
(2) 在样本中有第一、二人称代词转换的文章达到47%,转换出错的占38%,转换自然的只占9%,这样的数据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与普遍性。
(3) 在这9篇转换比较自然的文章中,有6篇人称转化是出现在直接对话中。这表明学生在说理发表观点时,最容易出现人称代词转换混乱。
4.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及上述例句,不难发现这种代词混乱并非普通的语法错误,它不是学生的过失性失误。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对之进行分析。
4.1 衔接手段
这类问题的第一表征就是在单个句子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在语篇上显得不连贯。
连贯,易言之,就是文章读起来通顺、流畅,没有什么语病。语篇的连贯是通过各种衔接手段来实现的。胡壮麟(1982: 7-8)指出,实现英语语篇连贯有三种方式:
(1) 通过从属结构或联结结构;
(2) 通过指代或替代;
(3) 通过词项的重复或相同词汇词组的词项的出现。
其中第二种方式就表明代词衔接具有使语篇连贯的功能。因此,若句内代词混乱则肯定影响到整个语篇的连贯性。试看下一段学生作文:
It is easy to explain why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the way we think. Our lifestyles change very fast because of the rapidly improving Internet. The Internet will soon offer service as you demand, shopping without leaving your living room, conversations with your friends, and bill payment from home and so on. Besides we don’t need to go to school...
在这段文字中,人称代词we,you等之间的切换极其混乱,缺乏一致性,用词显得突兀,用没有必要的过渡词来衔接,从而使得整个语篇不连贯。划线单词让读者感觉茫然, 是作者,是读者还是顾客?然而,衔接手段用得不好只是这种代词混乱的表层现象。为什么会因衔接不当产生这种不连贯的问题?它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下面就此问题进一步探讨。
4.2 汉语思维方式
厦门大学连淑能教授(2002: 40-46)曾明确指出,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及其转换,就必须深入研究与语言有密切关系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写作是语言的一种规范性转换表达,其写作特色必然与汉语思维方式有关。
受历史、地理、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式,西方人的思维则为直线式。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在语言上的体现就是,中文“重意合”而英文“重形合”。中文写作,文章的连贯性是依靠意义衔接而不是一定依赖于连接词来实现。英文写作中的“形合”就是除了意思连贯,而且既要在词形上有相应的变化,又要在句法形式上使用连词将句子连接起来,其手法多种多样,如语法上的照应、替代、省略等。那种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读懂的句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汉语式英语病句。它的产生是因为初学者运用汉语特有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当然,除了本文所指的错误,汉语式英语病句很多,比如单句用得较多、句子之间缺少必要的连词、破句、串句等。(赵小沛,1999:620)
把本文开篇的那段学生作文“直译”出来,那就充分体现了汉语的习惯的思维方式——“重意合”的特点。运用必要的衔接手段,根据英文思维方式及其“重形合”的特点,可作如下修改:
I’ve talked so much about the reasons why women smoke at present. Absolutely, it is not a personal but social problem. Therefore, I wish we all should care about it and try to find a way to solve it. Only in this way is it possible to help those women smokers get rid of that bad habit and make them healthier.
