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问是一种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或“往往要对方不作反对的回答”(于根元1984:422)的传统修辞格。吕叔湘(1982[1942]:290)说:“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反诘句里没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诘句里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肯定。”自此,反问句“字面上是肯定的,意思是否定;字面上是否定的,意思是肯定”(胡裕树1995:378~379)的观点成为汉语语法学界的共识。这条规则很有解释力,能解释绝大多数的反问句。例如“大局长没有专车,谁信呢?”“谁信呢?”相当于“谁都不信”或“没有人信”。但对下面的语言现象,这条规则难以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1)老方(困惑地)哎,你是不是也常怨你父母?
安妮(沉默片刻)不,我不怨。虽然他们打我,可谁叫他们是我爹妈!(《剧本》2000年第2期)
(2)秦仲义来看看,看看你这年轻小伙子会作生意不会!
王利发 唉,一边作一边学吧,指着这个吃饭嘛。谁叫我爸爸死得早,我不干不行啊!(老舍《茶馆》)
(3)董志英管大哥,你何必单拿我们女孩子开玩笑呢?我求求你,放走小马儿吧?
管一飞谁教你们女孩子容易受欺负呢?(老舍《谁先到了重庆》)
(4)“这么说倒是你疼我了?得得,我就当这死者,谁让这头儿是我挑的呢。”(王 朔《玩的就是心跳》)
上面划线部分的句子形式上是问句,实际上说话人心中并没有疑问,也都不用回答,也无法回答。按照前述反问句的定义,这些都属于反问句。但这些反问句难以适应上述反问句的规则。例(1)“谁叫他们是我爹妈!”不能解释为“谁都不叫他们是我爹妈”,或“没有人叫他们是我爹妈”。例(2)“谁叫我爸爸死得早”也不能解释为“谁都不叫我爸爸死得早”,或“没有人叫我爸爸死得早”。其他几例也都如此。我们尚未见到对这类反问句的专门研究,只有常玉忠(1992)分析过两个例子。我们检索了老舍、曹禺、王蒙、王朔等作家的作品,2000、2001年的《剧本》和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得到此类反问句353个。我们对这353个例句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基本意思一致,都是说明原因的。例(1)安妮的意思是:“虽然他们打我,可我不怨他们,因为他们是我的爹妈。”例(2)王利发的意思是:“因为我爸爸死得早,所以我不干不行啊!”例(3)的意思是:“单拿女孩子开玩笑,是因为你们女孩子容易受欺负。”例(4)是说“我就当这死者,因为这头儿是我挑的”。鉴于此,我们将这类反问句称作“归因句”。
归因句第一个谓词性成分是“让”或“叫”,个别作家,如老舍,有时用同义词“教”代替“叫”。我们选“让”为代表,将归因句记作“谁让+S”。下面谈谈归因句的特点。
1.从句法上看,“谁让+S”句来源于兼语式,但与一般兼语式已有所不同。
其一,在兼语式“X让Y VP”格式中,“X”可以是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是个开放的类。而在归因句“谁让+S”句中,句首只用疑问代词“谁”,罕用“哪”,除这两个之外,其他词语均不能出现在这个位置。
其二,在兼语式“X让Y VP”格式中,“让”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的意思,用“指使、派、命令、容许”等动词替换“让”,句子仍然成立,如:
(5) 小王让/指使/派/命令/容许小李去。
可见,“让”的位置对使令动词有开放性。而“谁让+S”句中,“让”的意思已经虚化,不表示“使、命令、容许”的意思;“让”只能由同义词“叫”“教”替换,其他的词不可替换,这说明归因句“谁让+S”中“让”的位置是封闭的。如:
(6)谁叫/让/教他们是我爹妈。
*谁指使/*派/*命令/*容许他们是我爹妈。
其三,在兼语式“X让Y VP”格式中,“让”前面可以加副词,如“不/没有”,“X不/没有让Y VP”也是合格的句子。“让Y VP”作为一个直接成分可以单说,如“让你去”,而“X让”不是直接成分,“X让Y VP”应当分析为“[X][让Y VP]”,是主谓关系。而归因句“谁让+S”句中,“谁”与“让”结合紧密,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连否定词“不/没有”也放不上去。如:
(7) *谁不/没有叫他们是我爹妈。
*谁不/没有叫我爸爸死得早。
*谁不/没有教你们女孩子容易受欺负。
*谁不/没有让这头儿是我挑的。
353个归因句句中没有一例“谁让”中间插入别的成分的。有些归因句中的“让+S”不能单说,如:
(8) *叫他们是我爹妈
*叫我爸爸死得早
*教你们女孩子容易受欺负
*让这头儿是我挑的。
这说明“谁让+S”句不能分析为“[谁][让+S]”。
2.“谁让+S”句虽然来源于兼语式,但二者的焦点结构并不同。下面是一般兼语式的例子:
(9)谁派你来的?
