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问题”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wo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就创新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和教学中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精心设计“创新问题”的教学情境,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问题由浅入深设置合理的台阶
  “创新问题”教学的基本特点是:教学环节由一连串的问题组成,而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问题设置的科学性,一个问题过难或者过易,都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因此,教学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必须考虑实际,要了解上一堂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各种因素,后面的问题的发展是由浅入深的,前一个问题恰好是后一个问题的铺垫,而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拓展或发展。所以,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同时具有链接和台阶性。问题的变化要体现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性。
  二、问题的角度和切入点准确
  问题的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技巧是:怎样问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力,使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找出解决问題的方法。一般来说,提问的过程中或提问之前必须给学生展示清晰的问题背景,不然学生会因为不知道问题的全景信息而无所适从。
  例如:在交通线港口,建设部分的新课教学中,在引出港口建设的条件时问:“应在什么地方修建港口?”学生不知所云,不知如何回答,如果改为“建设港口要考虑什么样的陆域条件和水域条件?”学生则能想到港阔水深等,再问“水深受哪些因素影响?”学生回答问题后再进一步总结就可以了。后一个问题显然优于前一个问题。当然有时为了增加问题的难度,也可以有意减少某些背景信息,使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加。
  三、问题体现发散性和开放性
  “创新问题”教学的教学模式与问题本身的性质有关。一般说来,多使用开放性的问题能使课堂氛围活跃,更能引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如果整堂课的问题多是封闭式的问题,则课堂氛围必然不会活泼,因而学生的思维是被动的,不能发展学生的能力。
  例如:在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这一节时,讲完自然资源的发展阶段之后,如果问:“我们该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呢?”
  学生往往找到一种解决方法就完了,思维不可能发展,学生的状态是被动的。
  若改为:“若你是某个以矿产资源为主的乡镇的镇长(结合当地情况尽量举当地的例子),你该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使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再进一步“如果你从事其他行业又该怎么做?”这样的引导显然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出击。能引发学生热烈讨论。
  四、问题间体现渐变,避免突变
  实践课分析告诉我们:教学的成功因素还体现在问题的变化应是建立在一个原型题之上的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一般来说,一堂课最好只有一个原型题。其规律是对原型题进行横向扩展和纵向加深,这种变化不能离开其有序性。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实现课堂上的高密度和快节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创新问题”教学是当前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潮流性方式,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问题”教学的设计,要以现代教学观念、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它的完善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不懈地努力。
其他文献
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曾声称:由于多媒体技术,“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  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非常方便地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学信号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但是,目前有的教师仅把教
期刊
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情感的作用,他们认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应该生活在一定的感情氛围之中,相互尊重、相互信赖,建立一种亲密的、知心的、家庭式的关系。教师应与学生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形成具有充分影响力的那种自然而然的感情气氛,用各种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结果来感染他们。这样才能激励学生去追求事物的真正价值,才能施加个性影响。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  一、
期刊
不少人认为学习生物学只是记一记,做做题,应付考试很容易。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学习生物,单靠死记是绝不可能学好的。必须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真正学好生物。  一、高中生物的学习内容及学科特点  要想学好生物,必须先要对生物学有个很好的认识,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高中生物学的学科性质极其特殊,不少同学说高中生物应该算是文科才对,大量的概念、定义、生物学现象都
期刊
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好奇心是学生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三个课程理念。因此,在日常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把探究性学习视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指导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它相对于传统教学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过去是接受是教学,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教
期刊
班级是学校管理系统的细胞,它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层组织。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级环境。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提高,直接影响班集体的建设  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勇于追求、探索,不断更新自己,完善自己,掌握现代教育理论,
期刊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那么,在语文课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呢?  一、让学生主动探索  (1)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过去的语文课常常是学生被老师的一连串问题牵来扯去,完全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其不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同样问题,由教师提还是由学生自己提?绝不一样,往往是学
期刊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笔者通过几年数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让“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
期刊
我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几年了,担任班主任工作许多年了,但作为职业高中学校的班主任,时间才五年。然而就是在这短短的五年中,也足以让我体会到职教班务工作的琐碎和辛苦了。在实际工作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要比普教班主任多得多。  一、认识学生,了解学生  职高学生是特殊的群体。我校职业高中的学生大都是那些家庭环境复杂、中考失败、初中辍学在家或者是在社会工作后因不顺利返校的学生,在家没人疼、在校没人爱,社会没地
期刊
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才的需求已呈现出从知识型、智能型向创新型的转化趋势。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发挥教学民主,创建良好的教学心里环境,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师的主导起到关键的作用,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预期目的呢?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