但是,汉语思维一定会产生人称代词的混乱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Lay(1982)经研究发现,在写一篇相同作文的过程中,运用母语思维多的学生比运用母语思维少的学生,在作文的内容、结构和细节上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Zamel(1982)也通过研究发现在她的8名研究对象中,唯一通过翻译来写作的人其英文写作水平最高。”(转引自文秋芳,2001: 398-415)事实上,世界上各地方人们思维方式相似之处远多于不同之处,这就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还能相互交流吧。在平常的写作时,我们无论如何都是先构思,才动笔写文章的。这何尝不是用汉语方式在进行思维呢?蜚声文坛的林语堂先生就因为其英文“极其美妙,令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既羡慕敬佩又深感惭愧”(林语堂,2000:1)。只不过,思维方式在外文写作时总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切换。这正如文秋芳(2001:398-415)实验证明的那样 :外语写作能力高的学生对母语的使用是有选择的。
这种选择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人称代词的选择上出错了呢?章振邦(1995 :151)认为,对于一个词的解释如果不能从词语的本身得到解决就必须从该词所指的对象中寻找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这种照应关系分前照应、后照应和语境照应。显然,前两种照应均难圆满解释为什么学生会犯这种人称代词错误,因此我们试从情景、认知心理方面进一步探讨。
4.3 情境语境及认知语境
说话或写文章都有一个语境。语境是指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的各种语言环境。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认为,语境分为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文化语境指整个语言系统的社会环境 ;情景语境指话语说出的前因后果,说话人、听话人双方的关系,双方共同的背景知识、典故、语言意图等。
我们为什么能读懂开篇那段文字?诚如章振邦先生所言,我们(读者)在语境中去寻找到了答案(代词的照应对象),因为我们站在了作者的角度,设想作者写文章时在跟我们面对面,促膝聊天一样。只有在这一个情景语境下,我们才能解读开篇的那段文字;才明白那个学生头脑并没有混乱,只不过语境的转移时出了问题。他写作时,心里想到描述吸烟的女士时是一个语境,在用聊天的口气跟读者对话时则又是另一个语境,作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就出现了人称代词混乱的问题。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学生在描述一个事实后又发表看法,此时(情景变化时)最容易出现本文所指的人称代词混乱。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个学生在一篇题为My Good Teacher文章中谈到他的中学老师总是诲人不倦时写到襂f someone didn’t understand what he said, he would tell you it again.印:苊飨裕顺拼蕐ou转换错了。在前半句他把读者当成读者,在后半句则把读者当成了他的同学。把句子单独地拿出来,这个学生能找出它的错误,把它放进文章里,他就是检查不出来!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语境发生了变化。该学生在文章中进行修改的时候,就进入了文中的语境并按照文中的思路在进行,当然就检查不出来。其实,这涉及到认知语境的问题。认知语境理论是从心理认知角度来分析语意的产生。
根据Speber和Wilson的观点,认知语境是由许多可以显示的事实和假设集合而成的。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只是从这些事实或假设中选择他们认为比较相交的内容,如果双方所做的选择相同或相似便会产生重叠或交叉,正是这些重叠和交叉形成了交际双方共有的认知语境。试看下面一则对话:
John phones to the teacher, “I’m sorry to tell you that John is ill in bed and won’t be able to return to school for 3 or 4 days. ”
Teacher: “Oh, I’m sorry to hear that,but who’s speaking?”
John: “My father, sir.”
这则幽默告诉我们,小孩John想以父亲的名义向老师请假逃学,但由于弄错人称代词,不但没有成功,反而闹了笑话。首先这也是一个情景语境转换的问题。小孩先前以他父亲的身份与老师说话是一个情景语境,后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则是另一个情景语境。由于John没有注意到这种语境的转换,所以闹了笑话。如果从认知语境的角度看,小孩在对方突然改变语境时,还没反应过来,脑子里或者说心理状态还停留在预先想好的情景上(假设是自己的父亲在请假),他没有在可以显示的事实(老师变人称了)和假设(是自己的父亲)中找到交叉点,即把想要表达的语意传达错了。有趣的是前文出错的是英语初学者,这儿又是一个小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语言操作不熟,而且是在其语言表达中都带有口语或就是口语表达形式。这说明语境切换出问题跟口语与书面语之间转换时的心理因素有重要关系。同时表明认知语境理论之于这种错误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尝试提出以下相应的解决方法与策略。