你们是怎么进来的,谁让你们进来的?
谁叫你们搬的?
这些句子作询问句理解,“谁”指代人,意思实在,带对比重音,是疑问焦点。可以在“谁”前面插入焦点标记词“是”。如:
(10)是谁派你来的?
你们是怎么进来的,是谁让你们进来的?
是谁叫你们搬的?
而“谁让+S”句首疑问代词“谁”不指代某个人,也不表示没有一个人,意思十分虚灵,且不带重音,不再成为焦点,“谁”的前面不能插入焦点标记词“是”。如:
(11)*是谁叫他们是我爹妈。
*是谁叫我爸爸死得早。
*是谁教你们女孩子容易受欺负。
*是谁让这头儿是我挑的。
句子的表意重心移到句子的后部,句子后部的某个实词语带有正常重音,成为常规焦点。如:
(12)甭管好坏,对我还不是一回事?都得管我,教育我,还得赛着比着看谁管得好 ——我在谁家不都得挨管?谁让我小呢?还不到年龄不配自个管自个呢?(王朔《我是你爸爸》)
(13)鲁贵(望着大海)可是这怪谁?你把人家骂了,人家一气,当然就把我们辞了。谁叫我是你的爸爸呢?(曹禺《雷雨》)
例(12)(13)归因句中的“谁”既不实指某个人,也不表示没有一个人,不能重读。例(12)“我小”是句子的表意重点,“小”带有自然重音,成为常规焦点。例(13)鲁贵申明“因为我是你爸爸,所以受了你连累,被辞退了”,句子的表意重点是“爸爸”,重音在“爸爸”上,“爸爸”成为常规焦点。
上述现象说明,归因句中“谁”和“让”都已经虚化,中间不能插入别的词语;有些归因句中的“让+S”单说不合格,因此,不能分析成“谁”是主语,“让+S”是谓语;句子的焦点不再是疑问代词“谁”。从这些特点来看,归因句中“谁让”已经语法化,凝固成一个词语。归因句是一个由表示反问的兼语句虚化来的说明原因的固定格式。
3.从语体色彩上看,归因句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这表现在两个方面:A.常见于人物对话中,独白性的话语中较少见。B.常见于日常生活场景中,正式的场合较少见。如上面各例。又如:
(14)“她骂咱们呢,你没听出来?”石岜大声跟那个男的说。
“骂呗,谁让她有钱的,人穷志短。”(王朔《浮出海面》)
(15)“对!让你身败名裂。傻了吧?告诉你,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是讹上你了。”
“你嫁不出去了非嫁我?”
“没错,谁让你不长眼睛的,你就认倒霉吧。”(王朔《刘慧芳》)
(16)“到底是你做我做?”
“你才吃几碗干饭?知道什么好吃?”
