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产品生产技术飞速发展,产品日益多样化。随之而来的是国家产业政策逐步调整,产品审查细则的陆续修订,部分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不断更新,社会公众及舆论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工作的政策性、规范性、专业性、技术性日益增强。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工作是根据审查认定的事实做出行政许可决定,审查员的审查质量直接影响着行政许可决定的质量。审查过程是审查员按照产品实施细则、准则、技术规范要求,对在被评审单位现场获取的检查证据、检查发现进行比对的过程,是审查员使用抽样检查的方法寻找客观证据的过程,也是审查员充分发挥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及熟练使用审查方法、审查技巧的过程。因此,对审查员专业性、技术性(熟悉工艺、检验等、个别产品审查细则中还要求行业办公室相关人员必须参与)等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所以,审查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查质量、审查结论的高低。
一、行政许可审查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质监行政许可评审中心的审查员主要来源于质量技术监督局系统内部检测机构,极小部分来源于行业技术人员。审查员队伍的这种结构加上审查员个人素质、专业能力等参差不齐导致了现场评审中不时出现的以下问题:
1、重检测、轻工艺。由于大部分审查员来自于质监系统内部,专业知识侧重于检验方面,对产品的生产工艺不太熟悉,工艺知识欠缺,造成审查组现场审查时重检测,轻生产工艺,致使审查报告质量不高,企业不太信服;
2、方法单一、浮于表面。某些审查员审查时审查方法单调,例如:审查时只是埋头查看被评审单位的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或者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审查员不能综合运用面谈、现场观察、查阅资料、重复验证等方法进行调查和追溯;不能查找被评审单位管理体系的深层次问题时,只是发现些文件未编号、记录未签字等诸如此类的表面问题。
3、目标不清、延误时间。某些审核员凭经验审核,不能紧紧抓住被评审单位的关键过程和活动,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细节过多地纠缠,查不到问题不罢休,无法控制现场审核的节奏与进度,致使不能按照审查工作计划规定的时间完成审查,只好延长审查时间或草草收场。
4、仓促审查、固执己见。个别审查员认为,自己经过培训与注册,从事审查工作自然轻车熟路。因此,接到审查任务时不认真阅读被评审单位申报产品单元的产品细则,不深入了解其工艺流程、过程、适用的产品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匆匆进入现场开展审查活动。还有,个别审查员习惯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对被评审单位提出各种要求,例如:要求文件必须加盖受控印章、记录必须手写等等。审核过程中,也有个别审查员有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听被评审单位的解释,随意将被评审单位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也符合细则要求的做法判为“不符合”。
5、审查员的专业分布与地区产品分布不够匹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以上的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了行政许可工作的质量。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首要的问题是要不断提高审查员的审查水平和审查技巧,改进审查技术,建立并完善正常的审查员培训考评制度,从整体上提高审查员队伍综合素质。我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七方面实施:
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审查员的职业道德培训,特别要注重现有审查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及职业道德的建设。应及时对被评审单位、观察员、审查员进行电话回访,确保审查员无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定期进行职业道德专题培训,强调审查员行为规范,剖析审查员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对审查员进行廉政警示教育;应提高行为规范和廉洁自律要求,建立一支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审查员队伍。
2、技术评审机构每年应结合本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工作制定《审查员培训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应尽可能地给审查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和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相关理论、产业政策、审查要求、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再培训,提高审查员的理论水平、专业技术能力、工作质量及职业道德,以保证现场审查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
(1)定期组织审查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审查细则、审核程序和技术、现代管理理论、标准等,加强互相学习交流。使审查员不断扩大专业范围,熟悉专业范围内的产品和工艺过程,这样才能在审查工作中对被评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作出准确评价。
(2)按照本地区行业分布情况,对有关行业,如化工、冶金、食品等行业审查工作进行细化。定期邀请专业对口的专家开展以企业生产工艺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审查培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统一的审查尺度。
(3)充分发挥经验丰富的审查组长的专业优势。通过集中培训、模拟审查和审查问题的研讨交流等方式,一是提高现有审查员的基本技能,如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协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控制局势能力、应变能力等;二是提高审查员从事具体审查工作的审查准备工作能力、实施现场审查能力、整体评价能力、编写审核报告能力等,使其适应审查工作的需要。
(4)跟踪产品审查细则、标准的修订或更新,定期并及时地对审查员进行培训,以保证审查质量。
3、根据地区行业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从行业检验机构选拔一批具有相当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责任感强的技术人员进行工业审查员考核注册。充实到审查员队伍中,补充新鲜血液。
4、面向相关专业设计院、高等院校等科研单位及硕、博群体选取熟悉生产工艺设计理论及实践的科研人员,扩大审查员队伍,填补工艺审查人员不足的问题,以提高总体审查水平。
5、定期组织审查员开展现场审查的案例分析,与观察员、检验机构和企业等多方面交流反馈,总结现场核查工作情况,及时传达行政许可审批部门的工作精神和要求,解决发现的问题。
6、建立健全审查员考评制度。对审查员队伍进行定期考核,有效监管。对于考评不合格的审查员应予以淘汰。
7、各省技术评审机构之间应建立省际交流,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横向交流,及时学习掌握好的管理办法、审查技巧、审查方法,不断提高审查质量。