5.方法与策略
5.1 注重情景语境,运用衔接手段
语篇连贯需要运用一定的衔接手段,如重复、指代、加连词等。就文章所涉及的转换问题,应怎样来衔接呢?下面以Peter Newmark的一段话为例,看看他是如何操作的。
I shall assume that you, the reader, are learning to translate into your language of habitual use, since that is the only way you can translate naturally, accurately and with maximum effectiveness
作者在用人称代词you之时,明确了指的是“the reader”,运用这样一个过渡词标明语境转换,就使全文连贯了。对前文的例句也可采取类似的办法使之连贯。
在英文写作时,我们除了要狠抓语法基础,还应站到语篇的高度,根据具体情景运用各种衔接手段实现句内与句群(语篇)的连贯。情景是交际的环境,语言的运用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杨文滢、胡桂莲(2004: 152-154)提出教师应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和修改文章等方面贯彻认知策略,让学生在使用规则的各种情景中学习和运用规则。这对本文涉及的问题是有指导意义的。
5.2 重视英汉句式差异,防止口语句式恣行
根据Hayes和Flower提出的写作认知模式——计划、转换和检测,写作是一项复杂的问题解决型活动,其中包括计划、文本生成、检测等多重任务。具体操作时汉语思维会影响到作者英文句子的生成。王立非、文秋芳(2004:205-211)认为,语言的深层共享能力是语言迁移的机制。迁移在表层和深层都会发生,表层多为负迁移,而深层多为正迁移。基础阶段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由于他们的英文水平不高,其语言的迁移多表现在表层结构上,即多为负迁移。前文分析了人称代词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文章按照汉语句式展开,另一方面由于行文有汉语口头对话语的特点。国内外口语语法研究发现,口语在诸多方面不同于书面语。“会话产生于共享的语境”,就语境而言,它变化快,非常灵活,有时可以借助表情,语气、停顿、手势等其它手段来表明其转换,不像书面写作需要借助各种词汇衔接手段。这样就更容易导致汉语的句式(重意合思维特点)侵入。初学者往往只顾行云流水地奋笔疾书,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忘了英文是不同于中文的——还需要有衔接!口语不同于书面文字,衔接手段多种多样,提示语境变化的方法也各个不同。
因此,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英文写作时,要清楚英汉句式的不同,明白英文“重形合”而中文“重意合”的特点,并善于运用各种衔接手段使文章流畅连贯。同时,注意口语体与书面文章的差别。
5.3 建立心理检测机制,培养语境转换意识
本文涉及到的人称代词问题,不管是语篇的衔接语连贯,还是英汉句式、书面语与口语的切换都与语境有关,而语境的转换又与心理认知有关。认知心理学家(Rootl、Beriter & Scardamalia)通过对专家和新手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写作能力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他们所掌握和运用的写作策略性知识的不同。
自古希腊时期开始,受演讲文本生成过程中的五部曲影响,英文写作基本程式——创意(invention)、组织(arrangement)、行文(style)这一经典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才受到来自北美母语写作课堂的研究挑战,它认为英文写作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信息搜寻,前写过程,写作过程,改写过程,编辑过程)。这一发现引发了学术界对古希腊以来流行了两万五千年的修辞写作模式的反思,最终导致了一场“过程化写作运动”。其主要影响是来自心理学的研究。因此,将认知理论引入外语写作,对于中国语境下的英文写作是有重要意义的。(杨永林,2005:15-19)
Hayes和Flower提出的写作认知模式——计划、转换和检测,与传统的写作模式不一样。当遇到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的时候,在文本的生成阶段就需要有一种自觉的心理检测机制。对于本文所涉及的问题,也就是要培养学生潜意识地用规范的英文表达汉语意思,明白在语境(如谈话的对象、时间等)发生变化时,要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衔接手段以确保句内及语篇连贯。当然建立这种检测机制需要长期的培养,关键还在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使他们最终能在深层层面上实现正迁移。
6.结语
本文从语篇衔接与连贯的角度,运用了语境的相关知识,剖析了学生作文中的人称代词混乱的问题,指出要克服这样的问题,不单从传统的语法角度来纠正,还要在确保语篇连贯的高度上建立一种语境意识,形成自觉的心理检测机制。在英文写作时,既要融入一种语境,又要跳出这一语境,实现中英文思维的自然切换,写出畅达优美的英语文章。
参考文献
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2 :7-8.