“得,依你,谁叫我得管你叫爸爸呢。”(王朔《顽主》)
(17)本来是25只,本来有两只公鸡,天天你啄我我啄你,啄得冠子上全是血,只好把战败的那个宰掉了,谁让你没本事。(王蒙《蝴蝶》)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口语,鲜明生动。(14)~(16)都是人物对话。例(17)“谁”之前是叙述性的独白,到归因句时却换了口气,模仿当时面对那只战败了的公鸡的情景说话,“谁让你没本事”,用“你”,好象那只公鸡就在眼前,这说明归因句很适宜用于面对面的对话。从使用场合看,例(14)是几个朋友喝酒的场合,例(15)是谈恋爱的场合,例(16)是日常生活中父子之间的对话,都是较为随便的场合。王朔擅长用当代北京口语创作,他作品中归因句比其他作家作品中的归因句要多。
4.从话语上看,归因句从不用于谈话的开始:在对话中,归因句通常用在接话者的话语中;如果是独白,归因句总是用在后续句中,从不用作首发句。如上面各例。这显然是由归因句的语法意义造成的。归因句是解释原因的,当然只能出现在需要对其原因作出解释的话语之后。从实际用例来看,有的归因句自成一个话段,如例(3);有的用在一个话段的中间,如(2)(12)(14)(15);更经常的是位于一个话段的末尾,如(1)(4)(13)(16)(17)。有的带语气词“呢”,句末有问号,语调上扬,如(3)(12)(13);有的带了语气词“呢”,但句末不用问号,而用逗号、句号或叹号;有的既没有用问号,也不带语气词“呢”,语调可以上扬,也可以下抑,如(17)“谁让你没本事”。
5.从语用含义上看,归因句在表示原因这个基本的意义之外,有的带有委婉的责怪之意。如:
(18)“别人瞧不起咱们也就算了。”刘会元激动地对我说,“咱们不怨命,怪咱自个,谁让咱小时候没好好念书呢,现在当作家也是活该!……”(王朔《一点儿正经没有》)
(19)警官站起来,和白度握手告别,送她出门:“这次就宽恕你们,下次,唐元豹再出这种事,我就连你一起追究,谁让你是他的作者。”(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例(18)归因句主要意思是“因为咱小时候没好好念书,所以现在别人瞧不起咱们”,带着轻微的自责,“怪咱自个”点明了这个意思。例(19)警官的话在说明原因的同时,也轻微地批评了白度,“你不该作他的作者”,批评得很委婉,“握手”“送她”说明整个气氛是很轻松和谐的。
有的归因句在说明原因的同时,带有轻微的自嘲、无可奈何的感叹和调侃的意味。如:
(20)“立刻向刘老师道歉,诚恳地道歉,请求原谅!”他指着马锐喝令道。
“我已经道过歉了,”马锐仰脸看着墙,低声说。
“其实,我倒不需要他给我道歉。作为老师,受点气受点委屈没什么,惯了,谁让我是老师的。”(王朔《我是你爸爸》)
(21)审判员赞成地点点头,“我都这么大了,我爸还把我当小孩呢,跟老人没法讲理。忍着吧,谁让咱是人家生的呢?”审判员拍拍马锐的肩膀……(同上)
(22)在抨击帝国主义狰狞嘴脸时她使用了“恬不知耻”这个成语,但她把“恬”字念成了“刮”——刮不知耻。其实这也没什么,每个人都有口误的可能,翻开《新华字典》的任何一页都有叫多数人不认识念不出来的生字,谁叫我们民族语汇丰富的?……(同上)
例(20)“谁让我是老师的”意思是说“因为我是老师,所以受点气受点委屈是应该的。老师总归是老师,学生终究是学生,哪能让学生受委屈?”话中带有自我解嘲的意味。例(21)“谁让咱是人家生的呢?”带有自嘲的意味,还有轻微的无可奈何的感叹。例(22)在解释原因的同时又不无调侃的意味。
归因句是解释原因的,而我们语言中已经有表示原因的“因为”句,两者并存,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归因句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而“因为”句在书面语中更常见。另一方面,归因句带有轻微的责备、自我解嘲、调侃等意味,语气轻松活泼;而“因为”句是中性的,只是客观地解说原因,没有这些语用含义。如果将归因句换为“因为”句,表示原因的意思仍然保持,但上述的这些色彩意义便消失殆尽。以(22)为例,将“谁叫我们民族语汇丰富的?”说成“因为我们民族语汇丰富”,这就成了客观说明了,调侃的意味便荡然无存。这正是归因句存在并发展的原因。
附注:
①也可以作为反问句理解。作为反问句理解时,“谁” 开始虚化为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不确指某个人,表示没有一个人。“谁”前面不能插入焦点标记词“是”,但重音仍在“谁”上,“谁”还是焦点。
参考文献:
[1] 常玉钟.试析反问句的语用含义[J].汉语学习, 1992,(5):12-16.