“审查”是行政许可的关键环节。技术评审机构应当加强对审查员队伍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持续提高审查员的综合素质、审查水平和廉洁自律,努力锻炼出一支工作认真扎实、技术严谨、责任心强的审查员队伍,为行政许可决定把好关口,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工作是根据审查认定的事实做出行政许可决定,审查员的审查质量直接影响着行政许可决定的质量。审查过程是审查员按照产品实施细则、准则、技术规范要求,对在被评审单位现场获取的检查证据、检查发现进行比对的过程,是审查员使用抽样检查的方法寻找客观证据的过程,也是审查员充分发挥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及熟练使用审查方法、审查技巧的过程。因此,对审查员专业性、技术性(熟悉工艺、检验等、个别产品审查细则中还要求行业办公室相关人员必须参与)等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所以,审查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查质量、审查结论的高低。
一、行政许可审查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质监行政许可评审中心的审查员主要来源于质量技术监督局系统内部检测机构,极小部分来源于行业技术人员。审查员队伍的这种结构加上审查员个人素质、专业能力等参差不齐导致了现场评审中不时出现的以下问题:
1、重检测、轻工艺。由于大部分审查员来自于质监系统内部,专业知识侧重于检验方面,对产品的生产工艺不太熟悉,工艺知识欠缺,造成审查组现场审查时重检测,轻生产工艺,致使审查报告质量不高,企业不太信服;
2、方法单一、浮于表面。某些审查员审查时审查方法单调,例如:审查时只是埋头查看被评审单位的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或者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审查员不能综合运用面谈、现场观察、查阅资料、重复验证等方法进行调查和追溯;不能查找被评审单位管理体系的深层次问题时,只是发现些文件未编号、记录未签字等诸如此类的表面问题。
3、目标不清、延误时间。某些审核员凭经验审核,不能紧紧抓住被评审单位的关键过程和活动,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细节过多地纠缠,查不到问题不罢休,无法控制现场审核的节奏与进度,致使不能按照审查工作计划规定的时间完成审查,只好延长审查时间或草草收场。
4、仓促审查、固执己见。个别审查员认为,自己经过培训与注册,从事审查工作自然轻车熟路。因此,接到审查任务时不认真阅读被评审单位申报产品单元的产品细则,不深入了解其工艺流程、过程、适用的产品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匆匆进入现场开展审查活动。还有,个别审查员习惯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做法对被评审单位提出各种要求,例如:要求文件必须加盖受控印章、记录必须手写等等。审核过程中,也有个别审查员有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听被评审单位的解释,随意将被评审单位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也符合细则要求的做法判为“不符合”。
5、审查员的专业分布与地区产品分布不够匹配。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以上的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了行政许可工作的质量。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首要的问题是要不断提高审查员的审查水平和审查技巧,改进审查技术,建立并完善正常的审查员培训考评制度,从整体上提高审查员队伍综合素质。我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七方面实施:
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审查员的职业道德培训,特别要注重现有审查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及职业道德的建设。应及时对被评审单位、观察员、审查员进行电话回访,确保审查员无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定期进行职业道德专题培训,强调审查员行为规范,剖析审查员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对审查员进行廉政警示教育;应提高行为规范和廉洁自律要求,建立一支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审查员队伍。
2、技术评审机构每年应结合本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工作制定《审查员培训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工作。应尽可能地给审查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和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相关理论、产业政策、审查要求、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再培训,提高审查员的理论水平、专业技术能力、工作质量及职业道德,以保证现场审查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
(1)定期组织审查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审查细则、审核程序和技术、现代管理理论、标准等,加强互相学习交流。使审查员不断扩大专业范围,熟悉专业范围内的产品和工艺过程,这样才能在审查工作中对被评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作出准确评价。
(2)按照本地区行业分布情况,对有关行业,如化工、冶金、食品等行业审查工作进行细化。定期邀请专业对口的专家开展以企业生产工艺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审查培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统一的审查尺度。
(3)充分发挥经验丰富的审查组长的专业优势。通过集中培训、模拟审查和审查问题的研讨交流等方式,一是提高现有审查员的基本技能,如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协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控制局势能力、应变能力等;二是提高审查员从事具体审查工作的审查准备工作能力、实施现场审查能力、整体评价能力、编写审核报告能力等,使其适应审查工作的需要。
(4)跟踪产品审查细则、标准的修订或更新,定期并及时地对审查员进行培训,以保证审查质量。
3、根据地区行业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从行业检验机构选拔一批具有相当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责任感强的技术人员进行工业审查员考核注册。充实到审查员队伍中,补充新鲜血液。
4、面向相关专业设计院、高等院校等科研单位及硕、博群体选取熟悉生产工艺设计理论及实践的科研人员,扩大审查员队伍,填补工艺审查人员不足的问题,以提高总体审查水平。
5、定期组织审查员开展现场审查的案例分析,与观察员、检验机构和企业等多方面交流反馈,总结现场核查工作情况,及时传达行政许可审批部门的工作精神和要求,解决发现的问题。
6、建立健全审查员考评制度。对审查员队伍进行定期考核,有效监管。对于考评不合格的审查员应予以淘汰。
7、各省技术评审机构之间应建立省际交流,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横向交流,及时学习掌握好的管理办法、审查技巧、审查方法,不断提高审查质量。
“审查”是行政许可的关键环节。技术评审机构应当加强对审查员队伍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持续提高审查员的综合素质、审查水平和廉洁自律,努力锻炼出一支工作认真扎实、技术严谨、责任心强的审查员队伍,为行政许可决定把好关口,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