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40-46.
林语堂. 吾国与吾民[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王立非、文秋芳. 母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迁移:跨语言的理据与路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205-211.
王初明. 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M]. 外语界,2001(6).
文秋芳、郭纯洁. 母语思维与外语写作能力的关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看图作文过程的研究[M]. 现代外语,1998(4): 44-56.
文秋芳.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398-415.
吴红云、刘润清. 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构成的因子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187-193.
杨文滢、胡桂莲. 延续性写作教学模式探讨[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1) :152-154.
杨永林. 英语写作研究的范式转变与理论传承[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15-19.
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51.
赵小沛. 错误分析及其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英语百论[C].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620.
目前,我国学生英文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语音、语调方面比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了明显的进步。然而,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他们英语考试成绩不错,但写作部分得分却较低。对此,国内许多学者如王初明(2001)、文秋芳、郭纯洁(1998: 44-56)、吴红云、刘润清(2004:187-193)等, 他们分别从写作技巧、母语思维对写作的影响以及元认知理论等方面就英文写作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鉴于人称代词you,I及we使用混乱在学生英文写作中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而国内尚无专门文章从非传统语法角度去分析,因此,本文拟从语境及相关知识对此进行研究。
2.第一、二人称代词转换混乱问题
去年笔者带了两个预科班的英语写作课,在期末的阅卷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写了这样一段话:
Ok, you see, woman smoking’s reasons is many ways. Hope many people concerned with this thing, I think it can make you healthy with no smoking.
据上下文,该学生在前文分析了女士吸烟的种种原因,此处(文章的结尾)想要得出女士不应吸烟的结论,并倡议大家都应来关注这一社会问题。这段话无论是句子内部,还是句子之间的衔接与搭配都是按照汉语句式来运作展开的。语法错误之多不足为怪,但是在文中最后一句里,作者为什么突然改变人称,使用了“you ”这一人称代词?这个you指的是谁?从上下文分析,它应该是指那些吸烟的女士,然而从文段的表层上看指的是读者。为什么学生会在代词的使用上犯这样的错误呢?这是否只是一种普通的语法错误?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经常发现这类问题,它是否在基础阶段学生中普遍存在?这种错误是否是学生的一种过失性错误呢?所有这些正是本文试图探讨解决的问题。
3.问题调查
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先调查这种错误是否是基础阶段学生的一种过失性错误 ;其次,调查这种人称代词混乱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广州高三学生及我校部分预科生习作。作文题目是Internet Is Changing the Way We Think。内容的长度在120字以内,基本跟考试作文相当。本次调查共收集学生习作236份,便于计算,分两步进行 :首先随机抽查100份作为样本。然后,统计有一、二人称代词转换的文章数量及其中出现例文中错误的文章数量。结果发现:
(1)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多次将这种错误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修改,学生很难指出这类错误。由于收集的材料来自平时习作,显然这类代词混乱错误不是学生由于时间紧张造成的过失性失误。
(2) 在样本中有第一、二人称代词转换的文章达到47%,转换出错的占38%,转换自然的只占9%,这样的数据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与普遍性。
(3) 在这9篇转换比较自然的文章中,有6篇人称转化是出现在直接对话中。这表明学生在说理发表观点时,最容易出现人称代词转换混乱。
4.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及上述例句,不难发现这种代词混乱并非普通的语法错误,它不是学生的过失性失误。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对之进行分析。
4.1 衔接手段
这类问题的第一表征就是在单个句子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在语篇上显得不连贯。
连贯,易言之,就是文章读起来通顺、流畅,没有什么语病。语篇的连贯是通过各种衔接手段来实现的。胡壮麟(1982: 7-8)指出,实现英语语篇连贯有三种方式:
(1) 通过从属结构或联结结构;
(2) 通过指代或替代;
(3) 通过词项的重复或相同词汇词组的词项的出现。
其中第二种方式就表明代词衔接具有使语篇连贯的功能。因此,若句内代词混乱则肯定影响到整个语篇的连贯性。试看下一段学生作文:
It is easy to explain why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the way we think. Our lifestyles change very fast because of the rapidly improving Internet. The Internet will soon offer service as you demand, shopping without leaving your living room, conversations with your friends, and bill payment from home and so on. Besides we don’t need to go to school...