[2] 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1942].
[4] 于根元.反问句的性质和作用[J].中国语文, 1984,(6) :419-425.
(胡德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1)老方(困惑地)哎,你是不是也常怨你父母?
安妮(沉默片刻)不,我不怨。虽然他们打我,可谁叫他们是我爹妈!(《剧本》2000年第2期)
(2)秦仲义来看看,看看你这年轻小伙子会作生意不会!
王利发 唉,一边作一边学吧,指着这个吃饭嘛。谁叫我爸爸死得早,我不干不行啊!(老舍《茶馆》)
(3)董志英管大哥,你何必单拿我们女孩子开玩笑呢?我求求你,放走小马儿吧?
管一飞谁教你们女孩子容易受欺负呢?(老舍《谁先到了重庆》)
(4)“这么说倒是你疼我了?得得,我就当这死者,谁让这头儿是我挑的呢。”(王 朔《玩的就是心跳》)
上面划线部分的句子形式上是问句,实际上说话人心中并没有疑问,也都不用回答,也无法回答。按照前述反问句的定义,这些都属于反问句。但这些反问句难以适应上述反问句的规则。例(1)“谁叫他们是我爹妈!”不能解释为“谁都不叫他们是我爹妈”,或“没有人叫他们是我爹妈”。例(2)“谁叫我爸爸死得早”也不能解释为“谁都不叫我爸爸死得早”,或“没有人叫我爸爸死得早”。其他几例也都如此。我们尚未见到对这类反问句的专门研究,只有常玉忠(1992)分析过两个例子。我们检索了老舍、曹禺、王蒙、王朔等作家的作品,2000、2001年的《剧本》和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得到此类反问句353个。我们对这353个例句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基本意思一致,都是说明原因的。例(1)安妮的意思是:“虽然他们打我,可我不怨他们,因为他们是我的爹妈。”例(2)王利发的意思是:“因为我爸爸死得早,所以我不干不行啊!”例(3)的意思是:“单拿女孩子开玩笑,是因为你们女孩子容易受欺负。”例(4)是说“我就当这死者,因为这头儿是我挑的”。鉴于此,我们将这类反问句称作“归因句”。
归因句第一个谓词性成分是“让”或“叫”,个别作家,如老舍,有时用同义词“教”代替“叫”。我们选“让”为代表,将归因句记作“谁让+S”。下面谈谈归因句的特点。
1.从句法上看,“谁让+S”句来源于兼语式,但与一般兼语式已有所不同。
其一,在兼语式“X让Y VP”格式中,“X”可以是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是个开放的类。而在归因句“谁让+S”句中,句首只用疑问代词“谁”,罕用“哪”,除这两个之外,其他词语均不能出现在这个位置。
其二,在兼语式“X让Y VP”格式中,“让”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的意思,用“指使、派、命令、容许”等动词替换“让”,句子仍然成立,如:
(5) 小王让/指使/派/命令/容许小李去。
可见,“让”的位置对使令动词有开放性。而“谁让+S”句中,“让”的意思已经虚化,不表示“使、命令、容许”的意思;“让”只能由同义词“叫”“教”替换,其他的词不可替换,这说明归因句“谁让+S”中“让”的位置是封闭的。如:
(6)谁叫/让/教他们是我爹妈。
*谁指使/*派/*命令/*容许他们是我爹妈。
其三,在兼语式“X让Y VP”格式中,“让”前面可以加副词,如“不/没有”,“X不/没有让Y VP”也是合格的句子。“让Y VP”作为一个直接成分可以单说,如“让你去”,而“X让”不是直接成分,“X让Y VP”应当分析为“[X][让Y VP]”,是主谓关系。而归因句“谁让+S”句中,“谁”与“让”结合紧密,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连否定词“不/没有”也放不上去。如:
(7) *谁不/没有叫他们是我爹妈。
*谁不/没有叫我爸爸死得早。
*谁不/没有教你们女孩子容易受欺负。
*谁不/没有让这头儿是我挑的。
353个归因句句中没有一例“谁让”中间插入别的成分的。有些归因句中的“让+S”不能单说,如:
(8) *叫他们是我爹妈
*叫我爸爸死得早
*教你们女孩子容易受欺负
*让这头儿是我挑的。
这说明“谁让+S”句不能分析为“[谁][让+S]”。
2.“谁让+S”句虽然来源于兼语式,但二者的焦点结构并不同。下面是一般兼语式的例子:
(9)谁派你来的?
