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味了等待高考成绩的煎熬和志愿填报的抉择,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准大学生”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和解脱。他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忙着办“升学宴”和“谢师宴”……在亲戚朋友的喝彩声中,一些“准大学生”们甚至有些飘飘然,认为上了大学便是万事大吉了。
倘若“准大学生”怀着如此想法进人大学,他们可能会措手不及,甚至是有些“危险”。俗语讲得好:“十年寒窗无人问,一考成名天下知”,虽然没有了古代状元、进士的风光,但考上大学对于一个家庭、对于辛苦培养子女的父母而言,无疑是一份荣耀,也是对考生十多年苦读的最好回报。但高兴之余,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在大学扩招,读大学不再像以前那样遥不可及。从全国来讲,已经有一半左右的考生能够圆自己的大学梦,而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大学录取率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物以稀为贵”,大学生多了,身价就会随之降低,眼下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就是明证。因此,考上大学并不等于给未来上了“保险”,甚至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和过来人,在“准大学生”们即将入校之际,笔者想对“准大学生”们提一些建议。
首先,少一点应酬,多一点学习。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恰恰意味着新一轮竞争的开始。实际上,每年都有毕业生因为学习成绩达不到要求而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当然,在繁重的学习任务暂时解除后,适当的放松是可以的,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如果整天花天酒地、无所事事,那就既伤身体也伤感情,让父母和亲友为之担忧。
其次,少一点抱怨,多一点感恩。高考是人生的一次历练,是一生难忘的重要经历。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外,还有许多人在背后默默付出和奉献。“准大学生”应当懂得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进而主动去帮助别人,怀着一颗诚挚的感恩之心前行——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在家里做一个好子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将来到单位做一个好职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奏响成人、成才、成功三步曲。
再次,少一点浮躁,多一点思考。以前,上小学时,老师和家长期待孩子能上重点中学。上中学时,老师和家长期待孩子能考上重点大学。那么,大学毕业后又干什么呢?很多“准大学生”对未来缺乏冷静而理性的思考。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大学生”们应当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进行科学安排,有所为,有所不为,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科学而理性的规划。
此外,少一点迷茫,多一点准备。在备战高考的日子里,有的家长和老师告诉学生:“现在苦一点,进大学就好了。”在一些“准大学生”看来,大学学习很轻松,没有任何压力。其实,“苦高中,要大学”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孰不知,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经历困苦的过程,一个人成功的过程也是战胜困难的过程。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著名画家李苦禅白天学画,晚上租洋车拉活,最苦时每天熬一锅粥,冷后一划三份,每餐一份。因此,“准大学生”应当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
最后,少一点轻率,多一点成熟。“准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一个校门到另一个校门,缺乏社会经验。“准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准大学生”们应当把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商和情商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学会做人与处世,如此,大学毕业后,才会有一片辉煌的天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眼下“准大学生”们需要未雨绸缪,方可有备无患。
倘若“准大学生”怀着如此想法进人大学,他们可能会措手不及,甚至是有些“危险”。俗语讲得好:“十年寒窗无人问,一考成名天下知”,虽然没有了古代状元、进士的风光,但考上大学对于一个家庭、对于辛苦培养子女的父母而言,无疑是一份荣耀,也是对考生十多年苦读的最好回报。但高兴之余,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在大学扩招,读大学不再像以前那样遥不可及。从全国来讲,已经有一半左右的考生能够圆自己的大学梦,而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大学录取率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七八十。“物以稀为贵”,大学生多了,身价就会随之降低,眼下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就是明证。因此,考上大学并不等于给未来上了“保险”,甚至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和过来人,在“准大学生”们即将入校之际,笔者想对“准大学生”们提一些建议。
首先,少一点应酬,多一点学习。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恰恰意味着新一轮竞争的开始。实际上,每年都有毕业生因为学习成绩达不到要求而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当然,在繁重的学习任务暂时解除后,适当的放松是可以的,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如果整天花天酒地、无所事事,那就既伤身体也伤感情,让父母和亲友为之担忧。
其次,少一点抱怨,多一点感恩。高考是人生的一次历练,是一生难忘的重要经历。一个人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外,还有许多人在背后默默付出和奉献。“准大学生”应当懂得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进而主动去帮助别人,怀着一颗诚挚的感恩之心前行——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在家里做一个好子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将来到单位做一个好职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奏响成人、成才、成功三步曲。
再次,少一点浮躁,多一点思考。以前,上小学时,老师和家长期待孩子能上重点中学。上中学时,老师和家长期待孩子能考上重点大学。那么,大学毕业后又干什么呢?很多“准大学生”对未来缺乏冷静而理性的思考。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大学生”们应当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进行科学安排,有所为,有所不为,对自己的人生进行科学而理性的规划。
此外,少一点迷茫,多一点准备。在备战高考的日子里,有的家长和老师告诉学生:“现在苦一点,进大学就好了。”在一些“准大学生”看来,大学学习很轻松,没有任何压力。其实,“苦高中,要大学”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孰不知,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经历困苦的过程,一个人成功的过程也是战胜困难的过程。苏轼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著名画家李苦禅白天学画,晚上租洋车拉活,最苦时每天熬一锅粥,冷后一划三份,每餐一份。因此,“准大学生”应当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
最后,少一点轻率,多一点成熟。“准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一个校门到另一个校门,缺乏社会经验。“准大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准大学生”们应当把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商和情商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学会做人与处世,如此,大学毕业后,才会有一片辉煌的天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眼下“准大学生”们需要未雨绸缪,方可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