在这段文字中,人称代词we,you等之间的切换极其混乱,缺乏一致性,用词显得突兀,用没有必要的过渡词来衔接,从而使得整个语篇不连贯。划线单词让读者感觉茫然, 是作者,是读者还是顾客?然而,衔接手段用得不好只是这种代词混乱的表层现象。为什么会因衔接不当产生这种不连贯的问题?它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下面就此问题进一步探讨。
4.2 汉语思维方式
厦门大学连淑能教授(2002: 40-46)曾明确指出,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及其转换,就必须深入研究与语言有密切关系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写作是语言的一种规范性转换表达,其写作特色必然与汉语思维方式有关。
受历史、地理、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式,西方人的思维则为直线式。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在语言上的体现就是,中文“重意合”而英文“重形合”。中文写作,文章的连贯性是依靠意义衔接而不是一定依赖于连接词来实现。英文写作中的“形合”就是除了意思连贯,而且既要在词形上有相应的变化,又要在句法形式上使用连词将句子连接起来,其手法多种多样,如语法上的照应、替代、省略等。那种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读懂的句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汉语式英语病句。它的产生是因为初学者运用汉语特有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当然,除了本文所指的错误,汉语式英语病句很多,比如单句用得较多、句子之间缺少必要的连词、破句、串句等。(赵小沛,1999:620)
把本文开篇的那段学生作文“直译”出来,那就充分体现了汉语的习惯的思维方式——“重意合”的特点。运用必要的衔接手段,根据英文思维方式及其“重形合”的特点,可作如下修改:
I’ve talked so much about the reasons why women smoke at present. Absolutely, it is not a personal but social problem. Therefore, I wish we all should care about it and try to find a way to solve it. Only in this way is it possible to help those women smokers get rid of that bad habit and make them healthier.
但是,汉语思维一定会产生人称代词的混乱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Lay(1982)经研究发现,在写一篇相同作文的过程中,运用母语思维多的学生比运用母语思维少的学生,在作文的内容、结构和细节上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Zamel(1982)也通过研究发现在她的8名研究对象中,唯一通过翻译来写作的人其英文写作水平最高。”(转引自文秋芳,2001: 398-415)事实上,世界上各地方人们思维方式相似之处远多于不同之处,这就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还能相互交流吧。在平常的写作时,我们无论如何都是先构思,才动笔写文章的。这何尝不是用汉语方式在进行思维呢?蜚声文坛的林语堂先生就因为其英文“极其美妙,令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既羡慕敬佩又深感惭愧”(林语堂,2000:1)。只不过,思维方式在外文写作时总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切换。这正如文秋芳(2001:398-415)实验证明的那样 :外语写作能力高的学生对母语的使用是有选择的。
这种选择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人称代词的选择上出错了呢?章振邦(1995 :151)认为,对于一个词的解释如果不能从词语的本身得到解决就必须从该词所指的对象中寻找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这种照应关系分前照应、后照应和语境照应。显然,前两种照应均难圆满解释为什么学生会犯这种人称代词错误,因此我们试从情景、认知心理方面进一步探讨。
4.3 情境语境及认知语境
说话或写文章都有一个语境。语境是指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的各种语言环境。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认为,语境分为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文化语境指整个语言系统的社会环境 ;情景语境指话语说出的前因后果,说话人、听话人双方的关系,双方共同的背景知识、典故、语言意图等。