你们是怎么进来的,谁让你们进来的?
谁叫你们搬的?
这些句子作询问句理解,“谁”指代人,意思实在,带对比重音,是疑问焦点。可以在“谁”前面插入焦点标记词“是”。如:
(10)是谁派你来的?
你们是怎么进来的,是谁让你们进来的?
是谁叫你们搬的?
而“谁让+S”句首疑问代词“谁”不指代某个人,也不表示没有一个人,意思十分虚灵,且不带重音,不再成为焦点,“谁”的前面不能插入焦点标记词“是”。如:
(11)*是谁叫他们是我爹妈。
*是谁叫我爸爸死得早。
*是谁教你们女孩子容易受欺负。
*是谁让这头儿是我挑的。
句子的表意重心移到句子的后部,句子后部的某个实词语带有正常重音,成为常规焦点。如:
(12)甭管好坏,对我还不是一回事?都得管我,教育我,还得赛着比着看谁管得好 ——我在谁家不都得挨管?谁让我小呢?还不到年龄不配自个管自个呢?(王朔《我是你爸爸》)
(13)鲁贵(望着大海)可是这怪谁?你把人家骂了,人家一气,当然就把我们辞了。谁叫我是你的爸爸呢?(曹禺《雷雨》)
例(12)(13)归因句中的“谁”既不实指某个人,也不表示没有一个人,不能重读。例(12)“我小”是句子的表意重点,“小”带有自然重音,成为常规焦点。例(13)鲁贵申明“因为我是你爸爸,所以受了你连累,被辞退了”,句子的表意重点是“爸爸”,重音在“爸爸”上,“爸爸”成为常规焦点。
上述现象说明,归因句中“谁”和“让”都已经虚化,中间不能插入别的词语;有些归因句中的“让+S”单说不合格,因此,不能分析成“谁”是主语,“让+S”是谓语;句子的焦点不再是疑问代词“谁”。从这些特点来看,归因句中“谁让”已经语法化,凝固成一个词语。归因句是一个由表示反问的兼语句虚化来的说明原因的固定格式。
3.从语体色彩上看,归因句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这表现在两个方面:A.常见于人物对话中,独白性的话语中较少见。B.常见于日常生活场景中,正式的场合较少见。如上面各例。又如:
(14)“她骂咱们呢,你没听出来?”石岜大声跟那个男的说。
“骂呗,谁让她有钱的,人穷志短。”(王朔《浮出海面》)
(15)“对!让你身败名裂。傻了吧?告诉你,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是讹上你了。”
“你嫁不出去了非嫁我?”
“没错,谁让你不长眼睛的,你就认倒霉吧。”(王朔《刘慧芳》)
(16)“到底是你做我做?”
“你才吃几碗干饭?知道什么好吃?”
“得,依你,谁叫我得管你叫爸爸呢。”(王朔《顽主》)
(17)本来是25只,本来有两只公鸡,天天你啄我我啄你,啄得冠子上全是血,只好把战败的那个宰掉了,谁让你没本事。(王蒙《蝴蝶》)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口语,鲜明生动。(14)~(16)都是人物对话。例(17)“谁”之前是叙述性的独白,到归因句时却换了口气,模仿当时面对那只战败了的公鸡的情景说话,“谁让你没本事”,用“你”,好象那只公鸡就在眼前,这说明归因句很适宜用于面对面的对话。从使用场合看,例(14)是几个朋友喝酒的场合,例(15)是谈恋爱的场合,例(16)是日常生活中父子之间的对话,都是较为随便的场合。王朔擅长用当代北京口语创作,他作品中归因句比其他作家作品中的归因句要多。
4.从话语上看,归因句从不用于谈话的开始:在对话中,归因句通常用在接话者的话语中;如果是独白,归因句总是用在后续句中,从不用作首发句。如上面各例。这显然是由归因句的语法意义造成的。归因句是解释原因的,当然只能出现在需要对其原因作出解释的话语之后。从实际用例来看,有的归因句自成一个话段,如例(3);有的用在一个话段的中间,如(2)(12)(14)(15);更经常的是位于一个话段的末尾,如(1)(4)(13)(16)(17)。有的带语气词“呢”,句末有问号,语调上扬,如(3)(12)(13);有的带了语气词“呢”,但句末不用问号,而用逗号、句号或叹号;有的既没有用问号,也不带语气词“呢”,语调可以上扬,也可以下抑,如(17)“谁让你没本事”。
5.从语用含义上看,归因句在表示原因这个基本的意义之外,有的带有委婉的责怪之意。如:
(18)“别人瞧不起咱们也就算了。”刘会元激动地对我说,“咱们不怨命,怪咱自个,谁让咱小时候没好好念书呢,现在当作家也是活该!……”(王朔《一点儿正经没有》)
(19)警官站起来,和白度握手告别,送她出门:“这次就宽恕你们,下次,唐元豹再出这种事,我就连你一起追究,谁让你是他的作者。”(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例(18)归因句主要意思是“因为咱小时候没好好念书,所以现在别人瞧不起咱们”,带着轻微的自责,“怪咱自个”点明了这个意思。例(19)警官的话在说明原因的同时,也轻微地批评了白度,“你不该作他的作者”,批评得很委婉,“握手”“送她”说明整个气氛是很轻松和谐的。
有的归因句在说明原因的同时,带有轻微的自嘲、无可奈何的感叹和调侃的意味。如:
(20)“立刻向刘老师道歉,诚恳地道歉,请求原谅!”他指着马锐喝令道。
“我已经道过歉了,”马锐仰脸看着墙,低声说。
“其实,我倒不需要他给我道歉。作为老师,受点气受点委屈没什么,惯了,谁让我是老师的。”(王朔《我是你爸爸》)
(21)审判员赞成地点点头,“我都这么大了,我爸还把我当小孩呢,跟老人没法讲理。忍着吧,谁让咱是人家生的呢?”审判员拍拍马锐的肩膀……(同上)
(22)在抨击帝国主义狰狞嘴脸时她使用了“恬不知耻”这个成语,但她把“恬”字念成了“刮”——刮不知耻。其实这也没什么,每个人都有口误的可能,翻开《新华字典》的任何一页都有叫多数人不认识念不出来的生字,谁叫我们民族语汇丰富的?……(同上)
例(20)“谁让我是老师的”意思是说“因为我是老师,所以受点气受点委屈是应该的。老师总归是老师,学生终究是学生,哪能让学生受委屈?”话中带有自我解嘲的意味。例(21)“谁让咱是人家生的呢?”带有自嘲的意味,还有轻微的无可奈何的感叹。例(22)在解释原因的同时又不无调侃的意味。
归因句是解释原因的,而我们语言中已经有表示原因的“因为”句,两者并存,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归因句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而“因为”句在书面语中更常见。另一方面,归因句带有轻微的责备、自我解嘲、调侃等意味,语气轻松活泼;而“因为”句是中性的,只是客观地解说原因,没有这些语用含义。如果将归因句换为“因为”句,表示原因的意思仍然保持,但上述的这些色彩意义便消失殆尽。以(22)为例,将“谁叫我们民族语汇丰富的?”说成“因为我们民族语汇丰富”,这就成了客观说明了,调侃的意味便荡然无存。这正是归因句存在并发展的原因。
附注:
①也可以作为反问句理解。作为反问句理解时,“谁” 开始虚化为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不确指某个人,表示没有一个人。“谁”前面不能插入焦点标记词“是”,但重音仍在“谁”上,“谁”还是焦点。
参考文献:
[1] 常玉钟.试析反问句的语用含义[J].汉语学习, 1992,(5):12-16.
[2] 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1942].
[4] 于根元.反问句的性质和作用[J].中国语文, 1984,(6) :419-425.
(胡德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