我们为什么能读懂开篇那段文字?诚如章振邦先生所言,我们(读者)在语境中去寻找到了答案(代词的照应对象),因为我们站在了作者的角度,设想作者写文章时在跟我们面对面,促膝聊天一样。只有在这一个情景语境下,我们才能解读开篇的那段文字;才明白那个学生头脑并没有混乱,只不过语境的转移时出了问题。他写作时,心里想到描述吸烟的女士时是一个语境,在用聊天的口气跟读者对话时则又是另一个语境,作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就出现了人称代词混乱的问题。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学生在描述一个事实后又发表看法,此时(情景变化时)最容易出现本文所指的人称代词混乱。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个学生在一篇题为My Good Teacher文章中谈到他的中学老师总是诲人不倦时写到襂f someone didn’t understand what he said, he would tell you it again.印:苊飨裕顺拼蕐ou转换错了。在前半句他把读者当成读者,在后半句则把读者当成了他的同学。把句子单独地拿出来,这个学生能找出它的错误,把它放进文章里,他就是检查不出来!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语境发生了变化。该学生在文章中进行修改的时候,就进入了文中的语境并按照文中的思路在进行,当然就检查不出来。其实,这涉及到认知语境的问题。认知语境理论是从心理认知角度来分析语意的产生。
根据Speber和Wilson的观点,认知语境是由许多可以显示的事实和假设集合而成的。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只是从这些事实或假设中选择他们认为比较相交的内容,如果双方所做的选择相同或相似便会产生重叠或交叉,正是这些重叠和交叉形成了交际双方共有的认知语境。试看下面一则对话:
John phones to the teacher, “I’m sorry to tell you that John is ill in bed and won’t be able to return to school for 3 or 4 days. ”
Teacher: “Oh, I’m sorry to hear that,but who’s speaking?”
John: “My father, sir.”
这则幽默告诉我们,小孩John想以父亲的名义向老师请假逃学,但由于弄错人称代词,不但没有成功,反而闹了笑话。首先这也是一个情景语境转换的问题。小孩先前以他父亲的身份与老师说话是一个情景语境,后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则是另一个情景语境。由于John没有注意到这种语境的转换,所以闹了笑话。如果从认知语境的角度看,小孩在对方突然改变语境时,还没反应过来,脑子里或者说心理状态还停留在预先想好的情景上(假设是自己的父亲在请假),他没有在可以显示的事实(老师变人称了)和假设(是自己的父亲)中找到交叉点,即把想要表达的语意传达错了。有趣的是前文出错的是英语初学者,这儿又是一个小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语言操作不熟,而且是在其语言表达中都带有口语或就是口语表达形式。这说明语境切换出问题跟口语与书面语之间转换时的心理因素有重要关系。同时表明认知语境理论之于这种错误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尝试提出以下相应的解决方法与策略。
5.方法与策略
5.1 注重情景语境,运用衔接手段
语篇连贯需要运用一定的衔接手段,如重复、指代、加连词等。就文章所涉及的转换问题,应怎样来衔接呢?下面以Peter Newmark的一段话为例,看看他是如何操作的。
I shall assume that you, the reader, are learning to translate into your language of habitual use, since that is the only way you can translate naturally, accurately and with maximum effectiveness
作者在用人称代词you之时,明确了指的是“the reader”,运用这样一个过渡词标明语境转换,就使全文连贯了。对前文的例句也可采取类似的办法使之连贯。
在英文写作时,我们除了要狠抓语法基础,还应站到语篇的高度,根据具体情景运用各种衔接手段实现句内与句群(语篇)的连贯。情景是交际的环境,语言的运用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杨文滢、胡桂莲(2004: 152-154)提出教师应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和修改文章等方面贯彻认知策略,让学生在使用规则的各种情景中学习和运用规则。这对本文涉及的问题是有指导意义的。
5.2 重视英汉句式差异,防止口语句式恣行
根据Hayes和Flower提出的写作认知模式——计划、转换和检测,写作是一项复杂的问题解决型活动,其中包括计划、文本生成、检测等多重任务。具体操作时汉语思维会影响到作者英文句子的生成。王立非、文秋芳(2004:205-211)认为,语言的深层共享能力是语言迁移的机制。迁移在表层和深层都会发生,表层多为负迁移,而深层多为正迁移。基础阶段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由于他们的英文水平不高,其语言的迁移多表现在表层结构上,即多为负迁移。前文分析了人称代词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文章按照汉语句式展开,另一方面由于行文有汉语口头对话语的特点。国内外口语语法研究发现,口语在诸多方面不同于书面语。“会话产生于共享的语境”,就语境而言,它变化快,非常灵活,有时可以借助表情,语气、停顿、手势等其它手段来表明其转换,不像书面写作需要借助各种词汇衔接手段。这样就更容易导致汉语的句式(重意合思维特点)侵入。初学者往往只顾行云流水地奋笔疾书,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忘了英文是不同于中文的——还需要有衔接!口语不同于书面文字,衔接手段多种多样,提示语境变化的方法也各个不同。
因此,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英文写作时,要清楚英汉句式的不同,明白英文“重形合”而中文“重意合”的特点,并善于运用各种衔接手段使文章流畅连贯。同时,注意口语体与书面文章的差别。
5.3 建立心理检测机制,培养语境转换意识
本文涉及到的人称代词问题,不管是语篇的衔接语连贯,还是英汉句式、书面语与口语的切换都与语境有关,而语境的转换又与心理认知有关。认知心理学家(Rootl、Beriter & Scardamalia)通过对专家和新手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写作能力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他们所掌握和运用的写作策略性知识的不同。
自古希腊时期开始,受演讲文本生成过程中的五部曲影响,英文写作基本程式——创意(invention)、组织(arrangement)、行文(style)这一经典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才受到来自北美母语写作课堂的研究挑战,它认为英文写作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信息搜寻,前写过程,写作过程,改写过程,编辑过程)。这一发现引发了学术界对古希腊以来流行了两万五千年的修辞写作模式的反思,最终导致了一场“过程化写作运动”。其主要影响是来自心理学的研究。因此,将认知理论引入外语写作,对于中国语境下的英文写作是有重要意义的。(杨永林,2005:15-19)
Hayes和Flower提出的写作认知模式——计划、转换和检测,与传统的写作模式不一样。当遇到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的时候,在文本的生成阶段就需要有一种自觉的心理检测机制。对于本文所涉及的问题,也就是要培养学生潜意识地用规范的英文表达汉语意思,明白在语境(如谈话的对象、时间等)发生变化时,要有意识地运用各种衔接手段以确保句内及语篇连贯。当然建立这种检测机制需要长期的培养,关键还在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使他们最终能在深层层面上实现正迁移。
6.结语
本文从语篇衔接与连贯的角度,运用了语境的相关知识,剖析了学生作文中的人称代词混乱的问题,指出要克服这样的问题,不单从传统的语法角度来纠正,还要在确保语篇连贯的高度上建立一种语境意识,形成自觉的心理检测机制。在英文写作时,既要融入一种语境,又要跳出这一语境,实现中英文思维的自然切换,写出畅达优美的英语文章。
参考文献
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2 :7-8.
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40-46.
林语堂. 吾国与吾民[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
王立非、文秋芳. 母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迁移:跨语言的理据与路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205-211.
王初明. 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M]. 外语界,2001(6).
文秋芳、郭纯洁. 母语思维与外语写作能力的关系: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看图作文过程的研究[M]. 现代外语,1998(4): 44-56.
文秋芳.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398-415.
吴红云、刘润清. 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构成的因子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187-193.
杨文滢、胡桂莲. 延续性写作教学模式探讨[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1) :152-154.
杨永林. 英语写作研究的范式转变与理论传承[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15-19.
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51.
赵小沛. 错误分析及其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英语百论[C].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